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文丑 > 第九十四章 赵云讯息

汉末文丑 第九十四章 赵云讯息

作者:烟花彼岸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2:35 来源:笔趣阁

readx;尽管乡民黔首们,积极参加测试,但是这次的标准硬生生的提升了一个大的层次!所以大多数人不得不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也有能够顺利达到标准的,大多也是‘后勤兵’水平,偶尔有几个正规军水平的,一时纷纷承受着围观黔首的羡慕、嫉妒目光,也是颇为得意。

不过,随着消息的传开,前来测试的人次也在迅速的增加着!若不是带着足够的人手,恐怕负责招募的诸位都会更加忙碌吧!颇为可喜的是,合格的人员也在慢慢积累着,而且甚为可观。

就这样,三天时间,一闪即逝。各地的招募人员,纷纷集结队伍、收拢新招收的青壮,向着桃林塞赶去。

因为远近不一,所招收的新卒数目也不相同,所以诸人赶回桃林塞的时间也不尽相同。

最先抵达的自然是留守沙河乡的文丑一部。此次招募到的新卒,因为要求严格,要远比上次少得多。二百三十一名后勤兵、七十六名正规军,拢共也才看看三百出头。

紧接着归来的是本县的其他四支队伍。各有所获:军司马姜宣于平棘县城招募后勤兵三十六人、正规军三十一人;屯长铁千于棘蒲乡招募后勤兵二十六人、正规军三十九人;屯长刘庆于梁堤乡招募后勤兵二十一人、正规军三十二人;屯长苏贾于大寨乡招募后勤兵十七人、正规军二十三人。

按说,各地的乡民能够通过招募测试的,都应该是‘后勤兵’这一层次远多于‘正规军’这一层次。但缘何这招募而来的却是两者相当呢?甚至有些地方还是后者多余前者!实际上却是因为后勤兵的薪俸待遇只是正规军的一半!所以大多数通过的乡民,没有入伍罢了。

这一现象,在远赴高邑县三处招募士卒的董江、颜良、文霸队伍里,同样拥有!而且更甚。曲长董江所去的高邑县城所招收的人员是最多的,有后勤兵三十六人、正规军七十三人;接着就是颜良负责的大营乡,招募后勤兵三十三人、正规军五十六人;文霸所去的济河乡招募后勤兵四十三人、正规军三十七人。

由是,历经三天招募,又经两天赶路,所有军卒才平安返回桃林塞。

共计招收后勤兵四百四十三人、正规军三百六十七人,其中年少者共有二百五十一人。骑术精湛者四十六人、射术精湛者七十三人、武艺高强者六十七人,余者皆为气力通过考核的了。其中射术精湛之人,大多自带硬弓,是个意外之喜。

这些外乡应募的半数人员,都是拖家带口而来,文丑又命人将其现在塞上安顿下来。若是,这些新卒顺利通过数月的训练考验,正式加入桃林军,对于他们的家眷自会多加照顾的。

新卒集合之后,文丑又是一阵欢迎致辞,并勉励其用心训练,好保乡护民!其他军干,依序演说一番,并分派好各人负责屯队,方才散去。明日起,就进入训练时间。

至此,历时六天的桃林军二次招募之事,方才落下帷幕。

而时间的车轮,亦是缓缓的驶过金秋九月,进入了更加凉爽的十月。

在此期间,还发生了一些事情。

比如:有传闻言,近期祸乱了常山国一两个月之久的夷骑丘力居部,最终还是在代校尉赵云率领的骑兵队的无限骚扰中折兵过半,仅余二千五、六百骑!而不得不狼狈的退出常山国。而代校尉赵云所率两千骑兵队伍亦是伤亡大半,仅仅幸存五百骑。

从中也可以略微窥出赵云率领骑兵作战的能力!其竟然以两千之弱兵,硬撼以骑牧著称的五千余乌桓骑!并且使得其伤亡过半,虽说赵云所率的骑兵也伤亡了千五百骑!

但是要知道,赵云所率的这两千骑兵,有近八百是临时从各家各户收集起来的劣马、弱兵所充当的,只有一千二百骑才是常山国所有的常规骑兵。就是这千二骑兵,也在其上任校尉的愚蠢决策下,一战而损至不足千骑的地步,所以才有了赵云的代校尉之职。

由此,也有了常山赵子龙的名声,可以说是声名鹊起了。并同数月前在常山国南部建军一部,抵御黑山贼寇的文丑文子孝,并称为“常山双雄!”并且渐渐有了超越文丑的势头,颇有些后来居上的意思。当然,现下这种消息传播的并不广,只是在一些士子的清谈集会上流传。

而如今,功成返军,本该“升职加薪”的赵云,却并未能如愿。因为,虽说有相国冯公赏识,但却遭到了常山国原有的顽固军势的嫉恨,以赵云率军阻敌不力、伤亡惨重为由,不提拔其为校尉,而是改任为一个小小的队率之职!赵云怎会曲就!而原骑兵校尉却并未受到多大的处罚,并且明降暗升!

这叫文丑颇为气愤,随后虽说相国冯公答应文丑可以做其本人的亲卫曲长,赵云也以学识浅薄、不能胜任,还需归家勤奋攻读一番为由,而委婉的推辞掉了。可以说是让这些士子之流,在清谈之际,亦是纷纷感慨郡朝的黑暗、腐朽。

当文丑得到这个消息时,当真是又惊又喜,当下就坐卧不安起来。惊的是,赵云当真做到了以弱兵之力,驱赶强敌出境之为!喜的是,赵云并没有就此高升,而他也就大有机会将其招募而来了。

当下,就欲撇下正如火如荼的招募士卒之事。赶往真定赵云处,将其延请过来。以上想法仅仅只出现了一下,就被文丑否定了。将激动的心情平复下来后,又深深的为赵云惋惜一番,至此功绩还不得重用!

相对而言,他文丑就幸运得多了,并不在郡朝之中,而是在偏远之地,想来也入不了郡朝上那些大臣、将军们的眼!也并没有触动他们的利益,从而可以安稳发展。想到这里,文丑轻叹一声,自语道:“看来,日后若要进一步发展,少不得要多走动走动了!”

感慨过后,又细细思考,将赵云招募而来的可能性。经过一番剧烈的思考、辩证,得出,眼下将赵云招募到手的可能性基本为零后,又是一阵黯然。

别的不说,他文丑只是一个得不到郡朝支援的校尉,能够承诺人家赵云什么?曲长?人家连国相的亲卫曲长都不看在眼里,会看中你一个偏僻之地的曲长?军司马?一军副职,那么又将姜宣置于何地?其不曾有过,反而有功。若是文丑撤了姜宣的司马之职,推赵云上位,那其手下的众多兵将怎么看他?明显行不通。再说人家赵云还不见得稀罕他这个司马之职呢。

这也不行、哪也不可,总不能什么都不做吧?!那也不是他的性格。经过反复思考,文丑还是决定,去信一封,以示交好之意。

其信上言:赵兄台鉴,荒林一别,一月有余矣,当日,兄以追寇要事,匆匆而去,弟未及拜谢相救之恩,日后多有心愧不安之思。至家,屡有辗转之夜,心思兄追寇事!若非身系数万乡民之安危,恨不能快马一匹,随兄驰骋杀敌,岂不快哉?

幸而,近闻兄率强儿已将夷寇驱逐出境矣!常山百姓之大幸、千里黔首当呼君德!心想,此功必可上达视听、流芳于史,愚弟艳羡之。士间清谈多言“常山双雄”,于弟观来,只兄之英武方可称‘雄’,弟远不及也,愧之。

却转而闻听,兄未赴职,复归贵宅,欲攻书、强技于日间。弟感佩兄志,甚向往之。今有《春秋》二卷、《孙子》三解,仅供拜上,望能助兄一二!另闻兄,枪法无双、剑术精奇,固拜兄指摘《文氏枪法》、《文氏剑术》一二,不胜感激。

愚弟文丑子孝谨上。

文丑写毕,又反复看了几遍,觉得没有差错后,方另外寻来信封上书“赵兄子龙敬启”,将信笺折叠平整,小心放进去,盖上封泥。又分别命人将上述几卷书,尽快复刻出来。然后同信笺一并,派遣了一得力军士,打马向真定赵云处送去。

不论如何,文丑的示好之意算是尽到了,想来以赵云的才能、智慧,定能感受到文丑的诚意。

除此之外,还有原来“二十骑共闯贼营”时,在贼营中央大帐为了给文丑等赢取时间斩杀李大目,独迎数贼而牺牲的游侠江明。其家中仅剩读书的胞弟江显和老母二人,曾经文丑还率人前去探望,并遗钱数千,叮嘱道,“学习儒术,犹以颍川颍阴为最!可前往习之。”

前几日,江显奉其老母之名前来乡亭官寺找寻文丑,意欲向其道谢一声,就告别前往颍川求学而去。没想到文丑早回了桃林塞。正无奈欲反时,柳仲来到官寺,见着是江显,随即询问了几句,得知状况后,略一寻思,言道:“文君远在塞上,如今正当新卒入伍时候,军务必然繁忙,不必再去劳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