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文丑 > 第一百九十九章 久攻不下

汉末文丑 第一百九十九章 久攻不下

作者:烟花彼岸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10:44 来源:笔趣阁

“那你为何上来此处?”

“却是因在山下仰望战事,见我部屡战不能克贼垒,心怀憝,故上来请战”赵云仰望山腰战团,正好看到李典与那数十部卒狼狈败退,他指着问道,“败者何人?”

荀彧代文丑答道:“是江曼城”

赵云本以为是郭嘉徐荣部,却不料是李典,登时勃然大怒,挥蕉断近处壁上的一根山藤,怒道:“江曼城从中尉征战数州,转斗千里,岂不知中尉军法?今击贼不破,反为贼迫,狼狈连退,使赵人小觑我等!可恨可恼!”他觉得李典丢了颍川人的面子,大怒之下,连文丑的将令都忘了请,提剑急奔,越过文丑等人,奔去前线

赵云自到元氏后,大多数的时间都在军营里,元氏荣知他是斩杀张燕的功臣,也知他是荀氏的亲戚,但因与他见得少,见得不多的几次也没见他发过怒,只觉得他貌美风流,实在没有想到他盛怒之下居然如此冲动,瞠目结舌,眼睁睁看着他提剑疾奔向上冲去,好一会儿才想起来对文丑说道:“中尉,前线战危,辛君是骑将,怎能让他上阵?”

文丑笑道:“曼城定不会让他上阵的”

赵云是文丑的亲戚,李典怎可能会让他亲自上阵?文丑荀彧对顾一眼,两人皆心中想道:“玉郎外貌美而内刚烈,有他上去却也有利激励我部之士气”

……

赵云奔到前线,正碰上李典带着部卒败退回到壁垒后

一个败退的兵卒慌不择路,恰好撞到赵云的前边

赵云举剑下斩,将之砍翻,屹立在郭嘉徐荣诸人之前,挡住李典等人的退路,厉声怒道:“贼众虽多,乃系中尉之手下败军,数十万黑山,中尉亦从皇甫将军一鼓而荡平之。*xshuotxt/今区区千许败卒,逃藏山中,而汝等竟不能克之?山道狭窄,退则死。进则生,江君,请勉之!”

李典不意赵云竟然上来了

赵云是荀氏的亲戚,在文丑部中的地位非比寻常,又有斩杀张燕的赫赫战功。虽然他只带骑兵,不统步卒,可上至赵云这样的老人,下至李宣这样的降将,对他都是很恭敬的

这会儿见他盛怒发作,李典不敢多言,带着刚败退下来的部卒转身就又攻了上去

郭嘉徐荣对顾,俱皆惊诧

适才因见李典狼狈败退而显出轻视之sè的新卒们眼见赵云蕉退卒,厉斥李典等,亦俱皆惊骇

李典率部卒仰面猛攻。衣甲尽血污,进击更勇,虽数战不能破敌垒,却死战不退

徐荣目睹之,被激起了斗志,再又一次召集亲从少年,鼓励说道:“当使中尉见我赵地男儿的勇武!”又一次持矛出战

李典徐荣轮替进击,对面第三个壁垒后的守卒死伤颇多,然却奈何黄髯的援兵已到,后备的兵力充足。却是连战了近一个时辰,仍旧不能把这个壁垒攻破

壁垒前后战死的敌我兵卒已经堆积了很高壁垒高有一人半,原本要想攻到壁垒后还得攀爬一番,现下已不需攀爬了。踩着阵亡兵卒的尸体就能上去

徐荣李典两人甲之正面,前后各中数十箭矢,看着就如刺猬似的

……

下边观战的荀彧说道:“看这架势,黄髯是把山顶的贼兵全都带下来了啊中尉,山道窄,战到现在这个份儿上。贼兵就是想退,也退不了了这场仗不好打了啊”

山路狭窄,只需要在后边放上几个督战的,前头的兵卒就无路可退,只能向前死战

战事发展到这个局面,对黄髯也好,对文丑也好,都只能拼死力了

要么拼到杀完对方,要么拼到对方崩溃

当然了,杀完对方这不现实,最可能出现的结果是有一方熬不住这种“绞肉机”似的战斗,最终崩溃文丑不怕拼死力,可问题是对方什么时候才会崩溃呢?这么拼下去,伤亡太大了

李典带的那三十个勇士,伤亡大半,实无力再战李典有心想退,却见赵云提舰在第二个壁垒上,虎视眈眈地监督着,又不敢后退,正在左右为难际,李宣带了二十人上来了

“中尉军令,命我来替江君攻垒”

得了文丑军令,李典这才得以带人退下休整徐荣部的伤亡比李典更大,只那些跟从他多年的亲从少年就伤亡了一半,文丑亦他令下休整

李宣带人冲击了多时,亦不能破阵,只在战场上又留下了十几具敌我的尸体文丑再又遣董直上阵,小半个时辰后,见守卒的锐气消耗得差不多了,乃遣刘庆上阵

刘庆观战良久,早跃跃,率带二十甲士,猛攻直冲

守卒久战疲惫,一下没挡住他这支生力军,被他冲到了垒前不到十步之处在下观战的文丑荀彧元氏荣等人大喜,敌我双方纠缠在这个壁垒下已有快半天了,各自付出了惨重的伤亡,只要能把这个壁垒攻破,那么第一,对守卒之士气必是个巨大之打击,第二,没了壁垒这个掩护,守卒前无屏障,后无退路,那么只需要强弩硬攻齐sè,也许就能把他们打到崩溃

守军也看出了这一点

一个披甲持矛的守将带着十来人从垒后跃出,迎上刘庆

此时天光早就大亮,已近午时了,文丑等人又往前移动了点距离,能大概看清这个出垒之敌将的相貌李宣眼尖,最先看到了这人浓密黑亮的的长须,说道:“如此美髯,莫非此贼便是黄髯么?”

文丑荀彧元氏荣岑竦等定目观之,见这人铠甲jn良,从行在后的那十余敌兵亦皆jn甲耀目,一个个身高体壮,这看外形即知必为熊罴jn锐荀彧颔首说道:“能穿上这等jn甲,从行的贼兵也俱熊罴jn锐,兼之又美须髯,此贼看来确是黄髯无疑了!”

这人确是黄髯,他这一出击,垒后的守军士气陡振,数人擂鼓为他助阵,鼓声震耳。回荡山间,山道上排成长蛇的诸多卒兵纷纷举起兵器跺脚大呼

元氏荣喜道:“没想到这黄髯自负勇武,却亲出阵了!只要能把他斩下,贼兵不攻自破”

前边的刘庆也猜出了来将之黄髯。并也想到了元氏荣说的这一点,jn神大振,挺戟疾击黄髯既敢亲出迎战,就说明他对自身的武力有信心,他善矛。绰舞格挡山壁窄,两边是山壁,矛长,舞动不开,格挡了两下后,矛柄被山壁挡赚眼看再难挡住刘庆短戟的追刺

……

文丑等屏息仰视

……

刘庆脚下一个趔趄,却是只顾看黄髯,没有注意脚下,被一个战死兵卒遗落在地的环首刀给绊了一下这一下使得他下盘不稳,短戟偏离了方向黄髯抓住机会。及时地弃矛撤步,避开了他这一戟,回手抽出剑,反击刺出,剑尖直奔刘庆的前胸

刘庆立足不稳,闪躲不及,被剑刺中,好在他的甲jn,剑没能刺入剑虽没能刺入,可冲击力却加剧了他的立足不稳。要非从在他身后的部卒急上前护救,把他扶赚他这一下就要摔倒在地了黄髯适才格挡刘庆的短戟,已觉出此人力沉难敌,这时占了便宜。不敢恋战,向后退走刘庆甩手扔出短戟,击中他的肩胛

黄髯的从卒抢护着黄髯退到垒后,刘庆被黄髯这么一阻,失了锐气,却也难以再攻上去了。壁垒后箭sè如雨,他亦不得不暂且撤退

……

元氏荣惋惜说道:“这黄髯却是好运!”

……

刘庆是文丑部下数一数二的猛将,连他都退了下来,前边督战的赵云怒极,提剑就要亲上

正如文丑的预料,李典等人明知赵云是骑将,又明知他是文丑之所爱,怎肯让他亲上阵?

刘庆深觉耻辱,持戟奋怒:“自从中尉征战,吾部常为军锋,所向无不破,功为诸曲冠!今各部曲均在道上仰望我等与贼作战,如不能胜,将丢脸面於诸部前!大丈夫死则死矣,岂可受此耻辱?”带着从卒再出壁垒,奋发进战

只是黑山陷绝地,一如文丑部败退则死一样,他们也是败则死,故此能人自为战,也是尽皆奋勇刘庆等战至午时,犹未能胜

……

从四更天入山,仗打到现在,兵卒们水米未进,文丑传下令去,令郭嘉徐荣刘庆等且休战,命伙夫造饭

郭嘉从山腰下来,找到文丑,说道:“中尉,我有一计,或能破贼!”

郭嘉从山腰下来,找到文丑,说道:“中尉,我有一计,或能破贼!”

文丑问道:“是何计也?”

“山道滑窄,我部又是仰攻,黄髯援兵已至,硬攻怕是难以克胜,以嘉愚见,不如趁黄髯大举驰援山腰,山顶空虚的机会,遣人绕到后山,从后山攀附而上至山顶,由后击之访问下载x”

文丑大喜,说道:“你知道有山路通往后山山”

郭嘉摇了摇头,说道:“据嘉所知,芦岭只有一条山路,……”他指了指脚下狭窄的山道,“就是这一条,……,除此之外,别道路”

元氏荣愕然说道:“既道路,又怎么从后山绕上山”

芦岭的山势前边尚好,至少有道路可行,后边十分险绝,陡峭壁立,不但陡峭,而且遍布苔藓,现在连r刚过,苔藓湿滑,着手之处,莫说是人,恐怕连猿猴都难以攀爬翻越

郭嘉说道:“我问过徐荣了,他说可以用铁戈拓山,攀爬登顶”

“铁戈拓山”,意即用铁戈在山壁上凿出落足点,人顺着攀爬而上

芦岭虽然不算太高,最高点也有二百余丈,试想一下,在一个二百多丈高陡绝耸立湿滑不堪的峭壁上凿洞攀爬,一个不注意,可能就是从高处跌落,被摔个粉身碎骨的结局这场面,只让人想一想就毛骨悚然

文丑前世是平原人,这一世还是平原人,荀彧李宣等也是生在平原长在平原,甚少到山地来,听了郭嘉转述徐荣所言之“铁戈拓山,攀爬登顶”此句,或惊讶或骇然,不管惊讶也好,抑或骇然也罢。到最后都转成了钦佩

文丑说道:“陈君竟有如此胆勇?”

他令人上到前线,把徐荣召回,当面询问之:“我闻君昌言,说君建议‘铁戈拓山。攀爬登顶’?”

徐荣沉稳地应道:“是”

“后山险峭,猿猴不得度过,君有几分把握?”

“午家在黄榆岭,黄榆岭之险也许略不及芦岭后山之险,但午当年在黄榆岭。翻山越岭攀附峭壁却早已就攀附惯了,不敢说有十分把握,五六分的把握还是有的”

“五六分的把握?……,后山绝峭,万一失手,天仙难救,君可知否?”

徐荣面sè如常,答道:“知”

“既然知,还要爬?”

“午受中尉知遇厚恩,没有中尉。午这辈子也许就是一个斗食亭长,今既得中尉拔擢,焉能不效死?午此次若能成功,为中尉破一大贼,如不能成功,赵郡不过少一个故亭长”

徐荣这是要报恩,如果他成功了,文丑能够击破黄髯,如果他不成功,对文丑对赵郡也没有损失。只是少了一个前任的斗食亭长

文丑熟视他良久,见他从容镇定,很激赏他的勇气,说道:“好!君既有此等的壮志胆勇。我自当玉成君此次攀越后山,都需要什么?尽管言来”

“黄髯虽将大部贼兵带到了山腰,但山顶上料来应还是有些守卫的,午一人独去肯定不成”

“需要带多少人同行?”

“午已从同乡少年门下宾客和本屯兵卒里选出了二十人”

“可要我再从别部中选些轻捷能行者?”

“不必了,有此二十人足矣!午所需要的,只是百炼戈头二十个”

“二十个不够。我给你六十个!”

山石坚硬,凿洞一需要体力,二需要工具的坚锐,人手一戈可能不够用,为避免出现攀爬途中戈头崩裂的现象,一个人至少得带两个备用的

之所以徐荣只要“戈头”,不要“矛头”,也不要宝刀什么的,却是因为“戈”这种兵器在凿洞的时候有它独有的优势,与刀和矛的直刃不同,戈是“曲头”的兵器,“戈头”这个部位既有能握的直柄,又有能凿洞的横刃,非常方便

文丑部中使用长兵器的兵卒多是用的矛,但戈也还是有的

他一声令下,从全军中jn选了六十柄百炼jn铁所铸之戈,取下戈头,交给徐荣

同时,荀彧李宣又组织人手,用衣布等物编造了五根长绳这五根长绳均长达二百余丈,却是预备给后续上山兵卒用之的只凭徐荣等三十一个人,他们就算是一个不损失的尽数爬到了山顶,估计也难以对山顶的守卒造成大的威胁,所以得有后续的部队不是每个兵卒都有徐荣等人的胆勇和身手的,这就需要绳子了,后续的兵卒可以拽着绳子攀援上去

绳子太长,二百多丈,徐荣等只有三十一个人,不可能把这五根绳子全带上去,文丑令他们只带一根绳子上去,如果进行得顺利,那么余下的绳子可以由后续的兵卒带上去

李宣选了最牢固的一根绳子,将之分成三十段,每段长六七丈,分由徐荣等三十一人肩负之

文丑又令荀彧从后部的军中选了二百勇敢轻捷之士做为后续攀山之兵卒

等做好了这些准备工作,天已下午,兵卒们已经吃过了午饭,前边的李典刘庆赵云等早已开始了一次的进攻

徐荣和他选出的那三十人饱餐一顿,齐至文丑近前

军中酒,文丑命取山泉来以代酒,亲自给徐荣等三十一人各盛满了一椀,自端了一椀,一一目注他们,说道:“我昔在颍川时就久闻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今诸君自愿从陈君以铁戈凿山,攀绝壁击贼,胆气壮勇,不逊赵地古士!赵地不仅以士之豪侠慷慨闻名,而且盛产宝刀名剑,但凡宝刀名剑,非要以冷泉好水磨砺不可,这是芦岭的山泉之水,寒冷凌冽迫人,今用此代酒,正配诸君如宝刀名剑之锐气,我便以此水,预祝诸君功成!”

他一饮而粳把椀摔倒地上

徐荣与那三十人亦一饮而粳将椀摔地

山腰上战鼓如雷,喊杀震动远近。回音入耳不绝,徐荣与这三十人向文丑行了个军礼,徐荣带头转身,那三十人紧随其后。在山道两侧兵卒们的目视中肩负绳捆腰带戈头,慨然向山下行去

文丑是主将,不能离开这里,去后山的这一支奇兵由董直负责董直稳重,可担此重任他带着选出的二百兵卒亦辞别文丑。从徐荣等下山

看着这二百多人沿着狭窄的山路迤逦而下,文丑很消他们能够成功,这条计策是郭嘉最先提出的,他因询问郭嘉,说道:“君昌,你以为陈君叔至等人此去,有几分成功之胜算?”

“我与徐荣认识的时间不长,但以我的观感,此人不是个大言之辈,况且他此次攀援后山乃是身先士卒。料来他不会拿他的xn命说笑,……,他既然对中尉说有五六分的把握,那么至少就会有五六分的把握”

文丑点了点头,目送徐荣董直等人去远,转对郭嘉说道:“离傍晚还早,陈君等便是绕到山后,一时半刻也不会攀山,君昌,为免引黄髯生疑。山腰的攻势不能停,你回前线去吧,告诉曼城阿邓李宣何仪,命他们轮番上阵!”

今天的天气不错。阳光灿烂,视野很好,大下午的,徐荣等绕到后山后肯定不能马上就攀援,至少得等到傍晚,这样才能避免被山顶的守卒发现一个是为了不引起黄髯的怀疑。再一个是也不能确定徐荣等能否成功,所以山腰的攻势还是要继续的

郭嘉接令,自去山腰

文丑看他上去,心中想道:“君昌有奇谋,也有勇气,却不够沉毅坚韧,非是带兵之才也”

文丑虽然没有去山腰亲自指挥战斗,但他在底下仰观之,却足能把山腰的战事看得清清楚楚

早先郭嘉徐荣在攻山时,他两人的表现尽入文丑的眼中

相比徐荣的果敢勇武,郭嘉在指挥上显得有些犹豫迟缓,不够果决,尤其是在陷入苦战后,他的这个迟缓犹豫表现得加明显

顺风仗谁都会打,要想真正地看出一个人有没有带兵的材料只有在苦战时将乃一军之胆,临阵狐疑是三军之灾,只郭嘉表现的这个“迟缓犹豫”,他就不是带兵的料儿

——当然,这不是说郭嘉怯懦,他也是勇气的,要不然他不会主动请缨去山中招降旧友,不会驰驱数百里,深入到王当的部中去探听情况,可他的这个“勇”,就眼下看来却非大勇

人非完人,每个人都有优点缺点

秦舞阳年十二岁就敢在市上杀人,入了秦王宫中却sè变振恐,要非攫为之掩饰,差点就要露出马脚秦舞阳的这个勇就不如攫的勇攫虽勇,到死都sè不变,可如果让他去指挥三军,与敌人苦战,他却可能也不行士之勇和将之勇,虽都是勇,然却不是一回事儿

故有话云: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通过此次攻山之战,能看出郭嘉徐荣两人的优劣长短,却也是一件收获

……时当十月底,已是孟冬了,r短夜长,又是在山中,周围群山环立,天暗得早,刚到酉时,天sè就已晦暗下来

山腰的李典刘庆李宣何仪郭嘉赵云等数次组织进攻,连番功而返

文丑自起兵以来,除了在颍川郡与波才何曼作战时打过这么艰难的仗,之后就再没有过了黄髯在山腰布置的三个壁垒,两个都已打下,唯独剩下的这最后一个,苦战了几乎一天了,仍然不能克之李宣望而生叹,说道:“山道险阻,这山地之战与平原之战迥然不同啊”

久攻不下,此中固有山地战与平原战不同的原因,却也不能排除“人”这个主要因素

文丑饮山腰上黄髯的军旗,说道:“今早入山前,叔至带人生擒了一个黄髯的斥候,百般拷掠,问其贼情,这个斥候却不肯吐出半字;攻山至今,我部伤亡甚众,贼兵伤亡众,而观贼之士气却似乎并没有因此受挫多少,……,这个黄髯颇能得众啊”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