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文丑 > 第六十七章 三个月

汉末文丑 第六十七章 三个月

作者:烟花彼岸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2:35 来源:笔趣阁

readx;翌日,桃林军,正式进入训练时期。

晨起跑步、宣誓。

午前队列、军姿。

午后气力、技巧。

晚间识字、习书。

如此,文丑等人进入到一个繁忙的节奏当中!

而此时,沙河乡挖掘沟渠之事,也正如火如荼的开展着。整个沙河乡,上下两万人口,忙个不停。

当然事情进行得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比如,文丑、姜宣、陈宁三人前去邀请乡中士子,教习军卒识字之时,就遇到了不小的阻力。虽说他们都是寒门士子,并不比平常的黔首百姓高尚多少,但士子毕竟是士子,都有些士子的傲气,是以经由文丑再三强调邀请加上姜宣表态调停,最后还是在陈宁的劝说下,同意了此事,一天时间,三五个士子,已然是很不错的成绩了。

再说这军卒学习识字这一问题上,军卒大多都是老实巴交的贫苦农户出身,没有几个识字的,就是有也是那寥寥数个字而已,再者他们大多都在二、三十岁间,错过了最佳的识字学习的年龄了,学起来颇显吃力!而士子教起来自然也就颇为烦躁了,由是倒产生了不少矛盾,但幸好文丑给出得待遇颇为丰厚,不论是士子还是军卒,还都算安稳,识字之事,也按部照班的进行着。而那一批十五到二十岁的少年学习能力就强上不少了,可塑性更高,而这五十几人也是文丑决定重点培养的,自然优待更甚。

三个月时间,就这样在繁忙中过去了,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

文丑一边忙着训练军卒,一边不忘每日继续巡乡,为民理怨。当然对于姜宣、陈宁两人,文丑也并不是不管不问,任他们两个完全掌管数千石的精粮,数十万的钱财。

毕竟文丑与其二人相交尚浅,未知其为人。陈宁家里很穷,要不然他也不会去干里监门这个贱役,数千石粮食摆在面前,文丑又放权不管了,他会不会心起贪念?姜宣相对而言有其父的名望撑着,但姜家到底是不是名门士子,大贤之家,文丑心里也在打鼓。所以这些都需要观察。这也正是文丑放权的一个主要原因,借此机会,观察一下他们,是否值得信用。

而观察的结果是令文丑十分满意,并未见他门有贪污之举,而且事情都办理的井井有条。

——他放权的另一个原因是:他很忙,要为民理怨。

自文丑率人御寇,又经有秩之位,校尉之职,兼之勤政为民,再加上朱勇一案的了结,他在乡里的威望已经超过了乡三老姜承,每天都有老百姓跑来找他诉讼,倒是应了“掌诉讼”的职责。而且不止打官司的找他,像丢了东西这本该去找亭长的也来找他。又或者是亲戚间闹了矛盾,不去找族长、里长调解,也来找他。大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但黔首百姓可不觉得这是小事,而且,他们大老远地跑来,岂不是说明信任他?说明他在乡里的威望越来越高?他也总不能拒之不见。再加上还要照管军卒训练之事,他可真是忙的脚不离地!

当然,在此期间,除了操练军卒,率人掘渠,为民理怨等事外,还发生了另外几件事。

一件就是由文丑牵头,乡佐王冲为辅助,再加上三四个佐吏,共同进行的“算民”“税赋、徭役”之事,毕竟八月时,一年一度的人口普查“案比”将近,而沙河乡近来涌入大量的流民,文丑不得不提前准备。

有秩蔷夫其所管诸事之中,最关系到普通黔首切身利益的自然便是赋税、徭役两项。

帝国的赋税主要包括田税、算赋、口钱、訾算、更赋等。

较之前朝,本朝的田税并不高,不过三十税一,刍稾税也不过年每顷55钱,可以说是自古以来最低的土地税了。田税、田税顾名思义,就是按照田地的多少来征收的税务,所以对土地多少的丈量测定、登记造册等诸事就是有秩蔷夫所主管的了。

虽说本朝田税不高,但人头税却比较重,尤其是近些年来。比如,每户每年需要缴纳200钱的‘户赋’;成年男子每年还要缴纳300钱的‘更赋’,并且“罷癃咸出”——废疾之人也不能免。

凡是1岁~14岁的孩子,不分男女,每年还要交纳23钱的‘口赋’;成人的人头税叫‘算赋’,15~56岁不分男女,每人每年交纳120钱(政府税收,归大司农,商贾和奴婢加倍,每人每年240钱。为鼓励生育,女子15~30岁不结婚者分为五等,每升一等加征一算,一算就是一百二十钱;有妇女怀孕者,免其夫算赋一年。)

这些人头税的征收之依据就是是每年八月全国性的人口普查,即“案比”。这项工作也是由有秩和蔷夫负责。

訾算,就是按照每户家中资产多少,所征收的税赋,计訾的范围包括钱币、土地、房舍、车马、粮食等等,举凡家中所有,无所不包,有时乃至衣履瓦釜等物也被包括在内。通常而言,有訾万钱而一算,即有訾一万,纳税一百二十钱。这个“訾算”亦是有秩和蔷夫的本职之一。

再说分配徭役一事,亦是有秩掌管为之。

“徭役”就是每个良籍的男子(年满17岁)每年须在户籍所在地服1个月的无偿劳役,从事土木工程、造桥修路、治理河渠、转输漕谷等基础建设劳动。征发徭役说是以三十天为限,但只要工程质量不合格,需要返工,就叫‘勿计为徭’,即不计算在固定的役期内,可见徭役实际上往往超过一个月。

一件就在是六七月间,郡中颁布了一道公文,命各县、乡举荐贤才,以备郡府辟用。

文丑经过仔细地考虑斟酌,没有举荐杜、柳、乃至他文家,这些大姓人家的子弟,而是举荐了姜宣门下那个士子张驰张腾云。他的这个举荐出乎了大部分人的意料。最终,张驰虽说并没有得到郡府的征用,但亦是对其感激非常,使得文丑再次美名远扬。

再一件事便是林氏伏法受刑了。

行刑的地点在县中市上,一次处死数十人,围观者众多。而本已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被县人黔首们遗忘了的林氏被族灭一事,随着这次的行刑,又被人们谈起。在县人黔首们的眼中,文丑形象不一。在有些人中,他刚直,为民除害;在有些人中,他过于残酷,深谙杀伐之道。但不管如何,林氏这个跋扈乡中近百年的大族却是从此就彻底灰飞湮灭了。被杀的被杀,被流放的被流放。他们用他们全族的鲜血,成就了文丑威震县乡的威名。

再一件却是国事了。

八月里,幽州传来消息,太尉张温率乌桓突骑三千人讨伐凉州叛乱的马腾、韩遂等人。原中山相张纯自荐为将,张温拒绝,反而以公孙瓒为将出击。张纯因不获张温重用而心生不愤,与原泰山太守张举及乌桓丘力居等人叛乱。张举与张纯领军劫略蓟中,杀护乌桓校尉公綦稠、右北平太守刘政、辽东太守阳终等人,聚众至十余万人,屯兵肥如,掠夺幽州、冀州。张举自称天子,张纯称弥天将军,平定王。张纯张举,都是幽州渔阳郡人。

一时间,幽、冀两州气氛诡异,备战之力更甚。

文丑对于练兵之事,亦是感到更加紧迫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