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文丑 > 第三十六章 洛阳乱局

汉末文丑 第三十六章 洛阳乱局

作者:烟花彼岸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10:44 来源:笔趣阁

除此之外,军正夏侯兰也是有必要跟随的。至于原来就留守在各县各乡主持事务的诸人,就没有必要在调动他们了,正需要他们于己县之中大力发展之,并且能够完好的守住文丑这数年来的成果就是很好的了。

也就是说,柳仲是要继续作为文丑的代表,代摄高邑县甚至是其他三县的军事事务的,而董江、董直、郭大贤、张烈、铁千等人则需要分掌各县之军事、配合各县县君的发展之事。而各县,甚至是郡国之中的政事,基本上就是由李瑾父子所负责了。首先李瑾是国相,在名义之上,就是文丑这个假常山中尉还不及也!是能够总摄常山国的存在。

不过根据文丑同李瑾的会晤来看,常山国诸事还是以文丑为主的,而他李瑾不过是暂代文丑执掌国事而已。这其中对于文丑的支持有多大?!可以说是文丑的崛起同李瑾的支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此时的文丑也子啊心底默默的记下了李瑾一家对于他的支持!他不能令他们失望之。

除此之外,未来还有赵云、韩猛这两员猛将的加盟,能够使得文丑之军的战力更上一层楼!这就是文丑对于眼下势力的一个总结与企划,同时也是向新近加入麾下的谋主田丰所叙述的势力之现状。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虽说并能准确的知道关东联军之形势,也不能知道董卓之兵力的详情。不过如是大谋主田丰不能够够知道自家兵力现状,那可是大笑话了。

在田丰的惊讶之中,文丑、田畴等人终于将其之现状叙述了一个大概出来。这使得田丰有些惊讶文丑已经拥有了如此厚重的兵力,几人可以动员出两三万人,并且是颇为精锐的兵卒,更何况这还不是全部呢!田丰都有些后悔自己过于晚的来到文丑麾下了,同时其也看出了文丑你那是一个可以出功劳的人物。

不过田丰也有着他的智慧与城府所在,虽然其内心惊涛骇浪不停,不过他那古井无波的面容,炯炯有神的目光无一不显露出他的智谋之所在。同时他。田丰也顺势为文丑提出了不少的建议,虽说有些并不是很适合文丑势力现今的军政系统,这却是因为田丰还没有完全的融入到文丑之势力当中去,对于文丑势力也没有充分的了解。所以并不能对症下药。

这就需要田丰在文丑身边呆上一段时间,就能够充分的了解到文丑之所需,从而发挥其之智慧为文丑出谋划策,真正的发挥其一代谋主的身份!这需要时间的积累,急不得。

除了文丑在紧张的备战之中。作为关东联军的敌方——董卓势力,也在一个不停的变动着,或好或坏。

首先要说的‘八龙’荀爽、陈纪相继到了洛阳,月处初传来消息,说荀爽刚到京城洛阳,就又被朝廷改拜为司空。从而作为了‘三公移书’中的一公。陈记可能不太为人所熟知,不过前文曾说的‘颍川四长’陈太丘可是声名远扬,如是在不知,那么活跃于汉末三国时期的陈群就为人们所熟知了,而这三人正是一家子!

而荀爽在被提拔为司空。三公之一之前,是被征辟为平原相的,再往前就受困于党锢之事,而隐居于乡中。而他从平民白身到三公之贵位,前后只经过了**十天而已。这等升官的速度,比李瑾还要夸张,火箭都比不上。这就是董卓为分化党人、拉拢党人、士子的原因了。

而原本担任司空一职的本是杨彪,荀爽做了司空,杨彪被转拜为司徒。杨彪的杨氏也是这个时代的一个大士族,甚至能够同袁绍所在的袁氏相媲美。在一定程度之上。弘农杨氏的‘四世五公’之威名,是要比汝阳袁氏的‘四世三公’还要显赫的。不过弘农杨氏并不出什么野心家,所以在后世之中流传的并不广。不过杨彪之子杨修却因为他的聪明而为后世所熟知。

而杨彪从司空该拜司徒之位,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差别。不过司空、司徒虽都是三公之一,可细说起来,还是有点不同的:司空掌水利、营建事,司徒“掌人民事”,地位上,司徒比司空更贵重一点。不过相比之下。最为贵重的当然还是掌军事的三公之首“太尉”了,董卓自任相国,空出了太尉一职,遂又拜司徒黄琬为太尉。这就是‘三公移书’中的三公所指也!

而在此之前,三公之位已经换了好几拨了,除了早前的崔烈、曹嵩于先帝时期,花巨资买得三公之位外,还有好几任的三公更迭,可以这么说,这两三年的三公多,都可以组建起来数个朝廷了!!!

首先说说当下太尉黄琬的任职经历吧,早在九月时,董卓立了新帝后不久,他就拜豫州牧黄琬为司徒,按说三公应在朝中,可有了早前张温以太尉之身而领兵在外的“故事”,黄琬却是没有立刻就回洛阳朝中,他当时可以以“州事未清”为借口不去洛阳,不久董卓又给他升了官,而董卓新任的豫州刺史孔伷也早到了豫州,整天闲得着急,他却是不能再恋栈不走了,在得到任命后不久他即启程离开豫州,去了洛阳。

自董卓入洛阳,尤其是新帝登基以来,董卓一系列的人事任命让人眼花缭乱,不但是三公替换,更是征辟了大批名士入朝,还启用了党人子孙,当然更重要的是把亲信的将校安插入禁军各部,之后才是外任韩馥、孔伷、张邈、张咨、刘岱等人为州郡长吏,而归根结底,其所为者不过是两个目的罢了:一为掌控洛阳诸军,增强军事实力,二为示好、拉拢士人,试图得到士族的拥护和支持。

不过纵使董卓做出了以上有利于士族、党人之事,他还是没有得到士族的拥护,反而为其所任命的这些关东州郡长吏所共同讨伐之,最近更是有了他们要联军西向的传言。(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