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文丑 > 第三十九章 天下诸侯

汉末文丑 第三十九章 天下诸侯

作者:烟花彼岸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10:44 来源:笔趣阁

(); 上次讲到袁绍出任八校尉之第二位——中军校尉,掌有大权。除去曹操、袁绍之外,引起文丑关注的还有另外二人,因为在其前世中,对此二人还是颇有一些零碎的印象的,纵使这二人在这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并没有占据多大的篇章!

这二人就是上军校尉---小黄门.蹇硕和右校尉----淳于琼。

蹇硕其人,在本文中已经多次出现了,也是这个八校尉中权利最大的,直接对天子刘宏负责,在某种程度、意义之上,就是大将军何进,也要受他节制。可见其权利之大。其为小黄门,以壮健而有武略,得宠于刘宏,是以得任此重职。

那他这个小黄门是何职务呢?!其实其只是秩六百石的小官,由宦者任职,但是其却能够掌侍皇帝左右,受尚书事,上在内宫,为关通中外及中宫已下众事。诸公主及王太妃有病时,使问之。这就可以看出小黄门的威势了,其秩品虽低,但却是天子身边的人物,使得权利能比天子更大呢?!

说来说去蹇硕也不过一个宦官,在汉末时局之中,前期他们或许很活跃,很有影响力,是能够左右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不容小觑、忽视之!但这都不是文丑所能够参与的,而等到文丑势力略成,有能力参与天下事后,想来这些宦官也已成了袁绍、袁术兄弟的刀下亡魂了,所以文丑对他们的关注并不多!

不多,不代表完全没有关注,比如若想在天子刘宏手中购买些管职,则就需要通过这些宦官之手了。现在的他或许只需要将郡朝中人都侍奉高兴了,就能做个县令、治理一方,但是将来,其若是想要进一步发展,就有必要出些财资,以上下贯通了。当然这是后话。

那么剩下的校尉之中能够取得文丑关注的就是淳于琼了。作为右校尉的他在之后不出意外的选择了追随‘党人’领袖袁绍,而不是曹操。并且在那次著名的战役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当然这个作用。也最终导致了其的败亡。虽然不是很瞩目,但也算是名留青史了。至于其之军事素质、人品若何等等,就不是文丑所能了解的了,这个人,可不是他所能动的。也不会有招揽的可能!

至此,天下诸侯,都已基本进入到历史的舞台了!

先来说说有‘江东猛虎’之称的孙坚,虽说其距离文丑较远,但是他们的出身相若,均不是什么官宦士族出身,为士人所不齿,之后他们凭借着自己的武力、能力脱颖而出。可以说这么说,孙坚的成长历程,对与文丑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所以文丑对于孙坚的关注还是很大的。这样可以使自己更好的适应这个时代。能够少走不少弯路!

据文丑所了解的,孙坚年少时为县吏,性阔达,好奇节。十七岁时,就以斩杀、驱逐众多海贼而声名大振,顺利得到郡府的征辟,有了代理校尉之职。当时会稽郡人许昌在句章兴兵作乱,自称阳明皇帝,与其子许韶一起四处煽动诸县,聚集起同伙数以万计。

这就给了孙坚一个机会。使得孙坚得以以郡司马的身份召募精良勇敢的壮士千余人。会同州郡官兵,协力讨伐,击溃了这股势力。这一年,正是熹平元年‘文丑’出世的那一年。刺史臧旻向朝廷呈报了孙坚的功劳。于是,孙坚被任命为盐渎县丞,此时的孙坚也不过十七岁!正如现下的文丑一般!乃是趁着乱世而起的!

但是在今后的十一二年间,孙坚在仕途之上,却并没有得到寸进!而是相继改任盱眙县丞和下邳县丞。虽然其历任三县县丞,所到之处。甚有声望,官吏百姓也亲近顺服。但是其依然没有得到任何的升迁,这就是孙坚寒士出身,不为主流士人所认同的缘故了。而文丑要想不重走孙坚之坎坷路,那么就需要在‘名望’上做文章了,这也是文丑所正在做的。

虽说孙坚没有得到上层人士的认可,但是却赢取了三县之中下层人士的顺服。其在任上之时,同他往来的人,常常达到上百近千的数目。这其中有乡里耆旧名人,也有任侠好事的少年。孙坚对他们,像对待子弟亲友一样。接待抚养,尽心尽力。

若是一直没有什么变故,兴许孙坚也就作为县丞之职,直到终老了,或许会被提拔为郡吏,也是那种没有实权之从吏。不过老天待孙坚不薄,在其于地方之上担任县丞的第十二个年头的中平元年,天下有了一个剧烈的变动,那就是黄巾之乱!

这次的变动使得帝国的权贵高层,经历了一次大的洗牌,有不少的英雄人物,趁此之机,迅速崛起,这其中就有孙坚!当时负责围剿镇压黄巾军的是车骑将军皇甫嵩、中郎将朱儁及中郎将卢植。正是与孙坚有着‘同乡’关系的朱儁奏请了孙坚担任佐军司马。这才使得孙坚能够参与到这个刷取功名的镇压大事中去。

这时,孙坚在地方接连做了十二年县丞的效果就体现了出来,其在淮、泗一带招募了一些士兵,加上跟随他在下邳县当差的同乡少年,共得精兵一千人。此后,孙坚便率领这一千多士兵,随朱儁南征北战。

孙坚领兵进攻,他独当一面,作战勇猛,往往亲冒矢石,率先登上城墙。而他的部众受此鼓励,也会纷纷紧随其后,战绩卓著,更是攻下了宛城。朱儁把孙坚的功劳、事迹全部呈报给朝廷,朝廷任命孙坚为别部司马。这时的孙坚方才进入了上层人士的视线之中。

在之后,若有战事,就会想起孙坚来,先是在中平三年,朝廷派司空张温为假车骑将军,西讨边章等乱兵。张温奏请孙坚参军事。之后,因孙坚及董卓之矛盾,朝廷拜孙坚为议郎。也算是在帝国的政治中心有了那么一点立足之地。

直到中平四年,即去年,长沙人区星反叛,自称将军,聚众一万多人,攻围城邑。或许是因为孙坚乃是南方人,又‘知兵事,善勇击’,所以朝廷任命时为议郎的孙坚为长沙太守,前往剿灭之。

孙坚到郡后,检选循吏,使之治民,并且明白交代:“你们只管好好对待善良百姓,好好处理官曹文书,按规矩办事。至于郡中盗贼,交我负责好了!”他说到做到,立即率领将士,谋划方略,仅一个月的工夫,就打败了区星,郡中震服。

当时,周朝、郭石等人也在零陵、桂阳一带起义,与区星遥相呼应。孙坚就越过郡界,前往征讨。这样一来,三个郡都得到了平定,秩序井然。而之所以越境击贼,却是应了庐江太守陆康的求援。

当时庐江太守陆康的的侄儿当时任宜春县令,被敌兵所攻,派人向孙坚求救。当时主簿劝孙坚不要越界征讨。但孙坚生性猛鸷,又是轻侠出身,不像士人们那样恪守制度,答道:“太守我没有什么文德,只以征伐为功。越界征讨,是为保全郡国。倘若以此获罪,我无愧于天下!”于是,整顿部伍,起兵驰援,贼寇听说孙坚要来,闻风逃遁。

之后,朝廷做了一个颇为愚蠢的决定,那就是检录孙坚前后战功,封他为乌程侯。为什么说是朝廷做了一个愚蠢的决定呢,却是因为,汉之故事,二千石无诏不得出境,连出境都不行,更何况是带兵出境?

常言道:“国之大事,唯祀与戎,自古征伐出天子。”但孙坚却以二千石无诏而领兵出境,征伐邻郡,此乃朝廷大忌也!但是孙坚为此,朝廷非但不责之,反拜为侯,何异饮鸩止渴,自弃重器!从此以后,朝廷只威严,不复存焉。这才是说朝廷愚蠢的原因!而朝廷之所以做出如此蠢举,却也是无奈之为!

现今天下动荡,朝廷正用人之时,对能征善战的将才求知若渴,孙坚料定,朝廷不会轻易处罚于他。所以他才敢做出如此明目张胆违反朝廷制度之事!此事之后,孙坚算是给世人做了一个好的榜样,别人不说,只文丑就是在得知了孙坚如此作为之后,方才敢于明目张胆的在邻郡县,四处走访。而不担心为朝堂所治也!

救援了零陵、桂阳,在陆康求援之后,就越境救之,自然也赢得了以陆康为代表的吴郡陆氏的感激之情!如此,孙坚也算是在江东站稳了脚跟,有了很大的话语权,并且赢得了南州士人的赞誉,弥补了他的最大短板,在士人中的人脉。这就使得他跻身于士人之列,其之后代亦为官宦子弟了。

——孙坚的儿子孙策后来之所以能短短数年即坐有江东,固有其敢战勇猛之故,怕是孙坚在江东所积累的人脉也出力不少!

可以这么说,孙坚的经历,就是他文丑的前车之鉴,无论是其之少年为官,还是青年蹉跎,亦或是逢事而起,中年为两千石、拉拢士人、赢取人心之策略等,对于文丑都有借鉴意义,从而可以使得自家能够更好的发展。(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