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文丑 > 第三十五章 粗知县情

汉末文丑 第三十五章 粗知县情

作者:烟花彼岸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10:44 来源:笔趣阁

(); “文君,现下县中,共有县卒二千三百五十六人,乃是按照君家曾经之标准所重新筛选建立的!此二千人三百余人中,有一千六百余乃是县卒旧兵,有一定的战力!另外八百余人,乃是从新安流民之中招募而来,还在训练之中!”卢亮起身,抱拳言道。

“好,哈哈,又有八百壮士从军,当厚待之、从严训之,使之成一支百战之军,以护佑我县十万县民!不再有贼寇侵袭、破城之难也!另外,军粮、军资之事,方亮勿忧!自有鄙人解决之,但吾亦不欲见,粮资不入下兵、底卒之手!”文丑兴奋言道,不过最后一句话说的也是有些严厉!

“诺!必不负文君之托也!”卢亮豪声应诺道。

“文君,县中精锐兵卒,仅有千八之数,其中有三百人乃是新募之人,不过素质过硬,稍加锻炼之后,当成百战之兵。另外县中现下共有千五两当铠,千具为左县尉借用,五百具为我军精锐所装备!其他兵甲之数,过后吾当为君呈上详细之册!”既然卢亮已经言说了,那他柳仲就不能不开口了。不过其性吶,言说简练有力。

“好,好,有此精锐,何愁贼寇不平,人道不兴?汝当再接再厉,将此军练就为一支所向披靡的铁军!”文丑面对接二连三的好消息,颇为激动的昂扬道。

“诺,谨遵文君之令。”

“文君,以目前来看,县中登记造册民众已达七万之众,若是再如此发展下去,想来我县突破八万之数,不在话下。这其中男丁三万稍余,众县民已被安排到各个建筑、工事之前,配合着县内诸事建设。粮秣供应均按照了君之最初决断,做够事物、赢取足够积分者,可得二餐之食。不能达到要求者,仅以一餐果腹。”姜哲起身回道,言语中气十足。

“哦,能够从月前的五万余近六万之民众,发展为当下七万之众。诸君坐镇县之成效,可见一斑!当记功大赏之!民乃保境之因,亦为保境之屏障也!只有民众够多,我等方能保境安民,方才选择保境安民。而不是弃乡而迁也!如此相辅相成之关系,诸君当谨记之。”文丑略一思索,警告众人道。同时也表明了他以民众为重的思想,使得众人眼前一亮。

“诺,谨记文君教诲!”众人交头相观之后,齐声应诺道。虽不是所有人都明了了文丑所言之意,但既然是文丑所要求的,他们自然不会当下就公然违背之!大不了在散会后,再向他人讨教就是。

随后在堂的众人,一个接一个的向文丑汇报了自己所负责之事。均得到了文丑的一段简短的评价与期望。这其中就包括:商队的进展、商务的准备、仓狱的记录、田地的开垦、农具的打造、兵器的制造、民众聚集乡制的选址、亭里的规划等等等等,颇为繁琐,在此不再赘述。

“诸君亦知,吾不在此期间,县里在诸君的主导、操持之下,不仅得到了上述所言的诸多成就,同样也有不少问题显现了出来。而这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因右县尉柳仲的果决行动,而避免了大量损失的朱、王、崔三氏意欲谋乱之事!诸君对此有何看法?!”文丑这一番话,说的颇为严厉。也能从中看出他的愤怒!

此县是他文丑所光复的,其间经历了多少艰险?!损失了多少生命?!他又是顶了多少压力?!费了多大的心思?!方才将高邑县搞到手!正要大刀阔斧的大干一场的时候,其又怎会使得他人染指!这是他最不可忍受的!

文丑严厉之中稍显怒火的语气,当下镇住了堂上本还有些喧闹的众人。纷纷皱眉不语起来。不知道他们是在思虑对此事的看法,还是在思考,文丑对此事的立场,若是前者,可以说明其乃是一个良臣,若是后者。则就是一个善于投机取巧的马屁精了,当然这样的判断也有失偏颇,但也不会有太大的差错。毕竟如同郭嘉、贾诩这等善于洞察人心,并且能够针对此想出策略的人,不太多!

“文君,朱、王、崔三氏,仰仗自家乃是心中大姓,徒附颇众,是以聚众闹事、散播谣言、意欲谋乱于县之新安,实乃十恶不赦之大罪也!当惩治以明法,以儆效尤,使县中肃然,重归安宁之态也!”董直上前言道。

其乃是久经沙场之人,对于纪法、军法等十分看重,知晓若是不能使纪法严明有效,定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往小的说会使兵卒生怨,号令不能上通下达;往大了说,会产生溃乱之军,散漫而不能成战力,逃兵、乱兵、犯民之兵丛生,是以兵不成兵而为贼也!

董直既然提议严惩,一向同其共进退的张烈、李季二人自然认同,出声附和道:“文君,适才董君所言正是也!俗话有言‘人不以规矩则废,国不以规矩则乱!’既是犯法违纪之罪,自当依法严惩之。”

作为此案的第一决断之人,柳仲自也有自己的看法,其言道:“根据以往卷宗及县民走访可知,此三族,于此县之中,积威久矣,向来目无法纪,多有欺男霸女之事、涨势压人之为。其本性偏恶,不能轻饶之。”却是想要为文丑处理这三族人,提供更为充实的证据。其也为军方势力,对于这样恶霸式的人物,自是厌恶为主的。

事情就是这样,有人赞成,就有人反对,这不,作为文丑的‘贤内助’的姜哲就对严惩这三氏族人,持有不同的意见。

“文君自出仕以来,向来以易处而闻名,对人对己,多会留有一线之回旋之地,寄希望于此,可以摆脱君之以武出身之实也!如今颇有成效,已有钜鹿郡士子,闻名来投,实乃幸事也!但若是文君于此严惩于此三氏之人,甚至是将其尽速格杀,则可能会使远近士子寒心,君之一番心血付诸东流矣!因为此三氏,多为略有薄名之士子也!”其诚恳分析言道。

这一番言论倒是使得文丑皱眉不已,确实是正切了文丑之要害。其有心尽数将这些人斩了,但却不敢在他如今这般不成气候之时,做此失了人心之事,但是不严惩这些人,又不甘心。实在是纠结的紧。

“文君,智恒所言亦有道理,于县之中吾所接触的诸多士子,多有探听此三族之人讯息者,更有意欲求情者,可见此等人,可惩,但不宜严惩。”作为同县中士子接触最多的姜恢,出言提议道。

“文君,此三氏于此县中却是颇有名望,但也仅仅局限于中资之上人家,其对于寻常黔首影响不大,虽不宜严惩,但也不可轻饶。当长计议之,寻出两全之策!”卢亮作为本地之人,出言表态道。

......

随后又有数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而文丑只是端坐堂上,皱眉倾听,自发问过后,再不曾发出一言。这就使得众人了解不透文丑的心思了,堂上也逐渐喧闹起来。有向左意见的双方渐渐有了争吵之态,而选择中庸之道众人则表现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之态。

不过,总的来说,众人并没有提出什么建设性意见,对文丑在此事的决断之上,并没有多大的帮助,这就使得文丑对于智谋之士的渴求更甚了!奈何如今,以他的名望并不能争取到哪怕一个名士!其也只能采取集众人之智慧、聚群众之才力,尽量发挥‘群策群力’之妙用。

若是寻常事件,这样基本可以解决之,但当遇到特别棘手之事时,这一‘法宝’的效用就没有那么大了。诸如今日之事。文丑无奈,左思右想不得两全之策,长叹一声,言道:“既然诸位不能达成统一之意见,那么此事就延后再议吧!明日、或后日,吾会再开一次扩大会议,到时再做决定。”

强势如他,也不能罔顾了县丞程启、功曹乐松等人的意见。之所以召开今日会议,不外乎是想着使堂上众人统一意见,提前通通气,好在之后的大会上,占据主动地位。奈何这一票人还分成三派呢?!

既然此事不能决,延后再议,但是县中其他事物就远不如此事棘手,自然要当下就讨论出个结果出来了。文丑再次提出议题,使得众人相商,最开始还有些生涩、不适之感,但到后来,众人见着他们所能解决的事情渐多,也就更加自信起来。相应的思维碰撞中也能越加发生反应,而产生智慧之花,很多条政策、策略就是这样产生的。破使文丑欣慰之。

归来的第一天,文丑就这样度过,一日下来的脑力劳动使其颇有头疼之感。又想到其所不能决之事,更是颇觉无奈,当下就修书数封,使人向他县送去。这其中既有送往真定赵云处的寻常书信,也有送往南和韩猛处的交谊之信,当然最重要的是送往巨鹿田丰处、广平沮授处、魏郡审配处的请教之信。(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