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文丑 > 第十三章 黑山贼军

汉末文丑 第十三章 黑山贼军

作者:烟花彼岸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10:44 来源:笔趣阁

readx;这边文丑与颜良、柳仲等商议着怎么一醉方休,同一时刻,在高邑县城外的一处贼军营帐内的李大目却是暴跳如雷!传讯的卫兵颤栗跪拜于大帐内,一动也不敢动,生怕盛怒状态下的渠帅一个不好就打发自己去阎王哪报到了。

“还楞着干什么,去将那骑兵叫来!”帐内一身着袴、褶,头上不曾戴冠,只裹了帻巾,身高七尺有余的汉子对着那小兵吼道。只见他稍显方正脸上一对剑眉嚣张上扬,剑眉下是一对异于常人如铜铃般的大目,尝自称李大目,由是李大目的名号不胫而走。

那在桃林塞侥幸逃得性命的骑兵忐忑不安的进入黑山军主营大帐。

只见帐内跪坐于两侧的一班将校,个个面色深沉如水,静默不语,只有李大目的踱步声在帐内回荡。

“大帅,要为林将报仇啊!”那骑兵一入帐内即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嚎声道。

“嗯,你且将那日状况详细道来!”李大目回坐到帐内主帅位置上沉声道。

这骑兵不是他人,正是那日劝解林力放心走桃林塞的那个小头目,当时他正跟在林力身侧,文丑一声暴喝杀来,可是将他骇破了胆!幸亏他向来机灵,眼见势头不对果断进行战略撤退!

“昨日林将军领了大帅将命就率领我部赶往平棘,在下午时分赶到平棘县南大门桃林塞,在此,在此……”那小头目讲到此时关系到自身,更显恐慌不安,身子抖个不停。

“在此什么?吞吞吐吐的,还不速速道来!”李大目不耐烦的沉声喝道。

“是,是,我们出得桃林塞不想已有民兵埋伏在哪了,只见漫山遍野的都是人啊,不可计数,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林力将军更是被一个凶神恶煞般的猛将斩杀了,那猛将武艺非凡,在我们千余大军中来去自如,势不可挡!”那小头目诺诺道。

“如此勇猛之人么?”李大目听闻沉思凝眉沉吟道,又问:“可知那人姓什名何?”

“小人,拼死搏杀逃得性命后,曾打听得那人就是组织民兵抵抗的沙河乡文氏文丑,人称‘孝三郎’!”

“‘孝三郎’文丑,文丑......,那崽儿长成了么?!”李大目听闻是文氏人,不由想到在他还未曾举事时,乡里流传的那个传闻“‘文烈一家具勇烈非常,中平元年沙河乡就是在他们一家的组织下幸得保全,而文烈及其二子也相继因战事亡故,仅余一十二、三岁的文丑。’不想如今这文丑业已长成了么?”

又想到:“不行,趁其还未完全成长起来,一定要将其扼杀,不然必成大患!”李大目的双目闪过一抹厉色,似是下了一个重大的决定一般。

李大目瞪起他那铜铃般的双目扫视帐下诸将沉声道:“如今,事已明了,我欲提大军踏平沙河乡,为林力将军及数百兄弟报仇雪恨,诸位有什么看法!”

在李大目部中,向来是李大目说一不二的!如今李大目既已定下了策略,诸将自是不敢有丝毫疑问,皆称:“渠帅英明”

“如此,益早不益迟,诸位前去准备吧,一个时辰后,大军开拔!”李大目起身道。

帐内诸将,虽说牢骚满腹,但也默默的按照李大目的吩咐前去准备了。李大目目视诸将走出后,长叹一声想到:“我围攻高邑县城一月有余,却不见成效,人员倒是多有损伤,周围的乡亭也已清除完了,再不找个突破口,今春怕是又要落空而归了。一个沙河乡怎么也比不了高邑县坚固吧,或许这是一个突破口。”

……

一个时辰后,天色大变,只见天空中乌云密布,给已在高邑县外聚集了的黑山军带来阵阵压抑之感!一杆迎风招展的烈烈旌旗,绣着一个斗大的“李”字!大军开拔,一万二千余人颇有阵势!

在黑山军中李大目部算是是建制比较健全的一部,各色兵种应有尽有。因为黑山军中也有不少大汉军官,所以仿照帝国把军队成了几等。

最差的就是杂兵,他们的武器都是木头或者毛竹削制的刀、剑、枪,战斗力很低,战时这些杂兵往往都被安排冲在最前面,是用来充当炮灰消耗敌军锐气的。比如现今李大目部中的一万二千余士卒就有大约五千是属于这一范畴!这五千人正是这一月来被李大目以强硬手段硬性征召的高邑县黔首百姓!用以补充战损士卒的。

好一点的就是刀盾手了,杂兵在杀死十名以上官兵后自动转为刀盾手,刀盾手的武器一般都是环首刀和木盾。

再好一点就是长枪兵,长枪兵的身上披了轻甲,虽然不见得能挡得住箭矢,但那是身份的象征,所以每个刀盾手都削尖了脑袋想成为一名长枪兵。

刀盾手和长枪兵是黑山军的中坚力量,在炮灰消耗得差不多之后,就该他们上场了。李大目部中有刀盾手四千余人,长枪兵两千余人,是其兵力的主要输出单位!

势力大一点的黑山军中还有弓箭手,诸如李大目部中就有五百余弓箭手,由于弓弩的稀有性,弓箭手算是黑山军中最安全的兵种了,总是在诸多军种保护之中。

最后就是精兵了。

每个黑山军首领都会从军中挑选力气大、身体壮的士卒组成精兵,这些精兵身负重甲,装备精良,有些还配有战马,一般都担当首领的禁卫军角色,李大目自然也不例外,但也仅有五百余人而已,其中也只有三百人配备有战马。这些精兵轻易是不会上战场的,只有特定的情况下才会参战。

ps:据《三国志魏书张燕传》注引《典略》曰:“黑山、黄巾诸帅,本非冠盖,自相号字,谓骑白马者为张白骑,谓轻捷者为张飞燕,谓声大者为张雷公,其饶须者则自称于羝根,其眼大者自称李大目。”可见,黑山军诸帅多出于社会的底层,其名号往往源于其个人行为的某项特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