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文丑 > 第一百七十章 文丑的愿

汉末文丑 第一百七十章 文丑的愿

作者:烟花彼岸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2:35 来源:笔趣阁

如此这般,赵云、荀彧走了一路,为文丑宣扬了一路的威德。△頂點小說,为了能更好地扬威宣德,他们在入夜后即停下了行军,就地露营歇息,待到天亮,乡人们从家里出来后才接着继续行军。

次日下午,将至元氏县,遥已可见元氏县城。

赵云命部队稍停,把各部、曲的营将召集过来,令他们重整队伍,以能以最佳的姿态出现在元氏县民的面前。诸将得令,各自归回本队去整顿部曲,大胜之后,诸将均兴高采烈,唯李典面有不怿,悻悻然的。赵云与他亲若兄弟,见他不快,因便单独留他询问,问他怎么了。

李典不肯说。赵云了解李典的脾姓,知他必是遇到了什么事儿,固问之,李典见推脱不掉,只好回答说道:“我有一短处落在李宣的手里,我私下请他毋对外言,他却默不作答日前击贼,李宣阵斩左须,待回入城中,文君必会召他去见,我恐怕他会将我短处告诉文君,所以为此担忧。……,阿兄,要不你再去给他说说?让他谨慎毋言!”

他这话没头没尾,赵云莫名其妙,待问清楚了前因后果,正色对李典说道:“大丈夫坦荡磊落,既然有错,改了就是,何必为此担忧呢?你更不该私下对李宣说那些话!他劝谏你的内容很对,要非他之劝谏,你险些铸下大错!你应该感谢他。此子是个人才。

“这……。”李典吞吞吐吐,说道,“我知中尉必不会因此怪罪於我,可这次是我初掌一部之兵,头一回带这么多的兵卒担负主攻之责,若是被中尉知道我险铸大错。我怕以后会……。”

他却是担忧以后会得不到文丑的重用,再不能担当主攻之责。

赵云怫然不悦,说道:“曼城,大丈夫岂可如此行事?李宣使你免铸大错,你本当报之,不报。是不义。我等是中尉的部曲,李宣有功,自当报与中尉,不报,是不忠。隐李宣之功,瞒其才而不举荐,是不忠不义。不忠不义的人怎么能立於世间、为大丈夫?你我情逾骨肉,故此我方劝你将此事主动上报、举荐李宣。既然你不愿意,那便就算了。我会告诉中尉的。”

听得赵云此言,李典连忙改口说道:“阿兄莫要动怒!典知道错了。等回到城中,我就将此事报与文君、荐举李宣。”

赵云转怒为喜,说道:“这才对嘛!”

重整过队伍,刘庆带部居前,董直压阵,赵云、荀彧、李典、典韦等率部行在其中,辎车在外。精卒在内,数千人旗帜鲜明。耀武扬威行至元氏县外。

赵云等率部出兵时,除李瑾等寥寥数人,满县吏民不知,今见其军归,初以为是贼,后知是胜军凯旋。沿途的乡人奔走相告,观者如堵。元氏数败,如李瑾所言,前数月尝一日三惊,文丑至未及一月而竟获大胜。杀贼“数千”,缴获二十余车,县民雀跃欢呼。

——1,葵菹。

葵“为百菜之主,备四时之馔,可防荒俭”,两汉学童的识字书《急救篇》列菜名十三,均以此菜居首,可见其地位,“古人种为常食,今之种者颇少”。菹,腌菜。葵菹就是咸干菜。

赵云在昨天获胜后就遣快马回元氏送捷报给文丑了,文丑转告与李瑾知晓,李瑾欢喜无限,当即就对文丑说:“等子龙文若凯旋,我将与中尉共同出县迎之”不过却被文丑辞绝了文丑对他说到道:“公为相君,千金之躯,小人侥幸获得小胜,怎能劳相君玉趾亲迎?”

文丑很谦虚,尽管部曲打了个胜仗,却不骄不傲,说这只是“小人物侥幸取得了一场小胜”罢了他这样的谦冲自牧,李瑾越欢喜,更加坚持要亲自出县迎接。

文丑於是又说道:“国中贼寇满溢,遍布山谷,赵云荀彧所败之仅是其中一股,而且还不是最大的一支郡北山中有名王当者,众至近万,又有名黄髯者,众亦近千,其余种种股股,恐怕不下数十相君如果亲自出迎子龙文若,也许会被他们小看,以为我郡中无人,以至子龙文若只是取得了一场小小的胜利而却就劳动相君亲迎!传出去,恐涨贼骄恣之势

“再则,《秋外传》云:‘先王耀德不观兵’太平时需耀德,乱时更需耀德今战乱方罢,国内不定,县乡纷乱,民多狐疑,林有聚集之贼,野藏不轨之徒,当此之时,非忠孝礼乐不能定之,贞窃以为,相君眼下应当以德为重,远兵事,崇教养善,如此,国将不治而化”

《秋外传》即《国语》汉人视《国语》为《左传》的外传,而《左传》又被汉人视为是解释《秋》的一本书,所以《国语》又被名为《秋外传》

李瑾是个纯儒,很赞同文丑的话,深以为然,当下欣然纳谏,抚着胡须说道:“中尉所言甚是!好,那我就不出城迎接子龙文若了中尉不但多谋善战,而且崇教敬德,真伟士也!常山国有中尉,实在是常山国的幸事啊那么从今以后,兵事就多多依托中尉了耀德有我,扬威有君,郡中盗贼虽多,不难平也;国民虽然狐疑,不难安也”说到高兴处,哈哈大笑

文丑也是开心喜笑

一国之中,虽然中尉掌武职,但国相才是最高的长吏

汉初,国相的地位极高,乃至秩中二千石,系金蝇位在郡守之上,直到吴楚反后才改为二千石,系银蝇又在前汉元帝初元三年,朝廷下诏书,明令“诸侯相位在郡守下”,其在帝国高级官吏中的排次方才落到了郡守之下,不过这却都是为了杀诸侯王的气焰,是为了避免再出现诸侯王造反的事情,与国相在国中的权力无关在国中,国相一直都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王国里二千石的官吏共有两个,一个国相,一个傅,“傅当导王以善,礼如师不臣也”,位虽尊崇却无实权,不得参与国政,国中一切政务悉归国相,总纲纪,统众官,无所不包,必要时有典兵之权,实际拥有国中的一切权力,并对诸侯王实行监督(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