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文丑 > 第一百五十四章 孙坚豫州

汉末文丑 第一百五十四章 孙坚豫州

作者:烟花彼岸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2:35 来源:笔趣阁

文丑表孙坚为豫州刺史,这很简单,一个奏表就够了,可要想坐稳这个位置却就难了。难在两个方面,一是州内,二是州外。

首先来说州内。豫州是大州,州内名士多,士族多,历年来凡是能出任豫州刺史的要么为儒林名士,要么便是出身自公卿贵家,就拿最近的这几任豫州刺史、豫州牧来说:王允,出自名族,家为州郡冠姓,世代为宦,本人也有才干,现为朝中尚书令、司徒;黄琬,也是出身名族,他的曾祖黄香做过尚书令,他的祖父黄琼当过太尉,他本人在豫州牧的任后也出任过朝中的三公之位;孔伷,虽然没有什么才能,可他却也是出自名门,知名天下,乃是很有名气的一个士林名士。

孙坚和他们比,完全没得比。那么以孙坚的出身,他能压得住州内的那些名族、右姓么?州内那些郡国的太守国相又肯会听他的命令么?这是一个难。

再一个说州外。豫州地处中原,乃是兵家必争之地,向来是难以坐守的,现今之时,又北有袁绍、南有袁术,袁绍、袁术之间,又还有张邈、刘岱等等的各路诸侯,凭孙坚的兵马实力,他能抵得住这些人的虎视眈眈么?这是又一个难。不过文丑对此,却是早已想得清楚了。

他令侍卫在自己席后的典韦等人退下,又请孙坚把孙坚的左右也都退下,当帐中只剩他与孙坚两人后,他对孙坚说道:“袁本初觊觎冀州,袁公路意在荆州,如张孟卓诸辈,碌碌无为,不足提也,今能扶助汉室、讨逆平乱、为民解倒悬者,唯数人而已,卿与我可算其二。卿如能得豫州,则卿在颍川。我在常山,东西呼应,携联成势,纵有一时之内忧、外患。不足定也,卿又有何忧?”

孙坚听出了文丑的意思。“孙坚在颍川,文丑在常山”,这话的意思明显是在孙坚得了豫州刺史位后,文丑就要图谋冀州。如文丑真能占下冀州。那么到得那时,豫州、冀州两州结盟,确可算是一股强大的势力。

孙坚不觉地就又想到了那方传国玺上,他心道:“方得传国玺,便又将得豫州,……如我果能得豫州为资,再与子孝为盟,日后功业恐难言说!”又是激动,又是振奋,遂对文丑说道。“此事果如能成,我自当与卿为盟,共讨不臣,以扶汉室。”

话说到这个程度,两人已经不需要再多明言了。他两个之前讨董时虽也是盟友的关系,可那个盟友只是为了单纯的讨董,算是一个军事上的暂时结盟,但现在的这个盟约却是完全不同,不单有军事结盟的内容,而且也有了政治结盟的内容。并且这个结盟也不再只是暂时的,而是一个长期的盟约了。

文丑、孙坚相对一笑,两人俱是心情振作。不过在这振作之中,两个人也各有一点忐忑。更有压力。就不说袁绍、袁术,便只豫州的那些郡国守相、冀州牧韩馥,这些就没一个是省油灯的,摆在他俩面前,需要第一个跨过的难关便是他们。

好在有一点,现在袁绍尚未得冀州。袁术亦未得荆州,他两人各有强敌需要对付,这就给了文丑、孙坚立足豫、冀,从而彻底把此二州掌控在手的时间和机会。

文丑使人连夜写成奏表,以孔伷病百日应辞为由,表孙坚为豫州刺史,次日传送各地。

文丑表孙坚为豫州刺史,这个时机选得好。一个因罗涛的通风报信,占了先手,再一个当下之时,袁绍尚未得冀州,而袁术也没得荆州,他两人分有韩馥、刘表为“敌”,暂时都顾不上豫州的事儿,故而虽是引起了二袁、包括其它一些人的忌惮、不满,然终究到底,却也没人出来表示明确的反对,竟是得了诸方的默然。

当然,能得到诸方的默认,还有一个前提。

这前提自就是文丑、孙坚刚击败了董卓,光复了洛阳,不但得到了巨大的声明,而且也向天下宣示了他两人强大的武力。从某种程度而言,这个前提其实才是最重要的。而在文丑、孙坚他们赶往豫州府的途中,又听闻孔伷已经驾车归乡了,这也算是他的一个默认吧!至于是不是其之本意,那就不是文丑他们所能管的了的。

孙坚既成为了豫州刺史,颍川太守这个位置就空了出来,孙坚询问文丑的意见,问文丑谁最合适来接替此任。

文丑知孙坚这只是客气之言,为了能长期地和孙坚保持同盟关系,文丑甚至都不让荀彧、周路等继续待在颍川了,又怎会对颍川太守的接任人选说三道四?因是之故,文丑婉拒了孙坚,不肯对颍川太守的接任人选说一个字。

也确如文丑所料,孙坚的这个“询问”的确也只不过是客气罢了,见文丑不肯提出人选,孙坚遂也就不再客气,乃表朱治为颍川太守。

孙坚帐下多的是武夫,大多人出身不高、文化修养很低,出身好点、有文化修养的屈指可数,黄盖是一个、程普是一个,朱治也是一个。

黄盖不用说,虽年少家贫,然乃是黄香之后,可谓名族子弟,早年在郡中做过郡吏,被举过孝廉;程普也做过郡吏,但没有被举过孝廉;朱治家在丹阳,其族在县中也算是个右姓,他在县中做过县吏,也曾被举过孝廉。

此三人中,黄盖、朱治都是孝廉,有了这个政治上的出身,他两人按理说都是有资格来当颍川太守的,不过黄盖从孙坚日短,而朱治是久从孙坚了,故而孙坚选了朱治。

而且从现有的吏职上来看,也是朱治合适。朱治昔从孙坚讨长沙、桂阳、零陵三郡贼时,因有战功,被孙坚表为行都尉,这次讨董,因又有战功,再又被孙坚表为“行督军校尉”,校尉是比二千石,虽挂了个“行”字,也是和比二千石沾边了,按其吏职,加上他孝廉的出身,再往上升点,当个太守也是完全可以的。(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