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文丑 > 第三十七章 七月即过

汉末文丑 第三十七章 七月即过

作者:烟花彼岸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2:35 来源:笔趣阁

(); 当日,那一场会议,在文丑责令驱逐三姓之人后,虽然有不少不同的声音出现,但是依然没有改变文丑对于三姓之人的处罚,从中可以一窥文丑铁血的一面,使得人们记起了,正是此人率领着精壮,同数倍于他的贼寇,历经数次血战,方才将他们救于水火之中的!

这样一个沐浴着鲜血而脱颖而出的强人,又怎会是如同寻常那般的老好人模样呢?!那只是,其不想着与人们计较罢了,只要不是特别过分之事,其就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但是人都有底线,龙还有逆鳞的!而危及了文丑的统治地位,阻挡了他的军政大计,那就是触碰到了文丑的逆鳞!当其认真对待你时,你才会恍然想起,这是一头食人的猛虎,而不是任人摆布的猫咪。

在文丑展现了他的铁血一面之后,堂上众人的心思就起了微妙的变化,而之后的议事,效率就提高了许多,没有了那么多的扯皮、推脱,虽不至于在文丑面前唯唯诺诺,但在寻常之事上,他们还是不欲忤逆了文丑的意思的。

效率提高的同时,也增大了事务办理的难度,因为没有经过充分的分析、论证,所以有些行使的政策、条令等并不是最适合的。这就是一言堂的危害之处了,虽说文丑的政令体系,还远谈不上是‘一言堂’。

最起码那些从沙河乡跟随其前来的众官吏,还是比较了解文丑的知人善任的,只是高邑县中士子、官吏,对文丑产生了害怕的心里,一切事务不以好为目标,但求稳。这正是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消极心态。只这一部分人的能力不能得到良好的发挥,就是的高邑县建设发展的速度慢上了二三成之多。

对于此等现象,文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也无可奈何。毕竟人与人之间的熟悉、了解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即谓此也!文丑也只能使得其他之人,尽量同这些心生惧意之人接触。好对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尽早的使其摆脱这样的一个状态。

如此,中平五年,夏六月,就这么在高邑县众人的重新磨合、了解、合作的过程过去了。当王芬事败、许攸潜逃的消息传来之时。已经是七月时分了。此时的高邑县才算是进入了一个正轨,一个快速发展的正轨。

不过流民依旧在源源不断的朝着高邑县、沙河乡一带汇聚,这就不是从大山之中被贼寇们驱赶出来的老弱了,而是周边郡县的流民,循着文丑的名声、沙河乡的名声、高邑县的名声,拖家带口而来。当然这其中最主要的组成,还是哪些老弱,这些人基本上是这些郡县为了缓解自身压力,而向高邑、沙河分流的。

虽说这些流民的整体素质不高,但是文丑还是尽数收纳之。并且充分的利用起来。致使原来计划数月不能成的诸多事项,在庞大的人力支持之下,进展神速!往往能够提速一二成,算是将六月份因为政策不完善、县吏不求好,所损失的部分,补充了过来。

当然,收纳了如此众多的民众,所消耗的粮秣也是惊人的,致使文丑本还颇显富裕的粮仓,在以目光可见的速度。迅速消耗着!再加上文丑还要向广平、巨鹿、阴安等郡县输送一笔数目可观的粮秣、财资,以用来购买其所需的盐铁、典籍等。使得文丑本来存有的百万石精粮,仅仅在两三个月的时间内,就只剩下四十余万石了!其中的消耗之甚。可以窥见一斑了。

不仅是粮秣的消耗,就是文丑所掌握的数千万财资,也早已消耗一空了,若是再不能通过普通的商务活动中,挣取些钱财来,他文丑下一个月的俸禄都不知道要从何处才能搜集出来了。

——普通商务活动。就是除了军用物品外,高邑县黔首同他地黔首之间的民用物资的交易,这其中,文丑所赦名成立的商队起到中介、运输一体的功能,从中赚取差价,包括但不限于,布匹、果蔬、成衣、农具、车马、牲畜等,基本包含了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

八万有余的人口,其中男丁却只堪堪突破三万,可见高邑县黔首的男女比例是多么的畸形。而这三万男丁中,称的上是精壮的约有两万人,这是高邑县的根本所在,而在这两万精壮之中,能够符合文丑募兵要求的也不过刚过五千之数!

但是文丑并没有再行扩招、募兵,因为其已经感觉到在兵力达到四千之数时,高邑县的发展、维持能力,已经抵达到一个临界点了。再多的话,就会影响到普通县民的生活。那么多的精壮都去训练、为兵,那么劳动由谁来承担?生产由谁来做?邻里的管理如何维持?等等,这都是问题。

这些精壮不去当兵,可以在各乡做乡卒么,亭中的亭卒等,忙了就去生产、劳动,闲暇时候,就去维持亭里的治安,岂不是很好吗?

而那四千人的军卒的训练、建设,也是朝着精兵猛将的要求来的。在一年之前,文丑在桃林塞所要求的,使军卒识字、读书的效果就初步显现出来了,那一批桃林兵,凡是活下来的,都能够担任屯长、队率了,有些颇为优秀的,还做起了曲长、军侯!是文丑军现下的骨干力量!

当然这不是凭借他们的‘老资历’,而是真才实学!现下的他们,在聊到战术问题时,无一不能向其手下兵卒,讲解出数个、数十个案例,并且能够颇为灵活的运用。其他诸如军规军法军纪等,更是不用赘述的。再者他们也从书籍知识之中,提升了自信,使得他们不再是那斗大的字不识一个,一心只想着吃饱饭的‘土鳖’,更有人格魅力,能够使人信服,并且粗通管理的人才。

而在这四千高邑军卒中,文丑还是同桃林军卒一般的要求他们,因为文丑的目标不止是这一乡、一县之地,而是整个天下,那么将来跟随他征战天下的兵卒,没有百万之巨,也因该有数十万之多吧!这些军队的骨干,中下级军官,就要从现在培养起来。这才是忠心于文丑的军队!

除此之外,得益于这两三个月来同杨氏、广平、巨鹿、阴安数县之交易的频繁往来,镔铁等资源的充足供应,两当铠的数量,也有了一次激增。

眼下,仅仅是高邑县内就有两千五百具,听闻桃林塞传来的消息,他们那里也有了六七百具之多。使得文丑所能掌控的精锐部队,突破了三千大关!而且铠具、兵甲的打造还在继续,相信只要文丑能够稳定的维持着高邑县的运转,那么就会有一日能够掌握五千余精锐之时!只是这个时间,最少也要半年吧!

两三个月的生活,时刻在忙碌中,不是在给人诊病,就是在忙着文丑所交给他的建设医匠团的任务,也使得李当之在高邑县八万民众之中声名鹊起了。其根据文丑的指示与大力支持,聚集了近百为医匠,争取、并培养、教育了六百余位颇有资质的女医匠。使得县中虽然人口剧增,而医匠并不是很匮乏,保障了县民的基本生命安全。当然,这些女医匠还不能独自行医,需要在磨练一段时间。

除了公务之外,在县中因为医术之高超,而颇有盛誉的李当之,也迎来了自身的幸福,成功入赘了一户,颇为富裕的家户,娶得美娇妻。使得其近来对于文丑更是感戴有加!他知道,之所以能够结成此门亲事,其之医术,或许起到一定作用,不过更大的原因或许是因为文丑对自己的器重,使得这户人家颇想通过自己,从而赢得文丑的青睐。

这一猜测,在李当之入赘的次日,就得到了印证。其之老丈人同其谈到:“文君入主本县以来,施政为民,使得县中大多人户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吾却不曾搭上文君所建商队之车,致使同原本相若之人户,差距渐大,心中甚悔也!听闻汝当红于文君,何不向其举荐汝家呢?!”

既然老丈人都如此说了,他自是不会拒绝的,随后找了个时间,就向文丑提起了这事,文丑一听,觉得颇为好笑,但是对于李当之的请求,还是很爽快的应下了,对于李当之自是恭贺一番。再之后向姜哲稍一了解,就知道这户人家也是个上人之家,有钱百万,并且没有什么恶行、劣迹,只是家主略为胆小一些,所以错过了文丑的这一政举。

七月,就这样在众人的忙碌之中过去!但流逝的不仅仅是时间,其中紧随时间而流逝的还有县吏们对文丑的畸形的畏惧,县城之政军体系,这才健康的运转起来。而

在这之后,人们再也不曾听闻过关于高邑县朱、王、崔三氏族人的任何信息!是生是死,皆随时光流去

ps:求订阅,求打赏!终于1000 收藏了,但是订阅还不曾破10,请读者大大,怜惜小生。(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