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反贪大明 > 第一百一十章,较量(求推荐求打赏)

反贪大明 第一百一十章,较量(求推荐求打赏)

作者:公子其芳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18 14:17:50 来源:笔趣阁

很快,沈沐都发现他高估了锦衣卫的节操。

对韩琳他们来说,做事一向嚣张跋扈,都是那种坚信宁肯错杀,绝不放过的人士。

既然他们怀疑上了那家粮铺,就将粮铺的掌柜和伙计不由分说先抓住关了起来,决定先行进行先审问。

真是粗暴又简单,这等行事方式让沈沐只想扶额叹息。

他预感到这样明着看似很过瘾的行事,一定会惹出乱子来,只不过他现在还是锦衣卫的边缘人员,天塌下来还有个子高的顶着,也想借机看看锦衣卫的行事尺度和方式,就没有出言阻止。

果然,乱子很快就来了。

历朝历代,敢做粮食生意的人都不是一般人,他们背后一般都有属于自己的靠山。

这在没有证据,而世人天然对锦衣卫反感惊惧的状况下,将人给抓走了,对方岂会善罢甘休。

尤其是此事如果真与那荣致有关,会不考虑事情会发现后所产生的后果,不想应对的法子吗?

所以这件事很快就被捅了出去,一夜之间,都成了绩溪县众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要是在别的地方,也许许多人还慑于锦衣卫的威名,自认倒霉,想着救人。

可绩溪县是什么地方,它书院既然那么多,就说明本地的士绅势力很大。

这些人在朝中都有枝叶交错的关系,他们平日里看着锦衣卫本就不顺眼,觉得有这些厂卫鹰犬盯着,事事都要谨慎小心几分。

现在锦衣卫闹出这样的事情,那些原本与这件事无关的人也发现,可以此大做文章。

锦衣卫凭什么平白无故地将粮铺一干人等扣押,粮铺是正经做买卖的,到底犯了律法哪一条?

什么?你说这粮铺与弥勒教匪有关?

这教匪在哪?我们怎没有见到,总不能你们锦衣卫说什么就是什么吧?

很快又有消息传出了,说是县太爷荣致得罪了锦衣卫梁百户,没有给锦衣卫孝敬云云,偏偏却从粮铺里买粮赈济城外穷困的老百姓了,锦衣卫看荣县令不爽,这才故意找粮铺的麻烦等等。

不过短短一夜,关于粮铺的事情就成了绩溪县最热门的新闻。

也把来到绩溪县还算低调的锦衣卫一下子给推上了风口浪尖。

可事实上,锦衣卫从头到尾根本就没对外界说什么,而是保持了沉默,更没有人去告诉别人,粮铺掌柜和伙计被抓跟弥勒教有关。

但消息就这样传了出来,明显是有人打算将水搅浑。

“大人,我们就这样放任他们诋毁我们锦衣卫吗?”韩琳愤愤不平道。

对这时代的锦衣卫来说,虽说他们大多时候会仗着锦衣卫的身份行事嚣张一些,但他们的荣誉感也是有的。

更别说,这样被他们一直俯视的人如此不放在眼里,他们可不是忍者神龟。

“急什么,不就这点事吗,有人比我们更急。”梁百户这时倒是还真有几分大将之风,稳稳地继续在驿馆中窝着喝酒唱戏。

这两项爱好,要是让沈沐也陪着的话,可真是一种折磨。

实在是原主的酒量太差了,也不知是不是畏酒体质,还是因为像沈沐这样的理智的人,从不允许酒精控制了他的理智,他强烈的戒心需要他时刻保持清醒。

至于听戏吗?那咿咿呀呀的,他更没那个兴致,只觉得这位百户大人是在制造噪音。

偏偏他面上还要做出一副认真聆听的状态来。

就在他思考要不要给梁百户告个假,去街上看那些大姑娘小媳妇们,静静脑子时,驿馆的驿丞前来禀告说,荣大人来了,请求见梁大人。

“哦,来了就进来吧,难不成还需要本百户出迎不成?”梁百户闻言,神色不动,连桌面上喝过酒的酒坛子也没有收拾,就这么放着待客。

“梁大人!”荣致一身七品县令官袍,穿在身上还真是气度不凡,只是他此刻的脸色很是冷肃,一点没有了前两日的和煦,打招呼的语气也极为冷硬。

“荣大人……来了?陪本百户喝几盅,自从来到荣大人的治下后,本百户为了不扰民,这天天窝在驿馆里,整个人都快要生锈了,难得荣大人前来,今日我们就一醉方休解千愁!

沈沐,还瞎待着作甚,来帮荣大人斟酒呀!”

“是,大人。”沈沐闻言,上前找出两个酒盅,放在桌面上,拆开一坛新酒,就准备倒酒,却被荣致伸手一挡道:“倒酒就不必了,本县可没梁大人如此雅兴,今日前来驿馆,是想请问梁大人,可有确实证据证明那齐家粮铺与弥勒教的教匪有关,如果没有证据,仅凭莫须有的罪名就将粮铺掌柜伙计关押,严刑拷打,恕荣某这父母官不能坐视不理。”

“喔……荣大人来驿馆找本百户,为的是这件事呀,大可不必如此生气,是那齐家粮铺的主子告到绩溪县了吗?

荣大人回头还是告诉他,让他自个到驿馆找本百户议论的好,不过就据本百户所知,我们锦衣卫办案,除了给上司和当今皇爷交代之外,不需向任何人报备,倒是那齐家还真是好大的脸呀!

竟然要求我们锦衣卫也给他家一个说法?”

如果说,荣致先前用莫须有的罪名给锦衣卫扣帽子,是一把好手的话,那么,梁百户这时给那粮铺背后的主子齐家头上扣帽子同样是炉火纯青。

这个齐家沈沐也知道,是绩溪县比较有名的家族。

这个家族的人不在于他们家出了多少高官厚禄的大官,而在于,他们家的人几乎散布整个绩溪县的各大书院,只不过不是学子,而是老师。

大概是真正的书香世家,他们家的家风还算清白,族中的弟子参加科举的也不少,得中的更不少。

可除了个别子弟去出外为官外,大多数考中之后,都辞了官职,回到书院来教书。

齐家人淡泊名利的态度,让他们家族在学子中很是受敬重,而这些学子们将来考取功名后,逢年过节也不忘来齐家拜访。

难怪锦衣卫抓了那齐家粮铺的掌柜后,会引起这么大的风浪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