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横明 > 376 青霉素旋风

横明 376 青霉素旋风

作者:临波倚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18 13:47:34 来源:笔趣阁

功夫不负有心人,当京城能见到不能见到的西瓜都被买来后,终于接二连三的出现突破。要是再不出现突破,方书安还真是不知道该换哪种水果下手了……

一百单位,两百单位,当最高的出现有三百二十单位的时候,方书安的心彻底放下。

超过两百单位,就已经有生产的价值。

此前弗洛里刚发现青霉素工业化生产的时候,也不过才两百范围。

在抗生素还没有大规模使用的年代,三四百单位的效果都是如同神药一般。

也就是到了后世的新世纪,由于抗生素大规模滥用,才会有动辄40万单位、80万单位、100万单位的药量。

在青霉素量产的很长时间里,这种叫做盘尼西林的神药,比黄金还要珍贵。

它的出现,将很多以前无法解决的问题斩落马下。

特别是大出风头在二战时候,由于磺胺类药物的耐药性以及本身特性,对于化脓引发的高烧已经无济于事。

而青霉素的出现,则像是旋风一般,席卷战场,被人们称为青霉素旋风。

在大明,现有的条件下,将青霉素早些唤醒出来,方书安的心也能稍微安定些。

毕竟,没有抗生素的年代,他也不敢大面积感染或者有其他炎症,否则,暴露性伤口引发的发炎以及后续的全身性感染,才是死亡的最大原因。

虽然方书安在追求止血,但是现有条件下,他应当改变下原来形成的惯性思维。

在消炎和抗菌问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止血也只能屈居第二。

验证引发的系列反应最终导致脓毒血症,才是士兵们的最大杀手。

此前在中牟疫区,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外伤形成感染后的威力,此时听听老兵们讲述,才明白,在大明,同样着急解决的还有抗菌问题。

解决完菌种的问题,接下来就是生产问题。

首当其冲的是培养液,此前的培养基都是小规模试制,因此用些米浆搭配些牛奶,进行熬煮之后放凉也就是了。

但是要比起正规的培养液,还缺一些组分。

比如说,左右培养液中最喜欢加的琼脂,现在就没有,这种从海藻里边提取的多糖组分,具有其他多糖不具备的特性。

比如说高分散性,能够很好的让培养液中各组分保持分散,而不是发酵之后成为一团又一团的东西,降低发酵产率。

首次试制,还是需要他亲自来指挥。

对于微生物配养生产技术,前世他做冻干工艺时候,在大型发酵提取车间参观过,对于大致的流程还有些印象。

当然了,现在想要搞到后世那种完全标准化连续化生产,实在是太难为于他。

没有合适的来源,只好采用更加常规的米浆和淀粉等。

工业发酵上,应用最广的是玉米淀粉和土豆淀粉。

可惜,现在两种农作物到没有大明还不清楚,至少北方是看不见那青纱帐。

历史上,应当是在清代前期以后,随着土豆和红薯这两种超高产作物的推广,华夏大地上的人口才不断暴涨。

玉米和土豆不清楚,按照记载,万历年间已经有人将红薯带回福建种植。

方书安已经派人去福建寻找,如果能找到红薯的栽培地点,将其推广开,对于粮食以及工业发展的作用都是巨大的。

不过,没有玉米淀粉和土豆淀粉的情况下,只要用芋头代替。

芋头的产量比不上土豆,但是作为合适的淀粉来源还算合适。

青霉素试制是头等大事,所以方书安不但抽调了压缩饼工坊的员工,还从各个工坊挑选精兵强将。

光是针对发酵试生产的培训就足足进行了五天,食品和罐头工坊的人还好说。

方书安一直给他们灌输无尘和无菌操作规范,所以对穿防护服隔离衣护目镜之类,都是驾轻就熟。

反倒是其他工坊的好手们,都需要从头开始。

即便如此,有些人依旧无法熟悉无尘操作。

没办法,他们只能从事最初始的工作,也就是将米和芋头洗净。

虽然是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工作,但是为了保证原料纯度,都是找的手脚勤快,工作认真的人。

米粗洗之后,在相对控制环境的房间进行精细,再经过浸泡,在控制环境更好的房间内进行研磨。

成为米浆以后备用。

至于芋头,也是在开放环境下进行去皮和粗细,最后是精洗和切丁,然后同样磨制成为料液。

制作完成以后,便是通过煮沸进行灭菌的过程,不过还需要控制火势大小,大火沸腾不行,没有多久就能全部煮成糊糊。

同样的,还有准备后的牛奶,也经过煮沸灭菌后备用。

事关重大,仅仅是培训就超过以往,所以人们心里都还算有数,知道此事耽误不得。

“你们提取组一定要注意,虽然这些菌们很皮实,但还是要注意不要混杂进去乱七八糟的东西。”

另一个房间内,方书安指挥着提取组们在提取这青霉菌。

这一车西瓜便是产率最好的,方书安专门将青霉菌进行了扩散,才有今日的景象。

只见整个房间里都是长满青霉菌丝的西瓜,当然了,腐烂的气味加上发酵的味道,并不怎么好闻。

至于画面么,更辣眼睛。

那一汪汪菌丝密实的和毛发一样,再搭配上西瓜的圆润,几乎就像是堆垛了许多首级。

胆子小的,还不敢在此地从事工作呢。

青霉菌丝们处理的差不多时候,配液组已经完成了他们的工作。

丽塔一脸兴奋的跑来,“方,你要的培养液,都已经准备完毕,需要去看看么。”

培养液关系这最后的成败,方书安当然要去看看。

此前准备的大量培养皿,只能算是菌丝繁育以及前期,真正的发酵生产,还是要靠这些料液。

可惜了,没有琼脂,只能通过搅拌来保持培养液的悬浮。当然,搅拌的另一个好处是能保证料液与空气的接触。

青霉素发酵属于好氧过程,没有补气泵的情况下,只有依靠搅拌补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