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幽并铁骑之齐王登基 > 第84章善恶到头终有报(一)

幽并铁骑之齐王登基 第84章善恶到头终有报(一)

作者:花谢才得香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18 05:03:39 来源:笔趣阁

李傕和郭氾互相打量对方一眼,异囗同声的传下将令:“鸣金收兵撤退,快鸣金收兵撤退。”

出战的西凉军骑兵迅速后撤至长安东城门外,幽州军虽然在后追击斩杀,却效果不太大。

因为此时他们已经进入长安东城门的巨弩攻击范围,若继续追击下去,必遭到西凉军的弓箭疯狂射击,于是刘政下令鸣金收兵,打扫战场清点俘获。

此战一举歼灭西凉军精锐部队飞熊军近四千人,其中重伤不治者被幽州军士兵予以战后补刀,俘获轻伤飞熊军将士五百余人。

西凉军骑兵死亡三千余人,俘获近二千人,重伤者或轻伤者了了无几,缴获能上阵马匹四千匹,武器盔甲尚没有查点清楚。

幽州军猛虎营骑兵阵亡三百余人,长刀手损折近五百人,重伤二百余人,轻伤者很少不百人。

忠勇营死亡六百余人,重伤者百人,轻伤者五百人,两营骑兵损失战马近千匹,弩箭长刀也损失不少。

总之同等人数的两军精锐之师大对决,以幽并铁骑完胜飞熊军,创立了几乎西凉军飞熊军完灭的神话传奇。

同时也让赵云凭借此战成为大汉天下的战神,毕竟猛虎营步骑部队的前身也出自忠勇营麾下,天下各方势力都认为两支精锐之师都是赵云亲手缔造出来的部队。

这样让赵云名扬天下的同时,也让各方势力费尽心思研究这两支精锐之师的优缺点,尽量揣摩打败赵云的各种计策。

有道是先出头的檩梁必先腐蚀,或者是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必先摧之,赵云所部赫赫威名传扬天下的同时,也给他和他麾下部队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这样的完胜战况,也令随军观战的原西凉军将士倒吸一口凉气,心中对幽并铁骑大起敬畏之意,西凉军将士性情直爽,最崇拜军中强者,看到刘政麾下有如此精锐之师,一个个心悦诚服,跪倒在地向刘政行礼下拜,心甘情愿地称呼刘政为“主公”。

自此以后这些西凉军将士忠心耿耿的追随着刘政,甘心接受幽并铁骑将领们的改编训练,逐渐成为刘政麾下的死忠追随者。

长安东城门外一场实力对决,不仅令西凉军被幽并铁骑杀得魂飞魄散,一提起幽并铁骑便闻风丧胆。

也使得纵横大汉天下多年的精锐之师飞熊军几乎伤亡殆尽,逐浙泯灭于乱世之中。

逃回长安城内的李傕和郭汜坐在一起商谈军情,他们二人虽是又一次联手合作,但心中各自有所顾忌,议事之处选择在双方势力交集之地。

李傕带着李式和李暹两位子侄相伴,郭汜则带着他的亲卫将领和亲信潘允二人参加议事,还规定不让李式等人参予议事,只在不远处保护着他们二人足矣。

李郭二人首先取得共识,那就是不能以武力解决齐王刘政,即是打不过也是实在无能为力。

可总不能让刘政的奉诏勤王大军一直围困着长安城吧?一旦引起天下群雄响应此事,那无疑是李郭二人的命丧黄泉之日。

甚至还会被抄家灭族,绝灭李郭二氏的后嗣香火传承,一想到此处,二人都忍不住心神不宁,后怕不已。

李傕迫于情势所迫,逼不得已之下,无奈交待出小皇帝早已夭亡,即使他们二人投降于齐王刘政,以李郭二人以前的斑斑劣迹,恐怕也难得善终。

李傕希望郭氾捐弃前嫌,双方共同合计出主意,一起对抗刘政,也许还会有一线希望,否则二人将同归于尽,死无丧身之地。

郭汜之前私自关押文武百官,以此来与李傕分庭抗争,自思也不可能取得一丝活路,便真心思谋起应对之策。

他本是个极为机灵擅谋之人,很快便寻思出一条应对之计:“文稚兄,汜有一计可以除去刘政对我们的威胁,只是要冒极大的风险,文稚兄可敢拚死一搏否?”

正自思走投无路的李傕当即大喜过望,兴奋的催促郭汜尽管直言无妨:“噢,郭兄有何妙计尽管说出来?只要有一线生机,李某必听令行事,若有虚言背叛,必天诛地灭。”

郭汜这才郑重的低声献计:“文稚兄,现在只要除去刘政,其麾下将领必会群龙无首,他们会各自为战争夺齐王之尊,或者急于夺取幽冀并三州的大权。”

“到那时谁还会一直赖在长安城外,专门对付我等二人啊?到时候你我二人见机行事,未尝不能成就一番极大的事业。”

李傕也是久经官场洗礼之人,很快便感到郭汜此言大有可为,便高兴地询问到底是什么主意?能令刘政一命呜呼。

郭汜故作神秘的小声说道:“文稚兄,我们二人可施行诈降之计,以惑刘政的戒备之心,借机会除去这个大祸患。”

“刘政跋涉千里远道而来,不过是接到小皇帝的勤王诏书,说你我虐待小皇帝,肆意欺凌皇室而已,咱们可以卑言蜜语打动刘政,伺机一举除去他。”

李傕对此计也颇为赞赏,从旁迎合着郭汜:“对呀!我观刘政此人十分愚忠,一心只为汉室江山及天下百姓,我等可利用他的仁心淳厚之名,向刘政公开诈降。妙哉,妙哉。”

郭汜赞同的点点头:“对,就是此种雕虫小技,到时你我二人身穿软内甲,暗中藏匿武器,于长安东城门外将刘政斩杀。”

“其兵将会主动自乱,而我二人可以胡乱封赏多名将领为三州之州牧,让他们为了争夺权力自相残杀,将刘政的大半生努力打拚势力全部消灭。”

李傕至此不得不为郭汜的毒计拍手叫好:“好,就以郭兄谋划的计策行事,明天派遣朝中重臣到幽州军中宣读圣旨,就说我二人愿意投到齐王麾下为将领。”

“最好再下些重饵诱食,就说小皇帝希望刘政摄政辅助如何?再封赏其二子些实职,反正只是一场骗局,不下够血本只怕鱼儿不上钩啊?”

潘允等四人在不远处互相监视着对方的一举一动,潘允正好面对着李傕,只能隐约看到李傕的嘴唇动弹着,依据学习过的唇语知识,猜测着李傕的言语举止。

李式看到潘允一直盯着自己的父亲李傕观看,便不满的嘟囔着:“潘将军好大的忠心啊,可媲美当初郭大将军对董公的忠心耿耿,真是令李某大开眼界。”

潘允生怕引起对方怀疑自己,便收回目光不卑不亢的予以回答:“郭公将潘某从布衣提拔为军中将领,又待潘某极为友善,潘某自然对郭公忠心耿耿,岂能容忍外人对郭公不恭敬否?”

潘允说完索性向郭汜的亲卫将领使了一个眼色,让他全神贯注地留意李式和李暹的表现,自己将精力都放在李傕的身上。

可惜经过李式的突然打扰,潘允没有看到李傕如何言说对付刘政的唇语,心中自是懊悔不已,还为此恶狠狠的瞪视了李式一眼。

李傕和郭汜计议已定,便互相对视几眼后,高兴地仰首大笑,还手挽着手一起走出商议之处,然后各自带着人马返回自己的住处。

郭汜低声吩咐潘允和亲卫将领:“你二人暗中将李傕父子杀害小皇帝之事散发出去,尽量传到朝中各大文武百官耳中,让他们更加仇恨李傕父子。”

目视着亲卫将领和潘允步出大厅,郭氾低沉的发出一阵冷笑嘲讽李傕:“李元稚你太天真啦,想拖郭某与你同病相怜合力对敌,郭某可不愿与你奉陪到底。”

“此次诈降成功后你也难以活命,诈降失败后,郭某还要以你的首级,设法取得刘政和满朝文武百官的原谅,岂能与你一块同赴阴曹地府?嘿、嘿、嘿、嘿嘿、嘿、嘿”

潘允回到自己的营帐,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又无法探查得实情,经过熟思考虑之后,他用暗语向城外刘政发出一条消息,′此事有诈,尚无法探得真实情况,主公要万万小心对待。’

第二天中午时分,李郭二人派遣的专使来到刘政的大帐,先是宣读了李傕伪造的封赏诏书,请刘政摄政辅佐小皇帝处理军国大事。

又呈上李郭二将亲笔书写的认罪书信,最后代替李郭二人表示愿意投靠在齐王帐下为军中将领,希望齐王刘政能够宽恕他们的罪行,即往不究宽大为怀。

早在夜间便收到潘允传来警示消息的刘政,虽然不能完全洞悉李郭二人的阴谋诡计,却已经心生警惕之心,便顺水推舟高兴的接下圣旨。

又对宣诏官员表示,一旦自己摄政,便会公开宣示天下,对李郭二人不再追究,更不会容忍他人构陷李傕和郭氾。

还表示会让李郭二将出任齐王府的国相和国尉,反正刘政的所言所语,尽带一番招揽英才如渴的贤王风范。

当宣诏使者回到长安城内向李郭二人禀报详情后,李郭二将不约而同的付以昂首大笑,认为刘政已入了他们的诈降圈套,心中得意洋洋不止。

当晚郭汜密招潘允进府,暗中命令潘允明天要谨守长安东城门,等待自己的随时下发将令,潘允恭敬且信誓旦旦的一口答应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