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幽并铁骑之齐王登基 > 第57章刘备顺利入驻东郡

幽并铁骑之齐王登基 第57章刘备顺利入驻东郡

作者:花谢才得香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18 05:03:39 来源:笔趣阁

韩猛、吕祥、蒋奇接到袁绍下达的死战不退军令后,纷纷率领着手下将士阻碍住其他青州郡兵的猛烈冲锋,战场很快进入疯狂杀戮的对峙期。

此时青州军缺少勇猛将领的缺点也随之显现出来,整体战局逐渐向袁绍军靠拢,并很快占居绝对优势。

越兮见袁军鼓噪呐喊,将士们蜂涌而上进行死战不退,整体战斗力曝发出从所未有的狂热,而且越来越强烈。

他心中暗自感慨着,此战能不能胜利,就依靠自己率领部队再次发起的冲杀?

可当越兮再一次带领三千骑兵大肆进攻时,效果却不是太好,总是被袁绍军将士们阻挡住冲锋的势头。

袁谭率领的步兵大戟士,是袁阀经过多年辛苦打造训练出来的精锐之师。

身披双层盔甲,手持着丈许长的大戟,排着整齐的队列,就像悍不畏死的坦克一样向前冲锋。

是的,没有说错,袁军具装步兵竟然敢迎着青州骑兵队伍发起亡命冲锋。

那马匹是极其通灵的动物,见到前方有亮晃晃的兵刃,本能的感到有些畏惧,便有意识的想减速慢行或者改变行走路径。

虽有青州骑兵采取逼迫措施,结果也是没能冲开步兵大戟士队列,没有给予大戟士造成极大的伤亡。

最终青州骑兵以一比一点五的伤亡率结束第一次猛烈冲锋,让越兮心疼的要死,气恼的哇哇大叫。

正当越兮想率部队再次发动冲锋时,身后传来急促的鸣金声,战场上讲究鼓进金止,越兮可不敢故意违抗军令,率领着骑兵慢慢退缩回到本方大阵。

越兮回到营寨中,才从焦和的口中得知,斥候探知又有一支袁绍军前来增援,焦和害怕青州军受到前后夹击,又看出战场局势对青州军越发不利,便当即传令鸣金收兵。

袁绍见青州兵退回营寨后,便收兵回营犒赏三军,不久之后田丰和许攸二人也带着兵马前来汇合。

经过袁绍此番孤注一掷与青州军的决战,并且取得绝对的胜局,不光袁绍的手下对他重拾信心,连袁绍都信心满满义气风发。

同时袁绍也对大儿子袁谭的看法大为改变,认为袁谭果敢有志气,没有丢失袁阀的威名,并开始分外看重袁谭,还将步兵大戟士交由袁谭亲自管辖。

本来就不看好袁谭的逄纪和郭图,对于袁绍此举大为不满,屡次进谏袁绍无果后,他们二人各自将目光转向袁绍的两个小儿子。

许攸许子远经过袁绍的两次决断表现,又重拾辅佐袁绍建功立业的信心,对袁绍以前犯过的错误,也不再那么在意,又开始为袁绍谋划如何取得兖州全境。

许攸对于袁谭也改变以前的看法,时常对袁谭暗中指点,这让袁绍很高兴,一时之间主臣二人又一次共处得相对益彰。

此后青州军与袁绍军又进行过几次大战,袁绍有了田丰和许攸的助阵辅佐,青州军将士纵有越兮这员猛将带头冲锋,也是输多赢少,一直处于下风。

数十日后,焦和看到自方将士的伤亡越来越多,战胜袁绍已是不可能之事,便下令越兮率军断后,他带着兵马逐步退回青州。

袁绍也不逼迫焦和,只是在青州与兖州的边界处各县城驻扎军队,防备焦和再度侵袭,并留下蒋奇为主将,余者退回山阳郡治所昌邑县城。

数日后,袁绍派人带着歼灭青州黄巾贼首张饶及手下数万贼兵的请功领赏文书,向长安朝廷请功赐赏。

几乎在同一时刻,青州刺史焦和也派人携带黄巾贼首徐和的首级,及斩杀的黄巾贼寇士兵头颅,向长安朝廷处上书求赏。

现在已经在长安城内站稳脚跟的董卓,听到是袁绍与焦和的请功奏折,直接抛在地上不予理睬。

最后经过李儒的劝说,才勉强为袁焦二人封赏了一阶爵位,当袁绍与焦和接到圣旨后,恼羞成怒的大吼大叫,却一时半会拿董卓没有办法。

刘备等人离开济北国后,看到张饶与徐和没有派人前来追击他们,便转道去东郡境内,完成刘备口中′贼寇变官兵′的华丽丽变身。

东郡的治所在濮阳县城,其境内有十五个县城,分别是濮阳、白马、燕县、顿丘、卫国、东武阳、阳平、东阿、范县、谷城、临邑、乐平、聊城、博平、乐陵十五县。

刘备一进入东郡境内,便打起“东郡太守、刘”的旗号,他的六千部下也换装上与刘岱交战时缴获的汉军衣饰,以假乱真做的天衣无缝。

简雍还模仿刘岱的手迹,写下任命刘备为东郡太守的任职文书,盖上兖州刺史大印,刘备还手握王纮的东郡太守印绶,各方面都做的很到位。

刚进入东郡境内,一开始还会遇到各县郡兵的阻拦,甚至还有人准备伏击他们。

当各县的县令看到刘备的印绶和任命文书,都同意放刘备出其县城,让他去治所濮阳县城任职,言语间虽客气有佳,却没有一丝诚意。

此时由于董卓乱政,讨董群雄矫诏出兵伐董,已经狠狠地践踏了汉室尊严,使得世人对汉室江山丧失信心。

东郡各县的县令们联络各地的世家豪族们,组织兵马护卫县城,等待着他们心目中极有威望之人前来兖州刺史部,统一号令兖州各郡县。

既然这些县令几乎是自治状态,刘备也不好当即动手除去他们,那样可谓是明不正言不顺,无法取得大义,完全统领各县。

如今他们要去濮阳县城正式上任,先拿下濮阳县城为根基,有了正式身份,再设法收伏各县的县令和世家豪族们为己用。

当刘备一伙人浩浩荡荡来到濮阳县城下时,城墙上的一位三十多岁至四旬的青年官员,正凝眉注视着刘备的兵马,看到其军阵严整,还散发出一股子浓烈的杀气。

他长长叹息一声,口中喃喃自语着:“刘备狗贼的麾下将士果真骁勇善战,果然道君不曾欺骗于我。”

这大耳贼原本与我相隔千里之遥,没料想到今日在濮阳县城相会,果真是我命中的三大劫难之一!”

此人正是原右北平郡功曹田光田伯亮,现在见到′命中尅星’之一刘备,他是又喜又惊,还虔诚的感慨着:“道君在上,看来您真的保佑弟子诛此恶贼啊!”

“我且按照道君所赠真言的安排,与刘玄德周旋一番,暗中好好算计他吧?于刘备当面硬拼可不好取胜,万一刘大耳暗中逃脱,岂不令我一生难以安枕。”

田光立刻吩咐跟随在他身边,且是他的唯一儿子田成田孟和:“成儿,速去传令大开城门,迎接新任郡太守走马上任,别忘了警告麾下将士,一定要充满恭敬之意。”

田成今年才十五六岁,草字孟和,和字取自左传中的“秦晋为成,遂结盟。”,字意为和解之意,他自幼嗜武成癖,也最得其父田光的欢心宠爱。

当刘备等人来到城门前时,看到一位满脸和气之人,站在众人之前恭敬迎接他们,态度恭谨且执礼甚严肃。

此人当先面带笑容开囗问道:“可是刘使君大驾光临敝城,下官姓田名光字伯亮,忝居濮阳县尉一职。承蒙先皇开恩赐光在本地为官,主掌濮阳县内的一切事务。”

“自从桥瑁使君过世后,王纮使君也再度殉职,县内一切事务光都尽力完成,时常战战兢兢,如临深渊。现在刘使君走马上任,光可卸下一身重担矣。”

刘备一路之上看到的都是桀骜不驯的各县令,没想到东郡治所濮阳县尉倒对他极为和善客气,不由得微微一愣,有些莫名的惊诧。

沿途刘备已打探到濮阳县不设县令,原因便是因为县尉田光之故,此人是先皇刘宏亲自下诏封赐的仁孝之人,在东郡境内威望甚高。

看到刘备一直不回应自己的问话,田光没有脸现不悦之色,而是一副公事公办大义凜然的模样,向刘备讨要任命文书和印绶:“刘使君勿怪,可将印绶等让光一观否?”

田光此举获得了刘备三兄弟和简雍的一致好评,此人是濮阳县的坐地虎,名望又甚高,却能不依仗自身优势苛待刘备等人,也不阿谀奉承刘备。

又能尽自身的职责,要求检验刘备的印绶等证物,真是一位正直君子矣,吾辈当恭敬待之。

刘备让简雍向田光出示印绶和任命文书等,田光一脸郑重的验看完后,又面带一脸不解之色询问刘备:“刘使君,郡太守印绶倒无差错,刘使君的任命文书怎么是刘刺史任命的?”

刘备见田光如此认真负责,只得耐心的予以解释:“田君,本官是中山靖王后裔,同文山公(刘岱的表字)同是汉室宗亲,又是同辈兄弟。”

“备曾率军救援被黄巾贼寇围困的文山公,这是文山公临终时书写的任命文书,让备暂代掌东郡太守一职,又拜托备代他照看族中老幼。”

刘备发挥出自己擅长的哭功**,用手抺抹眼中扑簌簌掉落的泪水,满含悲愤的说道:“备害怕黄巾贼寇肆虐东郡,才带人先来此处上任。”

看到田光也一脸难过的直流眼泪,刘备又郑重说道:“田君,备决定过些时日便遣人去和泰侄(刘岱之子刘泰)联系,将文山公的家眷接到此处奉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