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幽并铁骑之齐王登基 > 第192章马谡献计取郏县(一)

幽并铁骑之齐王登基 第192章马谡献计取郏县(一)

作者:花谢才得香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18 05:03:39 来源:笔趣阁

黄忠和郭嘉都是多年来未上过战场,都攒足了劲儿想立下大功,是以他们出兵的速度最为快捷。

大军首先便直逼阳城县,阳城县是个不足万户,只设′县长’不设′县令’的小县城,很快就被黄忠率军攻克,大军来到颖川郡治下的郏县。

郏县是个人数极多的大县,城池高大且拥有护城河,袁术十分看重此县城,将城内居民悉数调走,驻军一万二千人,守将也是楚军大将桥蕤和陈横,又有谋士杨仪相助,可谓固若金汤难以攻克。

郭嘉看到郏县易守难攻,便向黄忠提出建议:“黄将军且围困住郏县,郭某带领着黄叙等人去攻克附近较小的县城,彻底孤立郏县,到时候楚军将领自会出兵或战或降,黄将军可不要强攻此城,以免造成极大的伤亡。”

黄忠此时已从阳城守将中得知,襄阳杨氏家主杨仪便在郏县城内,杨氏家族为了侵占黄氏家族的土地财产,诬陷现任黄氏家主与黄祖同谋造反。

杨仪奉袁术之令斩杀黄氏一族的成年男丁,将其他黄氏族人收入杨氏家族内为奴仆婢女,是襄阳黄氏家族的大仇人之一。

黄忠身为黄氏家族的佼佼者,岂能不对杨仪恨之入骨,听完郭嘉的建议之后,他虽心有不甘,却据于如今的局势,只能默默的点头同意下来。

郭嘉和黄叙等人离开后不久,便相继传来他们连战连捷的好消息,这令困顿郏县城下的黄忠更是心急如焚,成天在大帐中坐卧不安。

有一天黄忠率领亲卫们在郏县城下察看城头防守情况,无意中看到杨仪也在城头上巡视,黄忠一见大仇人便心中怒火高涨。

杨仪虽然比黄忠的岁数小了许多,却从长辈们的交谈中知晓黄忠性如烈火,是个极其快意恩仇之人。

之前黄忠在荊州军中为官时,便吃尽了性情直爽的大亏,一直在军中默默无闻,谁也不曾料想到黄忠年纪老迈时会在北方发迹,如今已成为齐王帐下的顶尖武将。

杨仪皱眉思忖一下后,便下令楚军守城将士们在城头齐声高呼,说黄忠是一个怕死的懦夫,不敢为死去的黄氏族人报仇,真不当人子矣等言语。

杨仪的激将法果然得逞,怒火中烧的黄忠再也按捺不住,下令麾下将士强攻郏县北城门,至黄昏时分仍然没有攻克郏县,却给汉齐军将士造成了极大的伤亡。

黄忠等将领回归大营后,军正韩平阴沉着脸色,出列对黄忠禀报伤亡情况后,又缓了一口气,郑重其事的向黄忠提出警告之语。

“黄将军,我身为军中军正,郑重的提醒你一句,黄将军今天不该挟怒攻城,造成了将士们如此大的伤亡,希望黄将军以此为戒不再重犯。否则韩某会依据军中规定,暂时停止黄将军的一切职务,静待吾皇做出对将军的处置。”

黄忠此时已经明白中了杨仪的奸计,心中有些懊悔不已,听到韩平的警告之语后,连忙正色予以回应:“韩军正所言有理,都怪黄某被仇恨蒙蔽了双眼,上了杨仪狗贼的恶当,战后我会向陛下请罪接受处罚。”

韩平这才放下心来,出言安慰黄忠:“黄将军虽有些过失,也不算太过,打仗总会死人的。只是希望黄将军不要挟怒出兵,楚军将士也不是酒囊饭袋之徒,黄将军还是珍惜部下将士的性命,以免造成更大的折损。”

韩平与黄忠交谈完一番公事后,韩平又以私交之情向黄忠赔礼道歉:“叔父大人不要怪罪侄儿刚才出言无状,侄儿也是迫于军中规定,不得不对叔父大人无礼了。”

原来韩平是原冀州刺史韩馥的二子,和黄叙一同从讲武堂毕业后转入军中,由于韩馥与黄忠私交不错,韩平都是以叔父大人称呼黄忠。

黄忠自然不能怪罪执行公务的韩平,待韩平离开后,闷闷不乐的坐在营帐内犯愁。

眼见仇人在眼皮子底下嚣张不已,自己却不能为族人们报仇雪恨,这让他十分烦躁不安。

第二天一大早,黄忠连早饭都顾不上吃,带着亲卫们出营四下巡视郏县城防,期望能找寻到一处破绽,可当他转悠一圈后,发现还是一无所获,便郁闷不堪的返回营寨。

在营门口处有人向黄忠禀报:“黄将军,刚才有一老一少两个文士自称襄阳故交前来拜访您,韩军正已经将二人招至营帐内叙谈。”

黄忠听闻是襄阳故交到来,立刻变得精神起来,将战马缰绳交到亲卫手中,自己快步走向自己的营帐。

黄忠来到营帐前,还记得挥手掸了掸身上的灰尘,整理下仪容才缓步走进大帐。

在他的记忆中,能称得上襄阳故交之人的只有两个中年文士,一个便是黄氏家族的黄承彦,是荊州的名士之一。

因为黄忠性格正直豪爽,二人虽是分属文武中的佼佼者,私下的交情也极不错。

另一个便是庞氏家主庞德公,若身边还带着一个少年文士的话,可能是庞德公庞山民父子吧?

当黄忠走进营帐一看来客,却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访客竟然是黄承彦和他不认识的一位二十岁左右少年文士。

“原来是承彦兄大驾光临,忠有事耽搁少许,承彦兄多多谅解一二,这位少年又是何人?忠之前在家族聚会时怎么没有见到过?”,黄忠热情的向黄承彦施礼问好,又极为好奇地询问那少年文士的来历。

黄承彦看到黄忠进帐,也连忙回礼客气问好:“汉升兄多年未见,身体还是这般健壮魁梧。当年汉升兄携子去北方寻医,没想到竟然如同龙游大海,就此成就非凡,如今已经成为名振天下的猛将,真是可喜可贺。”

他用手一指那长相俊朗的少年文士,向黄忠详细介绍道:“汉升贤弟不记得马氏五兄弟吗?噢,汉升贤弟离开襄阳时,他们还没有闯出名堂。‘马氏五常,白眉最良’中的白眉马良是此子的兄长,他叫做马谡,是我新收的关门弟子。”

马谡长得面似冠玉目若朗星,一双剑眉直入双鬓,身材颀长挺拔,身穿一袭白色长袍,显得气宇轩昂,气质非凡,尤其是他的一双大眼睛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从其相貌上观看,必是一个睿智多谋之人。

此时的马谡还是个未及冠的少年,又由于襄阳马氏家族没有原历史中那样受到重视,他自然没有什么大名气,只是凭借大哥马良的名声被少部分人知晓罢了。

马谡站起身来,恭敬地向黄忠施礼拜见:“侄儿见过黄叔父,家父之前一直言说刘荊州当初放黄叔父离开襄阳,是弃明珠使其外投。后来果真传来黄叔父名扬天下的消息,为此家父时常向人炫耀自夸过许多次。”

黄忠对人品正直的马氏家主印象极为不错,再加上马谡是好友黄承彦的关门弟子,对马谡更是增添许多好感,想了想从挂在营帐上的革囊内取出一本纸印书籍,送给马谡作见面礼物。

“此是刚印制出来的参加科举考试用的书籍,原本是想送与族中子侄们作见面礼物,没想到、唉,时也命矣,他们竟然都遭受了杨仪狗贼的毒手,侄儿若不嫌弃便收下当作礼物吧。”

马谡伸手接过此书,又一次恭敬施礼道谢,这可是黄忠准备送于本族子侄中佼佼者的礼物,如今能到了自己手上,高兴还来不及,谁还会嫌弃呢?

黄承彦也是十分高兴,对黄忠说道:“汉升贤弟太宠溺谡儿了,这等宝书随随便便送与他作礼物,真是令愚兄感激不尽。”

黄忠微笑着摆摆手:“咱们自家兄弟不必如此客套,多年未见今日重逢在军中,也算是一桩喜事。噢,兄长可曾用过早饭,不如陪伴着小弟一起吃早饭吧。”

吃饭期间黄承彦看到黄忠有时候面露郁闷之色,便低声向他说道:“汉升不必如此烦躁,我们师徒俩前来此处,便是想助贤弟一臂之力,难道贤弟想一直在城外围困,不想想还有另外的办法吗?”

黄忠微微一愕之后,猛然间发出一阵爽朗大笑,右手狠狠一拍大腿,懊恼的埋怨着自己。

还咬牙切齿的恨恨说道:“活该我如此烦躁,看来我是越活越糊涂了,想那月英侄女和侄女婿庞统都是智计百出之人,又皆是出自兄长门下,我还为这点小事烦忧,真是自寻苦恼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