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水浒之悍匪荣耀 > 二百二十七章 回转蓬莱

水浒之悍匪荣耀 二百二十七章 回转蓬莱

作者:微尘破出经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18 03:53:19 来源:笔趣阁

蓬莱岛上新建的落脚点离海边不远,花荣为其起名为镇海城,现在的常驻百姓已经达到五千余人,虽然名为城,其实里面设施远远达不到一个城的基本要求。

镇海城从无到有才经历了短短的几个月时间,为了能够赶上今年的春播,施政者把精力几乎全部放在开垦荒地之上,根本没有为城内增加太多的民生建设。除了卖各种生活物资的商铺,以及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小型的作坊,其余基本上都是住宅。弄得拥有几千人口的镇海城,跟一个大型村庄差不多,除了民居还是民居,其他的娱乐等设施,基本上等于无。

陈箍桶这个施政者把绝大部分的精力、物资都用到了开荒之上,

之所以有如此极端的施政办法,并不是执政的陈箍桶等人不懂民生,而是为了尽可能地节省出更多的精力,与时间赛跑。

他们要在春播之前,尽可能地开垦出更多的荒地来,因为人可以等,但是地可等不了,若是错过了今年的春播时期,他们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开出来的土地白白荒废一年。

那些非必须的建设,可以等到春播以后,人们能够喘口气的时候再慢慢建设。

蓬莱岛除了镇海城外,在岛的内侧还安置着两个千人居住的村落,两个村落以吉祥二字命名,都是处在开荒的最前端,将会作为下一步开荒的桥头堡。

现在的蓬莱岛上梁山势力常驻人口加起来,共有一万五千余人,七千从陆地上以及从奴隶中招募来的开荒百姓,三千人是从各种渠道弄来的各族奴隶,四千六百人的战兵(含阮氏三雄三只水师舰队)。

“前面的村庄有一千一百六十余常驻居民,两百战兵,以及一个一千五百人的奴隶开荒团,村名祥村,属于这个村子所的土地有三千多亩……”一身干练着装的陈规,领着一群人向前方的祥村走去,边走边向一众人介绍蓬莱岛的开荒情况。

他们行走的硬土路两边,都是新开垦的土地,大部分人忙着到前方去开垦更多的荒地,小部分人再进行着春播的准备工作。

陈规的身后,跟着花荣、陈箍桶,以及闻焕章、李逵、张顺、韩世忠、李俊、童威、童猛、穆弘、穆春……等一众从江南来的英豪。

花荣在杭州呆了两天,专门与霍成富、吕师囊初步敲定了商业合作内容,以及交接货物的渠道,商讨完毕之后,花荣便带着几艘海船满载而归。

去时三艘船的商货,都以几倍于收购价的价格卖了出去,刨除成本及各项费用,只这一趟陈箍桶就赚回来了三万贯铜钱。在返航时,他们已经在江南购买了各种特产以及生活物资,把三艘商船装的满满的,这些货物拉回去贩卖后,在蓬莱岛上又能大赚一笔,如此一趟贸易下来,存利润将不下于六万贯,基本上相当于花满楼去年三个月的利润了,一来一回的利润都能买一艘新的镇海级小型海船了。

若是一枚铜钱按后世一块钱算,他们一趟就挣了六千万!

能有如此大的利润,跟蓬莱岛群盗封锁了北上的海路有着直接的关系,除了有限的大型商队,没有商人能够跨过蓬莱岛去北方与女真,辽国北地、倭国做生意,俗话说的好,物以稀为贵,花荣运到江南的商品都是这几国的稀罕物品,在江南那种富庶之地根本就不愁销路,只要小心些市舶司那些查走私的舰队就行。

而且花荣购买的都是蓬莱岛上海贼们抢劫来的脏物,本身就是优惠价,加上不用千里迢迢跑到北方去进行收购,成本本就减少许多,所以才能有了如此大的利润。

而在清风镇,虽然物品拉去的不少,但是靠近北地,经常有辽国的商人把北地的特色物资运送进来,价钱却并不能像是江南这样翻上几番,虽然同样利润惊人,比起江南却是多有不如。

花荣带着一众新加入的头领回到蓬莱岛之后,休息了一晚上,第二天天刚蒙蒙亮,便带着一众头领开始熟悉蓬莱岛的事情,一路从镇海城往内部边走边介绍。

祥村外围拉着一道两米高的土围墙,围墙厚四、五十公分,是由泥土掺杂少许韧性较好的稻草垒砌而成,虽然在工程器械下不堪一击,但是能为居住在里面的村民,心理上会增加一些安全感,而且防御小股的匪寇,大型野兽还是有很大作用的。

一群人走入村内后发现,除了村口几名负责站岗值守的战兵,整个村子都是空荡荡的,显得寂静无声,走了很长一段路,都不见有人在村中走动。

别的村落经常会见到一群无聊的人,围在村前或街口嗮着太阳闲聊,顽童到处疯跑乱叫的情形在此处全然不见。

走在街道上,打眼望去,全是横竖排序整齐的茅草房,整齐的让人感觉好似建造的时候都用一条尺子量着盖的一样,而且所有茅草房的样式、大小都相差无几,好似有人用一个模子刻好后,放在这里的一般。

偶尔看见的一两个村民,都是手拿肩扛着各种杂物,步伐紧凑,行色匆匆,看到花荣一众人在街上走动,除了好奇地远瞅一眼,并不上前来着围观看热闹,而是带着好奇的神色匆匆而过。

“寨主,村庄外围撒上石灰能起到驱虫的作用,可是村中角落都撒上了石灰,可有深意?”看着每家每户房子角落阴潮处都撒着白色的石灰粉,队伍中一个留着山羊胡的中年人好奇地问道。

这人便是“神医”安道全,原著中不知把多少英雄从阎王爷手中抢回来的神医。

花荣把张虎和王定六几人留在建康城,陪着张顺的母亲看病,就是为了让一群人在城中探路踩盘子。

花荣跟李俊、穆弘等人的船队经过建康城时,一行人偷偷把安道全以及家人强行掳上船,把人偷偷带回了蓬莱岛。

为了收服这个神医,花荣在船上可没少费心思,把很多后世他知道的医学体系,有选择地向安道全讲述了一边,听到花荣讲述西医中细菌、微生物虫子、挖肠、换心……等一系列从未听闻过的概念,安道全这个神医被吓的不清,这些东西和他对医学的认知,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中医讲究的是天人合一,更注重肉眼不容易察觉的精、气、神,寻求调节人体自身的抗体、恢复力,来达到医治创伤的效果。

若是把病人比作淤堵的河流。

中医是利用河流本身的力量,加上各种辅助手段,来达到疏通河道的效果,整体河流通了,一些微小的阻塞自然随之而通。

西医则是把河流每一段,都看成一个单独存在而又相互依靠组合到一起的整体,讲究的哪儿病治哪儿,哪一段河流淤塞了,就想尽一切办法把淤塞好的那一断河流清除干净,只要能达到疏通的目的,就算是成功了,因此而导致河道损伤,或者其他地方发生异变,那就进行再次疏淤。

虽然最终目的都是医人,但却可以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刚开始安道全很是花荣讲述的理论,但是花荣一次次举例证明自己所说的东西都是有依据的,安道全慢慢地发现,花荣所说的东西虽然听上去骇人听闻,但是作为医病无数的医生,他也慢慢感觉到花荣讲述的那种医疗体系的神奇之处,慢慢的对于花荣的态度发生了改变,感觉绑架自己的花荣虽然可恶,但绝对是一个医学的奇才,值得自己另眼相看。

让他更感兴趣的是,花荣说发现了治疗疟疾的救命药,而且取得了一些成果。

这让安道全极为震惊,疟疾这种病,困扰了人类无数年,不知有多少绝世名医花了毕生精力去研究解救之道,都都是一无所获,对疟疾束手无策,

疟疾被称为“生命收割机”,得了疟疾的人,能不能活下来,全靠个人的运气,无药可医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疟疾有着极可怕的传播性,疟疾得不到及时的控制,很快就会成为一场大范围的瘟疫,千千万万的人会被病痛折磨而死。

若是花荣真的找到了治疗疟疾的药物,对人类来说,绝对是一件天大的喜事,会有千千万万人因此而获救,发明药方者凭此名垂千古都不是难事。

虽然花荣是盗窃后世的配方,但是安道全哪里会知晓,安道全对花荣却是肃然起敬,其实,他敬佩的不是花荣这个人,而是佩服花荣脑海中装载的知识,那是对知识的敬畏,这种敬佩无关身份,哪怕是一个杀人无算的恶魔,若他拥有超越整个世界的黑科技,一样会受到很多人的追捧、崇拜。

花荣笑着回答安道全说:“这些石灰就是用来消毒的,就像是我说过用开水消毒是一样的,只不过用石灰大范围消毒,也更容易完成。”

“石灰的效果能持续多久?”

花荣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示意管理政务的陈规给他讲解,“具体能够维持多久我也不太清楚,想来应该不会太长。

寨主曾说过,杀虫消毒主要是靠村民自己讲卫生,否则光靠撒一些石灰粉是没用的。

我们设置在村上的医疗所,专门负责管理这一块,有专人在农闲时,不停地给村民讲解简单的卫生常识,还对一些恶习做了明确的规定,要求村民每三天必须洗一次澡,不允许在村子中随地大小便,村中的各种垃圾每天有专人进行清倒……等等一系列的强制措施,以期望达到尽可能地预防疾病发生……”

一行人在蓬莱岛上游历了一番,新上山的头领看到蓬莱岛所有事务都显得井井有条,和他们想象中那种乱糟糟一团的景象完全不同,这里的一切都令他们感到惊奇,同时感到很满意,毕竟他们已经上了梁山的船,梁山的兴衰,和他们息息相关,看到整个势力欣欣向荣的景象,他们心中也同样充满了欣喜,庆幸自己没有做错选择。

一番游览后,花荣让陈规、徐京陪着一众头领,他则带着安道全、陈箍桶急急忙忙坐上阮小二舰队的船只,快速赶往蓬莱城,因为陈规告诉他,蓬莱岛前往女真交易的船队出事了,在北方被新罗贼给扣押了,并传信来,让花荣亲自去岛上领人,否则后果自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