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里的MC玩家 > 第二百一十三章 刘表反应

三国里的MC玩家 第二百一十三章 刘表反应

作者:长桥尽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17 20:09:57 来源:笔趣阁

就当刘表大发雷霆之时,一个护卫小心的走了进来,躬身低首道:

“主公,刘豫州请见。”

“刘备!他怎么又来了?”刘表心中嘀咕了一声,心中有些不耐烦,这刘备总往他这里跑,

甚至要拉着他一起同寝而眠,他这般年纪怎能受到了,只能拒绝刘备这般热情。

而此时,他的脸上并不像心中表现的那般不耐,而是挥手道:

“有请!”

刘表没有注意到,当护卫起刘备二字时,一旁的蒯良脸色微微一变,

他趁着刘备还没到时,凑了到刘表身旁小声的说道:

“将军,万万不可让刘备征讨金旋!”

听到此话,刘表皱了一下眉头,蒯良的提醒他自然明白,

虽然几年前他热情的接纳了刘备,但他对刘备的防备之心从未减小,

那时的刘备已是汉帝承认的汉室宗亲,又有左将军,豫州牧的名望,

就算他这个镇南将军,荆州牧,有时候也不如,

甚至因为陶谦,袁绍缘故,在仁德的名望上刘备还隐隐超过于他。

所谓睡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若是不是因为刘备因为衣带诏的事情将曹操得罪死了,

他也不会接纳刘备,让他驻军荆州前线,用他防备曹操。

而如今发生金旋这等事情,让他恼怒的同时,有有些无奈。

随着江东的日益强大,荆州对其防备也越来越强,

以前只需江夏一郡的实力便能阻挡,而现在举荆北之力才能无碍,

自己能去哪里调兵?唯一能用的只要在北方防备曹操的刘备,

此时的曹操恰好要北征乌桓,

“真是好时机啊!”想到这里他叹息一声。

而蒯良听到刘表的叹息,心中一动,继续给刘备上眼药:

“将军,金旋所领不过是蛮族,纵使蛮夷再多也成不了气候,

而刘备之名望着于四海,想他初到新野,州中豪杰纷纷前去投奔,将军可想想那徐州牧陶谦!”

听到陶谦二字,刘表的身子一颤,

他现在的状况与陶谦似有相似之处,

当初陶谦引刘备驻扎小沛,抵抗曹操,

可结果如何,最后徐州竟被刘备反客为主,

虽然自己所拥有的势力数倍于陶谦,但刘备也不是当初那个刘备,

若是他此时让刘备来接替自己的荆州……

刘表眼中寒光闪烁,

蒯良见刘表如此神情,心中突然有些不安,

往日可不敢这么说话,尤其是提起陶谦,

如此之说莫不是在诅咒刘表的下场凄惨,这也许会让刘表忌讳。

但今日他也顾不得许多,只能以陶谦之事劝诫刘表,

所幸他与刘表的关系不一般,自刘表单骑入荆州,他是第一个跟随刘表的大族,

便是刘表心中有所不快,也不会怪罪于他。

就当蒯良要开口进行进一步劝诫的时候,

刘备被仆人从外面带了进来,

蒯良见到面色红润,身体有些微微发福的刘备,轻轻的皱了一下眉头。

而刘表见到刘备,竟然绽放出笑容,刚才脸上的寒意似乎从来没有出现过一般,

“哈哈!贤弟今日竟然有空来看望愚兄!”

说完有对一旁的仆人下令道:

“快!摆酒宴来。”

“是!”

而刘备对刘表的热情似乎习以为常,向刘表施了一礼,便跪坐到了自己常坐的位置上。

这时刘备回想起,方才进门时看到仆人正在打扫这什么东西,

回想刘表的性格,他心中似乎有了些猜测,于是拱手的问道:

“兄长,可是遇到了什么麻烦,可要备出力?”

听到此话,刘表长长的叹息一声,将金旋之事告诉了刘备,

虽然刘表不想说,但这件事也瞒不住,攻下南中这种壮举,用不了多久便传到襄阳,到时候刘备自会知晓,何必要引他不快?

而当刘备听完后金旋之事后,

心中有些惊讶:子龙曾在武陵住过一段时日,对金旋并不高,未曾想金旋竟然能做出如此之事!

而后又看到了刘表的神情中,似有不满,

他想了想,以他这几年对刘表的了解,其不满大概是因为金旋在黔中之事上欺瞒了刘表。

这时刘表拍着面前的案子说道:

“金旋如此做法定是包藏祸心,贤弟觉得愚兄该如何做?”

“这……”刘备长了张口,正准备说什么,却突然想到了徐庶的警告,

当初自己依附刘表,荆州豪杰纷纷来投,见到自己名望如此之高,他自然是高兴不已,乃是来者不惧,一同接纳。

直到后来,一个人的到来阻止了如此莽撞之事

刘备现在还记得当时的场景,

当初豪杰聚于新野府上,刘备不敢怠慢,出府相迎,刚出府他便注意到人群中气质特殊的徐庶,

可当徐庶见刘备竟将所有的豪杰全部招揽,二话不说便转身离去。

见道如此异状,他自然是追了上去,问明原因。

等得到了徐庶的提醒,刘备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如做法竟会受到刘表的猜忌,

可人已经招来,自己总不能驱散,

于是第二年发动了博望坡之战,他大败夏侯惇于禁,使得麾下之兵有所消解,

刘表见他麾下兵力有所减少,这才放下心来。

除此之外徐庶还告诉他,应该尽量避免与荆州的官员接触,

而他已经和金旋接触过一次,如今若是要为金旋说好话定然会刘表怀疑,

想到这里,刘备拱手道:

“如此不义之人,兄长可将其武陵收回。”

刘表听到此话,抚掌叹息道:

“愚兄正有此意,可若金旋不愿将武陵交回该如何?愚兄听闻,金旋已有十万蛮兵,若他驱使蛮族守城那该如何?”

“十万!”刘备听到这个数字先是一惊,而后突然站起了说道:

“十万又如何?备得流落之时得兄长照顾,今日兄长有难,备自当以死为报,

且备麾下有云长翼德二人,只要兄长给备三万人人马,备必可攻下武陵。”

听到刘备的豪言刘表和蒯良相视一眼,

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这,十万之数竟然没有吓到刘备,

可金旋哪里真的有十万蛮族吗?

刘表接到的消息表明,守护南中的蛮族便有五万,而武陵传来的消息也显示,金旋并没有将蛮军调来,

既然这个托词不行,那刘表只换另一种说法了,

“贤弟,北方曹操还在虎视眈眈,不可大意啊!”

听到此话,刘备摇头道:

“曹操正在征讨乌桓,无暇顾及荆州,此事兄长应该知晓啊!”

“哦!兄长差点忘了,老了啊!事情也记不清了。”

说着悄悄的使了个眼色给蒯良,而蒯良理会了刘表的意思,轻轻的咳嗽了一声说道:

“曹操手下文臣武将众多,尤其是那郭嘉,有鬼谋之称若知晓刘豫州南下,必定不会放弃这个机会。”

“郭嘉啊!”刘备神色一冷,对于此人他可没有什么好印象,

当初委身曹贼之时,每次遇到郭嘉,都有一种如刺在背的感觉,虽然虽然郭嘉曾经帮助过自己,

但对于此人刘备心中一直憷的很,以至于自己早早逃离,

虽然曹操有所顾,才没有斩杀自己,

但现在想来那时真是危及万分,,

以郭嘉的聪明才智,若知道自己离开新野,那……

可想到这里刘备心中又有些不甘心,来荆州已经五六年了,

安闲了几年,弓马也陌生了,身体上的肥肉也渐长,

如今好不容易有这样一个机会自己怎么轻易放弃,

就刘备想要再次开口之际,

蒯良急忙说道:

“将军,也不急着攻打武陵,毕竟金旋也无过错,怎么说荆州也是将军所属,可先撤去金旋武陵郡守之职,看是否要交出,若有不从在起兵也不迟。”

刘表听到这个建议点了点头道:

“嗯!确实这样我等也师出有名。”

见刘表同意了,蒯良又说道:

“也可趁此时机,整军备战,发零陵南郡之兵共下武陵,此外金旋夺了刘璋的南中,也可与之联系,共伐金旋。”

“发南郡零陵之兵倒是不错,但刘璋会与我共讨金旋吗?”

听到此话,蒯良笑了笑说道:

“只要刘璋见将军从南郡发兵,必定会讨伐金旋。”

“子柔是否考虑过,刘璋会趁机偷袭南郡?”

“偷袭南郡!”蒯良摇了摇头道:

“不会!”

“这是为何?”

“南中进入蜀地可是无险可守,刘璋此时恐怕已是坐卧不安,”

听到这里,刘表这才点了点头说道:

“那便依子柔之法,先收回武陵,若金旋不从,再发兵也不迟。”

座在客位上的刘备听到刘表与蒯良一唱一和间将此事定了下来,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没有说什么,

在刘表的邀请之下,刘备只是做了片刻,便告辞而去,

见刘备离开,蒯良有些疑惑道:

“将军,今日刘备似乎来的太巧了些。”

看到蒯良脸上怀疑的神色,刘表摇头道:

“子柔不必疑心,只是巧合罢了!”

蒯良见刘表没有怀疑心中叹息一声,继续说道:

“不过刘备手下似乎有几位厉害的猛将,到时候可向刘备借一两人过来。”

“子柔此话的意思是,金旋不会放弃武陵了!”

蒯良点了点头道:

“以我之见,十之**,将军还是要早做准备。”

此时的刘表已经完全冷静了下来,他望已经离去的刘备,有些无奈道:

“可惜许多兵力被牵制,不然小小的武陵怎么如此麻烦。”

……

刘备离开的同时,一匹快马从襄阳城,飞驰而去,

此马向北奔驰,马上是一个穿着荆州士卒的衣服,

路上之人见之纷纷躲闪,

有些人还在议论,还以为是那里出了什么战事。

这些人还在议论之时,快马已经扬起了一片烟尘,消失在了道路的尽头。

马匹一刻没有停息,

傍晚之时,马已经穿过了新野地界,到了曹操的地盘,

可是还没跑出去多远,突然听到一声嘶鸣,

士卒坐下之马轰然倒地,口吐白沫,只有吸气而无了出气,

马上的士卒似乎早有准备,一个翻滚,躲到了一旁,

他站起身来,也没管这个跑死的马匹,拿起地上的竹筒奔跑而去,

没跑多远,一处军营出现在了眼前,

军营的外的旗帜上书写着夏侯两个大字,

门前的守卫见到一荆州士卒前来,正要疑惑阻拦之际,

那士卒喊道:

“荆州急报!”

士卒亮明白了身份,原来是曹军安插在襄阳的细作。

……

四日之后,

邺城,

虽然邺城已经被曹操攻破有半年有余,

但城中百姓的脸上还是麻木与不安,

半年前,曹操攻破邺城,

竟然纵兵屠城,可怜冀州第一大城,就这样遭到了毁灭,

便是到了现在,有时还能在一些隐蔽的角落找到了一些尸骨,

这时几匹快马从城外而来,

打破了邺城的宁静,

当城中幸存的百姓看到那些曹军的衣服,眼中闪过无比恐惧的神色,

纷纷躲入自己的屋子内,悄悄的在门缝中观瞧,

只见这些快马来了一座府邸前,

这府邸看起来很是奇怪,门额上既无显示身份牌匾,门前也无显示地位的装饰,

只是往来的士卒官吏路过这府邸时,纷纷躲到远远的,

仿佛这府邸中有什么可怕的怪兽要出来择人而噬。

当快马来的门前时,一个小吏从中跑出,

当他看着马上信使的穿着自语了一句:

“看来是从襄阳而来!”

这时一个士卒下了马,递上来一个竹筒,

小吏接过后,匆忙进入了府中。

小吏小跑着来到了一处屋前,突然慢下了脚步,

就在这时屋子里传来断断续续的咳嗽声,

听到咳嗽之声,小吏的眼中闪过了担忧之色,

他似乎在担忧屋主之人的身体,

当他来到门前,却看见屋子门正大开着,

一个清瘦的人影正伏在案前书写着什么。

听到小吏的脚步声,那人没有抬头,

只有一道清冷的声音传入了小吏的耳中:

“是何处之事?”

“荆州之事!”

小吏说着便将竹筒呈了上去,

坐上之人,抬起头,伸手接过竹筒,检查了一下密封,

拿起一旁的刻刀,撬开了竹筒,

而后轻轻一磕,一卷竹简从竹筒中露了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