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眼艺 > 340 被人欺负了

三国眼艺 340 被人欺负了

作者:写书吃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5 03:16:49 来源:笔趣阁

也由于他对冀州熟悉,所以计划把冀州留给他管理,这样太史慈走后,就把高览给放在了邺城。

这一个无心之举,没想到给程昱造成了极大的烦恼。

高览得到了敌军入侵的消息后,立即进行了全城动员,将那些精壮之士组织起来。还有一些原本在邺城大战中受伤的老兵,就在邺城养伤,这下也都被高览调动起来了。

加上原本的维护治安的人员,最后组织起来三千人。

在名将的手里,三千人也能做很多事情了。想当初孙策从袁术手下借三千人马,打下了江东一片天下。更有郝昭剑阁三千人阻挡诸葛亮十万大军。

所以,高览有三千人在手,就不怕程昱了,尽管对方有两万人马。

程昱到了邺城,原本以为可以收一个空城,但是迎接他的是高览无孔不入的“乱飞矢”。

到了这里,曹操出现了一个不小的失误,程昱虽然带兵速度快,可是他不是武将呀,带兵攻城这种事情他不在行。

他居然没有带一两个武将!

幸好高览也没有准备出城单挑,否则就有好戏看了。

程昱带着人马攻城,双方在城墙之间厮杀,血流成河。邺城这个城池好像受到了诅咒,一年之内,天天被人拿来攻防战。

经过了三天的攻守,虽然损失惨重,但是高览居然保证了邺城不失。

三天后,斐元绍带人来增援了,这下程昱更是没有胜算,终于退兵了。

等到张凉来到这里的时候,只是来表扬高览而已。

“高览真不愧是河北四庭柱之一,凭借三千人就抵挡了程昱的两万人进攻,从此以后,名扬天下啦,哈哈哈!”

张凉说这话的时候,心中为程昱感到一丝的心疼,一个著名的谋士,就这样阴差阳错地英明扫地了。

这一次被人偷袭,倒是提醒了张凉,官渡这个非常重要的处所。

当即命令了高览,安排一个靠得住的将领前去驻守,之前张郃的部下王琰就不错。

把邺城的事情处理完,张凉还是回到了蓟县,如今渔阳作为行政中心已经有点太偏僻了,所以,逐渐需要把行政中心搬迁到蓟县。

在蓟县修整了几天,探子就传来了消息,刘关张和夏侯惇等人在定陶郊外大战了一场。

按照实力来说,刘关张武力更有优势,但是夏侯惇兵多一倍,而且士兵素质不是徐州那些菜鸟兵可以相提并论的。

所以互有损伤,等到曹操想要再派增援的时候,刘备也已经收到了张凉退兵的消息。

只能大骂张凉一顿出气,然后也退兵回徐州去了。

曹操经过这东征西讨的,濮阳失而复得,需要多方重建。再加上天灾连连,粮草实在所剩不多,于是修生养息,并没有在动兵。

这样,三方得到了一些修养的时间。

张凉在蓟县,主要的任务是让田畴和王邦去把冀州的土地开发起来,多重地瓜和其他相关的粮食。这个天下,有了粮食就有了一半的胜算。

之前去兖州和青州南部游荡了一圈,如今名声在外,不断有流民投奔到冀州来。

后来张凉让太史慈在北海设立了流民集中营,所有的流民先去北海集合,然后经过筛选分配,再决定他们是去当兵还是去当农民,或者可以去预备兵,实行屯兵制度。

安生的日子没过几天,闹心的事情又来了。上一次曹操,陶谦和张凉三个人都各自上表给朝廷,互相诋毁。更重要的是,都给刘备选择了一个官职。

曹操希望刘备当北海太守祸害张凉,陶谦想让刘备接替自己的徐州牧,张凉想让刘备去濮阳当太守恶心曹操。

结果朝廷回复了,居然选择了曹操的建议,批准了刘备为北海太守。

“你踏马的,联合起来欺负我一个外来的是吧!”张凉大怒,一手把一个陶罐扔在地板上给砸的粉碎。话说刚刚他还在想这种陶罐如果埋进泥土里,两千年以后说不定能卖个好价钱呢。

“如今怎么办?”田畴最近难得有机会在张凉身边办事,居然碰上这样的棘手事件。

“怎么办?不服,我去踏马的圣旨!”张凉拿起那圣旨扔上半空,拔出苍天黄帝剑砍了个粉碎。

发泄了一下,转身对田畴道:“立即传令给平原的太史慈,让他转到北海,我现在任命他为青州牧。刘备要是敢带人过来上任,就给我往死里打。”

“是!”田畴看到张凉这么火大,也不好停留,利索地去准备了。

张凉已经把家人都接过来蓟县了,所以他的老丈人蔡邕也在身边参谋。

蔡邕看到这里没有别人,于是和张凉说:“这明显就是董卓忌惮贤婿你的实力壮大,想要从中挑拨离间,让其他诸侯联合起来削弱你呀!”

张凉点头道:“我知道,百分百肯定是董卓想要捣鬼,哼哼,想要给我找不痛快,看来不给他一点颜色看看,是不知道我张凉的厉害。”

蔡邕听张凉这么说,感到非常差异:“贤婿你有什么方法能够让董卓不痛快?”

蔡邕原本对董卓的知遇之恩是非常感激的,有一段时间还不舍得离开长安。

但是自从在张凉这里呆久了,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慢慢地也讨厌起董卓的所作所为了。

此时听到张凉有办法对付董卓,突然很感兴趣。

张凉神秘一笑:“我确实有一个办法,可以试一试,成不成功那就不知道了。”

由于自己这个计策还需要蔡邕的帮忙,所以张凉也没打算瞒着他。

张凉的计策,其实就是写几封密信去长安,给那些大汉的忠臣们,让他们寻找机会杀了董卓。

单杀董卓是没有用的,杀了一个董卓还有王卓,李卓,必须要里应外合。在长安内的人杀董卓,张凉再带兵杀进去勤王,这样才有可能把董卓的势力连根拔起。

给长安的大臣们写信这种事,肯定还是蔡邕在行,他有那么多同僚旧友,谁是奸臣谁是忠,应该很容易分辨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