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眼艺 > 141 土地能这样改革?

三国眼艺 141 土地能这样改革?

作者:写书吃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5 03:16:49 来源:笔趣阁

想到这里,关靖只好咬着牙,艰难地点点头:“好的,主公,我知道了,都是我一时糊涂,报仇心切,我错了。这样吧,主公的惩罚很合理,我回去就变卖家产,驱散奴仆,希望可以收集到五万两!”

说的那个样子,实在是太可怜了,要不是张凉深知他的底细,光看表面的话,很容易就被蒙蔽了。所以说,皇帝很容易当,但是一个贤明的皇帝就没那么容易了。随便一个人都想着要欺骗你,如果没有一些手段和绝顶的才智,是不可能发现的。

这才太守一个,距离皇帝还有几百个武将和县城呢。

得到了关靖的同意后,张凉哈哈笑了起来,心情大好,转而对那些世家大族的代表说:“你们看,我这样处置,你们是否满意呀!”

“也只能这样了,反正墓地已经被破坏了!”老王是这样说的。

但是张凉立即就反杀了回去:“你们说这天下的山河,都是属于大汉天子的,这幽州也应该是天子的对吧,我如今受天子陛下嘱托治理幽州,自然要负担起这个重任。你们如今在那里修建墓地,这个有经过我们官方批文的吗?”

“官方批文?”大家都一头雾水,从来只是听说农田要记录在册,怎么现在建墓地也要批文。

“没听说过?”张凉一问,肯定了,“是这样的,朝廷有圣旨,要各地大力发展生产,增加粮食产出。所以,每一块土地,都应该被充分利用起来种植,如今你们划了那么一大片用来建墓地,这个损失,本太守如何向朝廷交代呀!”

“将军,我们各家族拥有的这些土地,可都是先皇时期,世代累积的,可都是属于私人的财产,难道大人想要收回?”有的世家代表就听出这个意思了。

东汉末年,民不聊生,都在聊死!主要原因,就是大族霸占着太多土地,占着茅坑不拉屎,又不会管理,粮食产量又低,造成饿殍遍地。

所以,张凉决定要把土地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当然,不可能用自己的名义去掌握,只能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来管理宣传。

土地都是大汉的,我是天子派来的,我只是管理员,如果你们有意见,就去和天子说吧。

他们当然不可能去和大汉天子说这些屁话,世家大族会联合起来抵制,到时候自己就会混不下去。

所以张凉也不想一步到位,刚好有这么一个机会,把世家代表们集中起来,宣布了新的土地政策:在今天以前,已经属于各个世家的农田房屋等,还属于各位,但是其他的山地荒野就全部是官方的。

“这个没有问题吧?”张凉问了各位代表,大家都点点头,只要他们目前在手上的东西不要被夺走,其他的可以接受。

“所以你们在荒野建立墓地,这个是需要批文的。”张凉绕回来了,“不过呢,考虑到你们以前已经在那里安葬了。。。”

“我们的祖上在那里安葬,不是我们自己,我们自己还没死呢。”

“踏马的,有必要这么咬文嚼字吗!反正就是一句话,你们要交钱,具体的费用细则,这个我会派专人来管理的。”

先把其它的土地占领了,然后再慢慢地将世家大族手中的土地挖出来。这个可以有很多手段,比如说官府出钱购买,到时候就说要在哪里修路,或者盖一个水库,然后就要征用他们的土地。

当然不会强行抢走,还是会给一点补偿的,不管多少钱,到时候都是一个数字而已。钱总有花完的时候,土地是不会消失的。

除了出钱买,还有办法,那就是没收。只要踏马的这些大族犯法被抓到的把柄,那就没收他们的土地。当然,有一些小的罪名是不可能将人家的全部土地没收的,否则会让他们联合起来造反,这是张凉不愿意看到的。

可以先一亩,一分地没收,积少成多,过个几百年,土地应该就没收得差不多了。

还有一种办法,那就是修改继承法,三国时代,子承父业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但是现在新时代来了,不能这样继承。如果父亲将田地家产传给儿子,要交10的税费,这样等过了一两百年,也就被收得差不多了。

当然,在这之前,最重要的是,其他土地都是官方的了,任何人不可以随意搬迁。如果搬迁了,那么你的老房子地基就没收,以后再盖房子,都必须和官府租地。

租约是很优惠的,可以给你70年,够用了吧,反正你们平均寿命也没那么长,还可以考虑改成40年。租金也很便宜,如果没有钱,还可以和官府贷款,不吃不喝种地二十年就可以还清了。

张凉还在这里处理墓地风波,趁机改革土地所有制。京都长安,已经收到了他和蔡邕的奏章。

如今朝政大权都在董卓手中,董卓的得力干将是李儒,智力90以上的男人。

看完奏章以后,董卓知道了,刘虞和公孙瓒已死,公孙度也已经被赶到边疆一角,该派何人去担任幽州牧一职呢?

李儒早已经想清楚了,建议直接就让张凉担任幽州牧!这是为何呢?因为,如今张凉大权在握,就算派遣一个董卓的心腹过去,能起到什么作用。

如果不带兵过去,人家翻脸就可以将你抓起来,囚禁起来做傀儡。如果带兵过去,那更不现实了,这一路上十八路诸侯都还打着讨伐董卓的旗帜,一言不合就可能打起来。到时候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买卖。

当然,李儒是不知道这句歇后语的!

董卓思索了一下李儒的话,有道理啊,那怎么办,就认命张凉为幽州牧吧。

“张凉没有派别,不是什么人的门生,把他扶持起来,正好起到瓦解关外诸侯的结盟。”李儒继续销售他的观点:“根据探子消息,冀州如今已经被袁绍抢夺到手,袁门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一呼百应,再加上冀州乃是钱粮重地,如今袁绍得了冀州,简直如虎添翼,如果丞相不给予一定的控制,假以时日,恐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