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安西最后一个信使 > 第321章 幕后的主使者,诸国的太上皇!

退路!

信使的话让在场的所有岛国人愣在了当场!

完成杀死了天皇,完成宫廷政变,并且在岛国掀起了一轮腥风血雨之后,李师道确实掌握的岛国的实际权力。

在李师道的威逼利诱之下,岛国人确实在背后大唐捅了刀子,但是这并不代表在岛国人的心中对于大唐的恐惧就消失了。

正如板上田君麻吕所知晓的那样,白江口之战后,整整八次大规模遣唐使团的带来的影响之后,从岛国天皇到最下贱的贱民从骨子里对于大唐都充满了恐惧和敬畏。

李师道率领五百重甲步卒,正面击溃了守卫岛国皇宫的护卫,杀入岛国皇宫之内,将岛国天皇直接干掉,更是在无形中强化了唐军悍勇无敌的形象。

这位名义上的坂上信使的话,尤其是退路两个字,一下子揭开了藏在岛国人心底的恐惧、不安和徘回的情绪。

唐军非常可怕,这几乎是一个共识,但是在不知道郭戎诛杀令,李诵灭国令的情况下,在已经登陆了荣成的岛国人眼中,唐军再可怕也不如这个在岛国掀起了腥风血雨,让岛国几乎血流成河的李师道更可怕!

人都已经到唐土了,现在想到害怕和退缩还有什么用!

就在场的岛国人看来,现在两万唐军已经被大将军坂上包围了,胜利的机会是有的,至于以后会不会被唐军干掉是另外一回事,至少现在,干掉了这些唐军还能活着!

但是如果这时候选择了退缩,先不说能不能返回岛国,就算能回到岛国,等待自己的将是更为悲惨的结果,甚至还有可能会连累自己的家族……

而同样在场的胶东水师主帅李师道的心腹魏鹏飞则带上了轻蔑的笑容。

“这帮该死的蠢货,以为自己真的有得选择一样,不过,这坂上确实有点本事……”

正在魏鹏飞自言自语的的时候,信使突然转向了他,先是恭敬的行礼,然后开口道。

“魏将军,两万唐军陷入包围之后战斗非常激烈,在战斗中唐军使用了一种神秘武器,正是这种武器使得我军受到了巨大的损失!”

“这种神秘的武器可以爆炸、会喷火,会发出闪光的光芒,甚至可以让我军的将士点燃……”

“坂上大将军,源盛亲王、所有来自岛国的将领乃至武士们,都没有见到这这种神秘的武器……”

“故而,板上大将军希望魏将军能够亲临前线,魏将军见多识广或许可以知晓唐军这种神秘武器的尽快消灭唐军。”

“如果魏将军也不知晓,也可以借助部分水师中的战力,魏将军可以带领部分胶东水师中的士卒参与对唐军的战斗。而来在消灭了唐军之后,第一时间获取这种神秘的武器,送回岛国进行研发,破解唐军的秘密。”

听着眼前这名作为坂上信使的武士的话,魏鹏飞满眼都是笑容,坂上这个这个有部分中原血统的岛国人的算盘打得太响了,自己在百里之外都听得清清楚楚。

嘴上说的好听,自己见多识广,其实也不过是希望借助自己的力量去对抗被包围的唐军而已。

原本魏鹏飞是看不上岛国堪称械斗的战争的,对于平定了岛国北方,号称岛国第一武将的板上田君麻吕也是不屑一顾。

但是弄清楚了信使所告知的胶东局势之后,魏鹏飞反倒对坂上的看法有了质的改变。

作为代替李师道掌管胶东水师的主帅,魏鹏飞也不是庸才,不仅擅长海战同样擅长陆战。

对于坂上诱敌深入然后四面包围的战术非常认同,对于坂上敢于破釜沉舟的决心和勇气也颇为赞赏。

只不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些岛国人的战斗力终究是有上限的,毕竟就算是他,如果手中只有岛国人,也很难比坂上做得更好了。

从信使的描述来看,这一次前来的大概率应该就是那支太上皇手中的王牌,其他人不知道长缨军的长短,但是作为曾经平卢军的二号人物,李师道怎么会不知道长缨军的厉害。

事实上,在确定来的是长缨军之后,能将两万长缨军引到文登城下,再将这两万长缨军围困在文登城下坚持到现在已经超出了魏鹏飞的预期了。

所以,对于坂上的小心思,魏鹏飞并不在意。

毕竟眼下自己的主子李师道已经成为了岛国的太上皇,这些家伙虽然弱了一点,但终究共同利益和自己是相同的。

早日拿下这支孤军深入的长缨军,既可以拔除李唐皇室的一颗獠牙,又可以让岛国人在胶东站稳脚跟,这一切也算上符合自家的利益,所以,魏鹏飞并不介意帮助一下这些来自岛国的行径与禽兽无异的家伙。

要知道,魏鹏飞曾经代表李师道参加过在幽州蓟县举行的密会,作为李师道的心腹,魏鹏飞知道的远比其他人要多太多。

自家的主子是岛国的太上皇,但是不仅仅是岛国的太上皇!

在曾经幽州的密会上,陈宏志高谈阔论,反复横跳,给所有人的感觉都是陈宏志利用俱文珍的政治遗产掌控、安排了一切。

然而,人走茶凉,人亡政息,自古如此,俱文珍活着的时候,陈宏志在掌控了神策军的俱文珍的布置之下做到这些自然没有问题。

但是,俱文珍已经死了,而且是起兵谋逆之后被诛杀,陈宏志虽然逃走了,但是是带着谋逆反贼的标签逃走的。

虽然陈宏志到各地都会受到上宾的待遇,但是除了刘辟、任迪简等少数和俱文珍唇亡齿寒之人,再加上野心膨胀到了极点的河北三镇,有几个人是真心实意?

这也就是为什么参与起兵之人寥寥无几的原因。

在大唐之内尚且如此,更何况大唐之外?

如同丧家之犬的陈宏志哪有本事让吐蕃、南诏、新罗、百济、高句丽、岛国策动起来!

陈宏志能联系上吐蕃人,全赖对李诵怀恨在心的剑南节度使刘辟的牵线搭桥,而赤苏仁谢和尼玛巴扎愿意在表面上和陈宏志达成盟约围攻大唐则是因为吐蕃的政变,逻些城的血流成河严重的削弱了吐蕃的实力。

在所有人都知道吐蕃和大唐必须死一个的情况下,只有让大唐失血过多,甚至伤筋动骨才能保证吐蕃的生存。

至于南诏人,在吐蕃和剑南的逼迫之下,南诏人根本就没有任何选择的权利。

西南有剑南道的刘辟,至于东北则有胶东的李师道。

李师古还活着的时候,李师古作为平卢节度使牢牢掌握着平卢军的大权,但是李师古常驻郓州,目光时刻盯着大唐腹地,所以,李师古将庞大的平卢水师,以及平卢镇的海运贸易交给了自己的弟弟。

在常年的贸易之中,李师道悄悄的向辽东、辽西、新罗、百济、岛国、渤海国这些贸易的区域渗透。

对此,李师古心知肚明,但李师古牢牢的掌握着平卢镇的大权,再加上李师古的野心从来就是大唐和中原,对李师古来说平卢镇的实力越强,对他的价值更大,再加上当时李师道的渗透和拉拢也算不上过分,所以李师古对此采取了默许的态度。

然而,等郓州之战结束,平卢镇被一分为四,李师道独掌控胶东,李师道彻底放开了自己的野心,不仅加快了对于新罗、百济的渗透,更是亲自冒险拿下了岛国。

等到这时候,新罗、百济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被李师道掌控,新罗王和百济王在事实上已经沦为了傀儡。

至于刚刚复国的高句丽,那更是被李师道扶植起来的,至于原因很简单,李师古、李师道兄弟和曾经安西军的统帅高仙芝一样都是高句丽族人,而且还高句丽的贵族。

只不过,高仙芝虽然残暴,但是他选择了为大唐而战,李师古野心中原,窥探神器,但是在本质上李师古也将自己当成了唐人,只有李师道,从始至终都是把自己的高句丽人的身份看的更重!

在苦心经营之下,整个辽东、辽西、半岛、岛国几乎都处于了李师道的掌控之中,除了靺鞨人建立的渤海国。

事实上,李师道从来没有放松过对渤海国的渗透,渤海国连续十多年的内乱正是源于李师道的策动。

只不过,相比较贪婪、无耻、下流、软骨头的新罗人和百济人,渤海国的靺鞨人明显还是太死板了,能够策动叛乱使得渤海国实力大损失已经是极限了。

在脑海中将眼下自己主子李师道的整体情况思索之后,魏鹏飞知道仅仅依靠岛国人或许可以把两万精锐的禁军磨死,但是这些身材矮小,只有武器没有甲胃的岛国人能剩下多少可就不好说了。

毕竟,现在山东以及辽东局势还没有明朗,如果这些好不容易从岛国调来的兵马死光了,到时候反而会影响自家主子李师道的宏图远志。

毕竟这些岛国人虽然废柴,但是胜在听话,所以他们还是有用的。

随后,魏鹏飞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信使以坂上名义的求援,稍稍思索之后,魏鹏飞决定从每条船上抽到三十人到五十人不等,组成一支四千人左右的力量。

明天天亮之后,他会亲自带领这支纯唐人组成的军队和岛国人一起出发,前往文登县,帮助岛国人将被困于文登城下的唐军歼灭。

随着各种命令的不断下达,在几名以武士冒充的信使的言语之下,所有的岛国人忙碌了起来,整个营地灯火通明,海船之上的岛国援军正一刻不停的从停泊在码头之上的海船上下来。

此外就连水面上都有大量的点燃了照明火把的小船在不听的穿梭,不停的将岛国兵马从海船上运送到沙滩上。

刚开始还好,海面上风平浪静,小船可以相对安全来回穿梭,然而好景不长,时间刚刚超过午夜,风依旧不大,但是潮水却已经涨了起来。

随着涨潮开始,浪头也随之变大,一艘又一艘的小船在浪头之下被打翻,仅仅一波,至少十几人瞬间沉入水底,虽然水深只有不到三丈,但是足够将这些小矬子们直接淹死。

魏鹏飞虽然不在意这些岛国人的生死,但是如此下去太过影响卸货的速度。

连续两拨几十人石沉大海之后,实在看不下去的魏鹏飞直接下令,让剩余没有完成卸货的十余艘海船借助涨潮可以躲避暗礁的机会,直接冲上沙滩。

随着魏鹏飞的命令下达,原本在海面上川流不息的小船消失,两个时辰之后,当大潮接近顶点的时候,十余艘两千料以上的海船齐刷刷,直挺挺的朝着码头两侧的沙滩上冲去。

随着海船冲上岸边,大量晕晕乎乎的岛国人陆续从海船上跳下,虽然这些家伙跳下海船之后的第一件事大部分都是狂吐不止,但是终究大多数人还是顺利完成了登陆。

而魏鹏飞在举着火把带着一种亲随开始沿着所有冲上沙滩的船只附近徘回。

整整一个时辰之后,当天边已经泛白的时候,魏鹏飞终于长出了一口气,拜涨潮所赐,所有的船只并没有损坏。

随着天色变化,当太阳微微升起的时候,近三万岛国援军以及近五千胶东水师士卒从荣成湾的港口出发,沿着道路向着文登县方向进军。

随着岛国援军的出发,隐藏在岛国港口营地附近的侦察兵悄然消失在了丘陵和山谷之中。

随着侦察兵的返回,确定了岛国人已经老老实实的按照自己的吩咐离开,尤其是出击的还有近四千人高马大的胶东水师士卒之后看,郭戎握紧拳头,重重的朝着沙盘上来了一拳,整个人的脸上充满了兴奋。

“传我的命令,即墨水师继续监视荣成湾,如果胶东水师船只敢于离开,立刻阻击,不得放过一艘船只离开荣成湾。”

“剩下,崂山卫,长缨军新一团三营,长缨军新二团四营,跟随我出击,老子带你们去狩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