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安西最后一个信使 > 第285章 什么是阳谋!

“韩帅对吴少项、吴少雄如此推崇?”

“呵呵,何止是推崇,”韩弘带着一种苦笑,以一种莫名的语气感叹道,“以你的年龄有些东西或许不太清楚,但是老夫清楚的很。”

“我问你,你是不是一直很好奇,明明吴少项在你的压迫之下已经开城投降,交出了兵马,为什么太上皇不仅没有趁机收回淮西,反而加吴少项为使相,解除了对淮西的封锁?”

郭戎点了点头,这事他还真的很好奇。

“贞元十五年,陈许节度使曲环病死,吴少项趁机扩大疆土,出兵攻掠临颍县,包围许州,这时朝廷下诏削夺了他的官爵,分遣十六道兵马前来讨伐。”

“十六道?”

嘴上没说,但是一个大大的卧槽从郭戎的心中划过,十六路讨伐,就小小的淮西还不得被刮地三尺,寸草不生么……

“怎么,郭郎很惊讶么?”

“毕竟是十六路兵马,恐怕二十万大军不止吧,这……”

“呵呵,吴少项长于军事,善于练兵,故而淮西军一向精锐,吴少项又控制严密,因此讨伐战争进行的并不顺利。”

“十二月,讨伐军兵败小溵河损失超过两万。”

“贞元十六年三月,夏州节度使韩全义与陈许节度留后上官涚联军再度进攻,战于溵水南,大败,损兵过万。”

“四月,老夫的三万兵马兵败淮水,损失超过八千。”

“五月,易定节度使张茂昭兵败汝水,损兵超过五千。”

“六月,山南东道节度使李荣兆兵败郎山,损失超过五千。”

“七月,韩全义、上官涚联军驻军于五楼行营,遭到淮西军偷袭,再败,韩全义死于乱军之中。”

“卧槽……”

听完韩弘的讲述,郭戎直接目瞪口呆,凭借一己之力,硬生生的把中原几乎所有的藩镇揍了个遍,这已经不是一般的牛人了。

但是震惊的下一瞬间,郭戎突然反应了一个问题,自己当时根据李诵的指点,走的似乎也是这样一个路子。

“韩帅,小子有一事不明,还请指教。”

“无妨,直言就好。”

“韩帅,当年在各路名将统帅之下的十六路兵马都没能让吴少项退缩,怎么自己三千骑兵到了蔡州吴少项就直接投降了?”

“哈哈哈!”

韩弘的一阵狂笑晓得郭戎是一阵发懵,就连旁边的韩湘也是一脸愕然。

“韩帅,我说的有什么问题么?”

“郭郎,这么明显的问题,不应该啊,昔日朝廷是分遣十六道兵马讨伐淮西,而你呢?”

韩弘一言点醒梦中人。

郭戎懂了,旁边的韩湘也懂了,朝廷分遣十六道兵马讨伐淮西,和朝廷派遣自己的精锐兵马亲自下场,带领各路兵马讨伐淮西是一回事么……

看两人明白,韩弘点了点头,开始更加详细的解释。

“明白了就好,朝廷虽然下旨派遣十六道兵马讨伐,但是真正愿意尽全力的不过是夏州节度使韩全义与陈许节度留后上官涚,其他兵马包括老夫在内,更多的是想要占些便宜而已,根本就不会拼命作战,再加上出动的兵马虽多,但是却没有统一的指挥,自然给了吴少项各个击破的机会。”

“而元和二年就不一样了,在世人眼中数万精锐禁军兵临城下老夫选择了妥协,挟持大胜之威数万朝廷精锐威逼淮西,太上皇可以坐镇汴州的,周围的几十万大军蠢蠢欲动偏偏又引而不发,这是何等的压力。”

“若你是吴少项,在对方突然兵临城下,战无可战,退无可退,守不能守偏偏给了自己一条退路的情况下,会选择死扛到底还是妥协退让?”

“……”

“老夫昔年也不是没有争锋之心的,只不过看到了你麾下的禁军之后所有的心思都消散了。”

“小子,记住一点,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阴谋诡计都是苍白无力的,但是反过来,在拥有绝对实力的时候,任何计策和谋略都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今天这一战老夫看的是清清楚楚,现在我更加庆幸曾经做出的决定,所以我相信吴少项在经历今天之后多半也会收起逆反之心。”

韩弘的声音落下,几人所在的军帐之内瞬间安静了下来。

韩弘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悟给郭戎和韩湘两人带来了巨大的启示,就在郭戎和韩湘两人静静回味的时候,军帐被直接拉开。

然而,人还没有进来,声音却先传入了几人的耳中。

“头儿,他们已经谈完了,正在等你!”

看着愣头愣脑直接冲进来的折牧雨,韩弘稍稍一愣。

“看来他们的速度还挺快啊。”

轻轻叹息之后,韩弘将目光投向了郭戎。

“其实,你今天怎么想的我大概能猜的出来,不过我议你最好就不和吴少项有太深的瓜葛,至少现在不要。”

“吴少项、吴少雄两兄弟都是心高气傲、才智出群之辈,我不知道你是怎么说服吴少雄的,但是能有一个吴少雄愿意留下来帮助你,已经算是意外的收获了,有时候过犹不及啊。”

郭戎点了点头,韩弘的建议相当的中肯,在本质上和自己的想法基本是吻合的。

虽然是败军之将,但是吴少雄依旧不失为大人物,而且是能力非常强的那种。

虽然李诵没有给郭戎明确的指示,但是郭戎也不是白白在李诵身边虚度了几年的时光,不再是每一步都需要太上皇指挥的时候了。

以郭戎对太上皇李诵的了解,这种能力不俗,不是罪大恶极,而且有挽回价值的人多半是不会浪费的。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吴少项是跟自己没有多大关系的,至少在现阶段是没有什么直接关系的,至于日后会怎么样那是日后的事。

至于今天,自己专门安排折牧雨给吴少项解答疑问,以吴少项这种老家伙怎么可能看不出自己表达出的善意。

再加上吴少雄的工作,就算不能让他对自己怎么样,至少不至于成为敌人,日后掌权之后不会给自己使绊子,也就达到了郭戎的目的。

“谢韩帅指点,请韩帅稍后,郭戎去去就来。”

向韩弘致谢,郭戎转身离开,突然产生了一个念头。

几十年来,宣武军虽然也出了不少问题,但是总体上还是服从长安的,这么多年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震慑淮西军,韩弘自己也说过在吴少项手上吃过亏,如果让韩弘对上吴少项会摩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想着想着,已经离开了军帐的郭戎转身,重新回到了军帐之内,看向了韩弘。

“韩帅您有没有兴趣,去见一见这位老对手、老朋友么?”

郭戎去而复返,韩弘颇感惊讶。

听到郭戎的建议,韩弘的第一反应就是拒绝,开什么玩笑,自己跟吴少项有什么好见的。

然而,还没等拒绝的话出口,韩弘自己也萌生了一个想法,之前你来我往交手了十多年的时间,还真的没有好好面对面的在一起过。

而且,自己说实话之前吃亏是不少的,这一次应郭戎的请求出兵,结果引出了的属于吴少项的兵马远远超出了自己的估计。

如果不是自己及时调兵,整整六万淮西军,足以将颍州吞下,猝不及防之下能在宋州挡住吴少项都很困难,如果真的发生了,后果不堪设想。

只不过,现在,风水轮流转了,野心家已经变成了败军之将,阶下之囚。韩弘突然感觉,跟这位打了十几年仗的老朋友,老对手见面。

“既然你有这个想法,那我就勉为其难的答应了。”

说罢,在折牧雨的引领下,郭戎一行人离开所在的军帐,直径前往了中军大帐所在。

迈步进入中军大帐,郭戎一眼就看到了大帐之中卧榻旁边吴少项、吴少雄兄弟二人脸上和煦的笑容。

很显然,吴少雄应该如同他自己所说的一样,搞定了自家的兄长。

带着满意的笑容,郭戎大步上前,然而还没过两步,郭戎发现吴少项脸上的笑容突然就凝固了,下一瞬间整张脸更是阴云密布。

郭戎回头,结果看到了春风得意,红光满面,笑靥如花,看起来直接年轻了十岁的韩弘。

好家伙,韩弘这老家伙果然不是省油的灯,一句话都没说,但是就这表情不把吴少项气死也差不多。

看场面和气氛有些尴尬,在场唯一一个横着的吴少雄咳嗽了两声,伸手指向了郭戎。

“兄长,这位就是长缨军郭戎将军,这位……”

郭戎迈步上前,准备礼节性的和吴少项寒暄几句,然而还没等郭戎说话,准确说还没等郭戎走到吴少项的身前,韩弘已经大步超越了郭戎。

接下来,在几人惊愕的目光中,韩弘突然将自己的手伸向了对自己横眉冷对的吴少项的肩膀。

猝不及防之下,不怀好意的韩弘成功得手。

等吴少项从惊愕中回神的时候,发现自己的肩膀已经被韩弘死死的揽住,虽然两人的身材都比较高大,但是就单纯力量而言,韩弘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吴少项努力的试图挣脱,然而却苍白无力。

“多年不见,没想到今天竟然能在这里见面,这也算是一种缘分吧,要不要找个地方叙叙旧,深入交流,好好探讨,试着切磋一下?”

叙旧、交流、探讨、切磋,听到这几个词,吴少项停止了挣扎,而是微微眯起了眼睛看向了依旧笑靥如花的韩弘。

面对吴少项的怒视,韩弘微微一笑,轻轻的松开了自己的手。

“看来是老夫考虑不周了,毕竟吴大帅今天刚刚和郭戎大战一场,想必已经非常疲倦,此时邀请确实有些乘人之危了,吴大帅在中原纵横数十载,未尝一败,万一传出恐怕会伤了吴大帅的威名,罢了,罢了,……”

韩弘一边说着,吴少项的脸已经渐渐的涨红了,两只沙包大小的拳头也握得咯吱作响。

“机会难得,怎么能就此错过,韩帅请!”

“好,爽快!”

说罢,两人直接朝外走去,临出门之前韩弘突然一个回头,给了郭戎一个你懂的眼神。

事实上,郭戎只能猜出一部分意思,可不敢说自己全懂,毕竟知道这两个沙场宿将在这一短短的交锋中使用多少阴谋、诡计、谋略……

当然,有一点郭戎是读出来了,那就之前韩弘刚刚给自己讲过的东西,实力和谋略。

韩弘本身的目的就是把吴少项带出大帐,至于怎么出去其实并不重要。

如果吴少项配合可以体面的走出去,如果不配合韩弘愿意直接把吴少项拖出去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吴少项未必不是在演戏,未必不是顺水推舟从而减少和自己的接触,到底怎么样郭戎不得而知,但是吴少项最终按照了韩弘所指定的道路自己走了出去。

明明知道这是激将法,明明知道自己多半打不过韩弘,面对韩弘的邀约或者说逼战却依旧不得不应战,这就是**裸的阳谋。

郭戎知道,韩弘这是现场给自己展示什么叫阳谋,阳谋的本质就是利用强大的不可抵抗的实力迫使对方服从自己的命令,或者达到自己的要求。

昔日在李诵的要求下逼降吴少项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就是凭借三万禁军的亲自下场的硬实力实现的阳谋,否则如果没有三万禁军,或许会再给吴少项一个连打十六路兵马的壮举。

渐渐地,郭戎的思绪继续发散,历史上的阳谋部似乎也是如此,阳谋的本身必须要足够实力的支撑。

推行过推恩令的不只有汉武帝刘彻,汉武帝的老爹也尝试推行过,只不过结果是提出了推恩令的主父偃成为了牺牲品,还引发了险些动摇两汉根基的七王之乱。

汉武帝的推恩令如果没有强大北军、南军的支持,未必就不会发生一次七王之乱。

二桃杀三士,设置计谋的是晏子,然而能够实现的最大的前提是赏赐桃子的是齐王,而不是什么阿猫阿狗。

围魏救赵,本质上是并不是为了救赵,而是为了避免魏国更强,孙膑乘虚攻魏,直接告诉魏王、庞涓,你也没辙,怎么着你都要吃亏,而能够实现攻敌必救的前提是十万齐国大军,以及强大的经济实力。

而最能体现阳谋本质的则是最后一条,挟天子以令诸侯,想要挟持天子,挟持过天子的不止一人,然而最终能够实现的只有一个曹老板。

从头至尾,两个年近五旬的老将直接把郭戎当成了空气,但是此时此刻郭戎在两人离开之后却恭恭敬敬的行了一个军礼。

随着两位大老离去,整个中军大帐中的氛围瞬间缓和。

趁着郭戎向着离去的两人行礼的功夫,卧榻之上的吴少雄给了韩湘一个眼色。

从吴少雄的眼神中,韩湘看到了吴少雄有事情需要告知郭戎,于是果断的拉着浑然不觉的折牧雨离开了大帐。

随着韩湘、折牧雨的离开,中军大帐中就只剩下了郭戎和满身绷带吴少雄两人。

“吴先生,不知道吴先生和令兄长交流的可还顺利?”

“郭将军,请放心,兄长确实已经吸了争霸之心,没有了谋反之意,这一点我非常确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