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安西最后一个信使 > 第236章 府谷折氏

大唐:安西最后一个信使 第236章 府谷折氏

作者:一只橘猫压海棠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7 00:26:25 来源:笔趣阁

树林可以提供遮蔽,可以提供柴薪,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利用树林进行防御,所以选择树林的边缘进行短暂的休息,基本是所有骑兵的共同选择。

只不过郭戎他们倒霉也就倒霉在这一点上,因为但凡是马贼偷袭,也绝对不会在前半夜进行,毕竟前半夜大家的警觉性还比较高,攻击成功的难度比较大。

而一旦进入后半夜,所有人都会处于困倦之中,到时候飞虎爪往城墙上一扔,攀缘而上,干掉卫兵,打开城门,大队马贼蜂拥而入,杀人、防火、打家劫舍、勒索绑票多在此时。

在西北,被马贼攻破的村镇、集寨、坞堡莫不如此。

所以,前半夜吃饭、睡觉,养精蓄锐,后半夜攀爬、袭击打家劫舍才是马贼常用的套路,然而对此郭戎等人并不算了解。

郭戎他们就着水吃了一点肉干和面饼,布置好警戒和哨兵,连续行进了几天狂奔的郭戎也和衣而卧,酣然入睡。

而此时的府谷镇所在的小城之中,已经喧闹起来,正在安睡的府谷镇的边军以及百姓统统被直接唤醒,马贼可能要来袭的消息很快传遍全镇。

曾经的府谷以党项、羌、胡为主,而今则是汉胡混杂,不过无论胡汉,但凡长在这份土地,那都是彪悍异常。

很快,在边军军校、祖老、老卒的动员指挥之下,全镇男女老少一齐上阵。

就在郭戎的鼾声刚刚响起的时候,府谷镇的紧闭的大门被悄悄打开,留下了镇子中的老弱妇孺坚守城池,两百府谷镇的驻军,加上七八百人的成年男女,悄无声息地从大门中走出。

仗着对于地形的优势,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中朝着小树林慢慢地摸了过去。

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小树林之中已经鼾声如雷,而府谷镇近千人的百姓以及边军以及操持着各色兵刃,将不大的树林团团围住。

随后,在驻军的校尉一声令下,边军顶在最前面,百姓跟在后面,大队人马排成了松散的队列,开始缓缓地压向树林之中。

边军的士卒小心翼翼地前行,走到距离树林不足五十步的地方,树林之中依旧鼾声如雷。

听着阵阵如雷一般的鼾声,带队的校尉放松了不少,睡得这么踏实,可见这帮马贼的心理素质相当不错,在马贼中多半也属于马贼中的扛把子。

只不过再扛把子也是马贼而已,如果设置了巡逻或者哨兵,怎么可能如此轻松地推进到这样的距离,若是在军中,宿营不安排稍微恐怕带队军校的人头掉落落地了!

然而就在这一刻,一个声音突然小树林的边缘,距离边军不足不到二十步的地方传来。

“什么人?”

在这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这一声突兀的呼喊,带有了无穷的穿透力和威慑力,使得正在前行的边军,以及边军后面的百姓全部一顿。

在声音喊出之后,不仅进攻停滞,同时也对于树林的熟睡的郭戎等人起到了示警的作用。

听到了哨兵示警的声音,郭戎一个激灵就直接翻身而起,感受了一下周围,自己好像被人包围了!

这里是大唐的土地,自己一行人在一座大唐的城池面前被包围了,这让郭戎很有一种见鬼的感觉。

不过,对于突袭这种事,郭戎经历的不要太多。

换作是自己,如果发动袭击的时候,如果有弓弩和弓箭一定先来一轮齐射,现在既然没有箭失和弩失,那说明对方并没有太多的弓弩!

马槊、长矛、长枪一类的骑兵的长兵器没有带在身上,但是横刀一类的防身兵器全都在手上,不少人的弓弩也在身边。

“敌袭!备战!结阵!”

随着郭戎的一声令下,被惊醒的一百多长缨军精锐,立刻开始整顿装备,以郭戎所在的位置开始集结,短短十几息的时间,一个双层的小型防御阵型已经出现在了这伸手不见五指的夜空之下。

长缨军所做的一切在为包围圈外的人来说,只是一阵急促甲胃碰撞的声音,虽然有些惊讶,但是为首的那名边军校尉却没有下令止步。

结阵完成,对方依旧没有万箭齐发,郭戎瞬间就安心了不少,只不过对方显然仍然在继续前行,并没有止步。

“哨兵,示警!”

紧接着,七八支弩箭从漆黑的林地飞射而出,

“嗖!嗖!嗖!嗖!嗖!”

每一支都钉在了走在组前面的边军士卒的脚下,包括那名指挥围攻的边军校尉。

距离自己的脚面不足三寸距离,让所有边军的士卒惊出一身冷汗,这是示警,如果再敢走一步,那射中的就不会是面前的泥土而是胸膛了。

哪怕没有命令,推进的进程随之停滞了,一众边军以及边军的校尉也有些蒙圈了。

对方喊出的是标准的关中口音,弩箭也是军中制式的两石或者三石强弩,还有这示警的表现,无论如何看起来也不像是马贼,而像是乌龙。

然而让人细思极恐的地方也在于此,整个过程从始至终,只有一声示警作用的呼喊,随后声息的就只有甲胃的碰撞声音,弩失破空的声音,除此之外没有任何一点话语和命令。

边军的校尉彻底蒙圈了,这是何等的一支强军,这TM要是马贼自己就把自己的横刀掰开嚼着吃。

郭戎震惊于对方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中无声无息地将自己包围,而边军的校尉则被郭戎麾下长缨军精锐的高效、迅捷、干练所震惊。

仅仅一个照面,双方都知道对方绝对不是轻易相与之辈。

不过相对来说,郭戎还是反应更快一些,郭戎不相信这普遍有夜盲症的时代,有一支军队会比自己长缨军侦察兵的夜战能力更强!

对方多半是利用对地形的熟悉的本地人,也就是说这多半是一个误会,就在边军校尉还在发呆的时候,又一声来自郭戎的厉声喝问从小树林中间传出。

“我们长缨军!你们是什么人?为什么要袭击我们?”

听到对方的话语,知道了对方的来头,指挥围攻的边军校尉明显一愣,长缨军他当然是知道的,那是护卫太上皇的禁军。

毕竟十几天之前,整个振武军都集结到了单于都护府边,只不过他好奇的是长缨军应该去丰州了,怎么会来到这个地方。

“振武军,麟州巡防第三团,我是第三团校尉李想!”

“我们郭戎将军在此!”

“可有凭证?”

对方是振武军守城的郡兵,这个身份是可以对得上的,郭戎解下了自己的鱼袋放到了韩湘手中,然后韩湘大踏步前行,很快,郭戎的鱼袋被韩湘送到了振武军校尉的手中。

借助火折子微弱的光芒,看到郭戎金色鱼袋和金色鱼符,这名佳作李想的校尉险些一头栽倒在地。

确认了郭戎的身份,双方的误会解除,被临时集结起来的百姓返回,随后校尉李想非常尴尬地将郭戎等人引入了府谷镇之中,直接驻扎在了府谷镇之中的军营里。

误会虽然解除了了,但是对于郭戎所率领的这一支精锐,到了极点的长缨军,整个府谷镇充满了好奇。

府谷镇的边民的见识不弱,强军他们不是没见过,只不过在如此黑夜的情况下,能够精准地将弩失射到脚下就很惊人了,这份本事可不是一般人能够拥有的。

结果,第二天清晨,郭戎还没有出门,就陆续有人已经在悄悄地打量,昨天带给了他们巨大震惊的禁军。

有些在打量他们的军备,有些人在观察他们的作风,有人在猜测他们的目的,当然也有人在打探如何才能加入这样一支看起来战力强悍、装备精良的队伍。

毕竟,当然,这也很好理解对于党项、羌、狄、契丹等民族来说,从军打仗总比在土里刨食要容易一些。

看着如此热情的府谷百姓,郭戎干脆也没浪费,给大部分的随行士卒放了半天假,让他们自我调整,顺便将长缨军全方位地展示给府谷的百姓。

然后郭戎干脆派人召唤了几个好奇心尤其重要的人,简单询问了一下折牧雨,随后在知情人的带领下,带着韩湘以及五六名卫兵,直接前往了折牧雨的居所。

很快,郭戎一行人抵达了一处颇为宽阔,但是多多少少有些破败的院子。

轻轻叩门,接着房门被打开,一个身高大概接近六尺左右,身材匀称,看起来大约十六七岁的少年,正惊讶地看着自己一行人。

“折牧雨?”

“正是!”

“你知道我是谁么?”

“您是长缨军,郭戎将军?”

“昨天晚上我曾随乡党一同出城!”

“既然这样我就不多说废话了,关于我此行来到府谷的目的,相信他也听到了一些说法,不过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我此行而来主要是为你而来,你很愿意跟随我前行么?”

郭戎的话明显出乎了折牧雨的预料,估计折牧雨也没想到郭戎会这么直接。

“郭将军,我可以询问一下原因吗?”

“当然可以,不过,你难道不邀请我入门详谈么?”

这时候折牧雨才发现郭戎还处于门外,匆忙上千为郭戎开门,让将郭戎请入了房间之内。

房间不算小,不过陈设也不算少,好在房间整洁,无异味,从这一点来看,折老爷子的孙子还是一个比较注意细节的人。

“郭将军,关于我……”

“我说了,你可以问,但是现在我不能告诉你太多的细节!”

“……”

“我能告诉你的只有一个名字!——折云谷!”

果不其然,听到折老爷子的名字,折牧雨一下子就激动了起来。

“您是说阿翁……”

“我什么都没有说,不要瞎猜,你只需要告诉我你是否愿意跟我离开府谷!”

“郭将军,我可以知道我需要跟随你去哪里啊?”

沉着、冷静、有独立的思考能力,郭戎感觉这小子的潜力已经相当不错了。

“当然,你现在需要作为我的亲卫,而我现在要返回丰州,然后带领禁军进入漠北草原,至于去干什么,这就不能告诉你了!”

听到郭戎说出的漠北草原,郭戎明显感觉折牧雨的目光中升腾起了一丝热切的光芒。

“好,我跟你去,郭将军。”

“嗯?”直接就答应了下来,郭戎多少有些吃惊,“不跟家里人商量一下吗?”

“牧雨年幼之时,曾听伯父讲述阿翁之言,苟利益国家生死以,*******,将军率众出击草原,征伐漠北,牧雨若能起微薄之力,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更何况,牧雨已经没有了家人,敢问将军何时出发?”

“你需要多长时间准备?”

“一个时辰足矣?”

“一个时辰够吗?”

“自三叔战死,如今家中,只余牧雨一人,原本可以随时出发,然牧雨得族中亲人以及街坊照料良多,今日随将军离去,不知道何时才能有机会返回家乡,还需要致谢,离别。”

“有情、有义、有信、有理、有节,好,准了去吧,我就在这里等着你,等你准备好了,就和韩湘一起充当我的亲卫,我们随时可能出发!”

“遵命!”

看着折牧雨转身离去,郭戎一边环视房间内的陈设,一边询问身边的韩湘。

“觉得这折牧雨如何?”

“年龄不大,但是气度沉稳算是个好苗子,我现在很好奇你和太上皇所说的折云谷将军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折云谷?”

那是一个看起来令人尊敬,但是内心肮脏不堪,猥琐到了极点,蔫坏为的老头子!

“那这府谷镇呢?”

“别的不说,昨天晚上,说实话,将军,真的吓了我一跳,他们竟然在漆黑的夜晚抹黑就摸了过来,固然是有对地形熟悉的原因,但是无论男女老少都能做到一点,那也是非常了不得了。”

“你的意思是他们不错?”

“要知道,将军我们长缨军晚上的视力相对好一些,那是因为天天每天都有肉食,而他们恐怕是没有这个条件了……,而且,这些家伙的脚步太轻了,发出示警的哨兵直到距离他二十步才听到了他们的前锋,这种绝对是有天赋加成了。”

听着韩湘一条一条地描述,挥了挥手。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帮我把府谷镇的三老、折氏的族长、祖老,还有振武军的那个校尉,召集到这里来,至于原因,告诉他们我有话需要询问他们。”

郭戎这样一个从三品的禁军将军,对于这样一个小破城镇而言,几乎如同官职的天花板一般的存在,韩湘离开不到一刻钟,几名老者外加昨天晚上那位振武军的校尉已经到齐。

面对郭戎所询问的折氏的渊源,近几十年折氏的兴衰,折云谷、折牧雨的各种信息,这几位在府谷镇大老一般的人物,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当折牧雨完成了自己的感谢之旅,回到自己家中的时候,看着一屋子的长辈,神情明显有些发懵。

看着几位族老看向折牧雨时候溺爱的眼神,郭戎就知道刚才这些老人家说的没错,折牧雨这孩子确实很受他们的喜爱。

眼前的这几位折氏族老看起来是一帮平平无奇的老头子,但是他们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从军几十年成功活到退役的老兵油子。

而这些老兵油子的主要任务就是一个,向家族中的年轻一代传授战场上的经验和战斗的技巧,折牧雨正是其中之一。

看到折牧雨返回,想到这些从小就接受训练的折氏子弟,郭戎心潮澎湃,这TM都是优秀军官的苗子啊!

随即,郭戎冲着折氏的族长折云彭呵呵一笑,随即说道。

“折族长,向牧雨一样已经到了合适年龄的孩子还有多少?”

“大约十人!”

“如果说我想把他们跟折牧雨一样,全部带走,您们会心疼么?”

折氏的族长以及几位族老一阵发懵,而府谷镇其他人的脸上则充满了羡慕的目光!

春秋时期的赵国,统一后的秦国,还有汉代,甚至隋唐的初年,都穿越麟州,在很长一段时间,府谷所在的地区就是对抗草原异族的第一线。

然而,随着贞观年间,连续击破突厥以及薛延陀,大唐的势力范围一度向北扩张数千里。

而今,哪怕现在大唐衰落了,但河套依旧控制在了大唐的手中,丰州以及三座受降城的存在使得像府谷镇一样的地方已经不再处于交锋的一线。

然而,边关一旦发生战事,北边的天德军、西边的朔方军、东边的河东军都会下意识地从府谷这样地方征募士卒。

不过,同样是征召被郭戎这样的大将征募为亲兵,显然比其他的方式要好太多,未来的成就更是高了不止一个起点。

按道理来说这不应该是一个很难的选择,但是折氏的族长却犹豫再三,知道百余息之后,折氏的族长才艰难地说出了一句话。

“若大唐需要,我折氏定然会竭尽全力,我折氏成家立业尚未被征募者尚有三人,可以一并为将军所用,只希望将军是否能将使征召的时间宽限一些,让这些孩子们有一个家室留下一个子嗣,使得我折氏可以继续为大唐尽忠!”

这几句话,给了郭戎一种别样的震撼!

有时候忠诚这种东西真的不是用几句话可以说清楚!而是用几年几十年、几百年来铸就的荣耀。

虽然郭戎不知道折氏为什么要如此,但是以凡人之躯体,血脉之传承,铸就的荣耀,郭戎感觉折氏的忠诚已经熔铸在了血脉里面,比起那些在安西坚守的几十年老头子们相比不多承让。

这样的兵自己不要难道还能便宜了别人么?

“折族长,就凭借你这一句话,我可保折氏百年荣耀,从现在开始,你们折氏的族人我郭戎预定了!”

“现在已经有家室的人,可以跟我走,没有家室的,等到成婚有了子嗣之后,直接去长安北禁苑,找长缨军报到,到时候提上我的名字就好。”

“而且以后但凡有折氏子孙成年,可以一并按照如此的程序,到长安进入长缨军,只要我还在长缨军中一天,长缨军中就永远会有折氏的一席之地。”

关于折氏以后募兵的问题和折氏族长达成共识之后,郭戎开始询问最后的一件事情。

“府谷镇现在是否有大规模的石炭矿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