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安西最后一个信使 > 第228章 聪明人

大唐:安西最后一个信使 第228章 聪明人

作者:一只橘猫压海棠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7 00:26:25 来源:笔趣阁

此时的太上皇李诵正站在马车旁边的小土丘上观察这庞大的队伍,等到裴植、刘润龙抵达跪拜,李诵呵呵一笑,让他们起来。

“你就是刘润龙?”

“回……”

激动不已的刘润龙刚刚开口,而李诵则根本就没有给他说话的机会,一个字都说完,李诵的声音就传入了他的耳中。

“根据情况选择是否点燃烽火,而不是看到异族的骑兵就点燃烽火,不错,脑子很灵活,朕很欣赏你的作风!”

“长城、烽火台、烽燧堡、大唐的边军这些东西的目的其实是一样的,那就是守卫我大唐的黎民百姓,守卫我大唐的沃土!”

“只要能达到这一目标,朕认为都是忠于大唐的,至于过程,朕认为不重要,朕很看重你的这份能力和应变,好好做下去吧,你是个聪明人,相信你会明白我的意思,好了,去吧!”

几句模棱两可的话说完,李诵轻轻拍了拍刘润龙的肩膀,然后在张道爷的搀扶之下缓缓地回到了马车上。

很快,马车启动,在周围骑兵的护卫下,汇入了向西的禁军队伍之中,裴植和刘润龙两人静静的目送太上皇的马车离开自己的视野,刘润龙皱起眉头。

“贤弟,太上皇这是什么意思呢?”

“兄长这我怎么可能知道呢,我还是第一次听到太上皇如此的称赞一个人,肯定不是坏事,走,我送你回去!”

“对了贤弟,你们这是要去哪啊?”

“继续护卫太上皇巡视边关啊,接下来应该是河东道,然后是振武军,丰州,朔方军,最后从陇山返回长安,应该是这样的顺序,不过中间也不好说,万一太上皇心情好了,去哪都有可能……”

一边说,一边聊,将刘润龙送到怀安堡,裴植策马离去,回首望向纵马疾驰离去的裴植,刘润龙目光异常的复杂。

自己那些小伎俩或许能忽悠裴植这种年轻人,但是绝对是瞒不住太上皇的。

太上皇看向自己的第一眼,刘润龙就有种感觉,自己已经被看穿了,以太上皇之尊,还有这强大的护军收拾自己毫无问题。

但是太上皇不仅留下了自己,还嘱咐自己要继续做下去,至于过程不重要,结果才代表一切……

自己到底该怎么做呢?

重新回到了望楼之上,刘润龙凝望望着缓缓西行的队伍,当拖在最后运送辎重的平卢军都已经消失之后,刘润龙想明白了他的想法也随之定了下来,。

太上皇既然说了,过程不重要,结果才能证明一切,那自己还犹豫什么,人死鸟朝天,不死万万年。

这一刻,想了想最后裴植对自己说的几句话所透露出的内容,刘润龙也回过神来了,裴植这个小兔崽刚开始就在忽悠自己。

想了想此时此刻,存放在自己库房里足够装备千余骑兵的装备,刘润龙笑了,听太上皇的,只要最后都是大唐的,过程不重要!

“刘全!刘全!”

随着声音,刘全匆匆登楼而上。

“派人去通知大帅,准备运往草原的货被太上皇的大军干掉了,让大帅尽快筹备一批货!”

“少爷,货不是都在咱们库房里面吗?”

“混账东西,你还敢质疑我了,我说被太上皇劫了就是被太上皇劫了,还有,告诉大帅,太上皇的大军会沿着长城一路西行,最终返回长安,让大帅小心一点就好,不必太过惊讶!”

“还有,往草原派人,告诉他们这边的货被劫了,让他们再送三千匹战马来,否则,想要货没门!”

“少爷,如果他们不想要了呢?”

“不想要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告诉他们,拦截他们货物的是太上皇的护军,就算是不想要装备了,也要把战马给老子送过来!”

“别以为老子不知道他们想干什么,他们要是不在一个月内把战马送过来,老子就把他们的计划通知太上皇,到时候就是我大唐的十几万大军大举北上了!”

“对了,把战马从三千匹提高到五千匹,多出来的两千当老子的精神损失补偿费!(老子TM快被太上皇吓死了!)”

“回来,你亲自去一趟北边山谷里面,把买家送来的战马给太上皇的队伍送过去,就说是刚刚发现的一个野马群,怀安堡养不起,就请太上皇和禁军代为照顾了。”

“少爷……”

瞅了瞅看傻子一样眼神看自己的刘全,刘润龙一脚就踢了上去。

“混账,少爷我不是傻子,快去,这一次做好了,我刘氏就真的复兴有望了!”

这句话之后,虽然还是满脸的狐疑,但是刘全再无废话,转身开始按照刘润龙的布置去分配任务。

相比较迅速下定决心的刘润龙,带领大军向西禁军的郭戎是比较纠结的,而纠结的原因是到底该派多少骑兵赶往回鹘。

这种超长距离的奔袭,一人双马都是只是标配,而且为了保证发生骑兵对抗时候的冲击力,重骑兵还需要多出一匹马带上重甲。

如果六千骑兵全部出发,随行禁军中的一万两千匹战马根本就不够。

如果只有三千骑兵出击,战马是足够,但是兵力稍显不足,一旦遭遇了正面的大规模骑兵对抗,会非常吃亏。

临近正午,正在郭戎因为分兵多少而纠结的头发快薅秃了的时候,突然接到了大队骑兵来袭的报告。

虽然不知道是谁吃了熊心豹子胆,敢来偷袭自己,但是以及走了数千里的这支兵马配合早已熟练。

随着郭戎的命令,处于行军中的大军迅速开始换装,列阵,就地从行军状态变为防御状态,同时骑兵在两翼展开,渐渐地照着目标来袭方向包抄。

就在双方快要进入接战距离的时候,负责包抄的骑兵惊愕地发现,他们将要对垒的不是骑兵而只有数不清的战马。

骑兵VS战马的战斗自然是不会发生,但是当突击在前面的骑兵营朗将董嘉和奉命送战马而来的刘全碰面的时候场面多少有点尴尬。

听到刘全说,怀安堡的守军无意中捡到了三千匹战马,因为人手不足,请求禁军代为照料的时候,董嘉直接给了刘全一个,你TM在逗我的表情。

再三追问,依旧是这个答桉之后,董嘉感觉自己的智商受到了侮辱。

气氛很紧张,氛围很尴尬,虽然极度不满,但是董嘉无论如何也不至于对一个送马战马的人动手。

一千骑兵VS三千战马的对峙持续了大约一刻钟的时间,直到裴植带着李诵以及郭戎的命令抵达为止。

李诵对于刘润龙如此的了解清楚局面,而且如此迅速地下注非常满意,郭戎在得知刘润龙直接以三千战马作为物资再赠送的时候,更是欣喜若狂。

对于郭戎来说,这三千匹战马一下就解决了他眼前最大的问题。

意外从刘润龙这里拿到了三千匹战马之后,浩浩荡荡的大军分兵两路。

三百侦察兵,五千骑兵在莫灵均、于谦、德刚等人的引导之下直接北上,他们将穿越沙漠,穿越草原,直奔位于漠北独乐河畔回鹘心腹地带的回鹘牙帐。

剩下的兵马则在郭戎的指挥之下,沿着长城南线,高速向西推进,去执行郭戎谋划的那个小目标!

不过为了配合郭戎的小目标,大半个大唐乃至回鹘都被深深地震动。

太上皇率领大军出巡,在摆平了山东豪门,收拾、震慑得天下的藩镇之后,长安欢动,天下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然而,太上皇在哪?太上皇要去哪?

这两个问题,却始终是官府、士林、民间议论的焦点,毕竟,太上皇的行路路线并没有被公开。

然而,从六月份开始,山东、关中、河北、川南等地,邸报上会详细地,将太上皇这几天在哪,干了什么,下一步准去哪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虽然只是官府的邸报,但是因为太上皇空前高涨的个人声望,太上皇的行程和安排依旧在极端的时间内被天下士、民所知。

到这时候,所有人才知道,原来沉寂了一段时间的太上皇以及穿越了河北,从卢龙的境内直接杀到了边塞。

虽然没有说太上皇是怎么穿越的卢龙,但是能让太上皇安然无恙地穿越过去,就代表卢龙、承德、魏博河北三镇在和朝廷的对抗中不说是毫无还手之力,但至少是处于下风。

将自己的行程和安排,告知天下这一举动,可谓开天辟地的壮举,尤其是在某些不要脸的文人的口中,更是将太上皇亲北狩,吹捧成了太上皇亲自为大唐巡视边疆,守卫大唐安定。

如果换一位帝王,为李诵吹捧的人大概会被骂得狗血淋头,可是偏偏这位是在万民面前立下重誓、率领的大唐重新开启复兴之路的太上皇李诵。

多管齐下,进一步将太上皇的声望推向**。

离开河北道,太上皇李诵的下一站就是处于河东道最北部直属与河东节度使辖区的蔚州。

作为大唐的模范节度使,严绶在收到了来自太上皇的谕旨之后,整个河东道的兵马、粮草就已经就开始调动。

严绶本人更是,带着自己的幕僚和河东道的都相当一部分重要官员亲自跑到了蔚州去恭迎太上皇驾临。

一个月的时间,太上皇所属的大军以及沿着长城沿线,向西行进了一千三百里,先到蔚州,再到云州,而太上皇日程表里面的下一个进程则是振武军麾下的单于都护府管辖区。

而穿越了单于都护府之后,就会抵达太上皇本次出行的真正目的地——丰州,天德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