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安西最后一个信使 > 第203 兵困淮西!

大唐:安西最后一个信使 第203 兵困淮西!

作者:一只橘猫压海棠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7 00:30:27 来源:笔趣阁

“如果各藩镇不愿意呢?”

“不愿意?”

郭戎抬头,提出问题的是前往洛阳送信的那位,好像是韩弘的儿子。

“尊驾?”

“宣武军行营兵马使,韩公武!”

“韩将军,陛下为大唐之君,为人臣子,为君父做出一点贡献难道不是应该的吗,若连这点孝心都没有与禽兽何异?”

“既然与禽兽无异,那我等也不必以人子之礼对待,根据现有的情况,义成军、武成军、义昭军均已按照陛下的敕令进行备战,随时可以出战,再加上,陛下随行的禁军以及宣武军,总兵力不下20万!”

“以中原平坦的地形,一夜之间兵临城下并非不可能,我们的本意是教育他们好好做人,但是如果这辈子教育不好,那就只能帮助他们早日投胎转世,保佑他们下辈子好好做人。”

“当然上天有好生之德,陛下更宽厚仁德,愿意给他们一个悔悟的机会,如果他们愿意改过自新,一切还都有机会!”

郭戎的话说完,整个节堂之内静悄悄,韩公武目瞪口呆,而韩弘则用看妖怪一边的神情盯着郭戎看了半天,笑着摇了摇头,最终将目光转向了太上皇李诵。

“臣为陛下贺!”

在整个山东的注目之下,太上皇率领的大军一路来到汴州。

然而抵达汴州之后的场景却多多少少出乎了山东豪门、各路藩镇的意料,但是有些东西是可以确定的。

亲眼见到那支在陇西、陇南将吐蕃人打的丢盔卸甲的禁军之后,喧嚣的宣武军瞬间老实地跟孙子一样,能让平日在中原自称阿爷的宣武军瞬间降四辈安心的当孙子,这就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燃文

而宣武军变成孙子辈之后,太上皇和宣武军节度使韩弘相谈甚欢,太上皇带来的禁军和宣武军也相处融洽。

看起来很正常,但是感觉起来又感觉不太正常,当各镇思索太上皇到底想干什么的时候,更加确切的消息传来。

对于那位平日在中原耀武扬威,自称中流砥柱的韩弘,所有人大吃一惊。

太上皇为国为民操劳异常,却如此的节俭,就连自己的陵寝都修建得异常简陋,如果传出,怎么让天下人,怎么让异邦看待我大唐的皇帝,看待我大唐?

所以,韩弘甘愿为陛下献上战马三千匹、锦彩三万、绢三十万、钱三百万,以为太上皇分忧!

虽然韩弘用的理由很充分,虽然韩弘的借口找得很好,但是你献上的东西是有问题的。

你献上财货的理由是给太上皇修陵寝,锦彩三万、绢三十万、钱三百万,这都没问题,可是你丫的三千匹战马是什么鬼,这是要让战马给太上皇修陵寝吗?

花钱买命!

在所有人看来,这才是能让太上皇没有对宣武军动手的真正原因!

无论在什么场景,一个榜样的作用都是非常明显的,毕竟在如今的局势下,到时是硬对抗,还是跟不要脸的韩弘一样花钱买命,这变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就在平卢、淮西、魏博还在犹豫的时候,另外一个消息传来,治所位于徐州的武宁军节度使张愔已经宣布,去年没有来得及上缴朝廷的税赋,已经装车,正准备发往长安。

同时,武宁就节度使张愔表示,太上皇东巡,那是对山东各镇的重视,武宁军早就为太上皇随行的禁军准备好了物资,如今随着太上皇抵达汴州,粮草、钱帛也已经被送往汴州。

如果说其他人也是算了,但是当第二个发声的是武宁军节度使张愔之后,山东各处的藩镇这一刻似乎突然记起来,在徐州还有一个武宁军。

徐州地区自古便是军事重地,彭城更是帝乡,隋朝建立,徐州的地位就从未减弱,随着隋炀帝开凿运河的开发,徐州地区因地处运河与淮河的交通枢纽,故地位大为提升。

入唐后,特别在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后,徐州的固守成为一个重要的关键,贞元四年(788)德宗更是专门在徐州设置了节度使。

只不过,后来随着山东局势缓和,德宗于贞元十六年(800)废止了徐州节度使。

而现在掌控徐州的节度使,是如今太上皇李诵在位时候再度建节,并且由李诵亲自赐名“武宁军”,张愔为第一任武宁节度使,领徐、泗、濠三州。

某种意义上,武宁军和长缨军一样,都是太上皇李诵真正的嫡系,铁杆的亲朝廷的节度使。

武宁军的表态,让眼前的局面豁然开朗,一下子都明白了眼下的局面,所有人似乎也理解了韩弘。

西边是太上皇带来的几万禁军,东边是处于淮海心腹地带的武宁军,如果韩弘敢有异动,那绝对是死无葬身之地。

现在韩弘痛痛快快地交钱保命,压力显然就到了其他人那里,如果说北方的诸多藩镇还有一种抱团的可能,俺么地处淮南的淮西节度使吴少诚就已经濒临崩溃了。

安史之乱后,东南本就是大唐的财税重地,东南的节度使大多和大唐的中央处于良性的状态,反复叛乱的淮西绝对属于少数特例。

南边是东南的亲朝廷藩镇,北边是武宁军,西边是宣武军,东边是大海……

当吴少诚听到太上皇说淮西风景秀丽,物产丰富,气候宜人,准备带着大军来淮西看看风景,看看扬州瘦马的时候,吴少诚直接跪了。

银钱、粮草、绢帛,然而让吴少诚惊愕的是太上皇似乎对这些都不太感兴趣,禁军在汴州没动,但是武宁军、宣武军已经开始调兵。

三天之后,兵马开始调动的已经不止武宁和宣武,淮西的周围,平时一直很佛系的忠武军节度使、鄂岳观察使、江西观察使、宣歙观察使、浙西观察使的兵马也已经开始调动……

短短几天之内,整个淮西已经被围得如铁通一般,就算平卢以及河北三镇想要救援,也鞭长莫及,更别说还有四万禁军在汴州严阵以待。

到了这一刻,吴少诚已经惶惶不可终日,其手下的淮西军也隐隐地出现了分崩离析的趋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