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安西最后一个信使 > 第260章 庙算!

大唐:安西最后一个信使 第260章 庙算!

作者:一只橘猫压海棠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4 22:24:11 来源:笔趣阁

确定已经和安西军以及郭昕建立联系之后,李诵的情况极为亢奋好激动,然而接过信,看到里面的内容之后,李诵的眉头稍稍皱起,在接下来李诵的神情变得异平静。

然而表面的平静之下,李诵是有些忧虑的,他能从郭昕专门派人送来的信中感觉到危险,但是,他不具备从军事的角度解读危险以及应对方式的能力。

于是,将整封信通读完毕,李诵将目光投向了郭戎,这可是自己费尽心思培养的统帅,希望没有让自己失望过的郭戎这一次也不会让自己失望。

“你怎么看?你认为吐蕃人想干什么?”

来了,来了,果然问出了这个问题,郭戎无奈地在心中吐槽,赤苏仁谢在调动兵马之前又没把这些东西告诉自己。

当然了这也仅仅是吐槽而已,事实上,因为李诵的刻意锻炼,郭戎在战略和眼界上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更重要的是在来兴庆宫之前,郭戎也已经对李诵可能会问的东西有了准备和预演。

稍稍的停顿、思索之后,郭戎轻声地说道

“陛下,臣以为吐蕃人收缩兵力的行为并不是太出人意料,大规模的内乱无论对于何方来说,都是一种极为消耗实力的行为,吐蕃也不例外。”

“逻些城的政变,再加上往后真正一年的追杀和镇压,吐蕃人的损失不可谓不重,在纸面实力受损的情况下,收缩兵力算是中规中矩的战略!”

“纸面实力?”

“是的,陛下,只是纸面实力,如果是吐蕃人为了稳固天竺、河西这些要地而进行撤军,可以看作是他们硬实力损失惨重,但是偏偏他们这一次是悄悄撤军,以至于大食人根本就没有察觉。”

“所以,臣认为,赞普一脉和天竺教派几乎被铲除殆尽的情况下,臣以为吐蕃的真正实力未必会下降,相反因为不再有反对派别的掣肘,反而战力可能更为强悍,这一次可以人不知鬼不觉地从西域向河西、中原调兵就是最直接的证明。”

“如此反常的举动,臣以为可以看做吐蕃人握紧了拳头,将胳膊收了回来,准备打出去!”一边说着,郭戎举起了自己的胳膊,做出了一个回收准备冲拳的姿势。

“此时,他们从西域,天竺调兵可能性只有两个,第一进攻龟兹,拔除插在他们动脉上的钉子,第二进攻中原,既然大都护已经确定吐蕃人并没有进攻安西军的打算,那就只能是进攻中原!”

接着,郭戎径直走到了太上皇李诵在兴庆宫书房内悬挂的那幅硕大的大唐地图旁边。

“陛下,元和元年,趁着韦皋病逝,剑南军心不稳的时候,赤苏仁谢集中了东境道、南道以及其他家族兵马,近二十五万围攻剑南道!”

“这一次,从西域调集而来的兵马尚未可知,但是,现在和我大唐对线的吐蕃人的数量基本是清楚的。”

“吐蕃南道和剑南军接壤之处,大致有番兵六到七万人,东境道十三至十五万,另外漠南草原薛延陀部位置有两万吐蕃骑兵,居延海有三万吐蕃骑兵,仅仅这部分步、骑军相加已经有整整二十五万。”

“此外,吐蕃本土方面至少有三到五万驻军,如果从西域和天竺方向向中原你抽调的能够达到五到七万,吐蕃此次能够对我大唐投入的兵马不下三十五万,以吐蕃人一贯的驱使平民的习惯,最终有五十万兵马入侵我大唐,我也不会感觉奇怪!”

如果乍一听五十万,恐怕谁都会被这数字所惊讶到,但是,当郭戎用已经确切的数据将这一切罗列起来的时候,李诵却感觉自己轻松了不少。

“所以说,你认为这是一场倾国战争?”

“是的陛下,吐蕃人是我大唐立国以来最危险的敌人,没有之一。”

“臣在龟兹和吐蕃人打了三年仗,在陇西、陇南也和吐蕃人进行过大规模的战斗,在臣看来,吐蕃人是大唐周边所有异族中学习大唐学的最好的,吐蕃人的精锐重步兵也是臣所见过大唐的步卒之外最精锐的!”

“在萧关外,在泾州城下,以长缨军的精锐程度,在吐蕃精锐重步兵的冲击之下几乎被打残,而且吐蕃人还利用河西的唐人拥有了相当强悍的攻城能力,这都是其他人的异族无法比拟的。”

“而且,陛下,有一点是无法否认的,就算强盛一时的突厥,也只不过来到的渭水河畔而已,而吐蕃人是真真正正曾经攻破长安的!”

“以赤苏仁谢的风格和习惯,往往是提前布局,不动则已,一动则必定如同雷霆,臣以为赤苏仁谢以及吐蕃的高层很可能……”

在李诵的面前,借助地图,郭戎将自己之前的思考和盘托出。

等到郭戎将自己的推测全部说完,李诵点了点头,至少他是听懂了,而且他感觉郭戎已经把可以想到的东西几乎都考虑了进去。

认真抬头看了看郭戎,此时的郭戎比起长安城外初见的时候,似乎又长高了几分,身体也更加的壮硕,如果这些都是他自己推测的,李诵感觉自己已经为李纯培养了一个可以守卫大唐至少三十年的战帅。

“这是你自己推算的,还是经过了你们长缨军的兵棋推演?”

“啊?”冷不丁说出这么一句话,郭戎直接就是一愣,然后反应了过来李诵的问题。

“陛下,按道理来说这些都是要进行推演的,不过,这封信是两个时辰之前才刚刚送到,我是从禁苑被阎卿叫回来的,看到义父信的内容直接赶到了兴庆宫,所以……,额,陛下是不是有什么地方不太周全?”

看着郭戎突然有些心虚,就好像功课做得不够完备的学生一样的表现,李诵彻底放心了。

“郭戎,如果让你来指挥你有思路么,你认为现在,我们现在最应该做的是什么!”

意料之中的问题,郭戎没有任何犹豫,立刻回答。

“由于目前不清楚吐蕃人攻击的重点,而且作为核心战力以北衙四军和南衙十二卫军为主的中央军尚未成型,所以我建议前期凭借坚城、要塞、关隘,防守反击……至于最首要的……”

“最首要的自然是要将北衙四军和南衙十二卫军为主的中央军彻底建立完毕,有了这支大军,臣相信大唐将立于不败之地!不过……”

本来李诵一直在满意的点头,直到郭戎一个不过让李诵颇为得诧异,郭戎是很少这样的。

“不过什么,不要扭扭捏捏的。”

“是,陛下,十几万大军,在短时间内需要消耗的钱粮恐怕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臣担心……”

“啊哈哈哈哈哈!”

李诵当即放声大笑,直到笑得都有些岔气了,以至于惊动了张嘉轩才被迫停了下来。

“你郭戎竟然开始算钱粮了,有长进,不过,在这个角度你的长进不够!”

“……”

“你以为朕为什么要带着长缨军出巡天下?”

“???”

卧槽,郭戎好像突然明白过味了,怪不得从出发的时候郭戎就感觉怪怪的,李诵敲诈山东豪门的时候思路为什么如此的清晰。

怪不得当初给自己的要求是看上去能打就行,感情从长缨军建军开始,李诵就已经打上了敲竹杠的主意,先是在长安阅兵,然后是自己的婚礼,然后山东豪门……

自己一直很得意的扩张计划,只不过是为李诵敲竹杠的行为提供了一个合理,让山东豪门更能接受的理由而已。

这时候,郭戎发现自己的思路还是狭隘了,带着自己的禁军去收保护费,用收到的保护费继续扩大建军,太上皇这思路,不服都不行,这是**裸的阳谋啊!

就在郭戎发愣的时候,李诵突然蹦出来的一句话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

“既然是倾国之战,庙算必不可少,那就不要把你的推断说给朕一个人听了,把天子,几位宰府,禁军的高级将校也都着急过来吧。”

“遵旨!”

当然,看了看眼前的平面地图之后,在实际通知的时候,郭戎还额外多叫了几个人,毕竟有时候平面是平面,远远不如立体的更直观。

一个时辰之后,原本空旷的房间内已经坐满了人。

而郭戎则静静地站在了李诵书房内那副地图的面前,望着自己面前的大唐真正的高层,只不过眼前之人比起昔日兴庆宫之下已经变了太多。

六朝元老贾耽在兴庆宫之乱后两个月病逝、曾经的宰府第一人杜黄裳和随李诵出巡洛阳的李巽在去年病逝,范希朝离开了长安坐镇朔方,镇守西北,就连为了安抚平卢主管了兵部的李师古也在两个月之前刚刚离世……

短短四年的时间,朝廷的宰府已经换了大半。

在昔日支持李诵的老臣们纷纷离世的同时,李吉甫、韦贯之、裴垍、李绛、武元衡、裴度等一批相对年轻、正值壮年的官员成为了中枢的核心。

而且,根据郭戎的了解,现在的当朝宰府之中,除了原有的几个老臣,剩下的这些是清一色的强硬派、改革派、对外扩张派。

而在场的将军,除了自己过于年轻之外,剩下的李锐、张取义、郑勇男、高崇文、史敬奉一个个都是四十岁上下,正值当打之年的年轻将军。

比起郭戎,李诵和李纯两位颇具进取之心的皇帝此时的脸上更是满满的笑意,如此一套强大的中枢,将成为大唐无往不胜的根基。

在房间的一个角落里,长缨军的技术大老兰苗、何芒、武朋君、徐浩霖以及侦察营所属的李二牛、于谦、德刚、王铮正在紧张地为眼前的沙盘进行最后的修整,并且制作响应的标识物品。

直到所有人到齐之后一刻钟,在八名长缨军精英的和合力之下,一个硕大的大唐——吐蕃沙盘被制作完毕。

“陛下、大将军,沙盘已经制作完毕!”

说完这句话的同时,急得满头是汗的兰苗终于松了一口气。

“好了,人齐了,郭戎你开始吧!还有兰苗、李二牛你们也不要走了,后面的东西跟你们也有关,另外郭戎的推演也需要助手,你们几个留下吧。”

“遵旨!诸位,通过各种努力,我们已经和安西军以及安西大都护取得了联系,今日,一封来自……”

以此为开头,郭戎开始在大唐真正的权力核心面前讲述现状,说明现有的亲宝,分析自己的判断和推断。

在午后突然被着急而来,原本所有人都相当诧异,但是随着郭戎的讲述和分析,在场的所有人的神情都微微变化。

尤其是在听到吐蕃人投入进攻的最终人数可能会突破五十万的时候,不要说几个文官的宰府,就算是几名将军的神色都异常的凝重。

“吐蕃人是这片土地上唯一有能力真正威胁到我大唐的外部力量,我们与吐蕃人之间可谓不死不休的局面,吐蕃人此次费尽心机,用陛下的话来说,此次我们所面对的是一场来自吐蕃人的倾国之战!……”

“……吐蕃进攻我大唐只有三条路可以选择,第一、北线,陇西、陇山、灵朔方向,第二,中线,陇南、渭水方向,第三剑南道……”

每说一处,几个被留下旁听的家伙就会根据郭戎的话语在地图以及沙盘上进行相应的标注,这就使得哪怕不那么了解大唐和吐蕃边境状况的人也有了一个相对直观的认识。

“首先是北线,在我看来陇西是最适合吐蕃人进攻的方向!”

“在这个方向上,吐蕃东境道的主要驻军集中在渭州、肃州、河州、兰州,这就意味着,在这个方向上吐蕃的兵力本身就相当雄厚,而且可以从北、西、南三个方向同时推陇西进行突袭,同时……”

郭戎指向了陇西西北方向,几处标注着湖泊的地方。

“这个方向距离吐蕃人位于居延海、休屠泽、白羊泽、以及薛延陀的几支骑兵最近,再加上陇西方向地势相对平坦,非常利于骑兵大规模作战。”

“在这个方向上我们只有范帅麾下朔方军,朔方军需要守卫陇西、盐灵、漠南两个都督府,还有以萧关和核心的陇山防线,无论是兵力数量还是骑兵数量都无法和吐蕃人相提并论。”

“如果吐蕃人发挥骑兵的优势,大规模穿插,很可能在第一时间将我陇西各部分割包围,各个击破,到时候会使得兵力本就捉襟见肘的朔方军更加雪上加霜,甚至有可能会威胁到朔方军大本营银州、盐州、灵州以及关中门户萧关的安全。”

“但是这个方向也是有一定优点的,那就是陇西相比较其他地区人烟相对稀疏,吐蕃人想要就地获得补给的难度颇大,而朔方军有相对坚固的城池、要塞以及已经完整的陇山防线,而且有可能获得来自安北都护府方向的骑兵支援。”

“如果我是赤苏仁谢,从这个方向主攻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以最快的速度突破我军的防御,兵临长安!”

“其次是剑南道,剑南道是我最为捉摸不透,也是最为危险的方向。”

“为什么?”

问出问题的不是李诵,而是杜黄裳病逝之后,接掌了杜黄裳相为的李吉甫。

“李相,元和元年一战,剑南道的实力损失过半,虽然已经过去了整整三年,但是剑南道如今的实力距离韦皋在世的时候依旧不可同日而语。”

“问题在于,元和余年刘辟尚且可以凭借韦皋的遗留的根基勉强守卫成都府,守卫益州,而现在,如果吐蕃人大军出动,现在的剑南军恐怕连一个月都撑不起。”

“剑南道、成都府一旦失守,整个西南门户大开,一旦到了那个情况,我大唐与吐蕃之间的战局就有可能向未知的方向发展。”

“吐蕃人向西可以进军岭南、福建,威胁我大唐的钱粮、财税重地;向北可以进攻夹击剑南北道、陇南四州,使得陇南、关中出现危机;向东北可进军山南道威胁关中,直接威胁我大唐的心腹地带。”

“按道理来说,我们应该尽快向剑南道补充兵力,但是过去的两年、淮西、宣武、平卢、横海等诸多藩镇已经以各种方式被收回,包括刘辟在内诸多节度使生怕朝廷会突然兵临城下……”

“除非刘辟向朝廷求援,否则我们根本就无法向剑南道派兵,一旦一意孤行,反而有可能会导致兔死狐悲之感。”

“呵呵!”

郭戎的话没说完,一个带着讽刺和无奈的声音就传入了所有人的耳中。

“想让刘辟主动向朝廷求援太难了,除非把剑南北道重新划归剑南,然后让刘辟独自掌三川,这个狗X养的混账!”

说话的是在场的唯一一位白发将军,年过六旬的老将高崇文。

高崇文生于幽州,生性朴厚寡言,不通文字,但却聪颖敏慧,才智过人,熟谙兵事,自平卢从军四十载,常率偏师为前锋,功冠诸军,是李诵预留的南衙十二卫的总管。

高崇文的话说得很难听,但是所有人都知道他说的是事实,以现在剑南道刘辟的状况真的不方便大军压境,否则以刘辟的人品和野心,万一把他逼到吐蕃那边才更为头疼。

“好了,郭戎,你继续说吧!”

“遵旨!”

听到了李诵的话,郭戎继续了被高崇文打断的话题,指向了整个地图的最中心位置,渭州-秦州。

“最后是中线,陇南,秦州-渭水方向,这个方向是对于关中威胁最大,因为这个方向一旦被打穿,将会直接危及关中和长安,但是这个方向却是我判断中成为吐蕃人主攻方向可能性最低的。”

“与秦州相对的渭州等几州是吐蕃人走在河潢的主要粮食产地和经济命脉,吐蕃东境道重兵驻扎而且多为吐蕃人的精锐重步兵。”

“此方向,地势平坦,人口相对密集,很适合对方的重步兵发挥,也方便补充攻城器械,这是最方便吐蕃人正面进攻的方向!”

“不过仅仅是方便而已!吐蕃人优势的地方,同样也是我军的优势,陇右守军同样很容易获得来自关中的支援,如果吐蕃人选择以此方向,双方很可能在秦州进行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秦州很可能成为绞肉机一般的存在。”

“如果拼消耗,吐蕃人永远不可能是我大唐的对手,主攻这个方向只会使得吐蕃人的血干,所以我推断赤苏仁谢和尼玛巴扎不应该从这个方向主攻,除非……”

犹豫了一下,认真地看了看整个犬牙交错的双方接触线,郭戎最后还是说道。

“除非赤苏仁谢用的是阳谋,凭借惊人的兵力数量,以秦州吸引我军的注意力,迫使我军决战,而是实际上司机从南、北或者其他的方向进行偷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