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安西最后一个信使 > 第204章 汴州之最

大唐:安西最后一个信使 第204章 汴州之最

作者:一只橘猫压海棠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4 22:24:11 来源:笔趣阁

重兵围困之下,淮西节度使吴少项在蔡州惶惶不可终日。

不过汴州,太上皇的小日子过得逍遥又自在。

此时此刻,太上皇李诵在宣武节度使韩弘的陪同之下,吃着美食,看着美姬起舞,听着汴州的小曲儿,悠然自得,爽的是不要不要的,大有一种常驻汴州,只把汴州做长安的感觉。

正当太上皇听的正过瘾的时候,张泰成悄然走入。

“陛下,这是郭戎送来的最近军报!”

“淮西那边怎么样了”

“陛下,除宣武、武宁两军三万人南下之位,郭将军已经以冬季操演的名义,调动的周围忠武、鄂岳、江西、宣歙、浙西各镇兵马进行操演。”

“啧!啧!啧!大手笔啊,韩卿,你敢相信这么一个刚刚年满二十一岁的年轻人干的事吗?”

“陛下,这不是您?”

“我,哈哈哈,韩卿,我虽然看过所有的兵书,但是我不懂军事,也不懂行伍,我只给了郭戎一个要求,不战而屈人之兵,至于剩下的让他自由发挥,我也没想到阵仗会这么大,这小子竟然一口气调动了三个节度使,四个观察使手中的兵马……”

“郭戎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郭将军请陛下准备两道敕书,然后他准备亲自前往蔡州!”

“敕书?还两道,这小子准备干什么,信拿来我看看?”

从张泰成手中接过信件,皱着眉头看万了郭戎狗爬的字,稍稍闭目沉思,然后李诵询问韩弘。

“韩卿,你和淮西交锋良多,淮西吴少项手中现在到底有多少人马?”

“应该在四至五万之间!”

“如果从淮西军中抽出一万精锐,凭借剩下的兵马叛乱,单独凭借宣武军韩卿有没有把握三个月之内平定淮西?”

“抽调一万精锐?”

“是的!”

“陛下,不需要三个月,如果真的将淮西精锐抽调,剩下的将是土鸡瓦狗,大军开到之日,淮西估计会就主动献城!”

“很好,有韩卿这句话我就放心了,二十二郎,准备拟旨,既然郭戎想要那朕就给他!”

李诵口述,充当了起居舍人的白居易开始记录,韩弘在一旁侍立,静静地听完李诵所说的内容之后,颇为惊讶。

“虽然我也觉得他的想法不错,臣真的佩服陛下对臣子的信任,毕竟事关数十万大军,更关系到整个山东的局势……”

听到韩弘的疑问,李诵面带笑意。

“山东的局势,其实还好,朕就在汴州,又有整整四万禁军坐镇中原,还有宣武军、武卫军两军接近十万人马的辅助,纵然差又能差到哪去呢,只不过这一次他又给朕带来了一次惊喜而已,”

“陛下,您就这么对郭戎这么放心吗?但是毕竟过于年轻了,到现在也不过21岁而已。”

“哈哈,21岁年轻吗?昔年甘罗十二岁拜相,霍骠骑在21岁的时候已经为汉家开拓了河西,横扫漠南、漠北封狼居胥了,现在的郭戎还仅仅是禁军的将领,我觉得应该多给他一点锻炼的机会,你说呢,韩卿?”

韩弘略显尴尬,正考虑如何应答,但是李诵的声音首先传来。

“当然,21岁也确实年轻,至少朕21岁的时候,可没有郭戎如此的胆量和气魄,但是郭戎还有时间,大唐也还有时间,而朕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陛下,您这,臣看你的身体,还有状态明明……”

“呵呵,韩卿,表象而已,韩卿不会真的以为俱文珍率领宦官逼宫,就能逼得朕退位吧。”

完全没有想到这一点的韩弘突然间就懵了,全天下人都知道李诵是变法失败,被宦官、藩镇联合逼宫之下被迫退位的,怎么……

但是,想想,退位之后的李诵,韩弘突然就感觉之前的天下人尽知东西好像也不是那么贴切。

平定叛乱、收拾宦官、惩治勋贵、横扫陇西,如今出巡,在洛阳山东豪门臣服,现在到了汴州,整个山东的藩镇都跟着颤抖……

退位之后的太上皇好像比在位的时候还勐,反倒是登基之后的天子和监国太子看起来也没什么区别……

“张泰成,屏退其他人,你守好门,除非十万火急的军情,否则不允许任何人进入!”

“二十二郎,现在开始的话可以听,但是不要记录!”

“遵旨!”

“你知道郭戎来自哪里吗,韩卿?”

“以如此的年龄能有如此的能力与魄力,姓氏为郭,臣猜测郭戎多半出自汾阳郡王一脉。”

“对也不对,他确实姓郭,而且和华阴郭氏有关,但是和你想的不太一样,他不是来华阴,而是来自安西!”

安西两个人让韩弘一阵发懵,半晌之后,韩弘才想起来安西到底是什么地方?随之而来的便是惊讶。

“陛下,您难道说的是那个安西,安西不是说早就陷落了吗?”

“呵呵,郭昕还活着,安西军也还在!整整五十年了,安西军还在,不过只剩下了三千白首老卒在坚守万里之外的一座孤城!”

郭昕韩弘听说过,安西军的大名韩弘也知道,但是韩弘不知道太上皇现在为什么要跟自己说这个。

“朕多么想在有生之年能够看到大唐的铁军,再次打通河西,让西域重新回到大唐的怀抱,让昔日繁荣的丝绸之路再次成为大唐繁荣的动脉。”

“朕是没有希望见到那一天了,但是朕希望能为天子积攒班底,为大唐重返西域打下足够的基础!”

“韩卿出生贫贱,少孤,饱尝民间疾苦,汴州沟通南北,连接东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然后刘玄左掌宣武,民生凋敝,刘玄左之后,历届节度使治下,更是天灾不断,叛乱不断绝。”

“然后韩卿执掌宣武六载,民生恢复,百姓安居,叛乱杜绝,且宣武军兵强马壮,南镇淮西,东抵平卢,北慑魏博。”

这几句话说完,韩弘表面上沉稳的,但是心中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这正是他最为自傲的地方,韩弘敢说自己治下的汴州大唐两百载,无出其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