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安西最后一个信使 > 第466章 凌迟!诛九族!

郭戎认为李诵绝对还没有从那种亢奋的状态下恢复正常,而事实上也是如此。

平心而论,李纯给安宗昱开出的条件已经非常优厚,尤其是直接封侯,让许多人是羡慕嫉妒恨。

满以为安宗昱在优厚的条件之下,会迅速归降,让自己以全胜的姿态,没有瑕疵的返回长安。

然而,现实却狠狠的抽了李纯一记耳光。

安宗昱这货不仅不接受,反而勾结李师道在辽东的力量继续作乱,甚至嚣张的从辽东反攻辽西的平州。

事到如今,一切已经明了,安宗昱从一开始就没想过投降,所谓的谈判,所谓的条件,都只不过是在争取时间。

李纯所作出的所有让步,所有努力,从一开始就是镜中花,水中月,都是自己的一厢情愿。

这已经不仅仅是负隅顽抗这么简单,简直就是把李纯,这位大唐的皇帝当猴耍。

对于这样一位刚刚创立了不错的功业,片刻前站在云端,享受着万民敬仰的皇帝来说这是何等的屈辱。

几乎是在一瞬间,这位年轻的皇帝的状态,从极度的亢奋变成暴怒,甚至连在军中刚刚学到的某些丘八们用语也脱口而出。

说实话,郭戎推测到了李纯会有巨大的反应,但是这反应剧烈的程度,却远远超出了郭戎的预期,郭戎顿时有一种玩大了的感觉。

怒而兴兵可不是闹着玩的。

孙武子他老人家在孙子兵法开篇就说了,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当然,好处也不是没有,那就是郭戎已经不再担心李纯会反对现在出动辽西。

但是,反作用也是极为明显的,那是就是郭戎现在必须将李纯的怒火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

等待李纯,从暴怒的状态下稍稍回神,郭戎适时的递上了自己的建议。

“陛下宽厚仁慈,给了安宗昱一个改过自新,戴罪立功的机会,然而安宗昱无视天威,自以为是,欺君罔上,实乃罪大恶极,臣以为,对于安宗昱一类顽固不化、首鼠两端的叛乱者必须予以最严厉的惩处。”

听到郭戎所说的严厉惩处,李纯的注意力一下子被集中过来,很显然想听一听郭戎口中这个最严厉的惩处是什么。

在郭戎看来,李纯现在暴怒的状态,宜疏不宜堵,更重要的是自己本来就不准备留着这个祸害,所以直接祭出了封建时代两大终极刑罚。

“首恶安宗昱凌迟处死!”

“安氏全族连坐,诛九族!”

凌迟!

诛九族!

果然不其然,听到凌迟,诛九族,李纯的眼中闪过了一波亮光,盛怒的状态也随之消退了几分。

“好,凌迟!诛九族!这确实是乱臣贼子应该受到的待遇。”

然而,随着情绪从盛怒中消退,理智重新占据的思维之后,再看向郭戎的时候,李纯的心中多多少少感觉到了一些羞愧和愧疚。

面对安宗昱,郭戎从一开始就坚持不留情面,要么无条件归顺,要么被大军平推,反而是自己……

看着李纯眼中突然出现闪躲的目光,郭戎感觉自己的头瞬间变得有平时两个大。

说实话,李纯和郭戎现在的身份虽然微妙,但是从太上皇李诵放权以来接近一年的时间之内两个人之间维持了足够信任,在具体事务,无论是首要方向,平推河北,发展水师,设置东海道等诸多上事务上保持了相当的默契。

就算是跟李纯拍着桌子吵架,郭戎都不会太担心,但是唯独羞愧和愧疚这东西太可怕了。

短时间内,这种心态不会带来什么直接的影响,但是这种情绪一旦积累下来,可就不好说了。

寻常人等恼羞成怒了顶多是打一架,但是对方是大唐皇帝,这位皇帝一旦恼羞成怒了,那后果可就不好说了。

仔细在脑海中思索了一下,曾经太上皇的教导,一个劝说的思路渐渐的在郭戎的脑海中形成。

随着思路理顺清楚,郭戎缓缓开口。

“陛下,臣以为对于安宗昱的处理,可以当做我朝日后处理叛逆的范例。”

“嗯?”

要知道情绪大起大落之下,李纯的情绪还没有彻底平缓,此刻正被那种羞愧的情绪所笼罩,所以第一时间并没有明白郭戎所说的意义。

于是,郭戎直接解释起来。

“陛下,臣是大唐的军人,对于臣来说,只有死掉的叛党才是好叛党,所以臣历来坚持对叛党用强。”

李纯没有说什么,甚至没有什么动作,但是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眼神却证明他认可了郭戎所说的话,确定李纯没问题之后,郭戎继续说道。

“但是,臣终究是只是将军,而陛下却是天子,将军是我大唐最强硬的所在,必须将强硬贯彻到底,但是陛下却需要衡量整个大唐的利弊,刚硬必折,一味用强并非善举,刚柔并济才能统御整个大唐万里疆土,亿万黎民。”

关于这种类似的情况,太上皇给与的教导非常简单,如果对方思维出现了混乱,那么上来先来一段放之四海皆准之的大道理,一波将对方的脑子直接砸晕。

利用对方被砸晕,思维混乱的状态,把自己想要灌输的道理灌输进去。

这种灌输未必要彻底替换对方本身的思想,只需要在对方的思绪中留下一点印象即可。

这道理论听起来简单,但是只要在合适的场景使用,成功率却高的离谱,看起来简单的一点点印象足以改变太多东西。

看着李纯眼神的变化,知道自己这一番说辞有用,郭戎安心不少,太上皇教导的东西真的是永远都不会过时。

不得不说,自己亏欠了太上皇他老人家太多了。

当然,郭戎也不会浪费这样一个好机会,等李纯的情绪出现变化立刻就补了上去。

“面对安宗昱这种叛军余孽……,刚柔并济才能……”

“可是朕……”

“所以,安宗昱才有必要成为范例,接受陛下怀柔者生,不接受陛下怀柔者,凌迟、灭九族!”

……………………………………

元和五年,二月十二,李纯在蓟县祭祀天地之后,在天策军、左右监门卫,左金吾卫等部分十余万大军的护送下,从蓟县南下,班师回朝。

与此同时,因为北伐而从整个河北道、河南道、河东道、江南道、京畿道抽调的兵马、民夫、壮丁也开始踏上了返程之路。

乍一看,浩浩荡荡的亲征、北伐终于落下了帷幕。

只不过,在班师回朝之前,李纯和郭戎对于辽东、辽西的处置已经达成了共识。

李纯返回长安带走了天策军军,左右监门卫等部兵马,但是将长缨军、左右千牛卫、左武卫留在了蓟县。

元和五年,二月十八,李纯率军班师的第六天,中书省根据李纯敕令拟定,门下省审核之后的诏令抵达了蓟县。

郭戎以长缨军大将军领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全权负责辽西、辽东以及塞外异族平叛事宜。

随行而来的还有一封出自韩愈之手,潇潇洒洒,纷纷扬扬,大气磅礴的的讨逆檄文。

和之前的各种檄文不同,韩愈根据李纯要求所做的这篇檄文通篇写满了霸道两个字,将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展现的淋漓尽致。

随着诏书抵达,领命之后郭戎则以长缨军,左、右千牛卫,左武卫等六万禁军,构成了讨伐辽西、辽东大军的核心。

除却作为核心的禁军之外,配属郭戎大军的还有朔方军和振武军的各一万骑兵,一万精锐的魏博牙兵,外加一万从被俘、投降、投诚中选拔的一万卢龙精锐。

其中,朔方和振武骑兵,将成为郭戎出征之后的机动力量,守护侧翼,守护粮道,扩大战果。

魏博牙兵将随郭戎的大军北上,攻城略地之后,将由名义上由田季安指挥的这些魏博牙兵负责守卫这些城池。

至于遴选出出来的一万卢龙精锐,其本质作用只有一个,徙木立信、千金买骨。

经过了王承宗、刘总的倒行逆施之后,整个河北理论上的兵马超过了百万,虽然这部分人大部分已经回到了家中,但是担心朝廷反攻倒算,整天惶惶不可终日。

事实上,这部分人已经成为了平定之后河北最大的隐患。

跟随大军出征的一万卢龙兵,无疑会成为百万河北兵马中最好的代表,使得他们以最快融入河北生产和生活。

六万禁军、两万那位边军骑兵,一万魏博牙兵,一万龙精兵,这十万人马将成为郭戎东征辽西、平定辽东的核心战力。

除了这十万核心,郭戎在还从各路藩镇军中抽调了两万人,作为全军的辅兵,并征发了十万青壮走为民夫,共同负责粮食的转运。

虽然郭戎已经尽可能的压缩人数,减少消耗,但是这支筹划中的平叛军总数量依旧超过了二十万人。

随着李纯诏令的下达,讨伐辽东、辽西檄文的公布,二十多万人马的调动,上百万石粮草的调拨,整个辽西、整个辽东,乃至整个河北的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到了蓟县。

郭戎的平叛军已经开始组建,首当其冲的自然就是正准备反攻平州的安宗昱。

在平叛军组建的消息抵达之前,勾结了第五轮,戏耍了李纯的安宗昱,大大咧咧的率领麾下的经过第五轮补充和加强之后的军队直扑平州。

然而,在消息抵达,得知二十多万大军已经准备就绪之后,安宗昱却二话不说,带领自己麾下的几万兵马,直接大踏步从平州向辽东方向的营州退却。

说归说,闹归闹,真正关系到安宗昱自己生命的时候,安宗昱还是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对于安宗昱,和他暂时勾结的第五轮是怒火中烧。

……………………………………关于安宗昱和第五轮的合作,本质上就是互相利用而已。

安宗昱是利用第五轮提供的粮草,继续和朝廷的兵马对抗,而第五轮接受安宗昱的合作提议,也仅仅是把安宗昱当成了保护自己的隔离缓冲区。

然而,第五轮做梦都没想到,自己给安宗昱提供了充足的粮草,以及一处安全的城池作为基地之后,并没有如同约定的一样加固城墙,加强防御,而是毫不犹豫的直接反攻。

结果,丢掉了隐藏,撕破了伪装,一下子将李纯惹恼,更直接导致了朝廷提前出兵。

很简单,自己被裹挟了!

自己被安宗昱裹挟和朝廷提前对上了。

虽然不满,虽然愤怒,但是了解了蓟县周围大军第五轮终究不能彻底扔下安宗昱,不得不调整了自己在整个辽东的部署,调动兵,囤积粮草,准备迎接来自朝廷的雷霆一击。

此时此刻,如果王承宗还活着,在看到蓟县方向,郭戎再一次大张旗鼓备战的时候,恐怕神经都有会有些过敏。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熟悉的方式,熟悉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不需要任何的别的证据,仅仅要靠直觉,王承宗就能做出判断,看起来热火朝天的蓟县其实只是羊攻和掩护,只是在修栈道而已,真正的杀招在于别处。

蓟县方向是明修的栈道不假,但是修栈道的二十几万人可不是假的,如果不加防备,当栈道修完的时候,迎接的将是真的排山倒海一般的进攻。

但是,如果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应对正面,蓟县方向,那么除了蓟县方向的防御之外,剩余的方向就都是破绽,等到隐藏在暗处的匕首刺出的时候,更是毫无还手之力。

然而,有些东西,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感受这种无奈和苦楚,在大唐强横无比的国力之下,郭戎这种看起来有些啰嗦的战术,让对手感觉到的是绝望。

王承宗已经有了不止一次的经历,但是其他人却没有,无论是安宗昱或者第五轮根本就不知道郭戎已经把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一条计谋是运用的炉火纯青。

就在他们把主要的精力放在防御蓟县方向郭戎麾下平叛军的时候,隐藏在暗处的杀招已经开始悄悄的从水面探头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