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大唐第一驸马 > 第十二章 :大唐和吐蕃打起来了?我还在吐蕃呢!

第十二章:大唐和吐蕃打起来了?我还在吐蕃呢!

赵子轩想来,那些史书上所记载,应该是那些史官文人自娱自乐的瞎话吧,至于万里之遥的吐蕃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也就只有当事人才能知道了。

即使在后世大统一情况下,汉、藏双方史料一应俱全,真实历史大白于青天白日下,教育机构和主流媒体仍然一遍遍地重复那些美好却虚构的故事。只是谎言再怎么重复也成不了真理,汉藏的民族团结需要靠现实的手段去巩固,而绝不能靠这类谎言去隐瞒真相。

说实话文成公主虽然对于后世来说影响颇大,但是在她活着的时候,事实上地位并比不上赤尊公主。就连修建寺庙,赤尊公主所建的也是大昭寺,而文成公主修建的却只能称为小昭寺。只是泥婆罗的建筑水平有限,这寺庙修建得像后世的豆腐渣工程一样,建一次塌一次,无论如何则建不起来,只得承认自身能力有限,让侍女带着一升金砂去向文成公主求助。

文成公主的娘家什么没有,怎会看得上这点金砂?但是为了后宫之内的和谐,她还是大公无私地勘察了一番。经过她的数理推算,发现整个西藏的地形宛如女魔仰卧之状,极不利于王朝统治,而赤尊公主所选的那片沼泽“卧塘湖”,恰恰是女魔的“心血”,旁边有红山与夹波日山则为“心骨”,必须施法镇压才能建寺。赤尊公主听得云里雾里,无奈之下便将文公主推算的结果禀告于松赞干布,然后在机雪娘颇邦喀岩山之上,熔铁水灌凝砖土,修建九层碉楼,四面拴以铁链,使其牢固。然后修法去灾。文成公主再接再厉,说这还不够,还镇不住女魔头,又给了松赞干布设计了一个规划图,上面规划了四大镇边之庙,八座镇支之庙,还有数十座佛塔、佛像、石狮……,以更改风脉。此后这些寺院全都如数修建了,文成公主成了吐蕃佛寺的总设计师。

两座寺庙虽然最后都由文成公主主持修建,同日建成、同日开光,但是从大昭寺摆放的是赤尊公主所带的释迦摩尼八岁时等身像,而小昭寺只能摆放文成公主的释迦摩尼十二岁等身像来看,两人的地位实在是不平等。直到后世的金城公主和亲进蕃时,为文成公主鸣不平,吐蕃这才将两大昭寺的佛像掉了个个儿。而在大昭寺里那组典型的唐代雕塑中,松赞干布坐于中间,赤尊公主则紧依着他,文成公主只是坐于赤尊公主身后而已。当然文成公主怀里还抱着一个孩子,不知道这代表着什么意思。因为松赞干布子嗣艰难,只有一个儿子,是跟大王妃孟赤江所生,而且他儿子早于他之前就死了。而赤尊公主和文成公主皆无所出。

所以说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两人相敬如宾还让人信服,至于恩恩爱爱,至少不会比赤尊公主多多少。再加上松赞干布本人也不是什么浪漫之人,一生五个王妃,除了三个本地王妃之外,赤尊公主是他连逼带抢给抢回来的,根据史实记载,当时他直接派使臣说“我知道你有个女儿,所以特意来迎做王妃,你要是不同意,我就不走了,直接在你们泥婆罗修建我吐蕃的王宫”。言下之意就是你要是不把女儿嫁给我,我就要抢你的地盘了。泥婆罗国王吭都不敢吭一声,只得把赤尊公主送去了。

松赞干布吃了甜头,就想着一回生二回熟,再敲诈李世民一回吧。没想到李世民不吃他这套,你想打就打,结果两国对战,大唐五万人把吐蕃二十万人打了个血光灿烂,松赞干布这才知道原来不是人人都是泥婆罗的,大唐不好惹,赶紧服软。但是他心里未尝不是有根刺杵在心头,毕竟头一回打了败仗,谁都不太爽,对文成公主的恩爱程度也会打个大折扣了。

赵子轩虽然同情于文成公主,但这就是政治,自汉朝以来,除了大明的公主都是由内部消化之外,其他朝代都有过和亲的政策,有的是为了求得边境平安,有的却是为了施恩小国,感化蛮夷。后世很多人都说“安危托妇人”,“计拙是和亲”,但是对于古代的政客而言,“一桩婚姻能胜十万雄兵”,何况古代一场大战下来,往往一两年的赋税就没有了,国库空虚,若是发生什么天灾**的用什么来应急?这就好比后世五六十年代,新中国刚刚稳定下来,却又不得不去翻过鸭绿江打山姆大叔一样,打完了大叔又搞起了经济运动,粮食大幅减产,结果三年灾害一出来,饿死数千万人。所以只要不涉及到打脸问题,能不打仗,我就尽量不打仗。

当然文成公主在吐蕃过得也不差了,除了举目无亲之外还是过得挺不错的,后来松赞干布死后,李治曾经派人来接她回去,吐蕃人也都同意了,她却最终还是留守在了吐蕃,为大唐和吐蕃的友好做最后的努力,可惜国家大事怎会因为她一个小女人而改变,吐蕃和大唐终于展开了历时百年的惨烈战争。

一连几日,赵子轩都忙着在整理着随行物品,探亲物品都要一一交接给吐蕃人,不得有丝毫疏漏,和尚方士们身娇肉贵的,也得赶紧安排好。和和尚比起来,方士们这些日子明显吃香了很多,长生不长生还没发现,但是他们贡献的神药却是让吐蕃贵族们在帐中大展雄风,夜夜笙歌。这些方士们一时倒成了抢手货,成了贵族们的座上宾。别以为贡献春~药不算什么,明宪宗朱见深只因大臣万安敬献春~药有功,就将其晋升为内阁首辅,被人讥笑为“洗掉相公”。

禄东赞也请赵子轩去他帐内小聚了几次,畅谈人生。赵子轩通过文成公主一事,知道了这位慈眉善目的吐蕃大相绝对不是什么好鸟,是以小心翼翼。禄东赞也旁敲侧击问赵子轩,文成公主对他是什么看法,赵子轩就知道文成公主所言不虚。若不是真做了什么亏心事,禄东赞岂会心虚打探?

逻些也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破旧,当中还有一些集市什么的,里面有好些吐蕃的小玩意儿,就连大唐的一些用品都有,当然价格也是高的离谱了点。卫士们平日无事,也可以过来逛一逛,买一些稀罕玩意儿带回去。当然赵子轩已经严重警告过,谁都不能惹事生非。吐蕃的商人们对唐人都很热情,因为这些卫士们就跟后世的游客去外地旅游一样,舍得花钱,在吐蕃人看来他们就成了活财神了,更有甚者居然向他们推荐大唐出品的商物,让他们感到哭笑不得。

布达拉宫东门外的跑马场也很热闹,吐蕃自唐朝引进的唐球在贵族中很盛行,对于他们这些不需要读书,浑身蛮劲无处使的吐蕃人来说,这的确是一项很好的发泄精力的方式。当然,他们对场地和护具的要求都很低,规则也被赵子轩刻意阉割过了,受伤比不受伤容易多了。

交接完毕,赵子轩他们又逗留了几日,就商量着回去了,毕竟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当然放到大唐和吐蕃这话得掉过来说。但是就在他和李景恒商量的时候,一队如狼似虎的吐蕃卫士却闯了进来,要将他们扣押下来。

李景恒阴沉着脸道:“大胆,我乃大唐使臣,就是你们赞普在此,也绝不敢如此对我,你们吃了豹子胆了吗?”

领头士兵沉吟了一下,道:“李大人,我乃是神圣赞普的亲卫头领,若是没有赞普发话,我又岂敢对您不敬?只是赞普命令不得不从,请大人宽恕。”

“赞普的命令?”李景恒和赵子轩对视一眼,心中疑窦丛生,这些日子松赞干布表现得像个模范丈夫一般,对他们也是礼遇有加,怎会突然反脸?“这位大人,可否告知赞普为何如此待我等?”

头领道:“大人出使我吐蕃,不知此事。今日边关传来急报,说大唐侵犯我吐蕃东部边境,掠我吐蕃牛羊万头,战马三千匹,赞普闻言大怒,正在和朝臣商议此事,并……”他没有再说下去,但是意思已经是完完全全表达出来了。你大唐出尔反尔,前脚探亲,后脚打人,我们赞普心里那个气啊,要找你们俩出气呢。

赵子轩和李景恒闻言大惊,这是唱哪出啊?居然这时候打起来了,我们还在吐蕃呢!这时候打起来岂不是要把我们的小命贡献出去吗?

他们也坐不住了,赶紧跟着亲卫们一起前往吐蕃议事大殿。刚出来,就见数千吐蕃士兵正团团围着大唐卫士们的营寨,卫士们纷纷擎弓抽刀与其对峙。得,边关还不知到底如何呢,这边已经快开起战了。赵子轩上千推开吐蕃士兵,对卫士们道:“兄弟们,情况有变,你们好好给我守着营寨,千万不可放下刀兵啊。”卫士们刚开始还以为他是想让他们放下刀呢,没想到赵子轩居然说出这种话来,精神纷纷一震,大吼道:“谨遵督率之命。”

吐蕃士兵们见对方气势上来,手上一紧。领头的将领一脸黑线,这赵子轩是弱智吗?在这种情况下居然发表这种“不恰当言论”,就不怕自己一声令下,将他们屠杀殆尽吗?

赵子轩望着他,沉声道:“本官现在就去面见赞普,问清实情,在这之前请将军切勿动武,伤了我大唐和吐蕃的和气。否则的话即使边关没事,那大唐和吐蕃也是不死不休了。”

将领道:“有什么好问清的,你大唐掠我吐蕃边境乃是实情,谁还会骗你不成?不过你放心吧,本将军也是知道分寸的人,绝不会做出冲动之事。”

赵子轩点点头,朝他行了个礼表示感谢,赶紧朝布达拉宫的议事大殿赶去。

大唐和吐蕃,真的打起来了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