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大唐第一驸马 > 第二十二章:你若不负我,我定不负你

大唐第一驸马 第二十二章:你若不负我,我定不负你

作者:嘲墨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20:05:18 来源:笔趣阁

深夜,两仪殿。烛火照的整座殿分外通明,也映照得店内每个人脸上都黄灿灿、笑吟吟。

李世民,长孙无忌、房玄龄、李绩、褚遂良、李治,这是殿内仅有的几人。李治脸上故作平静,但是袖内紧握的拳头却出卖了他此时的感情。头一次,他感觉自己离大唐最耀眼的位置如此之近,头一次,他感觉自己离父皇的距离如此之近。

李世民端坐龙塌,面上尽是憔悴:“朕三子一弟,所作所为如此大逆不道,有丧伦常,朕无颜面对天下,倒不如一死之了顺了他们的心意才好。”

众人皆知李世民所说的三子一弟是何人,大皇子李承乾起兵谋反,四皇子李泰为皇位威胁兄弟,五皇子李佑更是罪恶滔天,射杀老师权万纪,支解之而后起兵造反,一弟就是指鲁王李元昌,他参与太子谋反,已被毒酒赐之。

这么一想众人皆觉李世民挺背的,为国为民操心劳力,他的儿子兄弟却整天争先恐后地想着造他的反,谁遇上这事打击都不会小。

本来大家伙儿都以为皇上这是发发牢骚,随便说说呢,没想到李世民比较光棍,说不想活就不活了,直接拿头往床上撞去。

我靠,来真的啊。长孙无忌等人大惊,李治眼疾手快,直接抱住了李世民的腿,李世民拖着李治跑了两步,速度就被李治这个人形刹车给刹下来了。

长孙无忌等人赶紧团团围住他,劝他想开点。李世民一次没死成,又尝试第二种死法,他拔出佩刀就要往身上插,褚遂良赶紧把刀夺下来给了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老泪纵横道:“皇上,你切不可动了轻生念头啊,大唐还需要您,黎民百姓也需要您啊。您这么一走,大唐就完了啊!”

李世民这才罢手,问朝臣对太子一事有何想法。长孙无忌等人再不敢各执己见了,要是皇上再一个不顺心又要抹脖子那自己就是杀头大罪了,都问李世民自己怎么想。

李世民沉吟了一会儿,道:“若是立泰,便是太子之位可诡计谋得。李泰立,承乾、晋王皆不存;晋王立,李泰承乾反而无恙。”他看看还抱着自己大腿的李治,为自己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心底总算有了点安慰,“要不,就立雉奴为太子?”

长孙无忌见自己支持的人物有戏,立马接过话茬儿:“凡是皇上的旨意,微臣都会照办;凡是皇上的想法,微臣都支持。谁敢不同意,臣立马请求把他斩了。”说完还掂了掂手里的仪刀,以示自己说到做到。

谁有异议就杀了谁?谁还敢有异议?众臣贯彻“两个凡是”的理念,先拜李世民,大赞皇上高见,再拜李治,大赞李治贤明,自己老早就看好他当太子了。

李治抱着李世民的大腿,心里一片空白,我,我成太子了?!

……

一大清早,很多人家才刚刚起床打水洗漱,皇宫中突然飞出两匹骏马,朝相反方向奔去。

魏王府。

往日此时早已忙忙碌碌,家丁们忙着打扫整理门庭,等候客人的上门。今日却冷冷清清,庭间空无一人。

突然,门剧烈地响了起来,管家赶紧开门,只见一宫中禁卫手执圣旨,威严喝道:“圣旨到,魏王接旨。”

魏王衣衫不整地从房里跑了出来,也来不及准备香案跪垫什么的,直接往青石板上一跪,只听禁卫高声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闻生育品物,莫大乎天地;爱敬罔极,莫重乎君亲。是故为臣贵于尽忠,亏之者有罚;为子在于行孝,违之者必诛……朕志存公道,义在无偏,可解泰雍州牧、相州都督、左武候大将军,降封东莱郡王。另,自今太子不道,藩王窥嗣者,两弃之。传之子孙,以为永制。”

圣旨云云渺渺长篇大论,总体的意思是你李泰辜负了我的期望,整天想着争太子,害得承乾造反,兄弟反目,以后你就到雍州做都督去吧,不要再回来了。从今往后,凡是太子不道,藩王有企图的,两种人朕都会把他们赶出去,还要把这个作为一项永远的制度传承下去。

李泰听得最后一句话,再也忍受不住,生生晕了过去,府中一时大乱。禁卫暗自摇了摇头,道:“皇上有旨,东莱郡王必须在三日内离开长安去雍州上任,没有皇上允许,不得进宫,也不得让宫人进去禀报。”

李泰,完了,但是他不是唯一一个。

……

吴王府。

李恪每天清晨都会早起,舞枪弄剑,风雨无阻。这种苦行僧似的习惯也深受李世民喜爱,更是每逢节日宴会都会让李恪表演一番。太宗曾夸道,“曤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由此可见李恪的剑艺何等超凡。

但是今天李恪的剑却耍的有气无力,一点精神头都没有,看得旁边偷看的丫鬟们奇怪不已。

“嘭嘭嘭——”门突然响了起来,管家看向李恪,不知道该不该去开门。李恪手中疾刺两下,突然把剑狠狠地往前边一掷,宝剑直插树中,铮铮作响。他深吸了一口气,落寞道,“开门吧。”

圣旨来了!

他比李泰待遇要好一点,还是吴王,还是安州都督,只是也必须马上去封地,没有传召不得回长安。

李治闭上了眼睛,再睁眼时眼中已是一片平静,也许,当个逍遥王爷,才是他这个血液里流淌着前朝血统的王子最终的宿命吧。

……

含元殿。威严大殿,百官群立,文官手执玉笏,武官明光铠甲。太宗端坐龙案,晋王坐于下手,身穿天子冕服,嘴角含笑,俯瞰众生。

公元643年四月,唐太宗李世民立第九子晋王李治为太子,诏告天下!

……

东宫!

李治左右看看,轻轻关上门,这才走到赵子轩身前,重重地施了一礼,真诚道:“治有今天,全靠赵大哥提点鼓励,请受我一拜。”

赵子轩心里像大热天吃了雪糕一样爽,好歹也算傍个大款了,脸上却一脸惶恐,“太子殿下切勿如此,微臣只是略尽本分而已。”

李治道:“赵大哥何必如此拘谨,你我还是和以前一样兄弟相称,不讲规矩,不讲礼数,那样不好吗?”

赵子轩苦笑,道:“太子殿下,微臣也怀念以前那些时光,只是如今你贵为太子,一言一行皆要注意身份分寸,微臣更是如此,若是一个不小心被人参一本,那微臣的脑袋可就不保了。”

李治大怒道:“谁敢?谁敢参你,孤就砍死……”赵子轩赶紧捂住他的嘴,我靠,这要是让人听进去了还得了,你太子不想要了?

李治也发现自己刚才所言有失,赶紧打住,双手扶着赵子轩的肩膀,眼光透着真诚和誓言,“我李治在此发誓,你,赵子轩,是我一辈子的兄弟。此生,你若不负我,我定不负你,若违背此言,天诛地灭。”

那一刻,赵子轩真的感到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值了……

(大家看到《驸马》首页的授权状态了吗?嘿嘿,请容嘲墨这个俗人小人得志一下,把自己的快乐向大家分享。《驸马》能排在新人新书榜前三十,历史新人新书榜第二全是靠大家一张票一张票堆起来的,真的很不容易,嘲墨真的很感谢大家的厚爱,唯有码字以报。

说实话,嘲墨对于唐朝的历史真的不太了解,里面一些官职和礼仪都不太懂,很多时候都要在网上查很长时间才敢写下去,不过有些资料嘲墨查不到,所以有些不合理的地方大家多包涵。有知道的也帮嘲墨指出来,嘲墨其实小白一个,水平也不高,需要大家的建议。

至于书评区,我相信书友们都是善意的,可能是爱之深责之切吧,对嘲墨寄托了比较高的期望,以为嘲墨堕落了。大家放心,嘲墨绝不抄袭网络作者的血汗文,只抄袭古文。

最后一句,大家都知道嘲墨要说啥了:求收藏,求推荐啊!)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Hao123中文 網[] 更新 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