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大唐第一驸马 > 第八章 :和亲变探亲

大唐第一驸马 第八章 :和亲变探亲

作者:嘲墨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10:02 来源:笔趣阁

第八章:和亲变探亲

送亲使团遇伏一事,很快天下震动。

长安城内,百姓们议论纷纷。他们只知道某一个傍晚,一个满脸尘土的卫士手执八百里加急公文,一路闯过长安城门,从朱雀大街上呼啸而过,在离城门还有数百步的时候,马匹再也承受不住,口吐白沫瘫倒在地。很快就有禁卫冲了上来,将他带进宫去。

自此,公主遇刺,吐蕃王爷身死一事流传开来,据说当中也有唐朝刺客的身影。皇上大为震怒,认为这是赵子轩和李景恒失职之罪,下旨迎回公主,惩治二人。

逻些城,布达拉宫,殿上。

松赞干布手中拿着禄东赞派人先传回的急报和一块木盒,只觉一阵晕头转向,久久不语。

吞弥桑布扎见赞普脸上阴沉,小心问道:”赞普,大相和王爷发来了什么消息?是不是天可汗没有答应?”他是吐蕃的御前大臣,按理说有副相内相和兵马都元帅在殿上,不应由他发问,但是他除了御前大臣这一实权,还有两个响当当的名号——吐蕃文字的创始者、赞普的老师。就这两个名号,除了赞普,他谁都可以不放在眼里。

当然他也并没有居功自傲,乃是松赞干布手下有名的贤臣之一。松赞干布闻言,终于开口道:“不是大相和王爷,而是大相一人发来的消息。钦陵,钦陵他……话未说完,眼中已是泪盈满面,他只有一个弟弟在身边了,赞姆(赞普的妹妹)也嫁给了自己的老对头象雄王。可是如今,他也走了……

“什么?”众臣大惊,更有人站起身来大叫道,“可恶的大唐,居然害我吐蕃王爷,赞普,咱们还等什么?”

“住口!”松赞干布一拍席案,站起身来,“钦陵不是李世民杀的,害死他的,是我吐蕃人!”此言一出,满室皆惊,吐蕃人?怎么可能?

“兀论囊,副相!”松赞干布抽出腰间的刀,寒光指向了无论囊,“你还不承认吗?”

兀论囊刚才就觉不好,现在听赞普指名道姓,大惊之下赶紧跪了下来,“赞普明见,臣是冤枉的。一定是禄东赞,他心肠歹毒,怕王爷死了赞普找他算账,这才想把脏水泼到我的身上啊赞普!”

松赞干布将木盒扔在了他身上,木盒里的一块用布装着的圆形物滚了出来,“还敢狡辩?你看看,这里面到底是谁?”

兀论囊众目睽睽之下哆嗦着将布袋打开,只见里面露出一个人头来,一见之下再无法保持风度,像是抓着一个烫手山芋般将人头扔开,自己也跌坐在殿上,他已经无力解释!

“这不是副相的护卫吗?我见过……”

“是啊,他爹当年在战场上为他挡了一箭,我还看见了……”

“难道就是他杀了王爷,那副相岂不是……”

殿上窃窃私语,重臣们的话像一把把利箭射向兀论囊,但是兀论囊却连回个头怒目相向的做作都不愿做了。

“副相兀论囊,串通俄乐库察引公主入日月山,想杀了公主阻止公主入藏,破坏我吐蕃和大唐的关系,以达到他不可告人的目的。虽然最后失败,却给了大唐刺客可趁之机,射杀钦陵王和公主,公主得以逃脱,可我的王弟却……”

大臣娘赤桑杨顿皱眉道:“这样事情就复杂了,虽然最后杀死王爷的是唐朝人,但是若没有俄乐库察将公主引到日月山,没有副相派人……,唐人怎会有机会靠近公主和钦陵王?说到底,还是我们吐蕃理亏啊。”

俄梅乐赞大臣撸着大胡子,提议道:“事情还没有定论,不如先把俄乐库察抓回来,仔细审问一番。”

“人死了还问什么?”松赞干布重重哼了声,“这小子见事情败露,已经和手下畏罪自杀了,死的倒痛快了。”

禄东赞经过长久的政治考验,可以说也是踩着别人的尸骨上位的,他岂会留下什么把柄?那俄乐库察还没来得及伸冤求饶,就被他砍了脑袋。凑巧当晚有人和他在一起,俄乐库察若是真的得到了什么发言机会,至少还有个不在场证据什么的,但是这伙人全被禄东赞扣下了内奸帽子,全被剃了脑袋。

松赞干布相信禄东赞,毕竟禄东赞对他可是忠心耿耿啊,至于兀论囊,他的部族向来不老实,更何况他是苏毗人,难保心底会有些亡国之恨,有些阴谋也属正常。松赞干布越想越气,直接让人将兀论囊押了下去,待禄东赞一回来,就交由他法办。

但是这和亲一事已经无力挽回了,禄东赞对大唐丰厚的赏赐垂涎欲滴,但是人家公主都说了,你们吐蕃实在太凶险了,连我将来的丈夫都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我这个小女人去了还有命在?话说到这里是个人都知道里面啥意思了,你还想要嫁礼?

松赞干布想起上次禄东赞发来的礼单心里就一阵绞痛,那些佛经典籍啊,可是高僧玄奘专门从天竺带来的呀,可惜了……

顺便说一句,松赞干布提倡佛法不仅是为了压制苯教。他不喜欢苯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其实他也信佛,还把观世音菩萨(世间自在佛)作为自己的本尊佛,就连他现在所住的宫殿布达拉宫,这“布达拉”在佛经中就是指菩萨的住地。吐蕃人也认为松赞干布为观世音的化身,传说他出生时有三十二种相好,就连后世的大昭寺,松赞干布的雕像也是双头像,一眼就能认出来。

“这次我吐蕃有错在先,虽然长赞钦陵也送了命,但是该道歉还是要道歉的,吐蕃现在正在发展,尤其要注意和大唐保持好关系。”松赞干布平息了心底的心情,毕竟他除了是长赞钦陵的哥哥,还是吐蕃的赞普,在国事面前,亲情就只能放在一边了,“也希望天可汗能尽快找到那群刺客,为我王弟报仇!”

……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李景恒,赵子轩,你们两个混蛋,朕把公主交给你们,把和亲重任交给你们,你们就是这样回报朕的吗?朕恨不得现在就把你们关进大牢,关个三五十年再放出来。念在你二人往日功劳,加上吐蕃也有失职之罪,,暂且饶了你们。现在,派人把公主迎回长安,你们二人给朕去逻些受受苦,替朕看望一下文成公主,至于和亲之物,就充当探望之礼吧,若是这次再办砸了,朕要砸了你们的脑袋。”

赵子轩和李景恒听得别别扭扭的,特别是这皇上不修边幅,居然用这种圣旨来打发他们。不过这样他们心里反而长出了口气。自古帝王都是一个德行,他骂得你越凶,说明你越没事;他要是不管你做什么都开解你,让你放宽了心,这就说明你即使离死有点远,离免官免职也不远了。所以自古官场上有人犯了错,恨不得上司把他骂个半死,上司骂舒服了,你也就没事了。别以为他们这是犯贱,他们聪明着呢,骂你是看得起你,是拿你当自己人!

宣读圣旨的心里也有些别扭,他可从来没听过这圣旨能这么写的,一点山高水清鸟语花香的修饰都没有。但是不得不说,这种圣旨更直观,听起来好像是李世民自个儿站在赵子轩身前骂他们俩似的。

李世民乃是高高在上的帝王,为什么会写出这种不顾皇家威仪的圣旨来?一方面说明他确实没把这次和亲当回事,甚至暗地里见吐蕃的王爷被自己人给害死了心里还觉得很痛快,但是他是皇上,不好表现出来,只能通过这种圣旨来发泄一下;另一方面他送去的嫁礼意义重大,总要找个理由接着送去,只能让这二人将功赎罪,再办回差事。

别以为这种圣旨很儿戏,历史上皇室儿戏的事儿多着呢。记得正史中有这么一句——“以前我侍奉男人时,他如果只用大腿压在我身上,我感到很累;他要是全身压在我身上,我却一点也不嫌重。”

别笑,说这话的不是什么青楼女子,而是战国时期大秦国的王太后。当时韩国被楚国围困,韩国派使臣来求援,王太后就说了这么一句。话粗理不粗,说的还真有道理。

不过既然说到圣旨儿戏的问题,李世民和下面这位一比,就有些不够看了。此人乃是大西国的皇帝——张献忠,皇帝中的周星驰,将“无厘头”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

这张献忠抓了个士绅叫方岳宗,欣赏对方的侠士风范,要和他一起喝酒畅饮。方岳宗说喝酒可以,但你不能把我灌醉了,因为我有酒后发疯的毛病,见谁扁谁。张献忠属于朱厚照那种人,当时有人控诉大太监刘瑾的罪行,朱厚照就在上面批了一句:“你所说贤能之人,我偏不用;你所说不贤能之人,我偏要用。”张献忠则是“你不让我做的,我偏要做;你让我做的,打死我也不做。”偏把方岳宗给灌醉了,结果方岳宗果真酒后发疯,将张献忠打得满地找牙,衣服都给撕破了。按他以往的性格,这方岳宗就是被凌迟了他都要再把他给修补好了再凌迟一次,可谁让他无厘头呢,结果不但没发怒,还一个劲儿夸对方是条汉子,真壮士也,恭恭敬敬地放方岳宗一家出了城!

可惜方岳宗的命运不可复制。与他相反的是状元张大受。这张大受一表人才,器宇轩昂,又善弓马,可说是文武双全,青年才俊,当时的群臣纷纷上表进贺,说皇上啊,大喜啊,天降大贤啊,有了张大受,大西不久便可一统宇内,国泰民安啦。张献忠一听大喜,赶紧召见张大受,一见之下果然大悦,又是赏金又是赐宴,又是召画工为其画像,最后还赏美人四名,一座豪宅和几十个保镖。

张大受心里那个感激啊,恨不得立马为张献忠赴汤蹈火,第二天一早就跑去谢恩表忠心。张献忠的无厘头神经突然又发作了,说到:“这驴养的,老子爱得他紧,一见他心上就更是爱得不得了。咱老子有些怕看见他,你们快些把他给我收拾了,不可叫他再来见咱老子。”于是,张大状元一家老小连同昨日赏赐的美女和保镖尽被斩杀,不留一人,因为皇帝太喜爱而赐死的,张大状元也成千古一人了。

下面就说到这个圣旨的事儿了。张献忠的部将刘进忠进攻汉中,张献忠告诫他不要轻易发兵,刘进忠不听,结果大败,于是张献忠发来一个圣旨责备他,只见在众目睽睽之下,使者手执圣旨,高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咱老子叫你不要往汉中去,你强要往汉中去,如今果然折了许多兵马。驴球子,入你妈妈的毛!’钦哉。”此圣旨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集讲道理、说脏话、粗话、地方话、艳话于一身,哪个皇上敢跟他比?

当然,拿李世民跟他比,有些不对称。毕竟一个是开创了贞观盛世的人,另一个却是个无厘头农民起义家。但是也可说明,皇帝也是人,除了会犯错,他们也会点别的。赵子轩和李景恒接下的这个圣旨,估计也能进入正史,流传千古了。

赵子轩除了在女人面前脸皮薄了点,其他事情脸皮都可以放厚了。但是这李世民让他去逻些那种地方……说实话前世他很向往拉萨,可是那时候跟现在不一样啊。从这里到逻些,还带着这么多辎重,没有两三个月是不可能到的。而且现在已是十月下旬,天气已经变寒,再加上高原气候,有多少人能受得了?

只是这可不是能讨价还价的事,李世民现在一门心思要为吐蕃送去佛门的福音,送亲不成就改探亲,这也说得通啊。毕竟我嫁女儿了,总得去探望一下女儿在夫家有没有受歧视吧。

帐中,赵子轩手上执着信纸,这是晋阳让带过来的一封信。因为天气转寒了,他们还需要去逻些,所以这一次李世民下旨,让边关准备好棉衣药材和冬帐,御吏一到,就随他一起带到吐谷浑,交给赵子轩他们。

当然,赵子轩的妻子不是一般人,他的棉衣可是家里人亲手准备的,摸上去很是暖和,更用了传说中号称穿了只会中暑,绝对不会冻伤的火蚕棉(晋阳的嫁妆里就有这样宝物)。

信封中有好几页信纸,除了晋阳的,他父母的也有,就连赵玉颜都给他写了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但是赵子轩却如获至宝地一字一字看着,他看的不是信,而是情!

帐帘掀了起来,走进一人。赵子轩不用回头就能知道对方是谁,因为这些日子来,对方用火一般的热情在一步步融化自己的防线,那种热情让从后世过来的他有时都吃不消,忍不住感叹终于见到了大唐的彪悍女,敢爱敢恨。

“是晋阳给你的信吗?”李雪静从后面搂住了他,吐气如兰,浸热了他的耳垂。

“是啊,她让我不用担心家里,一切安好。还让我小心身体,不要太操劳。”赵子轩放下信,轻轻叹道。

“真是个好妻子啊。”李雪静也感叹道,两人一时无话。良久,她突然道:“明天,我就要走了。”

……

“我舍不得离开你。”李雪静见他没有说话,忍不住把他抱的更紧了,“回去后,我们就不再见面了吧,我喜欢你,却不想一辈子都缠着你,惹你嫌弃。”

“静儿……”赵子轩转身,将她抱在了自己腿上,“我明知跟你相好对不起你,可是却总是忍受不住去喜欢你。你原谅我!”

“傻瓜,别忘了,是本姑娘调戏你在先。”李雪静故作笑道,“你们男人啊,都是没人爱的时候假正经,女人一贴上来,全都成了色胚子。你也不是什么好人!”

赵子轩苦笑,他还真不是好人,李雪静虽然对他亲近,但若是他克制一点,自然能守住底线。可是他骨子里也是个闷坏的人,对于女人没有多少自制力。若是对方不喜欢自己还好,没有念想。若是对方对自己倾心了,用柔情去俘虏他,用眼泪去浇灌他,那他就成了情场白痴了,不是不解风情的白痴,而是四处留情的白痴。

“静儿,听我的话,回去之后别犯倔了,我们两个注定今生无缘,若是有什么好男人,你就嫁了吧。”

李雪静格格笑道:“赵子轩啊赵子轩,有你这样的男人吗?怀中抱着一个女人,还让这个女人去喜欢别人?再说了,我喜欢你,是我自己的事,跟你有什么关系?少和我哥一样教训人。”她说着说着,却突然哭了起来,“你这个狠心人,又想抛开我了么?休想!即使这辈子不见面,我也要在你身上留下我的印记,让你这辈子都记得,你亏欠了一个女人!”

赵子轩来不及反应,衣襟已经被扯开,露出了他精壮的胸膛。然后只觉右肩膀处一疼,已被李雪静咬住,越咬越深。他痛得忍不住呻吟出声,想呵斥两句,却感到身子一烫,李雪静滚烫的眼泪打在了他身上,灼伤了他的心。他喟然一叹,紧紧地抱住了她,咬着牙默默不语。

良久,李雪静才松了口,她这一次真的用了力,松口时嘴上已是鲜血吟吟。她泪眼朦胧地看着赵子轩,断断续续哭道:“本小姐已经在你身上刻了印记,这辈子就算了。等下辈子,我就凭这印记,抢在晋阳前面把你夺回去,一辈子疼我、爱我……”

虽然她脸上又是眼泪又是血迹,再无往日娇蛮仙女般的模样,赵子轩却觉得,此时的她才是自己所见的最美的时候,他忍不住重重吻上了她的嘴唇,敲开了她的玉齿,把她口中的香甜,混杂着腥味的血液,一起融入他的身体。

直到两人都觉得呼吸不畅,他才依依不舍地松了开来,李雪静朦朦地望着他,轻轻道:“郎君,就让我当你一天的新娘吧,以李雪静的身份……”

赵子轩被深深刺痛,喉中发出一声低沉的吼叫,猛然将她拦腰抱起,往床边走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