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游戏竞技 > 骑砍战记 > 第430章 扶农策

骑砍战记 第430章 扶农策

作者:十二楼月明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3-07-12 23:22:17 来源:笔趣阁

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安置三十万流民,这是一件了不起的壮举,艾米和埃里克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几年前,烈狮城附近的每一寸土地都是有主的,到处都是贵族庄园。

但现在烈狮城和鹿心湖周边破坏严重,连续不断的战乱与灾祸一度导致这一带所有的贵族庄园都空空如也。

艾米重回烈狮城后,便一直在着手恢复这一带的农业种植。

一开始,也有一些贵族不知死活的跑回来,打算索回原本属于他们的田产与豪宅。

但艾米对此只有统一的一个回复——滚。

在战争来临时选择逃跑,无法保护领民的贵族,本就会视同于自动放弃领地。反倒是战死沙场的,贵族院会帮其找到继承人,这是潘德大陆通行的规则。

艾米让他们滚蛋算是做得很客气了,这要换成李昂,估计会把这些贵族送到辛加尔隔壁的雅兴村,给他们提供一份不太容易失业的工作——李昂在那里有座大铁矿,开采矿石的活儿被拉蒙承包给了奴贩们……

而埃里克的做法就比较低调——埃里克现在是贵族院负责人,找上埃里克的贵族比直接找艾米的要多得多。

但不知道为什么,凡是到贵族院去找埃里克索回烈狮城和鹿心湖周边领地的贵族,基本上都会在几天之内神秘失踪……

埃里克对此表示很惋惜,他甚至还专门用贵族院的经费开设了一个‘贵族托孤院’,收留了不少因父母失踪而变得无依无靠的贵族孤儿——由于经费有限,暂时只收留五岁以下且父母双亡的幼童。

自从孤儿院建成以后,就再也没有不开眼的贵族打算索回自己原本的领地了。

所以目前烈狮城一带贵族领主特别少,只有城卫军成员及其家族还保留着领地——这些人就是曾经的王城侍卫队成员。

城卫军成员大多都是小贵族家庭中没有继承权的私生子或次子,虽然背后有家族,但他们自身其实没什么产业。

艾米曾将他们的所有小队长以上核心人员封为正式骑士,以此得到了他们的效忠。

如今,他们成为了艾米用于管理流民的基层人手,并且全都成为了新一代庄园主。

艾米给他们分配的庄园,其实就是那些‘无故失踪’的贵族原本的庄园农场。

这也算是给骑士们分配领地了,但这些领地并不属于城卫军成员,属于他们的只有房屋。

——艾米把房产给了城卫军,把田地给了农夫们。

参与流民安置的城卫军成员能够得到原本那些贵族庄园的房产,这是给他们的奖励和酬劳,也是收买军心的策略,但他们得不到庄园中的田地,仅仅只是房屋归他们所有。

近千个庄园,差不多刚好够分。

而开垦出来的田地将完全属于农夫,多种多得,每亩地每个收获季只需要上交一百磅粮食。

以这些农场为基础,利用‘开垦田地后田产归开垦者所有’这条简单易懂的政策,艾米从烈狮境的各个地方陆续吸引来了三十多万流民,在烈狮城周边开垦出了差不多两百万亩田地。

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

之所以要用固定的每亩额度来制定税收标准,是为了让人们尽可能的种植高产作物或者尽全力开荒——无论种小麦还是种玉米,反正每亩地都只收一百磅的税,剩下的都归自己,人们自然会算账,然后按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

烈狮城周围土地肥沃,如果种植高产作物,每亩一百磅的粮税其实是非常低的,每个人当然都会尽可能的多种地。

若不是因为烈狮城与鹿心湖周边适合种植的土地一共就只有两百多万亩,他们说不定还能开垦更多田地。

如果按户来算,这三十万人一共有将近十万户,每户平均下来差不多有二十亩地。

这些流民以前大多都是贵族的佃农或契约仆人,现在个个都成了有产业的自耕农,当然是喜出望外的,对艾米也是发自内心的崇敬。

而城卫军也是满心欢喜的。城卫军当然是不会种地的……毕竟他们是贵族子弟,从小学习的是如何作战以及如何与人沟通交流。

但城卫军成员自身的小家庭一般都没几个人,贵族庄园的房产都比较大,他们是用不完的。他们会将房屋重新修葺,把多余的房屋租给农夫们,成为农夫们的房东——对于他们而言,这是很好的福利,简单轻松,而且完全不影响他们的本职工作。

只不过,来年收获之后,这些没有田地的房东就得从农夫们手里买粮食吃了——这也算是一种相互制约。

艾米的手段是很靠谱的,既收买了城卫军,又收买了农夫们,还能为整个国家提供足够的农田资源。

说起来,这些人现在也算是有产业的人了,每户二十亩,人均田产接近七亩,粮税又低,这肯定是足够生活的。

但他们在短期内确实会处于赤贫状态——虽然有地,但在粮食收获之前,他们什么都没有。

也就是说,到明年四月之前,他们都需要靠李昂的‘助农贷’生活。

用贷款从烈狮城购买直营粮店的食物和种子,用贷款租赁城卫军们手里的房屋——没有传统的施舍式赈济,因为助农贷一年免息,这贷款本身就是最好的赈济了。

纯施舍性质的赈济,只可以出现在灾害发生的当时,不应该长久维持,这一点艾米和李昂都很清楚。

给赤贫者提供田地,是为了让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给他们提供贷款,其实是在救活这个地区的整体市场,并驱动农夫们持续努力。

毕竟不能光给农夫管饭,让农夫们产生消费,城镇居民才能靠工商业生活,整个地区才能运转起来。

让整体经济活起来,才是解决贫困问题的关键,光救穷不救市那就只能年年赈济。

这三十万流民什么都缺,他们要在烈狮城一带生活下来,就得购置很多东西——这就会产生不少需求,而且都是衣食住行相关的刚性需求,这可以促使烈狮城附近的基础工商业快速复苏。

同时,这也能让很大一部分头脑灵活的人不再死死的盯着土地,人们将有机会选择人生——用他们擅长的方式挣钱。

艾米的经营方式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再加上头脑灵活的埃里克也在烈狮城,只要能将商品价格稳住,将粮食供应稳住,一年之后烈狮城周边就会大变样。

但是,但是。

为了安置这些人并提供种子,已经把李昂从巴克斯弄来的粮食全都耗尽了,而这些粮食以及种子只有三种——小麦、玉米、土豆。

也就是说,作物的类型太集中了!

这可不是中小规模的种植,这是两百万亩土地,有些国家整个国家的土地总量都没有这么多!

到明年收获季,如果一切顺利,整个新潘德王国会有充足的粮食,这对国家确实是有利的。

但问题在于,由于作物类型单一,每个种地的人都必然是挣不到钱的——作物很难卖得掉。

这三十万人在这几个月里要租房、要吃饭、要购置必备的劳动工具,明年收获后要留下一季的种粮,要交税,还要偿还助农贷……

农夫们手里的贷款应该勉强能维持到明年收获,但到了明年收获季,他们依然还会是赤贫者——他们是在透支消费,但明年即便大丰收,他们依然很难获取现金,无法弥补透支额度。

其实这是古往今来所有农夫们最大的困境——灾年吃不饱,丰年粮食贱……

即便他们得到了其他经济作物的种子,由于不具备销售和运输能力,农产品依然很难换成钱。

农业生产也是生产,可以把他们视为个体经营的生产企业,他们只有将产出变现,才能真正脱离贫困。

但光靠农夫们自己,无论有多少余粮都很难卖得出去,因为他们附近根本就没有足够的市场需求——周围全都是和自己一样的农民,全都有地,粮食卖给谁去?

农业人群的贫困问题,其实出在商业层面的。

也就是说,烈狮城一带,实际面对着两个问题。

第一,整个国家没有多余的粮食储备,明年必须依赖烈狮城周边的土地,也就是说这两百万亩地必须坚持到明年收获,一旦这期间出现什么意外,那整个国家全完蛋。

从十二月到明年四月,这期间烈狮城周边不能出现战争毁坏农田,不能遇到极端天气,不能出现瘟疫,不能出现内部问题,必须保持稳定……

第二,这一带绝大部分都是农业人口,今年的种植都极度单一,即便明年顺利收获也无法变现,会导致他们依然贫困。

虽然不会被饿死,但除了吃的之外别的什么都没有,那其实也是赤贫状态……

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李昂最近很忙碌。

第一个问题其实是维稳。

烈狮城位于腹地,战乱风险并不高,几个月内应该不会有战火延伸至烈狮城。

另外有个好消息是迦图人那边最近的交易越来越频繁了,他们对‘福寿膏’的需求正在大量增加。

根据福瑟特传回的消息,据说迦图人抢劫了凛鸦境东部好几个城镇,抢走了难以计数的羊,然后立刻赶到弗莱彻来换福寿膏了……

羊肉供应会越来越多的。

其实靠羊肉肯定是不够吃的,但充足的肉食供应能够使基础粮食的消耗大大减少——如果人每周有一磅肉食摄入,就能减少三到五磅的主食消耗。

整体粮食储备维持到明年四到五月应该问题不大。

最大的问题在于怎么能让这几个月平稳度过。

李昂的策略是,要保障自己国内稳定,那就让别的国家都不稳定呗……

菲尔兹威和凛鸦境本就在打内战——维迪斯大王正在对付哈康领主率领的‘凡斯凯瑞联盟’;厄休拉正在和格雷戈里四世打拉锯战,这都是大好的机会啊……

当然,这机会并不是说李昂打算参战。

而是打算让他们更乱一点。

菲尔兹威本来就缺粮,虽然李昂并不知道维迪斯即将破产,但他能判断出来菲尔兹威的整体经济肯定早就崩了——要不然不会有那么多么菲尔兹威人跑到长河城来讨生活。

所以李昂让莱丝丽带着长河速运的人去了雾笼城。

那是莱丝丽和李昂都熟悉的地方。

而且李昂让她去找一个熟人——竞技场老板,胖子安德鲁。

李昂准备把安德鲁发展成麦香国际的加盟商。

但李昂并不是打算进军体育竞技产业,他是让莱丝丽作为‘投资人’过去撒钱的,找安德鲁只是为了让莱丝丽顺利进入大商人圈子。

李昂让她过去扮大款,而且要高调的收购所有能收购到的产业——无论什么行业,只要肯卖,一律收。

目前雾笼城经济惨淡,很多人都愿意将产业脱手,而且目前基本上是抄底收购,谈起来并不复杂。

大多数业务肯定都是有一些背景的——要么和维迪斯大王有关,要么和某个菲尔兹威领主有关。

但李昂让莱丝丽不要去找任何领主,只要持续收购,收购到雾笼城的大商人个个都围着莱丝丽这个大金主转悠就可以了。

目前莱丝丽正在持续花钱中,大概再过个十天半月就能看到效果。

而第二个问题,就比较复杂。

李昂计划在明年四月之前,也就是在第一个收获季之前,在各村镇建起粮食收购站,国家以标准价收购粮食作为战略储备,让农夫们能顺利的把产出变成现金。

反正粮食储备总是不嫌多的,只要能避免恶意抑价就行。

这确实是好办法,但并不是最好的办法。

因为国家收购储备粮,肯定是只能收小麦玉米之类的可长期储备的基础粮食。

这会把农夫们锁死在这些基础作物上——种其它东西国家不收,自己也卖不出去,那么他们下一季、下下季……永远都不会去种其他作物。

全都种基础作物,那就会导致所有人的收益都不会太高,这无法解决他们已经透支的消费。

因为国家要稳定维持粮食价格,基础作物的收购价是不可能太高的。

再加上并不是每年都能风调雨顺,偶尔总是会遇到天灾的,即便人均土地有六七亩,照样很多年都无法摆脱贫困。

真正能够解决问题的方式,是靠商业化与物流运输。

也就是正在修建的‘财神堡’。

核心农业基地附近,绝不能缺少的,其实是交易与物流转运中心。

很多农产品都不耐储存,一定要能够快速变现和转运,损耗少才会有高收益。

农夫们没有销售和运输能力,但李昂的长河速运有,而且李昂的麦香国际是可以直接收购很多东西的,建设市场也不需要找别的出资方。

但进行农产品转运的大宗交易与物流聚集地,不适合放在烈狮城内,所以李昂要将其建在烈狮城附近交通最便捷的地方。

这就是在七岔要塞遗址建财神堡的原因。

财神堡将被建成大宗交易市场,而且是综合型的批发市场——李昂要让商人们来带动农夫挣钱。

农夫们能够在财神堡把农产品快速变现,然后在财神堡的综合市场发掘商业机会,并用刚换来的钱采购他们更擅长的生产资料和工具。

——他们是流民,是无家可归时为了活命而成为农夫的,不见得就擅长种地;擅长种地的也不见得就一定要种粮食。

而且,商人们会主动与自耕农或当地管理者联系,以便产生更多的供需关系——商人需要原材料,他们并不仅仅是来卖货的,卖产品的时候也可能会劝说农夫们尝试种点别的……比如单价更高的水果或其它经济作物。

毕竟这里的农夫家家都有地。

市场的作用并不仅仅在于当场买卖,还在于让擅于交流的人入驻,为他们自己寻找商机,同时也为不擅销售的人带来机会。

此外,农产品交易和综合市场都会制造出很多新的工作岗位,这也会进一步解决更多人的温饱问题。

当农产品转运市场就在附近,而且很多人开始与商人建立供需关系的时候,农夫们就可以种植整个大陆需要的任何产物,而不是光依赖基础粮食。

他们当中的很多人会开始种植经济作物,甚至让家人从事商业与运输,亦或者在市场中找到工具开始从事其它手工业——烈狮城周边的整体市场环境就会活跃起来,生产和交易都会变得多样化。

多样化的生产经营,才会让大多数人都赚到钱。

每个人总有其擅长的地方,但大多数人想改行都没机会。

李昂要给他们这个机会,这不仅是人们脱贫的机会,也是为统治者带来财富的机会。

因为聚集了三十万人的农业基地,这就是现成的能消化长河城产品的终端消费群体,长河城的商人们是最信赖李昂的,李昂当然要让他们先发财——他们才是交税的主力。

建设财神堡的活儿交给了查理斯,因为他听话可靠。

李昂给了他一张规划图,查理斯什么都没问直接就开始实施了。

而李昂自己,便每天琢磨着哪儿能有活干。

冬季到来后,工作需求减少,长河城的房屋也不够用,城内出现了很多的流浪者,李昂要让他们有事可做。

比如现在,李昂就带着一群在长河城没找到工作的失业人口,跑到诺多森林的艾拉克莱湖来敲冰块清理垃圾。

既能帮助诺多们解决他们不擅长的事,又能让这些失业人口赚一笔生活费,还能促进人类和诺多精灵之间的合作,并且还可以趁机普及新货币……

清理冰块这种活儿不需要什么技术,愿意卖力气就行了,而且瘦弱的人甚至体重更轻的女人有时候都有优势——可以站在更薄的冰层施工。

但这么个简单的活儿,却引发了一个大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