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游戏竞技 > 骑砍战记 > 第135章 马略改革

骑砍战记 第135章 马略改革

作者:十二楼月明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3-01-04 16:20:52 来源:笔趣阁

拜蛇教信奉的是邪神阿兹·达哈卡。

据安森所说,这是一个住在灰色积雨云中的神明,有着巨蛇般的身躯,角蝰的鳞片,背后还有肉翅飞翼——这是博识城神学院的图样。

按理来说,这种巨型飞蛇的形态,往往意味着恐惧与毁灭。

但在拜蛇教信徒眼里,却并非如此。

安森和罗兰都见过蛇教信徒——巴克斯境内曾经遍地都是蛇教信徒。

在蛇教信徒口中,阿兹·达哈卡是‘仁慈的女神’。

很难想象这种巨蛇会是个女神……

但按照拜蛇教徒的说法,人生来就是为了的人生来就是为了受苦的,人间本来就是炼狱,除非毁灭一切,然后在大地上重建‘神国’。

而‘仁慈的女神’会回应每个信徒的祈求,为虔诚奉献的信徒带来力量,并会在信徒死后将其带去神国,享受一切美好的事物。

而且,如果能在大地上建起神国,那么虔诚的蛇教徒将能够心想事成,成为永恒不死的存在,永远享受福报。

很显然,这是一个以宣扬绝望与恐惧为手段,并以许诺‘力量’、‘来生’和‘神国’等美好结果为忽悠方式的教派,而且具有极强的扇动性,基本上每个教义都是为造反而存在。

同时,拜蛇教也很擅长使用各种迷药工具,比如蛇心石。

这种有着明确组织的教派,对那些既没有学识又没有希望的底层民众而言,具有致命的吸引力。

而刚好,巴克斯帝国一直执行着民等法——这是古巴克斯的传统,将人以血统和财富为基准分为若干个等级,阶级之间明确而固定。

作为征服者,巴克斯人的后裔自然都是人上人;而那些潘德大陆南部的原住民以及后代,自然都是下等人……

能够加入军团的,也只有巴克斯人的后裔。

潘德原住民是不允许拥有武器的,一辈子只能当农夫或下苦力。

事实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巴克斯境内的下等贫民和奴隶压根就不会被看作是人口,而是牲口。

巴克斯境内的潘德原住民,从一生下来,就注定了一生的结局。

这种情况,是异民族征服者进行殖民统治的常态。

但在阿玛拉大陆巴克斯母国已经完全覆灭的情况下,这种征服者统治方式,不仅使得巴克斯帝国越来越弱,而且为拜蛇教的传播提供了最佳的土壤。

那些曾被奥萨将军招降的本土贵族后裔,带领着那些对生活失去希望的原住民‘下等人’,在这殖民统治的一百多年里一直不断在发起反抗,各地造反不断。

很多潘德原住民即便明知道拜蛇教有问题,也依然会加入拜蛇教获取力量与巴克斯帝国作对——长期被压迫的仇恨以及没有希望的生活,使得他们深信自己所处的就是地狱,他们宁愿毁掉一切。

而巴克斯帝国却没有足够的军力压制。

奥萨将军当年入侵潘德的舰队一共只有几万巴克斯人,期间还战死了不少,这些巴克斯人的后代与整个潘德大陆南部的原住民比起来,本就是少数群体。

而他们传统的民级法又使得能够加入军团作战的只能是巴克斯人后裔,兵源的稀少程度可想而知。

结果拜蛇教在巴克斯境内越演越烈,信徒越剿越多,甚至逐渐渗透了执政官级别的高层。

幸好那时候烈狮王国出了个疯王,国内比巴克斯还混乱,两国在当时属于是在比烂,这才使得巴克斯帝国有了改变的机会。

马略皇帝是个明白人,他在二十年前刚登上帝位后,便针对性的发起了改革。

他先是将丰收女神‘达米亚.普罗维迪’立为巴克斯的主神。

这位女神的形象,是一名面容慈和,不着寸缕,仅以镶有麦穗的花环遮住了重点部位的成熟女性,看起来温婉而丰盈。

这是潘德本土的主神之一,是潘德大陆南方的农夫们普遍信奉的丰收之神。

马略皇帝要求所有巴克斯人后裔都尊奉潘德本土的达米亚女神,他甚至将自己的皇冠都换成了达米亚女神的麦穗花环样式。

这当然是为了改变巴克斯人侵略者的形象,尽量融入潘德本土,降低原住民的对立情绪。

同时,这个政策也能起到另一个作用——丰收女神的形象美丽而丰盈,用这种充满了美好向往与富饶希望的主神形象,主动的填充人民的信仰,可以抑制拜蛇教的传播。

毕竟和一条长翅膀的大蛇比起来,丰收女神仅仅从形象上看着就显得更有亲和力。

随后,马略皇帝亲手将巴克斯帝国传统的民等法完全销毁,重新颁布了公民法。

公民法取消了人的等级制度,规定巴克斯人与潘德原住民都是帝国公民,地位平等,没有高下之分。

马略皇帝并没有完全废除奴隶制,但他给了包括奴隶在内的所有人一个上升阶梯——任何人都可以加入军团作战,建立战功就能提升地位。

但如果加入了拜蛇教,无论以前是什么身份,都将被视为奴隶。

同时,他将很多潘德原住民提拔为领主,分封本地领主对那些无法约束的地方进行自治。

在民政中,传统‘护民官’的一票否决权也被取消,改为领主、上级执政官、民选护民官共同评议的合议庭制度。

护民官本就是从平民中选出来的代表,由于以前只有巴克斯人才被视为人,所以原本的护民官都是巴克斯人,他们也只会向着巴克斯人,不会保障潘德原住民的利益。

而新政策中的民选护民官,是按人口比例从村民中选出,来自所有民族的人都有,对民众相对更公平一些。

这是在全面向潘德本土靠拢,或者说将巴克斯人全面融入潘德大陆。

并且,他在巴克斯帝国实施了彻底的兵农分离,以募兵制替代义务征召,然后新组建了多个规模化军团,而且这些新军团都由国家或皇帝本人统一提供装备。

——这种职业军人制度,其实比潘德本土的骑士征召制度要更先进,平民的上升机会也更多。

他新组建的‘不朽者军团’也完全不在乎招募的是潘德人还是巴克斯人,军团内一视同仁。

而帝国角斗士部队,则全都是从竞技场里爬出来的奴隶和罪犯。

这使得巴克斯帝国得到了广泛的兵源,所以最近这十几年巴克斯帝国在面对烈狮王国时,大多时候能处于上风,占领了不少地盘。

这神、民、军三方面一同进行的政体改革,在这二十年里将巴克斯真正融入了潘德,也给大多数人民带来了希望,内部矛盾渐渐平缓,巴克斯帝国的国力也越来越强。

马略皇帝的改革也在第一时间得到了光辉十字骑士团的大力支持。光辉十字骑士团的学者们甚至帮助马略皇帝建立了一些神学院,不仅传播达米亚的信仰,也传播更科学的医术。

传播神学与医学常识也是能抑制拜蛇教的,同时也能让巴克斯这个国家得到民众的认同,安森就曾在博识城的神学院就读。

这些新政使得马略皇帝得到了很高的声望,巴克斯境内的潘德人大多都不再将他视为征服者的后裔,而是把他看作一个真正的帝王,只是民族不同而已。

从侵略者,到得到本土人民承认,巴克斯帝国用了一百五十年才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统治。

但取得实际效果的改革政策都是马略皇帝颁布的,他只用了不到二十年。

这二十年里,他必然要面对巨大的压力,要抛弃传统,要面对巴克斯族人的反对,还要顶着各种内忧外患完成国策改变。

作为异邦统治者,主动寻求融入潘德并将权利还给潘德人,这种做法,远比做一个纯粹的征服者要勇敢得多。

当然,马略皇帝发起的改革条款并不仅仅只有这些,但更多的内容安森和莎拉也都不知道了。

莎拉找到的资料当然都是考证过的,那种没有把握的传闻她是不会说的。

就像与烈狮公爵阿尔弗雷德在称王之前那几个月里发生的具体事情,她没找到资料,所以她不会胡乱揣测。

她会将判断留给领主大人自己来做。

这毫无疑问是一个优秀外务官的作风——不在工作中添加个人主观臆测,只客观的收集资料执行事务。

李昂一路上都在消化这些内容。

对于他而言,这些历史资料的作用相当大,这不仅能使他印证自己原本的策略,还能带给他学习与思考。

马略皇帝的改革给了他不小的触动,领主大人甚至想见一见这位皇帝。

当然,不是现在。

现在车队正在一路前行,通过了数百里的无人区,已经进入了巴克斯帝国境内。

运输队人手并不多,只有五辆车,十几个人,负责驾车的也都是梅腾海姆人。

领主大人伪装成了一个做皮货生意的商人——或者说他完全没有伪装,他本来就是个商人,梅腾海姆人也本来就是些佣兵……

从长河镇到帝临港,这种商路其实是很合理的路线,领主大人是深思熟虑过的。

皮革刚好是巴克斯帝国南部比较缺少的货物,潘德大陆南部气候炎热,草场也少,不适合大规模养殖牛羊,而且也很少有野猪野鹿在那边讨生活。

这一点在上次领主大人搞双十一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那时候来自长河镇的商人基本上把库存都卖到了巴克斯境内。

帝临港这种南部沿海港口,有很多珍珠珊瑚之类的海产品,还有便宜的盐和香料,也是进货的好地方。

而烈狮王国有不少人饲养牛羊,长河镇周边森林和山地又比较多,野生动物也多,毛皮之类的东西是比较丰富的。

长河镇、勇盾堡、狮湖城等地都有很多皮革制品出产。

当然,也有些皮货是跟迦图人私下交易换来的。

所以长河镇比较常见的土特产就是皮革制品——当然,还有一种不太常见的土特产,诺多精灵……

作为土特产之一,里萨迪兰确实也在队伍里。

梅腾海姆人和莎拉、艾米等人都知道里萨迪兰的存在。不过,虽然同路而行,但里萨迪兰并没有和众人走到一起。

他一直在李昂身后不远处,要么在树林里,要么在光线照射不到的暗处。

偶尔也会到大路上晃两下,但也总是转头就看不到人了。

这位诺多精灵如今似乎有些自闭,好久没跟人说过话了,只有领主大人能和他偶尔交流几句。

里萨迪兰在上次完成吹号的任务后,在森林里一直躲到停战才出来,而且他在诺多森林里遇上了自己的族人,一支巡逻队。

森林里的号角声当然会招来诺多精灵的查探,不过诺多显然并不想理会人类的战争。

里萨迪兰与自己的族人只是在树林中远远看了一眼,谁都没说话。

里萨迪兰是不敢说话,因为他是被放逐的,大领主尹思兰迪尔不允许他回诺多森林,他怕被族人攻击,也不知道要怎么面对族人。

而他的族人大概是认出了他,没有说话的原因,或许也是如此——他们并不想攻击里萨迪兰,但同样不知道应该如何面对这个被放逐的家伙。

结果里萨迪兰回到麦香领后大概就有点抑郁了。

虽然这种有家不能回的日子他已经过了十多年了,但在长河森林与族人相对无言还是第一次。

作为被放逐的罪人,里萨迪兰无法与族人接触;

但绝大多数人类都将诺多视为敌人,所以他也无法与人类过多接触。

这大概使得他有一种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的孤独感。

李昂是能体会到这种孤独感的。

因为,领主大人自己也不是这个世界的人……

但这种孤独别人帮不上忙,所以李昂并没有去打扰里萨迪兰。

领主大人觉得里萨迪兰现在这个状态也不错,或许他不愿意跟任何人说话,但内心的孤独感反而使得他一心一意投入到了工作中。

作为一个合格的企业家,员工既然全身心的投入了工作,李昂自然是不会干扰的……

这位精灵杀手当然也不是个脆弱的人,他其实没有表现出太多异常,只是藏得更深了,有时连领主大人都不知道他在哪。

但除非领主大人不方便带他,否则他一定会在领主大人附近,李昂叫一声他就会出来。

毕竟他的职责是作为暗卫,保护领主大人的安全。

这次出远门,这个保镖当然也是要带上的。

运输队插了三面旗帜,李昂的黑白狮鹫旗、戈德里克的三狮旗,还有利奥弗里克的红底狮鹫旗。他们都是股东,当然要庇护自家产业。

三种旗帜一起插着,在烈狮境基本是能保障安全的,毕竟这代表的是整个东部地区的领主,无论是哪个贵族还是盗匪,总都是要掂量掂量的。

离开烈狮境后,风险自然会高一些,不过只要不遇上盗匪,巴克斯的领主或士兵一般也不会攻击这种插着好几面贵族旗帜的商队。

毕竟谁都不是傻子,轻易劫掠有那么多大贵族撑腰的商旅,说不定会引发大规模战争,到时候肯定会被追查的。

当然了,如果没有这三面男爵旗,大概在进入巴克斯境内后没多久,商队就会被巴克斯的巡逻队一抢而空。

巴克斯的士兵可不会担心那些没背景的普通商人……

不过,为了尽量降低风险,车队还是谨慎的绕开了两国边境的要塞,免得被巴克斯帝国的边境驻军找麻烦。

这个年代商旅偷偷入境是常见现象,毕竟边郡的守军也就那么点人,盯不住的。

领主大人是从盾风堡垒与卡伦鹿堡之间进入巴克斯帝国的——这两个边防要塞之间有几百里的荒野。

随后,车队准备在尹美尔村短暂停留,补给一些食物饮水马料之类的必需品。

尹美尔村其实是盾风堡垒的下属村庄,但距离盾风堡垒相当远,至少有两百多里路程。

巴克斯帝国的盾风堡垒与烈狮王国七岔要塞有点类似,算是一个比较纯粹的军事堡垒,是面对烈狮王国的最前线,甚至可以视为是孤悬在外的中途要塞。

一百年多前,巴克斯帝国初建时,将原本居住在边境地带的人口迁往了帝国腹地,在两国边境留出了几百里的无人缓冲区,同时建设了盾风堡垒。

这个堡垒的位置就在登吉尔山脉南面,与白鹿堡的直线距离只有三百多里,跟长河镇到白鹿堡的距离相当。

建设堡垒的初衷,是作为巴克斯帝国攻打白鹿堡时的前哨站,同时也是为了避免烈狮王国反攻,所以堡垒的位置离人们居住的村庄很远。

几百里的缓冲区,也削弱了烈狮王国的重骑优势——烈狮境的重装骑士其实是不适合长期在野外作战的。

由于这几百里缓冲区的存在,烈狮境骑士们本就很少会从东部进攻巴克斯帝国,因为又费粮草又费劲,中途找不到补给,也无法就地寻找民夫。

到了最近这二三十年里,白鹿堡的戈德里克男爵更是从来不进攻,所以盾风堡垒下属的村子尹美尔村,就这么度过了几十年安稳的和平岁月。

作为边境要塞的下属村庄,却几十年没有经历战火,这实在是不可思议……

但巴克斯帝国的另一个边境区域,卡伦鹿堡那边就没这个待遇了。

烈狮王国发起的每一次大规模进攻几乎都是以卡伦鹿堡为目标,卡伦鹿堡下属的村子长期被蹂躏,都快成废墟了。

甚至卡伦鹿堡还放弃了距离烈狮王国最近的村子塞伦村——这村子基本上已经没有人住了,如今和长河镇的特鲁布伦村一样完全空了。

同样是边境城堡的下属村庄,尹美尔和塞伦的差别实在是太大了。

如今塞伦村和卡伦鹿堡的另一个下属村庄巴鲁格,原本的居民大多都已经迁到尹美尔居住了。

于是尹美尔在这二三十年里发展成了一个上万人居住的大镇,比克温村规模还大。

但尹美尔村住得更密集,村子中心的街道和村民也更多,看起来很热闹,感觉像是一个没有城墙的大城市,村里还有个小广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