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摆皇 > 第九十八章 我是大明人!

摆皇 第九十八章 我是大明人!

作者:骡子不吃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4 16:20:47 来源:笔趣阁

在这次大明对西部蒙古用兵会议结束,朝中官员也关注着,当他们得知皇帝御驾亲征后,有喜、有忧、还有无力。

天色渐黑,文官们开始行动,以往他们看不起的武将,这次他们还要巴结,没有武将们助力,等灭掉俺答后,遭殃的就是他们。

外部威胁解决后,皇帝肯定要解决内部矛盾,皇权最大的敌人,就是他们文官,这些事文官们都懂。

万历皇帝在玉熙宫内,得知文官们出城见众武将,这事不可避免,他告诉张鲸:“继续派人盯着,他们有什么举动,都要向朕报告。”

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最好不要打草惊蛇,皇帝刀快,不可斩无罪之人。

“宫内李太后娘家进宫一次,咱们的人说,这个人后来到张四维府邸过,而且是晚上,坐着一顶小轿。”

听到张鲸向他报告的情况,万历皇帝沉思,李太后还是不甘心,她这是要一条道,走到黑。

也好!

外臣勾结后宫,砍他们几次也不多,脚上的泡都是自己走的,万历皇帝也不好多说什么。

朱翊钧预感,这次御驾亲征,山西、大同、宣府方向会出现乱子,李太后和张四维勾结到一起,他们应该要在这次御驾亲征中,用一些阴谋诡计,迫使万历皇帝退位。

具体会发生什么事,一个他预料不到,不过作为皇帝,他预感到有事会发生。

“还有什么事?”

张鲸说:“皇后宫中的宫女曾失踪一个,就这几天的事,奴婢派人调查,得知这个宫女后来与沈一贯有联系。”

这就对了,皇后王喜姐祖籍浙江的,沈一贯也是浙江的,他们也勾结到一起,都针对万历皇帝这次御驾亲征,看来征收商税把他们逼的有些急,利益受到损失,他们坐不住了。

“明天把张宏、季伯常、陈矩、还有方伯清叫来,咱们也需要做些什么。”

“是!”

开完军事会议,各地总督、巡抚、总兵、副总兵返回边镇,万历皇帝最近一直在忙钱粮的事。

近卫军、辽东、蓟镇所需马匹、钱粮、军服、火器、盔甲都已运至热河上营,因为热河上营属于万历皇帝设置的军士城池,文官们还没有渗透到。

七月二十五,宣府、户部呈递奏疏,宣府三个粮仓失火。

七月二十九,大同、户部呈递奏报,大同镇四个粮草失火。

八月初三,山西、兵部呈递奏报,山西镇三个粮仓失火。

八月初八,陕西、户部呈递奏报,固原镇两个粮仓失火、宁夏镇两个粮仓失火。

八月十一,甘肃镇、户部呈递奏报,甘肃镇两个粮仓失火。

万历皇帝这几天心已经凉透,这文官们的套路,千年没有变化,阻止万历皇帝御驾亲征,什么招数都能用出来。

武将们也愿意配合文官,各镇粮仓就是粮饷,现在要打仗,出现亏空补不上,只能一把火烧掉。

万历皇帝现在可以肯定,边将已经和文官们头流合污,大明军队吃空饷,贪污银钱,这都是兵部、户部的责任。

万历皇帝八月十二在玉熙宫召见杨巍,他没有废话,直接问:“他们烧粮仓,这事你知道不知道?”

杨巍低着头,胆怯着说:“圣上,这次圣上御驾亲征,恐出大乱,臣只说烧毁粮仓,臣没有参与。”

“没参与就好,朕已经猜到是谁,你在京等着朕就好。”

“八月十五,朕前往热河上营,谁也不能阻止朕御驾亲征。”

杨巍不再说话,当今皇帝这是把命豁出去了,这次对俺答用兵,肯定会发生大事。

………

八月十四,大同、宣府、甘肃同时传来军报,永谢布部、鄂尔多斯部、土默特部同时扣边。

兵部呈报上来的军报,被万历皇帝扔在地上,因为近卫军在归化城的密探,传来最新消息,俺答、辛爱等人,正在集结军队,因为马匹要九月才能上膘,各部落正在放牧,军队集结非常慢,要九月初才能集结完成。

集结完成也只是土默特部一个部众,俺答骑兵四万,步兵四万,还有其他后勤军队,土默特部最多只能集结十万出口军队,加上永谢布部,也不到十五万军队。

万历皇帝完全不理会这事,也心意已决,这次认可死在外面,也要打俺答。

当日下午,内阁、户部、吏部、工部、礼部、太仆寺、大理寺、六科给事中等三百九十一人联名,给万历皇帝上奏疏,劝谏万历皇帝不要御驾亲征。

“兵器凶,战危事,天子不立危墙…等等。”

万历皇帝根本不理会他们,心意已决,任何事都不能动摇,就算这次去鬼门关,他也要走一趟。

第二天,八月十五。

农历中秋节。

辰时初刻,万历皇帝身披红色战袍,手持马槊,带着近卫军三万五千人,向热河上营行军。

众官员看着万历皇帝杀意已决,这次不打俺答,他绝不甘心的姿态,这些文官们开始派人向各镇送出消息。

这一路行军非常快,每天行军六十里,已经是全速前进了,这次出征辎重非常多。

八月二十五,上午。

万历皇帝带着大军抵达热河上营,戚继光、郑洛、杨四畏等人迎驾。

刚到热河行宫,兵部战报又传来宣府、大同、甘肃、陕西等地告急,同时呈报:“宣府副总兵哱拜叛乱。”

兵部送来的战报,说哱拜勾结永谢布部蒙古人,里应外合攻打张家口边镇。

万历皇帝有些疑惑,他要等密探上报,他没等来密探的上报,下午申时,辽东总兵骆尚志、蓟镇总兵吴惟忠同时到达热河上营。

八月二十五傍晚,宣府密探上报,兵部和宣府总兵董一元把哱拜逼反,哱拜之子哱承恩、参将土文秀、千户継云等被诱杀,哱拜已被宣府总兵董一元囚禁,哱拜三千蒙古亲兵一个不剩,都被诱出张家口杀害。

万历皇帝想不通,这群武将为什么甘愿给文官们当狗?难道在战场上建功立业不行吗?

非要养寇自重,非要贪污军饷,喝兵血,这到底是武将、文官们有问题,还是整个大明有问题,或者是整个人类的问题?

……

八月二十六。

万历皇帝在行宫召见众将领,他准备在出兵前,做最后的部署。

大同、宣府、陕西、甘肃的边军指望不上,现在就靠这十二万大军。

方伯清指着地图说:“我军距归化城一千四百里,途径北苑,元上都,潮河、滦河、洋河等,后勤物资由船、马匹、驴等运送。”

方伯清指着归化城说:“敌军此时正在集结军队,根据我军密探来报,敌军准备向东迎击我军,预设战场将会在洋河、野狐岭以北,坝上滦河位置。”

“我军兵力十二万,敌军兵力十五万左右。”

这时吴惟忠问:“宣府、大同呢?他们不是要牵制土默特部、永谢布部吗?”

万历皇帝冷笑,把兵部呈奏的战报递给众人:“宣府总兵董一元已经把哱拜逼反,我军在宣府的密探上报,此时哱拜已经被董一元囚禁。”

还好董一奎不在热河上营,不然又会出乱子。

众人看着兵部战报,还有万历皇帝说的密探消息,众人都是将领,明白怎么回事,加上最近传来的消息,看来文官们已经和宣府总兵董一元勾结,还是不想俺答被灭,想一直养寇自重。

万历皇帝现在担心董一元会背刺他,大军向西行军,宣府大军出张家口,从背后袭击大军,到时万历皇帝的大军将会腹背受敌。

众人都没有说话,都摇摇头。

“敌人多骑兵,大约六万骑兵左右,步兵也六万,其他都是后勤押运物资的军队,我军人数并不吃亏,我军战兵就十二万,后期押运物资七万人,合计二十万大军。”

万历皇帝看着众人下令:“方伯清。”

“在!”

“朕命你为前锋侦查军,率领直属骑兵团侦查敌情。”

“是!”

“马林、杨元。”

“在!”

“在!”

“你二人为中军左右将军,马林为中军右,率领直属团、二团、五团,杨元为中军左将军,率领一团、三团、六团。”

“是!”

“是!”

“李如松!”

“在!”

“朕命你为中军前将军,你率领骑兵团支援方伯清。”

“是!”

“四团、警备团、炮兵团为中军,由朕亲自领军。”

“是!”

“吴惟忠。”

“在!”

“命你为左将军,率领蓟镇所有军士,随时等候中军号令!”

“是!”

“骆尚志。”

“在!”

“命你为右将军,率领辽东军士,随时等候中军号令!”

“是!”

“戚继光。”

“在!”

“命你为行军大总管,负责后勤物资。”

“是!”

“郑洛。”

“在!”

“命你为行军押运使,负责水路、以及民夫押送粮草物资。”

“是!”

“帅嘉谟。”

“在!”

“命你为考功使,这次出征将士军工,详加记录,不得有误!”

“是!”

“程任卿。”

“在!”

“命你为军纪使,出征将士军纪军律,按照《军律条例》惩处,不得徇私!”

“是!”

“陈矩。”

“在!”

“你还是监军,负责协助戚继光管理后勤物资。”

“是!”

“其他人留守热河上营,由杨四畏统一指挥。”

“是!”

“是!”

“所有将士,后天上午辰时三刻,到热河上营北城外集合,朕要检阅军队。”

“是!”

“是!”

这次万历皇帝梭哈了,近卫军全军出动,每个士兵配备三匹马、两头驴、三个月粮食、弹药三十发,光近卫军就有两千八百六十八门火炮,明铳三万两千一百六十只,每个士兵都有盔甲,每个士兵都换上新军服,近卫军统一土黄色军装。

………

此时整整十二万大军聚集在北城外,旌旗密布,此等盛况,自永乐时期后,再也不曾出现。

万历皇帝身穿战袍,走到阅兵台上,战袍随风摆动,万历皇帝大喊一声:“明军万胜!”

“陛下万胜!”

“陛下万胜!”

十几万人一同大喊,声音震破苍穹,让人血脉喷张。

“明军威武!”

“陛下威武!!”

“明军威武!”

“陛下万岁!”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近卫军直属团团长马林,军演指挥马林,请陛下示!”

万历皇帝递给马林令牌:“开始吧!”

“遵旨!”

首先开始正规团进攻,随后杨元带领一团军队防守,直属骑兵团骑兵包抄,骑兵团反包抄。

随后二团、五团步兵突击,三团、六团配合一团、骑兵团步骑配合,然后炮兵团加入战场,象征意义开几炮。

上午军演结束。

下午由近卫军进攻,辽东、蓟州军队防守。

第二天,整个军队集合,军演整个大军合围敌军。

八月二十八日,下午申时初刻,万历皇帝在阅兵台上,发表这次出兵的演讲。

“我们大明建国这么多年来,为什么大明可以取得这么高的成就?为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片土地,未曾获得大明所拥有的繁荣昌盛。

究其原因,在大明这片土地上,我们使个人的才智和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挥。

在大明,每个人享有尊严、荣誉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为了这种尊严和荣誉,付出的代价也相当高昂,但我们愿意付出这么多!

有些人说大明是没有英雄的时代,他们只是没有看到地方。

此时此刻在热河上营的公墓,正是我们英雄埋葬的地方,朕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和这些英雄埋葬在一起。

在一座座墓碑上,他们的墓志铭上,诉说着他们赢得尊严和荣誉付出的代价。

这里的每一个墓志铭,就是一个英雄的事迹,这些英雄倒在缓缓的西拉木伦河、羊肠子河、红山、建州、铁岭、永顺、靖堡、以及泥泞的雪地。

在热河上营的公墓中,有一个叫梁正道的年轻人,他原本是山西潞州的农民,跟随近卫军一团参加了突击察哈尔部的战争中,在作战中,他冒着箭矢,突击敌军时,被箭矢射中喉咙牺牲了。

后来,在他的尸体中,我们发现了一本笔记,在笔记中,他写道:“我发誓,大明必须赢得这场战争,为此,我会奋斗、我会忍受、我会牺牲、我会英勇战斗,任何的困难、痛苦、寒冷都不会将我们击倒!”

我们必须知道,这世上没有任何武器,可以比一个人的勇敢、意志更加强大,也没有任何武器比大明不屈服,更加强大!

这就是大明将士所具备,而我们敌人不曾拥有的“强大武器”!

对此,我们要警告我们的敌人,还有欺负弱小邻囯的国家。

对于拥有顽强意志、永不服输精神的大明,大明的潜在敌人,大明要使他们明白,和平!是大明最高的愿望。

为此我们可以谈判、可以牺牲、但是我们绝不会屈服。

无论现在还是将来,大明都不会妥协。

因为我们是大明人!!!”

“日月永在!大明永在!!”

“日月永在!大明永在!!!”

掌声呐喊声如雷动,每个人都激动万分,一句我们是大明人,让所有将士为此自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