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摆皇 > 第九十章 朕乃火德星君

摆皇 第九十章 朕乃火德星君

作者:骡子不吃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4 16:20:47 来源:笔趣阁

万历九年天津卫改为天津府,静海县、宁河县、蓟县归天津府管辖,天津府下辖还有一个天津直隶州,人口一百二十万,万历九年开始营建北直隶总督府,今年已经建城。

庞尚鹏、张国彦、孙世祯几人坐在总督府佥押房内,庞尚鹏长子庞端业,看着正在看文书的父亲,进入四月中旬,天气有些闷热,又没有风,房内格外闷热,总督府树上的鸟叫个不停。

庞尚鹏把刚看完的文书放在桌子上,看着顺天巡抚张国彦:“殴打税务局人员的匪徒,什么时候能羁押来?”

“已经派人去捉拿,部堂,征收商税这是陛下制定的国策,可是现在商人、百姓反弹的厉害,顺天府是不是应该延缓下…?”张国彦试探说着,他并不想因为征收商税,把整个顺天府弄的鸡飞狗跳。

“延缓征收商税,或者实施不下去,这不是我们能说的,京师乃朝廷根本,部堂!从商人手里扣银子,这实在太难,能在京师做买卖的,谁没有点跟脚,弹劾部堂的奏疏如雪片一样飘进通政司,下官实在担心呀!”张国彦这句话说的没有问题,征收商税从京城开始,也是千难万难的。

庞尚鹏说:“要是陛下执意要征收商税呢?三月初七、三月十一日两次集体叩阙,这都没有打消圣上征收商税,这设置税务局,可不是开玩笑的。”

张国彦哭丧着脸:“唉…!我们只有勉为其难了!”其实张国彦在心里埋怨当今圣上,让他们征收商税,他带着官员、近卫军南巡,把烂摊子扔给北直隶官员们。

“你们勉为其难!”庞尚鹏站了起来,走了两步看着张国彦、孙世祯、保定巡抚等人:“你们有什么难处?万历八年山西大灾,上百万百姓流离失所,很多百姓断了炊,朝廷赈灾的钱都拿不出来,圣上缩衣节食,从内库拨银赈灾,你们再难,有陛下难吗?!”

“属下并不担心官帽,就是这闹起来,场面没办法收拾,现在圣上南巡,潞王监国,张阁老、严部堂辅政,陛下不在京,勋贵、外戚、其他官员开的店铺不交税,人人攀比,这商税钱不好收呀!”大兴知县孙世祯说道。

董嗣成任一年大兴知县,升任都察院南直隶经历司经历,从正七品升任正六品,万历皇帝派遣他把南直隶没收的九百二十万亩田地,分发给百姓,由南京镇守太监田义、南京户部尚书、南京工部尚书协助,董嗣成钦差办事。

大兴县有商铺两万一千家,孙世祯接任大兴知县,因为他是贵州清平卫人,万历皇帝信任他。

“这些你们不用管,张国彦。”

“部堂。”张国彦答应着。

“圣上南巡回来,顺天府商税要征收完,不然本总督要弹劾你,商税要是不能征收完,老夫这直隶总督的官帽,也会被陛下撤掉,在本总督被罢官前,先让你们罢官。”

佥押房内众人皱眉,这朝廷上打仗,都把刀砍向北直隶,征收商税这步棋,本来就难走,不然大明皇帝也不会借口南巡逃出去。

众人走后,庞端业才说道:“父亲,中谦来了,在您的书房。”

“哦,中谦来了。”

这吴中谦是庞尚鹏的女婿,广东南海县人,万历二年甲戌科进士,今年刚升为正五品刑部郎中,这次到直隶总督府,是来看望庞尚鹏的。

“谦中来的正好,京城匪徒打伤税务局人员,你这刑部郎中应该管一管。”

吴谦中哭笑:“爹,我是刑部江西司主事,不管顺天府和北直隶的事,今天过来就是看看您和大哥,商议把水溶接到京城。”

“现在不必接,为父还不知下场如何。”庞尚鹏忧心忡忡:“国库空虚,朝廷赋税年年减少,各级官员贪婪成风,为填补亏空就要掠之于民,陛下体谅百姓艰难,不掠民,那么只有掠之于商。”

庞尚鹏敲着桌子说:“现在大明的商人,已不是洪武、永乐时的商人,因为商人有钱,请好的教习指导子弟读书,这些商人家的子弟,要比普通百姓读书多,又有名师指导,科举路上要比百姓家子弟走的快,走的远。”

“又是官员又是商人,这些商人之家多与官员之家联姻,利益受损,多方支援,朝廷上他们人多,地方上更是铁板一块。”

“就拿张四维、申时行来说,他们两个是朝廷内阁辅臣,又是商人之家子弟,让朝廷征收商人的商税,他们能愿意吗?”

“这就如拿刀,自己砍自己,从他们身上挖肉,填补朝廷赋税不足,这千难万难!”

吴谦中听自己的岳父这么说,劝解道:“父亲明知征收商税这么难,为何还要主动呈奏,现在在京官员、地方督抚都弹劾您,这又是为何?”

庞尚鹏有苦说不出,征收商税本就不是他拿定的主意,给他八百个胆子,他也不敢主动提出,圣上和他讨论过这事,推心置腹的痛诉朝廷弊病,他这才为君解忧,上奏朝廷征收商税。

商税征收上来,他与大明大半官员成仇敌,商税征收不上来,他就是无能之辈,也会被陛下抛弃,现在骑虎难下。

“为父不怕做晁错,就怕连累你们,以后你们做事低调些,不要被人抓住把柄。”

………

慈宁宫中,潞王朱翊镠去看望李太后,万历皇帝南巡,他在京城监国,司礼监都是万历皇帝的人,有事通过驿站呈报皇帝,他这个监国就是一个摆设。

不过李太后感觉机会来了。

“这个逆子南巡,老四,你要把你姥爷还有舅舅的爵位恢复过来,母后天天被逆子派来的人监视,不便下懿旨。”李太后劝潞王。

“母后,内阁不票拟,司礼监不披红,这事也办不了,姥爷家也做的太过分了,士兵过冬的棉衣,里面都是柳絮、破布,怎么让士兵御寒?”潞王无奈道:“皇兄也是没办法。”

“你是不是被逆子收买了?让你抄家,不知你贪了多少财?现在逆子征收商税,搞的天怒人怨,只要你想当皇帝,朝中官员肯定支持你!”李太后开始劝潞王。

“大位早定!就算朝中官员支持有什么用?看守九门的是冉登,他是皇兄的人,锦衣卫都是皇兄的人,还有近卫军三万将士,就连九边重镇都支持皇兄,就算坐上皇帝位,没有将士支持,也坐不安稳。”

李太后冷笑:“现在支持,不代表一直支持,就逆子这一副暴君模样,已经把朝臣得罪,就他一直打草原鞑靼人,要是把草原鞑靼人都打光,九边将士吃什么?兵部、户部吃什么?朝廷军费一年九百万两开支,因为什么还不懂吗?”

“逆子想把鞑靼人打服,肯定给九边将士造成人人自危,人们吃空饷,搞贸易,把鞑靼人打没,九边将士利益就会受损,你说到时他们会不会支持你?”

“近卫军才三万人,九边将士几十万,到时清君侧,诛杀庞尚鹏,逆子不得不退位,到时这皇帝位子就是镠儿的,我们母子也不必再看逆子的脸色。”

潞王有些害怕,他毕竟年龄小,说道:“母后,我可不想做皇帝,要是九边将士进京,孩儿还不成傀儡了?”

“窝囊!”李太后骂道:“你不是为自己做皇帝,你是为母后、姥爷、舅舅、还有姐姐妹妹们做皇帝,只有逆子退位,咱们的好日子才会到来。”

潞王沉默了。

………

四月十五,南巡驻跸至河南彰德府,由于此次南巡队伍庞大,各种事务千头万绪,随行人员也众多,万历皇帝的饮食起居由陈矩等内侍照料。

戌时三刻,万历皇帝刚吃过饭,刘岱就在行宫外求见。

“陛下,已经到彰德府,距离陕县不远,南巡会到陕县吗?”

万历皇帝笑道:“陕县距彰德府九百里,在你口中不远,休要哄骗朕,咱也是马上皇帝,行军打仗精通,是不是想要回家了?”

“不是,就是想圣驾光临陕县,娘娘还有老爹脸上也有光。”

“南巡回来再说,朕要尽快赶到洛阳,杨元、郑雷、魏允贞、还有河南巡抚、洛阳知府、湖广十几家土司,已经在洛阳准备接驾。”

刘岱告退离开行宫,万历皇帝看奏疏,京城商税已经收上来三成,进展缓慢,不过这也不怪他们,京城勋贵、外戚、官员众多,商税本就难收。

万历皇帝亲自批示奏疏,勉励他们几句。

次日万历皇帝心情高兴的改乘龙舆为骑马,上午越过漳河,为加速行进,精简了部分驻跸地并张榜公布。

傍晚在新庄村附近驻跸,酉时六刻,南巡队伍开始用饭,太阳逐渐落山,晚霞红雲,吏部右侍郎王世贞和户部左侍郎舒化聊天:“火终不免,何人可救圣?”

二人在帐篷内聊天,这句话被直属团九连三班副班长赵志忠听到,这个赵志忠不是别人,正是改汉名的努尔哈赤。

他听到火,又听到圣,暗自留心预防危险,今晚他正好在行宫外围站岗。

当晚,天已经黑透,疲倦的万历皇帝早就进入了梦乡,半夜,二更时分,不知从何处突然冒出火花,木材、苇席、毡帐所搭盖的行宫迅速着火。

万历皇帝一见着火,迅速站起来,他被大火呛的呼吸困难。

行宫外迅速有很多人提着水救火。

“起水了!”

“救火!”

内侍、锦衣卫、近卫军众人迅速赶到万历皇帝的行宫外。

赵志忠早有留意,他提前准备一个毯子,在水桶内沾水,披在身上,不管不顾冲进行宫内,把被大火包围的万历皇帝背了出来。

此时万历皇帝手被大火烧伤,不过伤势不严重,从行宫起火,到背人救出来,不到三分钟。

此时行宫外围着很多人,陈矩、张宏、马林、方伯清、季伯常等人,万历皇帝还清醒着,看到被大火烧毁的行宫,脸上露出绝望的表情。

“你叫什么名字?”万历皇帝问救他出来的人。

“小兵叫赵志忠,宋徽宗十八代孙,见大火烧行宫,冲进去把圣上背出来。”

万历皇帝笑骂道:“还宋徽宗十八代孙,休要给自己脸上贴金,不过你这名字叫的好,至忠,至行忠诚。”

“马林,他是你的人吗?”

马林问赵志忠:“你是几营几连的?”

“回团长,我是三营九连三班副班长,我叫赵志忠。”

这时马林叫九连长过来,很快九连长在马林耳边说着什么,很快马林就趴在万历皇帝耳边说着。

听马林说这个赵志忠是建州女直人,万历皇帝兴趣全无,本来可以培养一个忠臣,建州女直人让人没法放心。

“升他为班长吧,再赏赐三百金币。”

赵志忠单膝跪地:“谢陛下赏!”

看着这个赵志中忠诚度有八十,万历皇帝犹豫着,最后想一想还是算了,要是汉人,可以让马林培养他。

行宫大火半个时辰,申时行、王国光、沈鲤他们才赶来,此时万历皇帝已经换好衣服,摆了摆手:“火已经被灭,朕也很好,没有受伤,你们回去睡吧。”

众文官走后,万历皇帝看着他们的背影,露出冰冷的眼神。

他在猜想,究竟是谁想放火烧死他这个皇帝?

行宫大火这事,万历皇帝令陈矩、方伯清、季伯常去查,如果调查出来,他不会放过要烧死他的人。

万历皇帝不得不想到嘉靖南巡,驻跸卫辉时,也是二更天行宫大火,不过万历皇帝有很多人救他,嘉靖皇帝只有陆炳救他,被烈火与喊叫声惊醒的嘉靖皇帝,未见有一个宦官,宫女与锦衣卫等前来救驾。

**********

PS:《红楼梦》风月宝鉴时,崇祯皇帝告诉读者,风月宝鉴只能照背面,不有照正面,镜子只有砸毁,或者摔毁,为何要烧毁呢?因为风月宝鉴就是史书呀。

读者们以为刘姥姥是一个好人,可以逗大观园里的众人哈哈大笑,岂不知笑一次就是一次屠杀。

此刘姥姥非彼刘姥姥,这个刘姥姥就是皇太极的庄妃,她不止一次说自己是庄家人。

诸多儿女们的生活命运与贾宝玉挂钩,不论贾宝玉怎么呵护,怎么逗女人们欢笑,人们也不笑,反而因为宝玉哭泣。

当刘姥姥进入大观园后,她篡夺了贾宝玉位子,中心人物贾宝玉变成了刘姥姥,这也是由崇祯变成了满清的当家人庄妃。

贾宝玉作为真正的怡红公子,他不能完成怡红,刘姥姥进入大观园后,代替了贾宝玉,怡红也被她这位篡位者怡红成功。

怡红公子贾宝玉曾千方百计的,想让心爱的姑娘们喜笑颜开,但他从来不曾向刘姥姥这样做到,大观园内的女人们,都被刘姥姥逗的千红一笑。

如果人们只看到笑,那么《红楼梦》的作者崇祯皇帝,应该有多么伤心,这大观园的笑声,就是整个华夏的血泪史,这不是笑,这是哭声,刘姥姥也就是庄妃,这个女人可是下令屠杀过华夏子孙。

姑娘们笑一次,各地就屠杀一次,如果只看到笑,看不到哭,那么《红楼梦》为何要成为明朝最重要的史书?

如今万历皇帝千方百计的想要拯救大明,可是有人千方百计的想要他死,万历皇帝的命似乎与贾宝玉一样,难道华夏人,只能由蛮夷统治,才能让官员满意?百姓满意?

刘姥姥走进了怡红院,走进了降云轩,在怡红公子的床上睡觉,这就是身份的篡位,庄妃做了华夏的主人,真正的怡红公子崇祯皇帝,结局只能流落异乡。

贾宝玉、林黛玉、妙玉都是崇祯皇帝,观音菩萨不就是男化女像吗?这玉不就是皇帝吗?这玉不就是华夏的玉玺吗?

流落异乡的崇祯皇帝,化身成为妙玉,看着刘姥姥庄妃,他的心情能好吗?庄妃坐皇宫的椅子,用皇宫的物品,还睡皇宫的床,难道崇祯皇帝不应该嫌弃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