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摆皇 > 第七十七章 壮志未酬心不甘

摆皇 第七十七章 壮志未酬心不甘

作者:骡子不吃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4 16:20:47 来源:笔趣阁

冬风瑟瑟,这新暖衣穿上,就是舒坦,万万没想到,刘妃居然给朱翊钧缝制一件棉袄,这个傻大姐存在感不高,这次北巡回来她派宫里的太监把棉袄送过来。

刘妃比朱翊钧大六岁,她家里开旅店的,从万历六年进宫,已经三年多,就临幸过她两次,看她给自己做棉袄份上,当晚就召到玉熙宫临幸,忠诚度上涨到百分之六十五。

“皇爷,王阁老请求觐见。”

“什么事?”

开完廷议,决定对湖广用兵,此时正在准备粮草、火药,两天后就要出兵。

“要钱。”张鲸回答干脆利落。

“召进来。”

自从乾清宫被火烧毁后,不得不在玉熙宫召见官员,万历皇帝怀疑他们想渗透玉熙宫,明年要赶紧修建乾清宫,这次修建不用木材,全部用钢条水泥。

“圣上,北直隶、山西、辽东的奏疏,请求朝廷拨款,可是今年赋税减少,各地存留,宗人府定额一百四十万两,九边运银八百八十万两,户部真没银子了。”

王国光说完,万历皇帝问道:“太仆寺、礼部、兵部、工部、吏部、刑部、都有自己的小金库,他们小金库没银子吗?大明的户部让你们这些官员管成什么样子。”

“明年初,各部各衙门不允许有小金库,一律移交到户部,所用银两全部由户部拨发。”

把各部和各衙门的小金库收归到户部,王国光肯定愿意,这增加了他的权力,以后各部用钱需要向户部申请:“臣一定都回到户部,可是陛下,这要您的敕令,圣上敕臣去做,臣能做好。”

“好!明年初你就把各部的小金库收到户部,朕会给你敕令,今年六十五万两金花银就不用拨到内帑了,全部发给山西、北直隶、辽东,北直隶拨三十万两、山西二十万两、辽东十五万两,这些银子尽快运过去,让官员们过一个好年。”

“以后内宫所有用度,不再由户部调拨,朕的金花银不要了,全部增加到户部。”

万历皇帝不要每年六十五万两工资了,王国光当然开心,不过他疑惑着:“圣上不用户部调拨,潞王大婚、公主大婚,这都是要海量的银子。”

“这你就不用管了,朕自有安排,现在各地亏空朝廷的赋税,朕南巡时,很多士绅、官员、读书人家里有钱,拖着赋税不交,明年户部要派人到各地,催讨各地的亏空,最少能追讨回一千多万两白银。”

“户部、吏部、都察院明年要派人到各地追讨亏空,如果地方官徇私舞弊,包庇官员及家属亲戚,士绅不交赋税,各地盐厂亏空,都要一体追缴,你们户部有心理准备。”

好家伙,从万历六年皇帝大婚,各地士绅、官员就开始拖欠赋税,就等着有皇子大赦天下,蠲免赋税,这要追讨亏空,这些人还不闹翻天?

古代拖欠赋税就这样,平时交一半,剩下一半就拖着,等大赦天下时,会蠲免赋税,百姓的赋税照交不误,官员、士绅、读书人的赋税就蠲免掉,明朝末期时干脆就不交了。

今年刚整治京城官员,明年就到地方,这些地方官再不追讨士绅读书人赋税,万历皇帝就让他们滚蛋,反正他正准备裁撤冗官冗员呢,明年一体裁撤掉。

今年京察,都察院也在自察,明年都察院就要到各地考核、巡察各地官员,万历皇帝已经规定,每三年一次京察,每次京察完,都察院都要到地方巡察,三年一次京察、三年一次地方察。

整治大明官场贪污**成风这股邪气,再不整治就要亡国了,历朝历代亡国,大部分都是内部**造成的,唐朝是,宋朝也是,历史上明朝还是。

万历九年,十月二十六日。

万历皇帝令杨元为平湖征讨使,三团团长郑雷为副使,帅嘉谟为行军总管,率兵一万一千人,南下平定湖广叛乱。

万历皇帝亲自把尚方宝剑交到杨元手里:“速去速回,速战速决。”

“遵命!”

北方士兵害怕炎热,如果战事拖到六月,天热起来后,恐怕会无功而返,如果一个月就平定叛乱,那么湖广战事省钱粮,也能快速解决。

吏部、都察院的官员随军出征,他们要督查湖广官员。

十月二十八,大雪。

万历皇帝感觉喉咙不舒服,当天吃的很少,感觉身上有些冷。

晚上,就已经生病,浑身发烫,四肢疼痛、头晕、喉咙喝水都困难,全身乏力。

翌日。

他的意识已经模糊,浑身烧的不行,水都喝不进去,朱翊钧眼睛看着张鲸。

“朕感觉浑身疼痛,御医可信吗?他们会不会谋害朕?”万历皇帝意识已经模糊,此刻还怀疑有人要害他。

“奴婢派人去城里请郎中,主子爷龙体一定能康复。”

此刻躺在床上的万历皇帝,说话的声音虚弱异常:“有劳你们了。”

“张鲸,朕不能把张居正这个老贼留给潞王,派人围了他的府邸,任何人不得出入,如果朕走了,就除掉他们全家。”

“奴婢这就去办,主子爷春秋鼎盛,偶有小恙,龙体一定能安康。”

蓝自大和季伯常他们跟着张鲸他们一起出玉熙宫。

“张公公,这怎么办?陛下北巡还好好的,回京时也没有异样,怎么突然就病了?”季伯常有些不安,步子一直左右踱着。

“可能送杨将军出征偶感风寒,太医院的庸医陛下不放心,赶紧去城里找郎中。”张鲸吩咐道。

随后张鲸又按照万历皇帝的吩咐,派遣东厂、锦衣卫把张居正的府邸围住。

冬月初一,万历皇帝吃过京城郎中开的药,病情不见好转,三天没吃一点东西,张鲸他们只能喂糖水。

“去叫海瑞、严清、潞王,朕…,朕要见他们。”

万历皇帝感觉自己活不长了,准备交代后事,听到要叫潞王觐见,张鲸手中的勺子掉落在地上,摔的粉碎。

一朝天子一朝臣,假如潞王登基,肯定用身边的宦官,他们这些伺候万历皇帝的太监,命运就像冯保一样,贬到南京看守皇陵,随时等待处置。

朝廷里的文官对张鲸、季伯常、蓝自大、张宏恨之入骨,如果潞王登基,他们都会被收拾。

“主子爷龙体一定能康复,再等等,肯定会好起来的。”张鲸眼泪流下来,一面感谢万历皇帝的提拔,一面为自己以后的命运提心吊胆。

万历皇帝的眼泪从眼角流下,两次北巡,征战蒙古部落,终归遗憾而终。

“叫李如松、胡志远、吴杰文进宫,朕要把大明交给潞王,以后你们要辅助潞王治理大明。”

万历皇帝真感觉自己快不行了,喝水都快喝不进去,匆匆而来,匆匆而去,生老病死,不可阻挡。

万历九年,冬月初二,京城所有城门戒严,没有万历皇帝的敕令,任何人不许出城。

当锦衣卫和内侍到达西山军营时,李如松和胡志远的脑袋乱糟糟的,深夜突蒙召见,众人心知,必有大变。

马林带兵去辽东平定建州女直叛乱,杨元和郑雷南下湖广,这才七日,为何陛下变化这么大?而且让他们带兵进驻京城外。

李如松、胡志远、吴杰文带兵向京城行进,整个京城戒严,这让所有人都感觉到有大事发生。

初三,万历皇帝的病情不见好转,不过没有继续加重,还是吃不进食物,勉强喝糖水维持。

夜,戌时四刻,万历皇帝再次发烧,已经有些神志不清,说话都开始困难,紧急召见潞王、海瑞、严清、直隶总督庞尚鹏,李如松、胡志远、吴杰文等人。

潞王在宫中居住,最先赶到玉熙宫,才十三岁的朱翊镠,看到自己的皇帝哥哥,此时已经瘦的不成样子。

“老四,来…,”

“皇兄,您怎么了?”潞王跪在地上:“叩见皇兄。”

“朕要把大明交给你,咳咳…,”万历皇帝咳出一口痰:握住潞王的手:“你要听仔细。”

“朕手中有两万精锐士兵,这些近卫军能征善战,你要善待他们。”

“李如松他乃李成梁长子,他们李家原本朝鲜迁移过来的女直人,李成梁为人贪婪,和朝中官员多有联系,李如松为人尚可,朕要他们效忠你,有了近卫军,这皇帝位子才能坐稳。”

“杨元的父亲杨四畏,此人原本是李成梁的上级,杨家和李家联系也深,切不可让他们合谋在一处。”

“马林、胡志远、郑雷、吴文杰,马林的父亲马芳乃山西将领,马林才干尚可,他对大明,对朕忠心,有朕的遗诏,他会效忠你的。”

“其他三人都是朕用来平衡将门的,他们三人都是底层升迁上来的,根基不深,可大胆使用。”

万历皇帝挣扎着坐起来,让张鲸、季伯常、蓝自大回避。

潞王哭着扶朱翊钧:“皇兄,臣弟做不好皇帝,皇兄快快好起来。”

“朕临走之前回带走张居正,你不用担心权臣,记住!用北方人为首辅,朕给你留下海瑞、严清,他们会护你周全,这二人都是忠于大明,忠于皇家的。”

“可用江南人,不可重用,要用他们平衡,咳咳。”万历皇帝又咳出一口痰:“平衡北方官员,记住,要留意后宫,切不可把后宫之人当家人,坐在皇帝位置上,吾弟就没有家人了。”

“朕的内库留下两千万两,这钱要省着点花,内库是内库、国库是国库,钱到用时方恨少,朕的葬礼一切从简。”

“湖广、松江府、南直隶、还有京城皇庄,有田七百万亩,把田分给百姓五百万亩,切不可让地方官分田,大明,亏欠百姓太多了,朕不能改变,也来不及改变了,这些就托付给老四你了。”

“张四维不可重用,他家都是盐商,而且和山西、陕西将领有牵连,不要过早动他,等马林、杨元他们回京,你不用可再动他。”

“申时行此人重利,他的父亲本是商人之家,和尼姑生下他,送给他舅舅姓徐,后来嘉靖时期中状元改回申姓,此人为东林党,切不可信江南文人,一定要用北方人为首辅,一定要保住近卫军,这样才不会让他们江南人把持朝政。”

“用庞尚鹏担任直隶总督,可保京城周边不乱,湖广巡抚魏允贞是个能臣,他可接替直隶总督,以后可担任内阁首辅,庞尚鹏此人高傲,可用,切不可重用,进入中枢必引发混乱,两年后贬他到南京。”

“朕只能留给你这么多人。”

潞王摸着眼泪,可能年龄还小的原因,有些不知所措:“皇兄,您一定会好起来的。”

“有海瑞、严清辅佐你,不用担心朝中有权臣,一定要留意西边将领,他们在养寇自肥,军费开支不能再加,不要轻举妄动,山西、大同、宣府、陕西有几十万兵马,切不可让他们和俺答勾结,宋徽宗靖康之变就是官员勾结异族,要提防官员,切不可全信。”

“主子爷,海御史和严尚书已经到了。”

万历皇帝让潞王扶着他坐在椅子上,让潞王坐在他旁边。

“臣等叩见圣上。”

严清和海瑞一起到玉熙宫,看着已经瘦的不成人样的皇帝,他们已经猜到。

“朕把身后之事托付给你们。”

海瑞和严清没有说话,叩头恭顺。

“潞王朱翊镠人品贵重,堪当大任,朕已经写好传位诏书,一份在朕的身上,一份再玉熙宫匾额最高处,等朕死后,你们二人拿着两份诏书核对,宣布潞王登基。”

“你们一定要好好辅佐他,朕把这担子交给你们了。”

海瑞、严清叩头。

潞王在旁边哭着说:“皇兄。”

“有海瑞、严清护着你,不必为皇位担忧,如果有人倒行逆施,可敕他们二人镇压。”

“你二人退下吧。”

很快李如松、胡志远、吴杰文就在玉熙宫外请求觐见。

“你们都来了,朕不能带着你们扫平俺答了,朕的葬礼一切从简,把朕安葬在热河上营,朕要永远陪伴牺牲的将士。”

李如松、胡志远、吴杰文三人痛哭流涕,雄心万丈的皇帝半个月前还好好的,此时已经被病魔折腾不成样子。

“陛下,您会好起来了,说好要扫平俺答的,您一定会好起来的。”李如松痛哭流涕。

“听朕说,朕决定传位给潞王,朕要你们宣誓效忠潞王。”

“陛下,您一定会好起来的。”李如松握住万历皇帝的手,此时皇帝的手冰冷。

“你想背叛朕吗?”

“不是。”

“好吧…!”李如松跪在地上,向潞王叩头:“末将愿意效忠。”

“末将愿意效忠!”

“末将愿意效忠!”

万历皇帝气若游丝,他实在太累了:“要留意土蛮,朕在还能压住他们,朕不在他们会反叛。”

“是!”

“你们都退下吧…。”

“老四,朕让郑王他们管理宗室,切不可全信他们,宗室无乱心,有时也会被文官武将鼓动,要留意。”

“你也退下吧,朕太累了,想歇歇。”

潞王退下后,整个玉熙宫就剩万历皇帝一个人,他的泪水从眼角出流出,心中有不甘,也有委屈。

老天只给他不到两年时间,一种功败垂成的感觉油然而生。

“张鲸!”

“张鲸!”

“主子爷,奴婢在!”

“朕对你如何?”万历皇帝看着张鲸。

“主子爷对奴婢隆恩如天,没有主子爷就没有奴婢。”

“子弱母壮,必乱天下,朕在时还能压住李太后,朕要不在,她又会混乱大明,朕要你去做一件事,如果朕去世,你要把李太后送走,念朕对你有恩,这件事算朕求你了!”

万历皇帝不能再留着李太后,为大明,为潞王都不能再留着她。

“弑母恶名由朕来背,动手由你去做,朕不能让她再霍霍大明,再霍乱潞王,朕已经吃够她的苦头,杨妃就是她毒死的,乾清宫也是她勾结官员烧的。”

许多事,最终只有天知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