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摆皇 > 第四十二章 大陆均衡政策

摆皇 第四十二章 大陆均衡政策

作者:骡子不吃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4 16:20:47 来源:笔趣阁

天上飘落着雪花,昨夜开始下小雪,大明万历皇帝站在点将台上,身旁站着一队威武的大汉将军,这边手捧天子剑,另一边举着龙形图案信幡,还有北斗图案纛,日纛、月纛,星纛,威风凛凛,震人心魄。

“点卯!”

马林骑马在近卫军队列,听到点卯,骑马飞奔到点将台前,勒住马缰绳,翻身下马,抱拳道:“近卫军全体将士三千一百五十一人,全体到达。”

随后戚继光也骑马来到点将台前,禀报道:“蓟镇将士精兵四千人,全员到达。”

吴惟忠也来到点将台:“蓟镇辅兵将士三千五百人,全员到达。”

骆尚志也禀报道:“蓟镇辅兵将士四千人,全员到达!”

万历皇帝站在点将台上,底下密密麻麻的粮食,近卫军在中间、左边是蓟镇的精兵,这些就是戚继光的戚家军,再左边就是辅兵,右边是辅兵,还有蓟镇的骑兵、蒙古骑兵。

万历皇帝身穿明红战袍,一挥手,程任卿捧着军法出来。

“大明万历九年,《新军纪》。”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三大纪律》一:一切行动听指挥。

二:不拿百姓一针一线。

三:一切缴获要归公。

一:说话和气。

二:买卖公平。

三:借东西要还。

四:损坏东西要赔。

五:不打百姓不骂百姓

六:不损坏庄稼。

七:不调戏妇女

八:不虐待俘虏。”

万历皇帝一挥手,站在台上大声说:“你们当兵之前有些是军户,有些是百姓,我大明九成的赋税都是百姓缴纳的,你们吃的是百姓种的粮食,穿的棉衣是百姓种的棉花,刀、剑、鸟铳都是百姓打造的,都给咱记住,没有百姓就没有你们!!”

马林、杨元带头大喊:“百姓是父母,我们是子弟兵!”

近卫军所有人大喊:“百姓是父母,我们是子弟兵!!”

“我们是子弟兵!!”

戚继光也带着喊:“百姓是父母,我们是子弟兵!!”

这个《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确实好,要严明军纪,近卫军之所以不一般,就是纪律严明。

“我们是子弟兵!!”

“我们是子弟兵!!!”

万历皇帝压了压手,再一挥手,程任卿捧着《军律》念道:

“大明万历九年,今将《军律》颁告全军将士,囯法无亲,军令无情!”

“十七条禁律,五十四法。

一:闻鼓不进,闻金不止,旗举不起,旗按不伏,此违背军,犯者军法从事!

二:………

十七:………。”

“如今边备废弛,今草原察哈尔部土蛮、喀尔喀部炒花、泰宁部速把亥,先攻锦州,又攻打辽阳,望诸君奋勇杀敌,保家卫国!”

“保家卫国!!”

“保家卫国!!”

全体将士高声呐喊。

“大军所过之处不得扰民,奖功罚过,绝不徇情!”

万历皇帝在点将台站定,一挥手陈矩捧着四把尚方宝剑出来。

“近卫军前锋马林听令!”

“在!”

“你带领一千近卫军前锋,侦查百户所,明日卯时出发,沿途草原牧民不降者,格杀勿论!”

“是!”

马林站起来捧着尚方宝剑归队。

“近卫军指挥杨元听令!”

“在!”

“明日你率领其余近卫军,充做中军。”

“是!”

“蓟镇总兵戚继光听令!”

“在!”

“你带四千精兵,充做中军。”

“是!”

“骆尚志听令!”

“在!”

“赐你尚方宝剑,率领四千辅兵随中军,押运粮草物资。”

“是!”

“吴惟忠听令!”

“在!”

“赐你尚方宝剑,率领三千五百辅兵,在后队押送物资粮草。”

“明日卯时近卫军前锋出蓟镇,向正北而行,中军辰时出蓟镇,辅兵千队同时出发,辰时三刻辅兵后队出蓟镇,将领约束士兵,违反《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军律》,将领罪加一等!”

“是!”

“是!!”

“是!”

当然详细作战计划,还要回营再商议,大计划几乎不会变,先向北直插喀尔喀部落老营,回头攻打察哈尔部、泰宁部老营。

“蓝自大率领大汉将军为中军左护卫,刘德胜率领大汉将军为中军右护卫。”

“是!”

“是!”

“帅嘉谟!”

“在!”

穿着布衣的帅嘉谟跪在。

“命你为考功郎中,诸将功劳,详加记录,不得有误!”

“是!”

“程任卿!”

“在!”

这个被关进大牢的人,已经被锦衣卫带到京里,现在充军到近卫军。

“命你为军律监察使,诸将诸兵违军律军纪之事,记录在案,不得徇私!”

“是!”

“监军陈矩!”

“在!”

“命你为后勤协调官,带领内侍协调粮草物资,将领不得克扣士兵军饷、物资,如有发现,速速来报!”

“是!”

“所有人,准备吧。”

这一个晚上,万历皇帝朱翊钧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虽然是明军一次小小出击,可是,对于朱翊钧来说,这也是他为数不多亲征的机会,这次偷偷跑出来,如果大胜还好,如果打败,近卫军损兵折将不说,他这个皇帝,以后真就成傀儡了。

大明万历九年,正月初七。

早晨卯时,马林率领近卫军前锋和侦查百户所将士从蓟镇向北出兵,一切准备妥当,万历皇帝上马,明红色战袍随风摆动,大喝一声:“出征!”

中军前面是近卫军,身后也是近卫军,后面大队大队的蓟镇精兵,随后是押运粮草物资的蓟镇辅兵,押运粮草物资的马车三千架,一队一队的出城门,等骆尚志所率领的辅兵后队出城后,用掉将近一个时辰,这时吴惟忠率领的辅兵押运粮草物资跟随。

最后面还有蓟镇的骑兵和归属大明蒙古骑兵,现在大明管这些蒙古骑兵叫夷兵,不得不说现在草原各部和大明边军的魔幻操作。

蒙古牧民到大明这里守边堡,大明边地百姓跑到蒙古部落种地,这属于双向奔赴了。

大军出发,近卫军全体披上白色披风,如果不是戚家军跟随在后面,远处根本发现不了有兵、马。

戚继光看着近卫军的操作,眼睛都直了,人和马都披上白色,每个近卫军战士眼睛都涂成黑色。

“杨指挥,为何要把士兵眼睛涂黑?”戚继光操着山东口音问,他知道披白色披风是隐藏,可是眼睛涂黑就不懂了。

“冬日下雪,阳光照射在雪地上,会反射到眼睛,这样走久就会雪盲,眼睛涂黑可以抵挡雪盲。”

戚继光感觉自己真笨,还不懂这其中关键,当太阳到正中央后,确实刺痛眼睛看不到路,戚继光也下令让士兵把眼睛涂成黑色。

木炭带很多,士兵们拿着木炭涂眼睛,风雪带来的寒冷,能够刺透人的骨髓,近卫军士兵们,骑马骑一会就下路走一会,积雪有一尺多厚,咱就淹没脚脖子,环境的恶劣不是南方人能想到的,士兵行军速度不算慢,就是押送物资的马车队,总是拖后腿。

一队、一队士兵和马车走后,后面的道路已经泥泞,有些时候车轱辘陷落下去,还需要人抬出来。

一天只能行军五十里,马林率领的前锋,已经到平安堡外围。

现在还是大明的军镇的地界,万历皇帝朱翊钧所担心的不是察哈尔部、喀尔喀部、泰宁部这些人,他所担心的就是张家口外围的喀喇沁部,还有俺答长子辛爱黄台吉率领的东方土默特部。

万一万历皇帝朱翊钧出巡草原,被俺答他们知道,召集六万铁骑,那么他们就有去无回。

“杨元,潜伏在土默特部的士兵,他们有什么禀报吗?俺答有没有动静?”

“没有动静,土默特部没有东进的打算,他们还在归化城,而且辛爱黄台吉也不在东边,他也回归化城了。”

“那就好。”

草原部落出兵集结很慢,俺答就算发现万历皇帝在草原,没有十天半个月,召集不出六万铁骑。

“严密探查俺答土默特部,再派人探查攻打辽东的速把亥、炒花他们,监视他们一举一动。”

“是!”

晚上在影壁山附近驻扎,为了激励人心,克服严寒,万历皇帝当着全体将士的面宣布:“此战不归,战袍不解!”

跟随皇帝出征,必须要大胜,现在遇到这么圣明的皇帝,将士们的心都被激励。

晚上,没有房屋遮挡的寒夜,北风呼呼刮来,细小的雪粒打在帐篷上,拿出啪啪的声音。

众将领在万历皇帝的中军大帐内,商议着明天的行军规划。

“戚继光,派人叫董狐狸和长昂到驾前,他们朵颜卫受过朝廷册封,这次他们有大用。”

“是!”

没有什么是钱解决不了的,怕就怕近卫军前锋把朵颜卫消灭掉,要事先告诉他们,如果朵颜卫能为大明所用,就留着他们,如果不能为大明所用,就把他们赶远一些,省着他们碍事。

万历皇帝想恢复永乐时期对草原各部的策略,就是大陆均衡政策,谁强打谁,谁弱就扶持谁,这次察哈尔部、喀尔喀部、泰宁部就是近卫军的磨刀石,要是他们识趣,万历皇帝就扶持他们,在热河上营开放互市,让东边的草原各部过来,交易铁锅、茶叶、香烟、高粱酒、小麦、盐、布匹等等。

减轻东边草原各部的威胁,就专门打俺答的土默特部,永谢布万部、鄂尔多斯部等,关闭互市,剥夺顺义王爵位。

一直把土默特部打到再往西迁移为止,这样大明西北部没有威胁,到时再扶持长昂、小歹青这些和大明关系不错的部落,让他们打察哈尔部,这样就能有效控制草原各部,到时草原各部成为大明自治区,最后改土归流,迁移大明百姓到草原各部,草原各部贵族子弟到京城读书、上学,生活,封他们为土官员,最后改成流官。

只要万历皇帝朱翊钧能再活五十年,这些政策都能执行下去,五十年时间足够把草原这些汉子、美女、孩子融合进来。

文化、经济、习俗可以一点一点融合,不过草原上的汉子如倔驴,不用鞭子抽他们不行,只有把他们打服了,才能乖乖听从管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