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 第442章 东征明朝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第442章 东征明朝

作者:明镜要高悬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1 11:25:53 来源:笔趣阁

此次共有十一国特使,在马六甲王国国王拜里米苏拉的串连下,一起派使者,前来求见如日中天,强横不可一世的帖木儿帝国。

使者们向沙哈鲁控诉,明人的舰队和大炮,已经到达了孟加拉苏丹国,从孟加拉苏丹国上岸后,距离德里也就一个月的路程。

拜里米苏拉当年是拜见过明成祖的,后来朱棣被朱高煦打败,他又想去汉人京师拜见朱高煦。

但很快,他意识到,朱棣和朱高煦要的东西,根本不同。

朱棣要的是大明天朝上邦的颜面,只要马六甲王国向其纳贡示好,更能得到更多的赏赐,包括大量的金银。

但朱高煦,不但一毛不拔,并且把港口和船厂,一步步往马六甲移建,大明帝国的火炮和舰队,已经越来越逼近马六甲。

拜里米苏拉意识到,朱高煦要的,是整个马六甲王朝,是他的王位。

为此,拜里米苏拉到处串连。

与此同时,整个南亚和东南亚各大王国都同样感受到明人的侵略性。

明人在朱高煦打赢讨逆战后,并没有停止对海外的扩张,积极的在各地修建船厂,港口。

在淡马锡(新加波),明人把暹罗人赶回了老家,彻底占据了淡马锡,并开始用掠夺来的土人扩建港口。

在南苏门答腊,明人兵锋直趋往北,层层蚕食,已经快占领整个苏门答腊群岛,并且在马六甲的首都对面,马六甲海峡的要点处,修建港口和炮厂。

陆地上,吴哥王朝和南掌缅甸纷纷受到明军的压迫感。

明军现在在交趾训练越人为新军,据说在交趾全境,又召集了十万越人,等训练好后,肯定要从陆地对暹罗、吴哥、缅甸等王国发动攻击。

种种迹象表明,明朝新皇帝朱高煦,将成为汉人历史上,最具侵略性的帝王。

使者杜哈拉最后大声道:“尊敬的帖木儿帝国苏丹殿下。明人朱高煦在海外不停的扩张,如果您再坐视不理,用不了半年,他的铁骑的火炮,就要进入德里了。”

德里(印度首者马德里)原本是德里苏丹国(赛义德王朝)的首都,但在1398帖木儿帝国崛起后,帖木儿率军南下,发动了针对著名的德里之战。

德里苏丹国遭受到沉重的打击,首者被攻破,帖木儿的兵马三天不封刀,前后处决了十万名各类俘虏。唯有经验丰富的工匠被留下活口,强制迁徙到撒马尔罕作为国家奴隶使用。

如果按杜哈拉的说法,半年之后明军兵临德里,那么将来就算沙哈鲁不去打明人,明人都可以随时从海上进入赛义德王朝的领土,沙哈鲁,早晚要面对强大的明军。

杜哈拉的声音刚落,帐篷里吵成一片,有人叫着要先发制人,和当年的帖木儿一样,准备伐明之事,有人说杜哈拉危言耸听,再说明人要登陆印度,自有赛义德王朝去抵挡,还暂时轮不到沙哈鲁。

“别吵了。”沙哈鲁突然一声大喝,大帐里顿时安静下来。

“把我父亲的地图拿过来。”沙哈鲁道。

哈里诺兴奋无比,赶紧转身离去,不一会,便拿了当年帖木儿准备攻打明国的地图。

帖木儿在一路往东的过程中,安排了二十多万人屯田,准备粮食的供给。

“明人新皇帝极具侵略性,就算我们不东征,迟早他们也会打过来,我们不能给他们休养生息的时间。”

“兀鲁伯”沙哈鲁叫长子。

“父亲。”兀鲁伯应声而起。

“你率领十万骑兵,十五万步兵先行,沿着我父亲当年路线,屯田驻守,为我们准备粮草。”

兀鲁伯是沙哈鲁长子,也是第三代帖木儿帝国统治者,他和父亲沙哈鲁都保持了帝国的强盛,也算是一位明君,在他之后,帖木帝国就越来越差了。

身为将来的明君,兀鲁伯肯定认为攻打明国是不对的,但现在他毫无办法,只能答应:“是父亲。”

“哇吼”大帐里欢腾一片,所有人知道,统治着大半个亚州,他们眼中陆地最强的沙哈鲁苏丹,正式向东方大国明朝宣战了。

“扎花鲁。”

“父亲。”次子扎花鲁应声道。

“你去各地调派兵马,明年的这个时候,我希望在东察合台,看到你率领的五十万大军。”

“遵命父亲。”扎花鲁坚定的挥动拳头。

帖木帝国整个动员起来,将在一年的时间里,从征服的所有领土国内,陆续集积兵马。

最后用来东征的大军,沙哈鲁希望能达到一百万。

做为对沙哈鲁的呼应,东亚东南亚各国俱在将回去之后动员大军,正式展开对明人的军事行动,不管如何,先要把明人在南洋的兵马都拖在南洋,使其无法往西南支援。

“哈里诺,伱立刻返回本雅失里那边,令其全力动员准备,明年的六月之前,同时与我们向明国展开攻击。”

“是,父亲。”

“诸位。”沙哈鲁高高站起,傲视四方:“一年半,我们最少需要一年半以上的准备。”

“明年的六月份,我们帝国的铁骑,将正式踏上明国的土地。”

“东征明朝。”

“东征明朝。”帐篷里欢声雀跃。

洪熙二年元月,末来强盛了大半个世纪的帖木儿帝国,与十一个东亚东南亚王国,正式成立伐明联盟。

大半个亚州被卷入其中,几十个大小不同的仆从国和上百个不同的势力俱派兵参与,战役规模,甚至远远超过明国的靖难和讨逆两次大战。

远在应天府的朱高煦并不知道在万里之外,已经有和大明同样强盛的帖木儿帝国正式准备灭明之战。

大明刚刚进入新年,新年过后,朱高煦先召来锦衣卫指挥使毛信。

“臣叩见陛下,陛下万岁--”

“哎哎,别说了,过来过来。”朱高煦挥手打断毛信。

毛信眼中感动之色,赶紧上前。

陛下当了皇帝,还是和以前一样没什么架子。

“这几年朝廷要对南洋用兵,主要是掠夺,但南洋那边,掠夺财富可以,人口实在不多,并且太过遥远。”

“咱们还要掠夺大量人口,充实奴儿干都司。”朱高煦念念不忘奴儿干都司,除了防止女真的崛起,更是有一大片地盘需要拿回来。

“高丽和东本比较近,人口也比较多,只是现在,找不到借口开战,而且咱们刚刚打完讨逆,需要休养生息。”

“锦衣卫特情处,从今天开始,组织人马往东本和高丽去。”

“未来几年的重点,锦衣卫就在东本高丽。”

毛信认真的听着,不时的点头。

“拉拢调查当地官员和百姓,策画当地地图,了解两国兵力布署。”

“派人假扮商人在当地经营,结交权贵,特别要注意结交一些对两国朝廷不满,手中又有势力的人。”

“大概就是这样,具体怎么干,你亲自拟个章程,准备派多少人,需要多少钱银资助,然后报上来。”

“臣遵旨。”毛信在靖难和讨逆战时就主要干这些,当时各地渗透进去的讨逆军人,都是他安排的,非常有经验。

朱高煦现在显然只看到身边,并没有意识到万里之外,已经有人对他虎视眈眈。

而且朱高煦此时只想在国内休养生息,如果不能打仗,最近几年,尽量不要打仗。

年初十朱高煦又私服出宫了,带着钟显、周虎,还有一队卫士。

朱高煦让周虎别跟着,回家陪家人,周虎不肯,一定要跟着,朱高煦也没办法。

三人是吃过晚饭出宫的,现在正在冬天,天色已经发黑,主街上也没啥人,只有秦淮河畔还是比较热闹。

朱高煦今天就来到秦淮河。

秦河河在南京呈L型,北部连接扬子江,沿在外城清凉门,三山门,一直到南边的聚宝门,然后又往东,经过正阳门。

聚宝门上面有条支流,就在三山街下面。

也就这段是南京最繁华的一段,南京城大小商铺,各种酒楼红楼都在这两边。

周虎和钟显看着朱高煦站在河边观望了片刻,两人默默对视一眼,皇帝是家花玩多了,想野花了?

果然,片刻后,朱高煦问:“秦淮河畔,最有名的春楼叫什么?”

钟显肯定不知道,周虎也是扰扰头,显然平时也没去过,他转身看了看,招呼了一下。

一个身材高壮的军士立马小跑上前。

“高先生,周先生。”军士小声道。

“小丁,这边最有名的春楼叫什么?”周虎粗气粗气问。

叫小丁的立刻陪笑:“小的又从来不去这种地方,怎么知道?”

“尼娘的,老子弄死你。”周虎眼睛瞪起来。

“秦花楼。”小丁马上道。

“滚。”周虎。

嘿嘿,小丁赶紧溜到后面。

朱高煦会心一笑,众人跟着他往秦花楼去,朱高煦边走边问:“宵禁是戌时开始?卯时结束?”

“回高先生,是的呐。”钟显道。

明朝宵禁时间大概是晚上七点到凌晨五点。

如果这个时间在街上被抓到的,笞打三十下到四十下。

他们现在五点多钟,还有两个小时不到的时间。

这段时间也是秦淮河最热闹的时候,很多富商甚至官员都会偷偷出来玩,然后在宵禁前回去,有人是不吃晚饭去春楼,在春楼边晚饭一起吃,更节省时间。

朱高煦三人一路走过去,发现很多店铺已经关门,只有酒楼客店还会有开着的。

但酒楼里的人也只会匆匆吃完后,尽快回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