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陈嘉 > 第0379章:西夏李乾顺

陈嘉 第0379章:西夏李乾顺

作者:黄河十三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4 16:00:36 来源:笔趣阁

聊到当今夏国皇帝李乾顺,付九满腹感慨。

“大帅,如今各国都在争相模仿我大宋的做法,开榷场,分田地,学的最好的是夏国皇帝李乾顺。”

“此人从太后手里夺权后,就开始埋头苦干,短短三四年,夏国的经济增长速度非常快。去年他们的税收达到了将近三千万贯,和辽国也差不到哪里去,可夏国才多大啊。”

“他们与周边贸易,特别是与回鹘吐蕃的贸易极其频繁,与西方的贸易也开始慢慢紧密起来。加上鼓励农民开垦荒地,打击朝中权贵,现在实力增加很快。”

三千万贯啊,辽国一年的税收也就五千多一些,其中天津新旧榷场就提供了三千万贯。

这夏国居然也达到了恐怖的三千万,想想他们才多大一点地方?!他们可没有天津榷场,可想而知西方贸易利润有多厉害。

“他们做我们的二道贩子?”

陈嘉很有兴趣,因为付九拿出来的夏国贸易清单,居然大多数是大宋的瓷器,丝绸,肥皂,香水,纸张,书籍,羊毛衫,棉布,茶叶等。

而卖给大宋的是金银器皿,马匹,牛羊,西方的各类宝石等。

“是的,他们从西方换来的宝石在汴梁能卖很好的价格,据说最贵的宝石价值好几万贯。而西方的宝石是很低廉的,中间的利润是天价。”

宝石啊,算是这个世上的奢侈品了。五颜六色的石头,让京都汴梁的富豪们趋之若鹜,现在帽子上谁不弄快漂亮石头上去,就显得逼格差。

“最近他们从金铺里面换了好多的铜钱和纸币,都是用金块换的,总量达到了一千万贯,据说李乾顺还在准备换第二批。”

夏国也在使用宋国货币,他们自己原本也想自己铸造铜币,失败了。做工粗糙,缺乏铜矿等问题制约了他们,最终放弃自己发行货币,改用大宋的货币。

金子对他们来说不是问题,与西方贸易中,他们得到了大量金子,因为陈嘉规定金银不得在市场流通,所以只能拿金块来换取铜钱和纸币,用来与大宋的交易。

不要说他们,就是贫瘠的金国,不也运来金子换货币了么,数量没有夏国那么多,可也要有六百万贯呢。

辽国的数量比较夸张,据统计半年里换了将近二千万贯,要满足辽国货币流通,至少还要来换五千万贯才行。

陈嘉心里是很爽的,换吧,等你们适应了老子的货币,看老子以后怎么玩死你们。

“最近他们的军队有调动动向,具体还在查,不过几乎能肯定的是横山方向。”

陈嘉在桌子上敲击了几下,心里默默计算了一下,“横山方向有我西军二十万,进攻不足防守有余。你们抓紧时间查一下他们的具体兵力,如果超过二十万,我要问一下种相公,是不是增派援兵。嘿,这李乾顺也是个妙人,一面和我们做生意,一面想要与我们开战,脑袋里面进水了?”

付九咧嘴笑道:“横山一下,夏国无险可守,除了八百里瀚海勉强算是地利,其他便是一马平川,估计他晚上睡不着觉,就怕一夜间我们兵临城下。”

“哈哈哈哈,让他们来攻,一来磨练一下新军,二来消耗一下他们的实力,挺好的。”

陈嘉不太担心夏国,军队总共就四十万,全民皆兵也就一百万,打横山都够呛。再说上次背叛辽国,他敢出兵打大宋,按照协议辽国就要去捅他的腚,你猜他架得住么?

也是因为西夏的原因,辽国在西面一直保持着二十万大军,动也不敢动,投入与金国的作战部队就只有六十万,按照战斗力真心打不过金国,只能防守。

现在的局势就是这样,谁也不敢动,除了大宋。现在新军还在组建调整训练,所以也没有能力和他们开战。

慢慢来,给我两年时间,老子就会让你们看看什么叫摧枯拉朽。

………

新政进行了三个月,朝堂统计数据显示成效是有的,做为政绩之一,各地官府在这上面谈不上积极,总算能尽责。

隐民被释放出来多达一千多万,土地一亿多亩,也就是说天下富豪寺庙道观合法占据土地高达一半,这比例还是太高了,陈嘉很不满意。

怎么才能让这些东西把土地吐出来?只有高压政策,但是……陈嘉没敢轻举妄动。最近已经把该得罪的不该得罪的都得罪了,再搞他们不造反也要造反了。

所谓先破后立,前世就是因为土地革*,才为国家后续发展打下了基础。只要还有土地私有化制度,土地兼并就会永远存在,百姓流离失所就是必然。

算了,慢慢来,绳子慢慢紧,总有办法把土地收为国有的。

陈府上下忙成一团,大家都在收拾东西,陈嘉准备带着家人去麻衣度假,顺便视察一下麻衣的建设情况。

几个月下来释放的家奴总计达到了四百多万,送去麻衣的有几十万,后续还在继续运输,往来麻衣和大陆的船只达到了二千多艘,船舶司因此半年就完成了一年的指标,税收达到二千万贯。

船厂从原来的四百多家,也增长到一千多家,能造海船的船厂从四十多家发展到二百多家。

辽金高丽等国因为木材交易量的飙升,攫取了大量财富,特别是辽国,光木材交易缴税就达到了二千多万贯。

冬季放排的时候据说蔚为壮观,顺流而下的木头几乎塞满了海岸线。简易的木排借着水流和小帆,将大量的木材运送到天津等沿海船厂,船厂又将它们变成一艘艘大船。

内河船运发展更是迅猛,据朝堂统计,每年新增加的内河船只有上万艘,其中大部分做为运输船,摆渡船和渔船,江河水系发达地区,水上运输慢慢开始繁忙,便利了货物的流通,人们的出行,跨府跨路的交易蓬勃发展,市场也跟着繁荣起来。

陈嘉的心情很不好,京都最近流传一句话:不惧雄兵百万,就怕国贼一个。

这句话下面人当然不会告诉他,陈嘉整天府里衙门两点一线,自然也不会晓得。是柳如风告诉他的,为了这句流言,查了上万人了,还是找不到源头。

“别找了,还能有谁?不就是那些富贵豪门么?特么的倒是他们成了国之义士,我辛辛苦苦为大宋搏命的成了国贼。这读书人啊,良心都是坏的,嘴上都是义正言辞,肚子里全特么是男盗女娼。”

陈嘉是个惫懒的性子,却不是说他没有脾气。若他有错,别人指摘出来,服不服气两说,至少不会计较。可是颠倒黑白,混淆视听就太膈应人了。

“少爷啊,百姓还是念你好的,大江南北,偷偷立长生牌位的可不少呢。”

柳如风苍老了一些,比江宁城时候的那种老成持重,现在又多了一些沧桑。跟着陈嘉就没有享过几天福,好在进了京都,算是安稳下来。手下已经超过万人,事情繁杂,也离不开京都了。

“以后这种流言就不要查了,把精力集中起来,给我盯死这群王八蛋。有证据就直接交给福王和王璞,让他们去处理。最近我的重心会转去麻衣和保尼,朝堂的事情就拜托你们了。”

想了想又道:“种师道是个能打仗的,北方那些蛮子有异动就去找他决断,打不赢至少不会输。可惜老头子今年七十多了,年轻几岁多好。对了,宗泽也是个能打的,他的意见也很重要。”

柳如风点点头,“知道了,少爷放心,京都这里我帮您盯着。朝堂有福王王相,军队有卢俊义他们,乱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