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陈嘉 > 第0377章:减税

陈嘉 第0377章:减税

作者:黄河十三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4 16:00:36 来源:笔趣阁

“减税?”

政事堂又炸锅了,朝堂这才刚有点钱,居然又要减税?

“懿言啊,朝堂这才刚有点富裕,禁不起折腾啊。”福王急眼了,这家伙,手里就存不住钱还是怎么滴?

“我给大家算一笔账。”

陈嘉拿出一幅表格挂在堂前。

“今年到目前为止,我朝税赋已经达到了十八千万贯,预计到年末会达到二十二千万贯。这比往年足足高出了二倍。就算去除了我缴纳的税钱十二千万贯,也有十千万贯。”

“那么我们看看支出,十二千万贯是军费。朝堂支出约三千万贯,皇室一千万贯,预计结余六千万贯。”

“今年军费高是因为军队改制,需要大量更换装备导致的,以后常备军费会降低到八千万贯,而税收这块即便没有增长,也不会低于二十二千万贯的数字。”

“朝堂结余太多了。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每一次暴乱朝堂损失都不小,与其百姓造反,不如朝堂拿出一部分来造福百姓。”

“朝堂田赋税收每年大概在二千多万贯左右,加上人丁税,商税,船税,过路税等,总计约十千万贯。我建议田税从十抽一降低到二十抽一,预计会减少税赋一千万贯。”

政事堂里发出嗡嗡嗡的讨论声,这一降税就将一半,幅度太大了吧。

王璞几个大佬的脸色也很不自然,显然这个提议超出他们的预计了。

“可是大家忘记一件事了,那就是百姓手里有钱了会干啥?买东西!那就会促进商业的发展,所以商业税要适当降低一些,让商品价格更便宜,让更多百姓买得起。”

“我反对。”秦桧第一个站出来拱手道:“农税降低我赞同。可是商税为何要降?茶叶,盐,铁,酒都不是百姓日常消费得起的,就算降低商税,也不见得能惠及百姓。”

不得不说,奸臣还是有些想法的。

“没错。就这几样东西的确不是百姓能消费得起的。我指的是其他商品,如布帛,驴马羊等。这些商品价格便宜些,百姓消费便多一些,实际上总量上去了,税收反而会增加。百姓多吃一斤肉,多穿一身衣,就能增加”

“茶叶,盐,铁,酒的税我建议也适当减少一些,至少盐和铁应该减少。盐涉及千家万户,铁关乎农民工具改善。这些是我的建议,请诸公讨论。”

陈嘉的建议引起的大讨论是十分激烈的,好在降低农赋是达成共识了。主要矛盾集中在商税上,特别是盐铁税,大多数相公都持反对意见。

“我朝每年的盐铁税高达一千多万贯,酒税三千多万贯,这是我朝税赋根本,如果动摇了后果不堪设想。”

反对最激烈的就是计相,盐铁税在往年占比达到三成强,农税不过二成强,而农税收取繁杂,消耗多,还容易引起百姓反感。这盐铁税就不一样了,少吃一点盐不会死人,铁更是国家重要资源,百姓种地用少用铁顶多累一点,效率差一些。

至于酒税压根没人说。粮食都不够吃的,还酿酒?宋人嗜酒,本来就喝得多,再降税,不是鼓励大家喝酒,浪费粮食么?更何况酒税占比三成强,若不是船业发展迅速,船舶税从几百万贯飙升到二千多万贯,这酒税占比甚至能达到接近五成。

最后的结果是农税降低一半,二十抽一,徭役减少三成,人丁税等杂税降低一半,预计每年减少税收一千七百万贯。

新政一出天下震动,田税从十抽一直接降低到二十抽一,不过这税要以粮食缴纳,农户负责运到每个县城的粮库。

新政还规定,凡是隐户家奴也必须缴纳人丁税。这条政策有点恶心人,人丁税并不高,可也是钱啊。

这招叫啥?釜底抽薪。你做隐民不就是贪图农税少交么?那我直接降一半,看你和主家分成的时候心疼不。

隐民和家奴你不是不愿意释放么?那就缴纳人丁税。我允许你们有一定规模的家奴存在,但是要交税,看你主家疼不疼。

李纲的御史台开始下基层采风,只要有听说官员舞弊的,有人私下抗税的,官员直接就地免职,抗税的重罚。

新政给基层百姓带去了极大好处,这与王安石变法有根本性的差异。王安石变法是为了增加朝堂税赋,而陈嘉是减轻百姓负担,让百姓改善生活的同时活跃商业,从而损失的农税从商业里面找补,朝堂的损失预计也就几百万贯,搞不好还能持平。

朝堂的改革力度大么?并不大!可是涉及面广,几乎牵涉到所有的农户和地方财主豪强。损失的是有家奴和隐田的人家,所有农民是受惠的。

那么百姓最看重的是什么?徭役。减少三成的徭役,这才是百姓最看重的。刘邦为啥造反?徭役闹的。

减少的三成徭役显然伤害了地方政府,没有免费劳力,地方的一些工程就没人去做,出钱吧又是一大开支。

于是陈嘉提出将监狱里的人用于徭役,罪责轻的以工代赎,罪责严重的直接送到矿山挖矿,这比关在监狱里白吃白喝强多了吧。

王璞福王等人的名声极好,有儿童就编了儿歌:堂上有贤王,朝中有贤相。夏能吃饱饭,冬天有石碳。

岳翻拿着一张名札交给陈嘉,“门外有人想见您,说是曲阜孔家。”

陈嘉拿起名札看了看,眉头不由皱了起来。孔璠,字文老,曲阜孔家子弟,他来做什么?

说来也奇怪,姓孔的在朝堂做官的不少,很多都说是孔家传人。可是孔家嫡系出来做官的极少,顶多就是世袭曲阜知县,搞不清楚是何原因。

“在下孔璠孔文老,见过大帅。”

孔璠看上去非常斯文儒雅,可是与其他人所说的儒雅完全不同。衣服是普通的士子服,料子也很普通。一眼看去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士子,可是他举手投足就与众不同,说不清哪里不同。

对了,是韵味。举手投足的节奏,不快不慢。快了显急躁,慢了显拖拉,他的节奏让人很舒服。

还有就是是自信,那种骨子里的自信,每一个动作恰到好处,不谄媚不骄傲。

前世有种说法叫中国无贵族。说的就是这种底蕴,不是你家多有钱,不是你学问有多高本事有多大,而是与生带来的那种教养,规矩,视界,胸怀。这种骨子里的贵气不是你装就能装出来的。

前世最多的是暴发户的丑陋,迎合大众的恶趣味,或者……应该叫暴发户,连伪贵族都称不上。

“衍圣公希望你在我麾下听用,我却不晓得你擅长什么?”

“我只是读了几本书而已,谈不上擅长。也许能在大帅身边拾漏补遗,做个参谋吧。”

好家伙,看人家说话。他孔家就读了几本书?还而已?

“那就先给李震打个下手吧。”

孔璠的投靠,意思非常明显,那就是孔家的投靠。

在历史长河里,要说谁家富贵千年,屹立不倒的也就孔家了。反正谁做江山都要敬孔家三分,也想着利用孔家稳定儒家,也许这就是孔家屹立千年的根本原因。

对于孔家的投靠,陈嘉是乐见其成的。儒家绵延发展几千年,后来就发展得有些歪。如同佛道两家一样,经典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到最后都开始自相矛盾了。

于是各种派系林立,大家谁都不不服谁的情况下,于是捋起袖子开干。宗教之间打架,流派派系之间倾轧,大家伙玩得不亦乐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