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陈嘉 > 第0341章:改革军制

陈嘉 第0341章:改革军制

作者:黄河十三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4 16:00:36 来源:笔趣阁

随着福王和王璞的到来,陈嘉提出的第一个议案就是军制问题。其实他原本想来个一勺烩,把宋朝扯淡的官制来个大换血,后来想想就没敢做,怕步子大了扯到蛋。

于是就拿自己负责的军队这块先开刀,造成的社会动荡和阻力会小一些。

大宋枢密院,掌管军事政令,武臣铨选则归三班院和审官西院负责。长官与副官分别为枢密使和枢密副使,而官职多为文人出任。他们掌士兵名册、边防机密、军队招募、调动之事。他们虽有调兵权,却必须得皇帝批准。

兵部只管皇帝仪仗、卤簿、武举、义勇弓箭手等事,委任“判兵部事”一员。

掌管禁军的机构。有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侍卫亲军步军司,合称三衙。

于是三个部门互相牵扯,相互羁绊,这就防止了军队造反,也降低了军队作战力,得不偿失。

陈嘉提出将全**队分三部分,一部为正规军,就是禁军。一部为厢军,其实是地方治安部队和禁军的预备队。将乡军裁撤,这种地方武装往往是地方乱源,虽然有靖安地方的先例。一部为安全部队,负责保卫各地要害部门和矿山资源等。

全国禁军又分边防禁军和中央禁军。边防禁军主要负责国家边境的保卫,中央禁军负责与敌国作战。

到这里实际上与宋国本来的军制几乎没有冲突。

中央禁军分十三个军区和五个舰队。

禁军将领和部队每六年轮换一次,包含舰队。

军队由募兵制改为义务兵制,全国成年男性必须参加军队的遴选,有几种人可以免除义务。残疾的,独生的,已经有功名的。

禁军服役年限为三年,三年后退伍,除非在军队立有大功,职位什头以上的,有意愿继续服役的可以继续服役。

厢军服役三年,服役期内补充禁军退伍名额。职位什头以上的,有意愿继续服役的可以继续服役。

全国建立三十个新军训练营,新兵训练三个月结束后送各厢军补充退伍和升调缺额。

无论哪一种军队总计满三年,即可退役。

枢密院掌握全军花名册,负责军队和人员调动。

兵部负责军队招募和训练,以及退役安排。

审计部负责检查部队财务使用情况。

监察部负责纪律检查,功劳处罚核实和执行。

参谋部负责制定作战计划,并实施作战。

后勤部负责钱粮武器运输和发放。

军器部负责军队武器研发和制造。

全国禁军以现有的八十余万提升到一百万。厢军从现有的二百余万降低到六十万。禁军的军饷从现有的七百文加上其他收入,改变为三贯加上军功奖励。厢军军饷为一贯加上军功奖励。新军为七百文加上军功奖励。

这就是陈嘉的初步改革方案。

方案一出,全场哑然。因为大致算了一下,军费明面固定支出将达到六千万贯以上,这还是不打仗的前提下。如果发生战争,估计直接飙升到九千万以上。

现在大宋一共收入才一亿二千万贯,这一打仗还要不要人活了?

最后还是福王出面道:“懿言啊,这是不是太多了,朝堂岁入不贵十二千万贯,这……”

“加上武器军备支出,估计十二千万刚够用。”军队吃穿住行都是免费的,实际开销每月每人至少加二贯,加上武器装备和物资损耗,还要往上加。

陈嘉的话音未落,李纲就跳起来了,“懿言,这……怎么可以?”

“我河东军一年的经费就在三千万贯左右,这么些年来,一直是我拿钱垫付的大部分。若不是征讨方腊缴获颇丰,河东军早就饿死了。西军三十万,每年固定支出在一千多万贯,打仗期间每年三千万贯。朝堂历年军费都在六千万到七千万贯,按说足够吧?可是厢军居然会饿死人。”

众人没人说话,没法说,难道说这里面有猫腻?

“其实军费问题好解决,大家看一样东西。”

陈嘉提起一个盒子放在桌子上,打开盒盖,所有人都惊呼起来。

没错,就是新钱币。

“这是我设计的钱币,用最新技术制造的。目前只有我能制造。现在世面流通的货币良莠不齐,极大阻碍了经济发展,而且各大铸币厂每年给朝堂的税收不过千万贯。”

“如果朝堂允许我铸造钱币,每年我给朝堂缴税六千万贯,如果关闭其他铸币厂,给我独家铸币,我每年缴税十千万贯。”

福王不小心差点把胡子揪了,痛的直哼哼。

王璞惊喜问:“懿言此言当真?”

“千真万确,王相,只要给我铸币权,明年朝堂税收妥妥超过二十千万贯。”

朝堂顿时炸了锅,纷纷交头接耳,有叹服的,有不信的,有讥笑的,有晕乎的。

二十千万贯是什么概念?等于往年两年的税收啊,就算军费去掉十二千万贯,那还有八千万贯呢。

死不死的陈嘉等他们稍微安静下来,又道:“如果朝堂停止使用钱引,停止流通交子,禁止金银锭的流通,我保证明年缴税二十千万贯。”

哄的一声,这次是真的乱套了。福王急得满头大汗,不停朝陈嘉使眼色,不吹牛会死么?如果实现不了,怎么下台?

“冠军侯,你此话可当真?”

说话的是朱胜非,吕颐浩老实多了,现在跳进跳出的就只剩他了。

“愿立军令状,只要朝堂做到我说的条件。做不到我倾家荡产给填补上。”

“大家安静。”王璞出声呵斥。

等大伙都安静下来,王璞正色道:“懿言,我也不要你二十千万贯,朝堂答应你的条件,明年你上缴十二千万贯如何?”

“没问题,某愿立军令状,不过朝堂也要给个态度。”

王璞见陈嘉胸有成竹,便知道他一定有办法,一咬牙道:“朝堂也可立军令状。”

吕颐浩负责拟定军立状,福王,季涛,王璞,吕颐浩,秦桧,李纲,章斌元,朱胜非都在上面签字画押。

最后交给官家赵榛盖章的时候,赵榛还关心道:“姐夫,要不少一点吧?等有眉目了再提上来?”

陈嘉朝他露齿一笑:“放心吧,你姐夫我从不打没把握的仗。”

军令状一立,本来会遭遇很大阻力的军制改革几乎全票通过。人人都在急迫看陈嘉如何做到。

他们还没有惊讶几天,朝堂第一次发月饷就用了新的钱币。

朱胜非提着钱袋子,心里有点忐忑不安。以前发饷都是铜钱和其他如绢布,石碳等实物参半发的,现在到好,就一袋子金银币。

金币他也看过了,的确精美异常,拿在手上简直令人爱不释手。

十两方形金币的图案是长城,银币是黄河。

一两金币的图案是宣德门城楼,银币是东华门城楼。

正巧他路过一家幽州金铺,想起陈嘉在朝堂上承诺,只要在幽州金铺,将无限量兑换其他钱币。

“停车。”

马车缓缓停下,走下马车抬眼望去,幽州金铺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就在眼前。

金铺面积极大,进入正堂便看到一间间屋子,因为有遮帘遮挡,所以看不清里面的构造。

正堂里面有几个黑衣汉子挎着腰刀,正用警惕的眼光看着进来的每一个人。

“客官,可是要兑换钱币?”一个悦耳的女声打断了他的思绪,转头一看,一位穿着红色夹袄的少女正微笑地看着他。

“啊……,我换铜钱。”

“本店兑换崇宁通宝,大观通宝和新铜钱,如果您需要其他铜钱,就要去其他地方兑换了。”

朱胜非也不以为意,跟着少女走进一间屋子,只见屋子里面有个柜台,柜台后面坐着一个账房模样的人。柜台前放了两把椅子,显然是给客人坐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