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陈嘉 > 第0317章:回军

陈嘉 第0317章:回军

作者:黄河十三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4 16:00:36 来源:笔趣阁

盔甲的防护力对于冷兵器时代有多重要?只要看看将领的存活率就知道了,将领除了武艺高强,最重要的就是装备好。

河东军的士兵装备和将领装备还是有差异的,都头以上军职的盔甲,都是做过表面淬火处理的,而士兵的都是整体淬火处理。

对于轻武器或者弩箭飞矢攻击防护效果差异不大,重型武器击打就有差异了,往往士兵的盔甲就会碎裂,就是因为淬火后硬度提高脆性就大了。而表面淬火的好处是表面硬度高,里面还能保证一定韧性,防击打的效果就好一些,甲片也不易碎。

这是因为现在表面淬火处理工艺不成熟,废品率高,成本随之也高出不少。

有了淬火处理,盔甲就可以做到轻量化,有了水力车,就可以碾压出更薄的钢甲。

以前禁军的重步兵盔甲重量能达到三十公斤,而新式的重步兵可以减轻到十五公斤,防护力还超越老式很多,防护面积也比老式的要大。

怎么做到轻量化的?看看细节就知道了。

新式盔甲就是板甲,钢板压铸成型后里面衬里是棉袄,板甲上有很多小孔,除了透气就是为了减重。莫要小看这些小孔,直接能减重二公斤左右。

普通步兵的半身甲是前面部分是钢甲,后背是皮甲,全身甲重不过十公斤,大大减轻了步军的负重。

之所以能大规模装备,就是铁厂规模化生产带来的结果,采用板甲也是因为更方便生产,不似文山甲那样繁复,模具的广泛应用,也让板甲的生产成本直线下降。

河东军与金军的几次大战取得了不俗战果,实际上主要是武器装备的先进性起了决定性作用,士兵的羸弱通过这几次战斗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可以这么讲,现在河东军的战力已经超过辽军,能与金军抗衡了。战斗力的提升来源于信心的提升,信心提升直接导致武力值得以稳定输出。

金,辽,宋三国士兵的武力值有差异,金国最高,其次辽国,最次宋国。这是因为平时的生活环境状态造就的。恶劣的生存环境让北方人会以更强大的体魄去适应环境,而农耕文明的汉人却不用每天面对死亡威胁,自然而然在体魄上就拉开了差距。

但是这种差距本来没有战场上显现的那么大,最主要的还是士兵的自信和意愿。拼命和怕死两者直接的差距不是武力值能弥补的。

金军为了生存,敢于拼命。辽军无人愿意送命,都想死道友不死贫道,结果就是二万金军打败四十五万辽军,一个金将提着刀能将一千多辽兵赶得四处逃窜。

历史上敢拼命的辽军,一千五百人也能打的十五万宋军溃退三百里。

陈嘉通过大密度训练,让宋军的武力值得以大幅度提升,加上装备质的飞跃,战斗力其实已经与辽军金军接近。士兵敢于牺牲,敢于作战,直接导致了战场结果完全不一样。

例如史斌的大盾兵连续伤亡三批,依旧有士兵扑上去顶住大盾,长枪兵枪都被砸断,依旧敢抽出腰刀拼命,弓箭兵出现大量伤亡,依旧敢与敌人对射。这就是河东军与其他宋军的区别,这就是河东军与金军作战不落下风,甚至占据上风的原因。

河东军真正的大量伤亡是陈嘉离开以后的事情,而河东军正是因为这两场大战,军队有了质的提升,隐隐有了期盼已久的军魂。

呼延绰对阵完颜斜也时,全军上下五千人敢于冲击对方几万大军的本阵,这就是军魂的体现,战不畏死,甚至渴望战胜敌人。

这不能怪陈嘉,因为这支军队是他从二百人起家花了七年时间,花了海量的金钱成长到今天,大量伤亡是陈嘉打心底不愿意接受的。

所谓慈不掌兵,陈嘉护鸡仔一样的下意识,其实也限制了这支军队的真正成长。

除了与方腊打了一次面对面的恶战,陈嘉通常作战思路就是用巧,用阴谋诡计,千方百计减少军队伤亡。这也养成了河东军上下的风气,那就是爱兵如子,这也是大量伤亡后河东军上下心痛若死的根源。

宗泽没有与这支部队共同成长的经历,所以他用正常的作战思维去指挥这场战役,导致了河东军成军以来最大的伤亡数字,也同时让这支军队产生了蜕变。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有心栽树树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吧。

完颜斜也在评估了双方战力后,不得不思考撤退的事宜。与宋军打消耗战是金国不能承受的,人口基数的巨大差异,是他们最大的软肋。

重骑兵的强大战力,让金军上下都产生了一定的错觉,那就是宋军的战斗力实际上超越了金军。这与完颜阿骨打看到陌刀队的战力后得出的结论近似。

有了这样的结论,心里就产生了恐惧。恐惧这东西不管人种,不管体重身高的,只要有了恐惧,战斗力就会打折扣。

呼延绰还在养伤,就收到了一个消息,金军撤退了,大部队往辽河一带退却,应该是与完颜阿骨打汇合去了。

耶律达实也不敢怠慢,率领五万辽军和卢俊义的一万宋军骑兵,远远缀着金军北返,直到他们进入完颜阿骨打的金军大营,这才也进入了宗泽的大营里。

十日后,金军开始北渡辽河,宗泽也没有追击,只是金军渡河以后,一把火将金军搭建的十余座桥梁焚毁。

此时天气已经开始变冷,眼见冬天也要到了。

西线也传来消息,金夏联军也都撤退,至此,这场大战历时六个多月终于落下帷幕。

宋军出兵六十万,付出了总计死亡五万多,伤七万多的代价,收获了斩首金夏联军四万多,蒙古俘虏五万多的战绩。

反观辽军只付出了五千多人的损失,和大量的粮草,同样享受了胜利果实。

在入冬前,宋军开始大规模撤军。

西军回到驻地,总兵力从出兵前的二十万包含五万京畿禁军,最后反而多出了三万军队,那就是八万河东新军的补充导致的。

河东军的损失最大,总计出动了四十万的军队,八万新军给了西军,换回了一千万贯。伤亡总人数达到了六万多,战场缴获基本上没有,好在朝堂补充了三千万贯,总算没有血亏。

辽军的六十多万军队基本没有损伤,此消彼长,与金军的实力对比趋**衡。使得后面很长一段时间金夏两国都没有力量发动战争,宋金辽夏四国暂时处于对峙状态。

巨大伤亡数字的背后,是整个河东军质的提升。可以这么讲,这个世界上现在有了两支顶级军队,金军和河东军,这就是这场战役河东军最大的收获。

等河东军各自回归驻地,朝堂新的任命下来了。

宗泽被任命为兵部尚书,枢密院枢密副使,幽州大总管,驻地幽州统管河东军全部。

原兵部尚书方琼因母亲去世,致仕回乡守孝三年。

原河东军都指挥使方晞致仕回乡守孝,由姚平仲递补。

秦桧被任命河东东路,河北东西路,京东东西路,五路经略安抚使。

谭稹被封为申国公,永庆军路秦凤路经略安抚使,一举成为有宋以来第二位被封为公爵的太监,据说谭稹为此大醉三日,痛哭流涕。

种师道被封为保静军节度使,兴元府刺史,延安府知州。

其他各路将领均有封赏,皆大欢喜。

秦桧按照河东军军规发放了奖金和抚恤金,死亡将士也安葬在幽州英雄*念堂,举办了大型安葬仪式。

同时新兵营招收十万新兵,短短一个月便招收完毕。

因为军功而得到大量金钱赏赐的河东军上下,发了疯似的在幽州买房,把王希志搞得焦头烂额,不得不宣布但凡驻地在幽州外的将士不准在幽州买房,这才把这股购房热压住。

随之天津,河间府,真定府,云州等城市的房价大涨,搞得杜江埋怨不已,又不敢得罪军方,只得在各地知州的引导下大量建房,用来满足各地的购房热情。

这次损耗的军械军备物资也必须要补充,所以军方大量的订单下放,铁厂,制衣厂,备件厂,火药厂等军备相关企业都开始日以继夜加班生产。

西军在这场战役里看到了河东军的军备,也开始下单,辽军,京畿禁军也有大量订单下来,相关企业不得不开始扩大规模,以应付这样的局面。

此时,陈嘉已经飘荡在大海上,一路向南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