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陈嘉 > 第0307章:混乱

陈嘉 第0307章:混乱

作者:黄河十三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4 16:00:36 来源:笔趣阁

朝堂发出十三道圣旨把陈嘉追回来的消息终于散播开去,朝堂上下顿时乱成一团。

宋朝的圣旨不是说发就能发出来的,皇权和相权是相互制衡的。

圣旨首先要皇帝给出圣旨大致意思,这就是所谓词头。词臣接到词头,觉得不合适就可以封还。所谓词臣就是中书舍人,他们负责草拟圣旨。圣旨写好了还要中书舍人宣读,这里写圣旨的和宣读圣旨的因为轮值关系,就不一定是同一个人,觉得圣旨有不对的地方,他可以不读。如果通过了,就给中书高官官签名,然后交给门下省审核,若门下省给事中觉得不妥,也可以封驳。

这样一来,皇帝的意志需要好几道把关,任何一关都有权利驳回,大大限制了皇权泛滥。

制度好不好?看上去挺合理,实际上执行的都是人,只要想在位置上坐久一些,那么就不能得罪皇帝。你有胆子封,老子有权利撤换你,久而久之,这制度也就形式化了。

给陈嘉的十三道圣旨居然毫无障碍发出去,而且是三天里面连发十三道,说明什么?说明皇帝,中书省,门下省所有人都配合默契。

说明啥?说明陈嘉的问题已经到了朝堂上下都认为需要解决的地步了,说明陈嘉这次回来,一定会倒霉。

李纲在朝堂上怒斥中书省和门下省,前方战事吃紧,你们居然干这种事情。临阵换帅知道后果多严重么?什么事情不能打完仗再说?非要现在急火急燎把陈嘉调回来?更过份的是还连发十三道圣旨,这不是浪费民脂民膏么?

他是尚书省左丞,也算副宰相之一,有资格去指责另外两部门的错误。

朝堂上李纲情绪激昂,把门下省和中书省骂得狗血喷头。

赵榛见李纲大怒,心里有些害怕,于是就转头看看母亲,又看看福王。

王璞见李纲说话声音越来越大,作为宰执他是要维护廷议纪律的,于是咳嗽一声,慢悠悠道:“伯纪,注意仪态。”

李纲闻言,朝王璞拱手致意,话已经说了,木已成舟,其实也就是个情绪发作。总不能朝郑皇太后发火,毕竟人家是老大。

福王有点意气风发,他出主意让西线稳定下来,居功至伟。今天见李纲发飙,心里痒痒,想说几句,偷眼见章斌元又朝他使眼色,立即闭嘴,头一低,装睡了。

这可把章斌元气坏了,他是内侍,任务是帮皇帝听朝,拾遗补缺,或者皇帝不参与,他回去要给皇帝汇报,自己是不能发表意见的。

李纲为了陈嘉的事情发飙,你福王是人家岳父,不出来说几句?于是朝福王使眼色,见这老货看了自己一眼,居然低头装死。

王璞见李纲尤自气呼呼的不肯归班,于是出来说道:“临阵换将的确不妥,况且这场战役计划也是冠军侯所定。战事胶着,一个疏漏就会造成大患,还望陛下,皇太后三思。”

郑皇太后没有说话,赵榛没有说话资格,于是眼睛便看福王。嚯……,老福王闭眼睛睡觉呢!这到底是睡没睡着啊?

“臣以为战事胶着,只要坚守不出,谅那金军也无可奈何。宗帅知兵,断无疏漏之虞。”

李纲一听这声音,脑瓜子就嗡嗡的。也不清楚为啥,他和这位朱胜非就是格格不入,尿不到一壶去。

要说这朱胜非也是个好官,为人比较正直,大是大非面前还是有立场的。也许毛病就出在赵楷身上,这朱胜非很欣赏赵楷,二人以前走动勤快,友谊很是深厚。

赵楷最后离开京都时候,对陈嘉是略有不满的,他认为陈嘉在关键时刻没有替他说话,而是选择了沉默。

这个情绪也就带给了朱胜非,使得这家伙最近一直针对陈嘉这一派。李纲背后的陈系标签太过明显,所以连带李纲也就不对付了。

“陛下,陈尚书已经在赴京路上,事已至此多说无益,还是他来了再议。”

说话的是吕颐浩,也是个难得的好官,只不过似乎和陈嘉气场不对付。听听他说话就晓得了,一句陈尚书已经把这件事定型了。

所以说啊,好官不代表没有立场,好官不代表不会残害忠良,如果陈嘉是忠良的话。

陈嘉做了不少离经判道的事情,不管主动或者被动,总之这笔账要算到他头上的。

人的立场不同,看事情的角度和出发点就不一样。反陈系的力量也在慢慢集合,逐渐壮大,这也是当权者乐于见到的,一团和气的朝堂是不健康的。

陈嘉离开温柔乡已经是三天后了,把十三天使急得不行,若不是看在礼物丰厚的面子上,早就上门催促了。

陈嘉被调离的事情传到辽国朝堂,也传到了完颜阿骨打这里。

“哈哈哈,厉害啊,这些南蛮子打仗的确不行,这种阴谋诡计却在行的很。”

女真人说话做事比较直接,不太喜欢南方人那样转弯抹角,背后捅刀子。对于陈嘉的离去,完颜阿骨打是喜出望外的。金军出兵到现在,已改以往无往不利的势头,被死死按在东西两线不得寸进,初期那种摧枯拉朽再也不能重现,原因就是宋国出兵了。

东线一战损失六七千人马,单挑十三个打人家一个,打出了个天下无敌。山区里的战斗也损失了不少人马,开战至今已经接近一万。

西线更惨,金夏联军攻打宋营,损失超过五万,也没能打垮宋军,甚至宋军军力因为河东军的支援还有所加强。

这一切都是因为那个陈嘉,如今陈嘉被调离,军心势必不稳,正好是全线反击的大好时机。

陈嘉的离开对河东军的打击是毁灭性的,且不说众将心里不舒服,士兵们也都议论纷纷,甚至有士兵跳出来准备去京城解救陈嘉,若不是各营统制弹压,搞不好就会有哗变。

陈嘉低估了他在士兵心目中的地位。

当兵为了吃粮是没错,可谁好谁不好,大家心里是有杆秤的。很多人家里偷偷摆了陈嘉的长生牌位,每到节日便会有人拿出来供奉。

还记得造神运动么?陈嘉严厉禁止吹嘘他的功绩,严厉禁止百姓在家供奉他的牌位,可是百姓明的不干,偷偷的不要太多,后来就成了公开的秘密。

弹压也只能暂时平息士兵的怨气,当官的都说陈嘉是升官了,很多人一开始都相信,也都欢欣鼓舞。可也有明白人,知道陈嘉回到朝堂也许会有性命之忧。时间一长,全军都知道了,这士气显见就低落下去。

金军斥候南下的频率越来越高,甚至有几次越过了辽河,渗透到了龙化州。

这让宗泽为之大怒,张清被斥责,花荣挨了二十军棍。

斥候军的军心已散,哪里还有以前的战斗力,被金军渗透到这么远,居然到了龙化州才被发现。

有人开始怀疑宗泽才是幕后黑手,应该是他给朝堂告黑状,所以朝堂才会把陈嘉调回京都,他才能坐上统帅的位子。

谁受益谁嫌疑的原则么!

军议的时候李崖当场顶撞宗泽,被宗泽一怒之下降职到一个都头。

卢俊义气不过与宗泽争论,也被宗泽呵斥。

总之宋军现在完全没了以前那种精气神,那种团结向上的气氛。随之而来的是士气低下,是矛盾重重,是一片混乱。

耶律达实见到宋军这个状态,心里突然担忧起来,他不知道自己是否做对了,若是宋军因此败亡,辽军对上金军怎么办?

他完全没有料到陈嘉在这支军队心目中的地位,一个误判,带来的也许就是灭顶之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