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陈嘉 > 第0282章:一战成名

陈嘉 第0282章:一战成名

作者:黄河十三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4 16:00:36 来源:笔趣阁

冲到悬崖边的士兵,看到十几根粗大的绳索绑在几个岩石上,探头一看,吊在神索上的金军正用惊恐的眼睛看着他们。

藤甲兵带着面甲,看不清他们的脸,只听见几声冷笑,便挥刀砍断绳索,掉下去的金兵的惨叫在山谷中回荡,藤甲兵们开始欢呼雀跃。

岭南话基本上等同于外国话,他们欢呼,喊叫,歇斯底里,随军书记一句也听不懂。

看着士兵们疯狂庆祝,他摇摇头笑笑,拿起笔开始统计成果。

士兵们欢呼之后,自发去收割人头。

士兵们是朴实的,冒领功绩的人几乎没有,因为一颗人头需要另一个士兵证明。

陈十四一屁股坐在地上,推上面甲,大喘着粗气。看着自己的部下乱哄哄的排队去登记,大嘴微微裂开,真的很想仰头大笑。

太玄了,晚来一会,金军就会占领山头,任藤甲兵刀枪不入,仰攻也要吃大亏。

如果金军有了准备,从山上扔石头下来,即便是藤甲刀枪不入,也没啥鸟用。

“头领,我们死了十二个,受伤的有六十三个,杀了对方四百多。”

一个士兵喜滋滋跑上来汇报,手里还提着一颗血淋淋的人头。

“叫我指挥使,指挥使,说多少遍了还改不过来?你小子不识数,怎么算出来的?”

“随军书记算的,他好厉害,手指点呀点就算清楚了。”

一阵喜悦涌上心头,藤甲兵是继斥候军外第一支歼敌四百大获全胜的部队。

陈十四用刀杵着地借力站起来,阳光透过树荫洒在地上,斑斑驳驳。看着满是尸体的山头,感慨万千。

“哈哈哈,老子以后的腰杆终于能挺直了。”

此话一出口,陈十四眼泪就差点出来。

自从归降河东军,他们吃得好睡得香,虽然训练量很大,不过看在顿顿有肉吃的份上也就坚持下来了。

可其他部队看他们的眼神很伤人,那种说不上来的意味,或许就是那种客气,让他们感觉到了距离感。

没人当面说他们,或者看不起他们,军饷军需都一视同仁。可李德和陈十四知道,他们在河东军其他部队的眼里,就是降军,不是嫡系,还不如守长城的部队。

部队里面打架是常有的事情,部队间也有各种争执,偏偏与他们都很客气,甚至有时还让着他们。

李德和陈十四都认为,只有那一天或者谁过来与他们打架,骂他们,和他们争对错,他们才会觉得有归属感。

陈十四的感受士兵们是不理解的,他们在河东生活了几个月,感觉就是进了天堂。

他们有时候也想家,可是更多的是想把家带过来,哪怕生活在小县城也比在家乡强一百倍。

所以经常有人半夜哭泣,他们吃肉的时候甚至有了负罪感,家小还在挨饿,他们却在这里如此奢靡。

此事被陈嘉知道后,特意到他们军营看望他们,承诺两年后他们可以回家,或者带家属来。承诺如果他们牺牲了,军队会把他们的家人带去琉球,军队负责扶养他们的家人。

有了盼头的士兵是有战斗力的,是有决死勇气的,一千人歼灭四百多金军,怎么表扬都不为过。

他们今天最开心的就是拿到了金人的头颅。至于是原辽军降军的,还是正经金国人的,他们不在乎。

一颗人头二十贯,加上这些日子攒下来的军饷,已经是一比不小的财富了。

随军书记兴冲冲的拿着账本给陈十四签字,“都登记好了,回头叫人把人头送回大营。大胜啊都指挥使,经略知道了肯定开心得跳起来。”

陈十四刚学会几个字,基本上看不懂账册,不过他相信随军书记。

拿起笔沾了水,艰难地签好字。看着自己鬼画符般的字,他就想着能不能撕了重写?被陈嘉看见会笑话死他的。

整场战斗很完美,就是这最后签字,让他有了遗憾。

待陈十四签好字,书记给他庄重行了一个军礼,“都指挥使,祝贺你大获全胜。”

陈十四的眼泪再也忍不住,他妈的,这书记平时仗着自己有文化,鼻孔一直朝着天,今天这军礼……值了!

陈嘉拿着报告,眼里满是惊讶,“伤亡七十五个,歼敌四百二十二个?大胜啊!”

荀程微笑着又递来一封信,“武松的报告,轻松打退五千金军的攻击,消灭敌人一百七十一个,自己无一伤亡。另外他提出给赵立记功,若不是他发现藤甲兵不适合守城,若不是他发现有第三条路,今天这场仗谁胜谁负真不好说了。”

陈嘉接过信细细看过,心里对这个天武军投奔来的军官有了新的认识,将才啊!

“全军通报,给藤甲兵营和武松步兵营记功,另外给赵立和陈十四也记功。好家伙,这两位平时不显山露水的,一战成名啊。”

耶律达实在一旁满眼都是惊讶,金军战斗力如何他太清楚了,怎么可能宋军能有如此功绩?!太不可思议了。

陈嘉将报告和信件递给他,“副帅看看,可喜可贺啊。”

耶律达实接过信仔细看了一遍,心中虽有疑惑,但是这功劳应该不会假。

“大帅……”

“还是叫我懿言吧。”

耶律达实一笑,“懿言啊,这藤甲兵如此厉害么?”

“厉害。他们是山地兵,爬山越水是他们的长处,他们最厉害的是他们的盔甲,刀枪不入。”

耶律达实眼睛瞪得溜圆,“刀枪不入?”

“嗯,他们岭南有种很特殊的山藤,采摘后晒干,然后泡在桐油里三个月,再晒干,如此反复,大成时候基本上要二十年。所以他们的藤甲一般都是一辈子只能做成一付,很是难得。这三千藤甲兵,是积累了几百年才有的,如今死了十几个,肉疼着呢。”

陈嘉有些炫耀嫌疑的话让耶律达实惊呆了,几百年只凑出三千人,属实匪夷所思。

宋代还不流行三国,所以诸葛亮火烧藤甲兵的故事无人知晓,听闻藤甲兵如此神奇,自然惊讶。

“经略,斥候来信。”

王贵带着一个斥候走进来,将一个竹筒交给陈嘉。

“呵呵,完颜阿骨打出山了,在黄龙府外十里安营扎寨,静等我们上门。嗯,他是准备在黄龙府与我们决战。”

荀程闻言,拧着胡须也笑了,“距离最后一个坞堡选址二十里,恰好是决战距离。这个完颜阿骨打真的是不简单,就这个距离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耶律达实没听懂,疑惑问:“什么叫距离感?”

“两军对垒,大寨的距离二十里,两军对阵后相距五里到六里,正好是骑兵对冲的最佳距离。”

耶律达实恍然大悟,心下不由惭愧。对阵距离他自然是明白的,可就没有去算大寨之间的距离。

“懿言,那我们准备如何应战?”

陈嘉摇摇头苦笑,“我们造坞堡的动作被他们觉察,这完颜阿骨打已经明白了我们的意图。黄龙府安营其实就是战书,他想与我们决战。”

“那就打!懿言啊,我们人比他们多,武器也强过他们,就算他们再能打,我们也未必输。”

“耶律大哥,你也说未必输,说明你也觉得我们不是金人对手。”

陈嘉往椅子上一坐,露出苦笑,“打战这东西人越多越坏事,就是因为人多,所以军队没有必死的决心。因为人多,大家各有各的打算。所以才有兵不在多在精的说法。”

耶律达实在陈嘉对面坐下来,表情严肃问:“四十万军队里面,十万是我们辽**队,是这两年来我们辛辛苦苦训练的新军。”

陈嘉直起身,眼睛看着他,微笑道:“是啊,你也说是新军,没有战火锤炼的军队,和一支在战火中成长的军队,能一样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