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陈嘉 > 第0229章:暗潮涌动

陈嘉 第0229章:暗潮涌动

作者:黄河十三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4 16:00:36 来源:笔趣阁

十万西军沿着官道行军,队伍蜿蜿蜒蜒,锦旗高展,站在太原城楼上一眼望不到尽头。

河东路宣抚使太原知府张孝纯脸色苍白,大袖在风中被吹得猎猎作响。一双细目死死盯着远处缓缓而来的童贯的大纛,眼神中迸发出决绝。

一旁的幕僚见主公脸色不佳,心中暗自一叹,难道童贯真的准备发动玄武之变么?

“宣抚使,童相现在是不是奉旨回京我们都不清楚,皇家的事情插不得手,何况官家还在。”

幕僚的话在大风的撕裂声中清晰传进张孝纯的耳朵里,让他原本充血的眼眸慢慢清明起来。

是啊,官家还在,童贯带兵进京或许是官家的意思呢?

天空的颜色很是灰败,给人一种不详的感觉。

张孝纯使劲甩了甩袖子,黑着脸道:“回府。”

童贯今年已经六十八岁了,俗语人到七十古来稀。到了他这个年龄早就应该什么都看透了,何况他还是个残疾人。

可是权利这个东西会让人上瘾,如今他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够封王,在青史里留下自己赫赫威名。

他的功劳距离封王也就差一步吧?也许这一次……

童贯与一般太监最大的区别就是颏下有须,就是下巴上面长胡须,绝大部分太监是没有的。咋一眼看去,还以为他是堂堂男子汉呢。

现在年纪一大,胡须也稀少了许多。童贯特意将胡须用绿色布套装起来,据说关羽关二爷便是用绿色布套装胡须的。

远远望见太原城楼上一袭紫衣转身下楼,便晓得河东宣抚使太原知府张孝纯来迎接自己了。

童贯心里有一丝不快,按照礼仪张孝纯应该远出三里迎接的。不过在城门口迎接也不算失礼,毕竟他童贯率领大军过来,可不是打了胜仗凯旋归来。

一旁另一个太监谭稹见童贯面色不虞,于是圆场道:“永锡的脾气你又不是不了解,做事情一板一眼的,如今在城门口迎接已经算守礼的。”

永锡便是张孝纯的字,古人叫别人名字是不礼貌的,一般都称呼别人的字。

这个谭稹也是赵佶深为信任的大太监,如今也要五十多岁了,居然脸皮光洁如剥皮鸡蛋,看上去依旧很嫩,也不晓得怎么做到的。

谭稹的面子童贯是要给的,且不说他常德军节度使的身份,就是深得赵佶信任这一条,童贯也不敢也不能随便给他脸色看。

童贯收敛面上的不快,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老谭啊,我怎么会计较这些事情呢。永锡是个头倔的,所谓文官风骨么。”

谭稹眯着眼向城门望去,慢慢的脸色阴沉起来,除了几个站岗的厢军,哪里有张孝纯的影子。

童贯也在看,发现张孝纯压根就没有迎接,心中不由大怒。

虽然说文官显贵,但是起码的礼节都不顾,难道真的看不起他们二个宦官?

心中气归气,却也是没有胆子与张孝纯计较。有宋以来,文官的地位便是最高的,若是童贯以此理由发难,搞不好会被文官集团群起而攻之。

童贯毕竟是见惯了风浪的,这种事情也不是第一次遇到,片刻便恢复了平静。

常德军日常的给养都要靠太原府供给,张孝纯平日里做事认真,从未刁难过常德军。也是因此,谭稹与张孝纯的私交还算不错。

偷眼见童贯脸色变了再变,最后恢复正常后,心里的大石这才落下。

放心是放心了,心里却是奇怪,张孝纯与一般的文官可不一样,平日里绝不会做出如此失礼的事情,今天这是怎么了?

张孝纯回到府衙,坐在椅子上生闷气。想到不堪处,双手都不由自主有些发颤。

幕僚见自家主公闷闷不乐,心下暗自一叹,“宣抚使,如今童贯大军入京已是定局,我们远在太原,京都的局势也不了解……”

偷眼见张孝纯依旧脸沉似水,腹中重新组织了一下语言,“京都局势诡谲,非我等能够插手的。无任如何,童贯都是奉旨入京,我们且安静等下文便是。”

张孝纯一口气闷在胸口,浑身燥热。听幕僚一席话不由大怒,“奉旨入京?奉谁的旨?如今官家卧床不起,半年多未曾片纸出宫,哪里来的旨意?”

幕僚一脸尴尬,这就是在指责太子矫诏了啊。

“圣旨是真的。”

幕僚憋了半天说出来的话,让张孝纯颓然瘫坐在椅子上,半天说不出话来。

这里面还有梁师成的事情么?梁师成代替赵佶写圣旨几十年了,几乎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这圣旨敢说梁师成没有参与?

否则好端端的官家叫童贯带兵入京干什么?京畿二十万禁军还不够么?

越想心里越是一团乱麻,越想心里越是气闷,难道大宋要重演玄武门之变么?

如若太子能比肩李世民也就罢了,就看看他做的事情,哪一样是个太子该干的?

一个小吏慌慌张张跑了进来,气喘吁吁道:“宣抚使,童相进城了,现在正往衙门这里来。”

张孝纯没接话,只是鼻子里重重哼了一声。

见小吏手足无措的样子,幕僚悄悄挥了挥手,小吏如蒙大赦般退了出去。

“宣抚使,还是出门迎接一下吧。无论如何童相都是上官,礼节上总不能太亏。”

皇宫深处的一间殿宇内,中间放着一张用金色帐幔包裹的巨大床榻,季涛正恭恭敬敬垂手站立在一旁。

床榻的另一边则站着面无表情,闭着眼睛仿佛神游天外的章斌元。

“童贯到哪里了?”

床榻上,一声软弱却清晰的声音响起来。

季涛闻言抬起头,弯腰拱手,眼睛里平静如水波澜不惊,“官家,童太傅已经到太原府了。”

金帐中传出一声长长得叹息,良久那声音才又响起。

“童贯对奉旨入京是什么意思?”

季涛明显凝滞了一下,才恭敬回答,“居报,童太傅与旁人说起会一直衷心官家。”

“哼。”金帐里发出一声虚弱地哼声,显然带着一丝不屑。

“他与桓儿的口信难道是假的?”

季涛垂下头,半晌才回复,“官家,都是外面传说,并无真凭实据。”

“章斌元,你说说,太子难道真的敢谋反么?”

章斌元身体一震,慌忙拱手回答,“官家,太子一向温顺,即便……”

停顿了一下,重新组织了一下语言方道:“即便有企图,也是蔡攸张邦昌等人的怂恿。”

金帐里没有声音,章斌元和季涛迅速对视了一眼,两人都没有表情动作,只是又将目光转移到了地上。

良久,金帐里的人又问:“陈嘉还在江宁?”

章斌元低首回答,“昨日来信,陈经略对京都局势甚是担心,但是没有枢密院的命令,他不敢私自带兵入京。”

金帐里发出呵呵呵的低笑,“章斌元,你说起太子的事情倒是简单明了,说到陈嘉话就变多了。”

章斌元脸色一变,慌忙跪下匍匐在地上,“官家,陈经略是我本家侄女婿,将来是要给我养老送终的,下官俗人,自然对他亲近些。”

“呵呵呵,你慌什么?陈嘉也是我的侄女婿,说来你那两个侄女是妾室,还算不上正经侄女婿。”

金帐里的声音里面明显带着调侃。

听到这句话,章斌元反而松了一口气,拱手接话道:“陈经略可不这么认为,我那两个侄女在陈府也是说得上话,管的了事的。”

“哼,看把你个老货得意的。拟旨吧,调陈嘉率领河东禁军进京,十日内我要在这里见他。对了,季涛啊,郓王这孩子这几天没有派人去找陈嘉吧?”

季涛躬身回答,“前些日子派人去找过陈经略,陈经略回复给郓王一封信。”

“哦?陈嘉回信了?说些什么啊?”

“禀官家,信上什么都没说,就是一张白纸。”

金帐里的人显然愣住了,久久没有声音,最后突然爆发出一阵大笑,“哈哈哈哈,好你个陈嘉,什么都没说,却是什么都说了。”

章斌元脸色变了一变,咬咬牙躬身道:“官家,陈嘉虽然年轻,却是个疏懒性子,他说不参与皇家事物就绝不会食言。他一直说,他这一生的目标就是消灭辽金两国,为大宋开疆扩土,为百姓谋福祉。”

“少为他遮掩,就他做的那些小动作能瞒得过谁?福王是我的亲弟弟,他的话我相信,只要他陈嘉忠心于我,自然会有他的好处。罢了,你且让他速速带兵入京,以防不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