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陈嘉 > 第0186章:农事

陈嘉 第0186章:农事

作者:黄河十三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4 16:00:36 来源:笔趣阁

小麦熟了,大地都是一片金黄。所有的人都去地里面帮忙收割粮食,蒙学的孩子们也都放假去田里面帮忙捡拾麦穗。

陈嘉也去田里面帮忙,他去的这一家是军属,儿子在新兵营训练,家里只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三个劳力,却要收割八十多亩地。

从早晨太阳还没有露头,到中午时分,八十多亩地已经被收割一空,全部送去打谷场,二百亲卫一起上,加上钐镰这种利器哪有不快的。

六月的天气已经很热了,陈嘉劳作了一上午就感觉腰酸背痛。现在的他非常忙碌,每天早晨的晨跑却从未间断,所以身体倒是越来越好。可是这农活和你身体好不好关系不大,做不惯就是吃不消。

陈嘉穿着汗衫短裤坐在树荫下,拿着草帽给自己扇风。碧月几次想拿扇子帮他扇,都被他赶走了,搞什么搞,难得出来亮相,表现一下与民共甘苦。

一个老农提着篮子走过来,将篮子里的黄桃递给陈嘉:“经略,尝尝这黄桃,家里这两年刚种的,甜得很。”

陈嘉这几天一直在这个农庄帮他们干活,农民们从一开始的害怕,拘束,到现在有事没事找借口上来搭话。能说上话的都是些老家伙,因为陈嘉对老人特别尊重。年轻的就不行了,只敢远远看几眼。

陈嘉站起身接过篮子,里面的黄桃很大,颜色看上去也好看,不由喜道:“老伯种得好啊,这黄桃一个要顶人家二个了吧。”

老农呵呵憨笑:“差不多,我种得黄桃这方圆几十里还真没人能比得过。”

碧月接过篮子去找水清洗,陈嘉则拉着老农坐下唠嗑:“说一会话不耽误您收麦子吧?”

老农连忙摇手:“家里的麦子都被您带来的这帮后生收完了。”

赵琳拿了两个碗倒上凉茶水递给老农和陈嘉,老农慌忙站起来,两只手死命往衣服上擦了几下,才恭敬接过:“谢谢夫人。”

赵琳笑道:“谢啥,要谢也要谢您的黄桃。”旁边人都笑了,老农也笑,喝一口茶,舒服!

赵琳这帮女人来收麦子是不可能的,她们就是来看男人们流汗的,顺便递个茶倒个水什么的,已经把小伙子们刺激得嗷嗷叫,干活不晓得有多起劲。

“老伯,您家今年收成如何啊?”陈嘉请老人坐下,喝茶聊天,仿佛少了些啥?烟啊。

“一亩地差不多一石多一点吧,收成还不错。”老农很是满意,一家老小八口人,打下来的粮食除了上缴的和自家的口粮,差不多还有三四十石粮食可以卖钱。

“小麦收完还种啥?”陈嘉又问。

“等下雨就可以种大豆了。”老农一口喝干碗里的茶水,满足地抹抹嘴。旁边碧月有眼色,立马又倒上。

陈嘉心里算了算,老农一年收入也要将近一百贯了,比琉球差一些,但是北方粮价高,物价也高,相比之下琉球的生活水准还是要高很多的。

陈嘉入主四路后,通过海运将海量的大米输送到北方,粮价是大幅度降低的,现在米价格是一千六百文一石,之前曾经达到七千五百文一石。琉球的收购价格为七百文,所以陈嘉也是赚得盆满钵满。北方的粮价不能再低了,再低就要伤农,所以稳定粮价成为夏收后的重点工作。

宋炳忠几个还不如陈嘉,是绝对不会下田劳作的,所以这几个大爷也在一旁听他们唠嗑。

“那您一家一年收入有没有超过一百贯?”范宗尹端着水凑过来问。

老农算了下点点头:“差不多,我家还种了一些水果树,一年怎么也有二三十贯收入。经略啊,要不是您收留我们一家,前年我们就死在长城外了,更别说有现在的好日子。”说到这里,老农的眼睛里隐隐有泪光闪现。

陈嘉晓得了,这是最早一批进入长城的那一批流民,到今天也要满两年了。

宋炳忠拿过洗好的黄桃递给陈嘉一个老农一个接口道:“老伯啊,您放心,只要我们经略在这里,你们的日子不会差。”

陈嘉接过黄桃咬了一口,卧槽,真的甜。一时间不晓得说什么,只是举举黄桃,又伸出大拇指。

老农顿时笑成一朵花,满脸都是褶子。

秦桧穿着汗衫短裤急急忙忙从远处的田里奔过来,一边跑一边骂:“尔等非人子,居然有好吃的不叫我。”

范宗尹刚从篮子里拿起最后一个黄桃准备塞进嘴里,见秦桧来了顿时愣住。

秦桧奔到面前看看空篮子,再看看范宗尹手里的桃子,眼珠子就瞪出来了。

两个人僵持了几秒,范宗尹还是坚决把桃子塞进自己嘴里。

旁边女人笑作一团,包括秦桧的老婆秦王氏。陈嘉扫了她一眼,漂亮是足够漂亮,可这人品,啧啧啧。弄死她的心一直没有停歇过,可是这个命令不好下啊,人家没做的事情你说将来要做的,怎么说良心上都过不去的。

赵琳看秦桧一脸悻悻然的样子,便笑着叫韩钰过来:“你去老伯家把黄桃都买来,赶紧去,你家秦老爷快气死了。”韩钰一边啃黄桃一边点头,招呼几个亲卫就往庄子里跑去。

旁边的人闻言又是大笑不已,笑点低的已经滚做一团。

老农闻言慌忙站起来激动道:“怎么说的,怎么说的,无需买,无需买的。”

宋炳忠将他按坐在板凳上,“老伯,我们有纪律,吃您的黄桃不给钱我们都会受惩罚的。”

旁边秦王氏将自己手里咬过一口的黄桃递给秦桧:“夫君,你咬一口,特别甜。”说话间两眼水光闪现。

尼玛,这个不要脸的尤物,大庭广众之下**,贱人,娼妇。陈嘉心里愤愤然,真的有一种想干掉她又干不掉的无奈。

夏粮的丰收,果然引起了粮价的波动,经略府及时出台政策,以每石一千三百五十文的价格收购粮食,多多益善,顿时将市场粮价稳定在了一千五百文水平。

北方四路今年风调雨顺,政通人和,获得了全面丰收。随之京都粮价也应声下跌至一千七百文,整个北方的粮价也随之下浮。

随着农忙时节过去,陈嘉又开始出台大量的水利工程,不过这次他没有调用民夫,而是以工程承包的形式向外招标,一时间秦凤璐,永兴军路,河东路,京东西路等地百姓纷纷涌入四路找工作。

大量的外地人涌入,对治安造成极大压力,保安总队和巡捕总队紧急招收人员,短时间内人员便到达了万人规模。

大量人口涌入一度让粮价飞涨,经略府紧急开仓卖粮,将粮食的价格打压至一千三百文,最终让那些无良粮商吃了血亏,最后不少商人到经略府求饶,这才恢复到一千五百文每石。

整个四路的水利工程达到三百多个,其中十万人以上的工程就有九个,其中最大的就是九河入海的疏浚工程,共计约二十多万人在劳作。

人群蜂拥而入,也带来了住房的压力。陈嘉随即命令幽州城内基本完成建设的建筑队分五路,前往天津,齐州,河间府,真定府,云州建设新的民宅。不过这次与流民政策不一样,采取的是租售两便的政策,买房的可以以房子做抵押,获得低息贷款。

总计约有二百多万人口进入四路,加上四路原有的九百多万人口,陈嘉治下的四路成为京畿路,江南东路之后第三个人口超过千万的地区。

正当四路大地正在热火朝天的时候,一个让陈嘉震惊不已的消息传来,方腊起事了。

原本陈嘉以为方腊起事的事情再也不会发生,没想到只是延缓了二年而已。

陈嘉的手在颤抖,他以为已经改变了历史走向,没有想到历史只是减缓了脚步,它依旧固执地沿着原有的轨道轰隆隆地碾压过来。

难道陈嘉就是那只伸出胳膊拦车的那只螳螂?

陈琦被征召到京都做开封府副总捕头,也算正式进入国家编制,于是一家人都迁往京都。

娇娇和小岚死活不愿意离开幽州,号称要跟哥哥在一起。呸!信你们才见鬼了。

婶娘舍不得三个侄孙子,咬咬牙还是留在幽州,等明年开春再去京都。这三个小子也喜欢和婶婶呆在一起,晚上也和婶婶睡一屋,倒是省了他们母亲的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