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陈嘉 > 第0173章:大发展

陈嘉 第0173章:大发展

作者:黄河十三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4 16:00:36 来源:笔趣阁

幽州本土百姓大概有三十多万人,除了没有跟耶律屹他们撤走的百姓,还有一些舍不得家产留下来的辽国贵族富户地主。

他们心里是很不安的,虽然辽宋两国现在友好,毕竟是两个国家。以前还兄弟相称呢,还不年年打草谷?辽人去宋国境内烧杀抢掠,宋**队倒是不敢入侵,但是也有很多散兵游勇入境杀人劫掠的。

李纲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写了安民告示,明确幽州治下百姓,民族平等,私人财产受到保护,希望百姓们安心生活。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入驻幽州快一年了,除了杀了几个作恶的,就没有听说去找谁麻烦。而且新城造好以后,很多人都去看过,被新城的规模所震惊,大了十多倍啊!

十多倍是什么概念?

陈嘉在原有城市的基础上,向东南两个方向扩张了六公里,形成一个七点五公里乘以七点五公里的大城,这个规模比起京都只是略微小一点而已。

幽州城高都在二十米左右,共开有八座城门,东南各三门,西北各二门。每一个城门外都有两个巨大的军事棱形坞堡遮掩,也就是说攻打城门的至少要受到三面打击。城门里面有瓮城,瓮城上建筑有三个坞堡。城墙上每隔一公里就有一个坞堡,在远程武器攻击下,所有城墙都在坞堡的攻击范围。

宽度达到四十米的护城河围绕着整个幽州城,护城河两岸是没有树的,却全部是草坪和组成各种图案的花圃,远远看去煞是好看。

幽州城的外型与常见的城池区别很大,城楼全部是坞堡的形式存在,看上去没有城楼漂亮,可是给人的感觉就很吓人。为啥?因为坞堡的那种攻击性是城楼不能比拟的。

幽州城借鉴了京都的区域划分,将城市分成五块,中心是行政区,西南角是老城区,其他三角是新城区。城市中央便是英雄纪念堂,三十米高的纪念碑成为城市的最高建筑了。

街道参照了天津榷场,水泥路宽达三十米,中间有高大的树木隔开,临街的建筑都是二层以上的建筑,青砖黑瓦白墙,陈嘉称之为徽派建筑。为啥叫徽派建筑?陈嘉没有解释。

城里的五个人工湖和几个自然湖组成了一个花园一样的风景区,这个区域是幽州城最大的商业街,以及别墅区。

其他区域毗邻住宅区都有几个相应的商业中心,或者是商业街,更多的是民宅,类似前世的联排别墅,都是二,三层楼的。户型非常丰富,从住三四个人的到三十人的都有,百姓选择的余地很大。

每个宅子都是独立的院子,都有取暖墙,热源就是厨房煤饼炉。水井都用手押取水机,很多家共用一个,在公共区域也有很多水井。

所有的排水渠都是暗渠,暗渠很大,里面是可以走人的,为了军事安全,十几个排水渠口都是有坞堡看防。

每个街道上都有好几个专人管理的公共厕所,他们的收入就是卖粪所得,他们平时的工作就是保证厕所的清洁卫生。

由于新城里面有大量的房屋建筑,于是幽州府成立了房屋交易中心,所有要买房子的都去那里交易。房价不高,但是是限制交易的,每户人家的房屋面积是按照人口数量来买,上下浮动不超过一个人的面积,多出来的面积的单价就很贵了。

别墅和高档住宅不限制人数,但限制购买数量,每户只能买一套,价格奇高,不是一般人能买得起的。

陈嘉叫这个方式为多钱者多出,少钱者少出,有多大胃口吃多少饭。

幽州规定所有人不准随意搭建,被抓现行的可是要被重罚的。

伤残军人买房是有特殊待遇的,凡致残无法生活的,官府免费送房,每个月还有伤残津贴,基数参照官府平均薪酬发放,也就是说伤残军人政府养一辈子。

伤残军人可以工作的,可以半价购房,超出部分也是半价。

天津榷场的商人来买房的很多,福王,王璞院长,章家也都买了。其他人买陈嘉没意见,你福王为啥买?连江宁城你都出不去,买了干嘛?

福王回信,我有钱任性,你管我。

特么的,不跟你个老头一般计较。

军人来买房的也很多,特别是参加过东京战役的,他们的战功获得了比较多的酬劳,买一套房不够,但是官府提供了分期付款的政策。

章雄他们买房没有压力,一来军人有优惠,二来这几个人都参加过东京战役,获得的军功奖励多,所以都是一次付清,而且都往大里买。

商人买商铺的特别多,因为幽州城的规模只比京都小一点,显然将来会成为北地的中心城市,加上长城已经拿回来,安全上有了一定的保障。

原幽州本地百姓加上迁移过来的流民,幽州现在也有一百多万的人口,这在宋朝已经算人口比较多的了。

大批商人涌入带来的不仅仅是商机,还有工作机会。

陈嘉和商人地主贵族们合作开设了煤饼厂,煤饼炉厂,铁厂,水泥厂,砖厂,皮革加工厂,罐头厂,百货公司,制衣厂,制鞋厂,皮靴厂,牙刷厂,木器厂,食品加工厂等等。

为啥要合作?一来是为了拉更多资本进入商业领域,让商业发展速度加快,二来就是土地问题。商业来钱快的理念要潜移默化深入人心,让更多的人把土地让出来给农民。

骡马交易是在幽州城西北十公里外的榷场,大型南北货木材交易是在东边的运河码头,煤炭铁器交易是在城西五里地的榷场。

幽州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开始展现繁荣的雏形,这让第一次做地方政府首领的李纲大大松了一口气。

陈嘉发布了一个政改措施,那就是将衙役小吏都纳入了官府体系,这就避免了一任官一任吏的弊病,更避免吏员名正言顺去敲诈百姓了。并且为了确保小吏们的工作合理性,幽州府衙,经略使府衙,区管理署以及各大报刊编辑部门口常年设有匿名投件箱。

参照琉球金所的模式,宋朝第一家官府银行幽州金所成立了,面向所有人提供不同利息的贷款,金额越大,贷款利息越高,这与前世正好相反。

幽州机械厂是陈嘉独立投资的,目前整个宋朝五家大型机械厂江宁机械厂,琉球机械厂,保州机械厂,天津新榷场机械厂,幽州机械厂全部是陈嘉独立投资。

江宁,保州,幽州三厂生产农具,军用物资,冷兵器,铠甲等产品,只有琉球和天津是有生产火枪部门的。幽州厂生产的军用物资和兵器,除了自用,其他的都低价销售给辽国。

火药厂也是如此,保州,幽州是生产建筑用火药的。琉球和天津新榷场的火药厂生产军用弹药,手雷,拉绳式地雷。新式压发地雷已经研究了两年了,有一点进步,到实际运用估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好在琉球厂有技术人员在提纯硝矿石的技术上有了突破,使得黑火药的效能进一步有所提高。

河北东路沿海地区开始大面积推广耐碱棉花的种植,前年的冬天棉花不足的惨况让陈嘉对于棉花的推广提上了日程。甚至派人去西域与那里的商人商量棉花采购事宜,现在已经有国家尝试大面积种植棉花了。

萧蔷与陈嘉也达成了协议,辽国将尝试种植五百万亩棉花,由陈嘉全部购买。价格参照与西域国家的协议一样是固定的,有多少全部包购。

新型纺织机械在大力推广,天津,保州,幽州,辽国中京,西域都建立了大型棉花纺织厂,当地的棉花将由纺织厂织成棉布,再销售到各地。

在辽国上京,云州,保州,真定,天津都开设了皮革厂,消耗大户是军队,主要是皮带,武装带,绑腿带,皮甲和军用皮包。也有一定数量的民用款生产,特别是陈嘉设计的双肩包和公文包特别受欢迎。

五家铁厂江宁,琉球,保州,天津和幽州所生产的铁料在朝堂许可下向全天下售卖,于是催生了很多小的机械厂,他们主要是生产民用品,甚至还有打出偌大名头的。因为铁料质量非常好,所以远在西域诸国也派人来购买。辽国自己仿造陈嘉的机械厂在中京也建了一个,主要生产兵器铠甲,铁料全部是采购自天津和幽州铁厂的。

各国各地也有偷师的,造了不少铁厂,可惜的是没有偷到核心技术,所以生产的铁料虽然进步不小,但是比起陈嘉的铁厂差距还是很大。陈嘉不会告诉他们炼钢时添加不同成分的金属会有不同的性能,不同的炉温出来的铁料差异很大,不同的淬火,调质处理会有不同的物理差异,慢慢学去吧你们。

最值得庆祝的是钨粉在高温高压下制成的硬质合金研制成功了,虽然比前世不可同日而语,但毕竟是宋朝工业的一次巨大进步。在它的帮助下,机械研究所制造的水力和人力机床有了长足进步,也进一步提升了火枪的质量。

一窝蜂被秘密研发出来,通过黑火药的推动,可以射出密集箭雨,射程高达三百到四百步。准头是真的差,毫无精度可言。不过这种武器本来就是密集型打击武器,只要有远程覆盖范围就可以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没有重机枪的遗憾,对打击骑兵总算有了一定的帮助。就是太重,有三百多公斤重,需要骡马拖拽,好在现在骡马不缺,实在不行人力上也可以,总好过青铜炮那恐怖重量吧。

宋朝的香料市场被陈嘉垄断,大量的香料投入市场,使香料价格低到白菜价,也让香料从此走进了普通百姓的厨房。原来经营香料的商家毫无意外地成了经销商,否则只有等死一途。

日本石见银山在陈嘉技术支持下开发出来,日本用高品质硫磺和金银通过陈嘉的船队购买了宋朝海量的物资,特别是铁,极受欢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