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陈嘉 > 第0001章 初来乍到

陈嘉 第0001章 初来乍到

作者:黄河十三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4 16:00:36 来源:笔趣阁

树下的陈嘉悠悠然醒来,拿掉盖在脸上的书籍,浓密的树荫遮住了毒辣的阳光,透过树荫间隙的亮光照射在他年轻而英俊的脸上,忽明忽暗的。

伸出手遮住阳光,纤长的手指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出些许透明,恍惚能看见骨头。

尽管已经来到这个世界快一年了,陈嘉依然无法相信五十岁的他居然托身到这具年轻的身体里面。十六岁的花季少年啊,虽然经过自己不懈努力的锻炼,少年的身体依然青春期的清瘦。

少年名字叫陈嘉,父母早亡,由二叔夫妻养大。二叔夫妻幼子早夭,膝下只有两个闺女,大的十五岁叫陈凤娇,小的十一岁叫陈筱岚。

大概是在娘胎里就没有足够的营养,陈嘉打小身体就孱弱多病。二叔夫妻精心呵护这个陈家的独苗,磕磕绊绊将他养大到十六岁。其实他们不晓得的是十五岁那年的一场疾病已经夺去了少年的性命,取而代之的是来自另外一个世界也叫陈嘉的灵魂。

这个陈嘉在前世已经五十岁,大学毕业便进入一家军工企业工作,从底层技术员做起,一步步做到企业老总。在一次与部队到荒漠里试验新式武器的时候,因为过于疲劳,结果在睡梦中死去,这就是所谓的过劳死。

许是穿越剧看太多了,加上本来少年的记忆并未失去,所以这个陈嘉附身后很快便适应了这个世界,开始的惶恐不安随着对这个世界的了解慢慢安定下来。

重获新生的他,大病痊愈之后便开始有计划地锻炼这具身体,跑步,游泳,跳绳.......,经过一年的不懈努力,现在的陈嘉已经摆脱了孱弱,慢慢健康起来。脸色红润了,手臂也有了肌肉,尽管还是清瘦,但是早已不是过去病怏怏的样子了。

现在所在的城市叫江宁,也叫应天府,江南东路的首府,没错,就是前世的南京。繁华的秦淮河依旧静静流淌,夜晚河上画舫依旧灯火辉煌,夫子庙依旧人潮汹涌熙熙攘攘。

二叔陈琦在江宁府衙里面担任总捕头,类似前世的刑警大队长,权利不小。手下有三四百号弟兄,负责缉拿要犯,维护治安。别看没有俸禄可拿,可暗地里台下的收入非常可观,因此在房价奇高的江宁城里,依旧拥有一套三进大院。

捕头不是国家政府正式成员,所以没有俸禄。其主要收入来源就是商铺每月缴纳的治安费等各种费用,需要上缴府衙一部分。其次就是当地黑社会缴纳的礼金,即所谓的保护费。再有就是知府衙门每年发放的花红,类似职务补贴。第四部分就是破案过程中会收受犯人的礼金。总而言之,就是要靠灰色收入养家糊口的职业。

陈琦不算坏人,对属下还算大方,也严禁下属骚扰普通百姓,其实骚扰平头百姓着实也落不下几个子。江宁是一等上府,商业繁华,所以仅仅每年商铺缴纳的治安费就是个非常庞大的数字,加上其他收入,江宁府的差役总体收入水平还算不错,比一般平头百姓强多了。

也就是仅仅约束下属不要欺压百姓,陈琦的江宁的名声就已经非常好了。知府郑大人也算一个好官,比较注重民生发展,江宁府这几年经济发展迅速的确有他的功劳。

陈嘉一个人住一个小院,还有一个服侍他的漂亮丫头叫碧月。今年十五岁,二年前被二婶陈柳氏买进家,专门照顾陈嘉。丫头长相清丽可人,非常勤快,性格温顺,不爱说话。陈嘉也不是话多的人,他的小院就是家里最安静的地方。

院子里有一颗超大桂花树,每到花开季节满院生香。只要阳光好的日子,陈嘉就喜欢躺在树下看看书,睡睡午觉。

竹编躺椅是陈嘉自己设计的,作为前世著名军工企业工程师,设计躺椅这种东西简直太小儿科了。

碧月坐在旁边正在帮少爷缝补衣服,转眼见少爷醒来,连忙进屋端了一壶茶放在茶几上,陈嘉倒了一杯缓缓饮下,顿时觉得胸腹间腾起一股暖流,舒服极了。中间两人都没有说话,都是做惯了的程序,无需交流。

茶是普洱茶,与一般的江宁人不同,陈嘉更喜欢喝普洱或者祁门红茶。此时茶叶的种类已经相当丰富了,但是他依旧延续了前世的爱好普洱。

眼见太阳已经西斜,躺在椅子上的他感觉到眼睛有点酸涩,于是放下书,想着左右无事,不如去家后门的河边散散步。

后门的河叫余定河,宽不过三十几米,是这一片居民主要依赖的生活水源。上游的也许在刷马桶,下游就在河中挑水。小孩在河中嬉戏,媳妇在岸边洗衣。也不要嫌弃肮脏,毕竟没有纯净水的时代,流动的活水已经是很好的生活用水了。

河上船来船往,甚是忙碌。余定河是江宁通往杭州的重要水道,所以来往船只很多。河中时常会有小孩子游泳戏水,余定河两岸的孩子们就没有几个不会水的,陈嘉的水性尤其好,虽然身体柔弱,但是水性仿佛与生俱来似的。以前随二叔在北方生活的时候也是住在河边,河里也会有很多孩子游泳戏水。倒是搬来江宁后,陈嘉反而难得下水。

岸上种植了两排杨柳树,柳条如丝绦般随风摆动,有的已经浸入水中,顺着流水浮动。

因为天气炎热,很多人搬来竹椅聚集在阴影处,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大家伙围坐在一起,手上做着家务活,嘴上聊着琐碎。有闲情逸致的捧着茶壶,看人下棋时是不是指点一二,对下棋的人反唇相讥也不恼怒,呷一口茶呵呵笑几声,然后继续指点,观棋不语真君子的事情是不存在的。

陈嘉顺着河岸信步走来,有小媳妇看见他走来,熟悉的便出口调笑:“嘉哥儿来了,看中哪家妹子没有,嫂子帮你介绍。”

陈嘉尚未接话,旁边便有个老太太调笑道:“这不就看中小嫂子了么,也不晓得你家水哥肯不肯割爱呢。“

“呦呵,只要嘉哥儿肯,晚上我就把死鬼休了跟嘉哥儿去。”旁边众人闻言都大笑起来,有人撅嘴呼哨,有人拉拉浑不在意的永哥,示意他应该有所反应,永哥儿只是憨厚笑笑并不搭言。

旁边又有嘴碎的女人插嘴:“算了吧,人家嘉哥儿现在是贡生了,你个睁眼瞎也敢想?大白日里做美梦呢。”

小媳妇抄起手边得簸箕朝碎嘴女人丢了过去,嘴里喊着:“老娘天生丽质,怎么就配不上了。”看着厮打嬉笑的女人,一边得闲汉子们都哄起来。

陈嘉晓得与女人斗嘴那是找不自在,所以笑笑也不接口。

巷口处有个街亭,街亭里围着一圈人看两老头下棋。下棋的众人都认得他陈家大少爷,大多也都和他下过棋。这棋跟前世的象棋类似,不过规则更简单,变化更少,棋力不高的他现在已经是余定河两岸出名的棋霸。

众人见他行来,要输棋的那位耍赖,立马站起来让棋,陈嘉也不客气,撩起后摆便一屁股坐下来。

对手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头,下棋水准也算是高手,因为有个在府衙里做吏员的儿子,所以在余定河两岸也算有点威信。

双方你来我往也就走了十几步,便已经将老头逼上绝路。老头摇摇头,在围观众人的叹息声中推枰认输。

旁边有人道:“嘉哥儿怕不是江宁城第一高手了吧。”

“难说,江宁书院王璞王院正水平公认第一名,嘉哥儿估计有点悬。”

“嘉哥儿,找时间和院正谈一局”无论那个年代都不会缺少挑事者,吃瓜群众最大的愉悦不是吃瓜,而是看戏。

陈嘉将手中的棋子轻轻放在棋盘上,起身拉平有点褶皱的前摆笑道:“各位街坊抬举我,我这点水平也就在各位面前显摆显摆,哪敢跟院正手谈。”

“嘉哥儿,你每天早晨沿着河跑来跑去,这是干嘛呢?”旁边有人插言问道。

“您们瞧我这个身板,风都能吹跑,跑跑步锻炼身体呢。”

“啥叫锻炼身体?”

“额......就是让身体更结实。”

“多吃点肉食不就胖了么,嘉哥儿你家又不缺银子。”

“我啊,吃肉也长不胖,只有多练练,才能有点肉。”

“嘉哥儿,你已经壮实好多了,去年的你才是真的瘦,你瞧,你手臂上都有肌肉了。”一老头说话间还拿手捏捏陈嘉的手臂。

掠起袖子看了看,的确明显有腱子肉了,锻炼了快一年,身体各方面都加强了很多。别看现在肉不多,陈嘉自己知道现在的自己已经有了很强大的力量,只是清瘦的外表让人以为还是那个弱不禁风的少年。

除了晨跑,陈嘉还给自己定了一套训练计划,做了一些训练器具,沙袋,哑铃,杠铃,单杠的等十几种,若不是自家院子面积有限,他甚至想搞出前世军队的四百米障碍来。

正闲聊间,旁边巷子里跑来十几个小孩,其中就有自己的妹妹陈筱岚。余定河两岸和她一般大小的孩子有十几个,或许是小岚性格大大咧咧,愿意与伙伴分享食物的原因,她居然成了孩子王。整天带着这群小弟爬树戏水,翻墙上屋,每次回家浑身都脏兮兮的。也是因为这个原由挨了婶婶陈柳氏不少毒打,于是小屁孩坚决要求穿姐姐的旧衣服,以求减少挨打的次数。

在陈家,小岚与陈嘉这个哥哥关系最为要好,与娴静的姐姐陈凤娇倒是经常斗嘴不开心,每次被母亲毒打后,就颠颠跑到大哥屋里抱着大哥哭诉。大哥呢总会拿出一些蜜饯来哄她,跟她讲故事,比如白雪公主之类的,有时候姐姐娇娇也会来听。

“大哥大哥,身上带钱没,我想吃糖人。”小屁孩估计一直在玩游戏奔跑,脸上红扑扑的,还不停滴着汉,后面的小孩也都睁大眼睛期盼地看着他。小屁孩们早就晓得他的习惯,每次都装出萌萌哒的样子,陈家哥哥就一定会拿钱给他们买吃的。

“一天没见你人,都脏成啥样了?”陈嘉拿出手帕帮她擦汗,小家伙还不停闪躲。一把揪住小屁孩的衣领,强行帮她擦完汗渍后掏出钱袋,拿出十几文钱随口问道:“这些钱够不够?”

小岚大概看了一下,又伸手道:“估计还差点,再给点。”

翻了翻钱袋,只有几个碎银子,于是挑了一块递给她:“多的钱买些馒头给小黑他们。”

小黑是这一带的乞丐孩子头,手下有三十几个孩子。陈嘉在前世何曾见过这么多孩子流落街头,打心底就怜惜他们,所以经常故意找点事情让他们去做,然后给他们食物作为报酬。一来二去的,流浪娃们与小岚这帮孩子也都混熟了。

“好嘞。!”接过钱小岚便冲伙伴们一摆头,一群孩子乱哄哄就往街市上跑去,目标便是街头的糖人摊。摊主也早就向这边张望许久,见孩子们奔去,顿时眉开眼笑,起身向陈嘉这里遥遥作揖行礼表示感谢。

“嘉哥儿,听说你有个营生让小黑他们去做?”一个妇女眼巴巴地凑上来。

“嗯,过些日子,要他们帮忙做点事情。”

“那能不能让咱当家的也一起做?”妇女说完鼓足勇气这完句话,然后有点畏缩地低下头。这妇女与陈嘉不是很熟,也就是街里街坊的脸熟而已。家里条件不好,好几个孩子嗷嗷待哺,她男人是个瓦匠,走街串巷帮人打点零散活,收入不是很稳定,妇女靠帮人缝缝补补赚一点零钱。

“求之不得呢,都是街里街坊的,有好营生肯定先着急大家不是么。”

周围的人们发出一阵笑声,有人便喊道:“嘉哥儿,还有其他活计么?有的话能不能算我一个?”

旁边的人出言讽刺道:“石头,像你这么懒的,嘉哥儿才不会要你呢。”

“就是,陈家绸缎庄为啥要我三儿做伙计,就是看中我家三儿老实肯干,像你这样的,嘉哥儿才不会要你呢。”

先前出言那人跳将起来:“林家婶婶,我是打仗伤了手,若不是......若不是......”话未说完眼睛里隐隐已经有泪水在打转了。

陈嘉拍拍那人的肩膀说到:“石大哥,你就伤了一只手,身体不是还很壮实么,等我营生开张,需要的人手会很多,石大哥不嫌弃的话就来帮忙。不敢说让你富贵,天天吃饱饭总可以的。”

石头眼泪顿时存不住了,哗哗留下来:“嘉哥儿你只要不嫌弃我是残废人,我这条命就是嘉哥儿的了。”

我去,现在的人就这么容易被感动么?陈嘉很少见一个大男人眼泪花花的,有点不好意思地拍拍他肩膀,环顾大家朗声道:“我现在还有一些准备工作要做,等做好了就要请工,不管男女老少,只要能干活的,都可以来找我。”

众人齐声欢呼起来,有人便道:“嘉哥儿,这么多人你都请么?啥营生啊。”

“啥营生我现在要保密,不过呢一下子招这么多人也不现实,一步步来,总之不会让大家伙失望的。”

先前让棋的那位老头站起来问道:“嘉哥儿,我这把年纪的也可以么?”

陈嘉笑道:“三叔公您啊,就开开心心在这里喝喝茶下下棋,你家两个孙子都快二十了吧,有他们出来做工养着您就成了。”

周围人一起哄笑,有人就调笑道:“就怕他家二个小子有钱了娶个媳妇忘了爷。”

三叔公闻言笑骂着抄起椅子作势砸过去,对面老头叫起来:“小心点,差点砸到我,赔得起么?”

闻言三叔公讪讪放下椅子,对着陈嘉祈求道:“嘉哥儿,我家那两个小子一直找不到啥活,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的,快二十了连个媳妇都说不上。嘉哥儿,若是您的营生开张了,看能不能照顾以下俩个小子,我也没啥要求,能有个安稳饭吃就行。”

三叔公的俩个孙子陈嘉都是认得的,都是挺憨厚的小伙子,大哥叫杨胜,今年十九,也是泥瓦匠,与前面说话妇人的男人一起找零活的。小儿子叫杨达,十七岁,老娘每日做些炊饼让他去街上卖,生意算不得好,勉强度日罢了。两人的父亲前些年得病去世了,丢下了这老少一家。幸亏三叔公手上有手艺,所以帮扶着媳妇将二人抚养长大。

陈嘉笑道:“最快月底,我要人了就会交待张管家,回头去他那里报名。”

“好好好,谢谢嘉哥儿。”老头闻言顿时开心起来,不停作揖致谢。

周围的人见状顿时起哄道:“嘉哥儿,还有我们呢。”

“只要我这里需要人手,大伙都可以去报名。”

“好啊。谢谢嘉哥儿。”四周乱哄哄地响起一片感谢声。

小岚带着一帮小孩子回来了,人手一支糖人在那里舔。眼见太阳西落,已近黄昏,于是和大家伙打了个招呼便带着小岚回家了。

众人看着两人得背影议论纷纷,“我家三儿现在陈家绸缎庄一个月包吃包住一贯,这还是在学徒,等出师了每个月起码三贯。”

“哇,三贯啊,林家婶婶,那岂不是你一家不愁吃喝了。”

“多久出师啊?”

“嘉哥儿说认识五百个字,考试合格就行,我家三儿聪明,每天回来写字写到半夜,说是已经认识二百多个了。”

“哇,三儿进去不才半年么,也就是一年就能出师了。”

“像你这样笨的估计一辈子做学徒。”

“哈哈哈哈哈哈。”

小岚听见后面的议论,偏着头问:“大哥,小黑问啥时候让他们过来做工。”

陈嘉盘算了一下回答道:“过些日子吧,我还有一些准备工作要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