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陈嘉 > 第0110章:大婚

陈嘉 第0110章:大婚

作者:黄河十三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4 16:00:36 来源:笔趣阁

让陈嘉意外和惊喜的事情发生了,去南城外看望关胜他们的时候,才知道阮小二干了一件让他多么惊喜的事情。

后来那一批千把人里,居然有卢俊义,阮小五,阮小七,张顺,秦明,索超,张青,李英,戴宗九个头领,加上关胜,武松,鲁智深,杨志,史斌,呼延绰,李俊,花荣,徐宁,阮小二十个人,三十六个头领来了十九个。

水浒传的情节,相信前世大多数人都是有的。毕竟小说还是小说,历史上宋江就是三十六个头领。施耐庵大爷在这基础上扩充到了一百单八个。

关胜和陈嘉详细讲过这三十六人的情况,和水浒一百单八将一一对应,也有些对应不上。

比如张青,年轻英俊,武艺高强,应该是没羽箭张清的原型,但是他并没有飞黄石的绝技。

比如这花荣,和张青一样,射箭水平不行,比冉聪李明觉差得十万八七里,但是武艺相当高强,只比关胜差一线而已。

比如这史斌,应该就是九纹龙的原型吧,可他是家传武艺,和十八万禁军教头八杆子打不到一块去。

这卢俊义倒是和水浒里一样,武艺居然比关胜要高出一头,是宋江麾下第一高手。认字不说,居然还会兵法,是不可多得的将才。

他们中大多数人是水泊梁山附近的渔民,农民,猎户。北地多豪强,很多人都会武艺,这三十六人属于武艺比较高强的,所以就做了头领。特别是卢俊义,关胜,呼延绰,武松,鲁智深五个人,绝对是高手,比冉聪和李明觉还要高出一头。

高衙内已经通过高俅将关胜他们十个的通缉令撤下,卢俊义他们九个还都在朝堂的通缉名单上,所以江宁府他们是不能久呆的,新年后必须全部转移到琉球去。

“夫君,父王让你明天晚上去我家吃饭。”赵琳喜滋滋地来了,她已经晓得陈嘉愿意早一点结婚的消息,这两天天天往这里跑,骨头轻的来。

“哎哎呀,还是娘子心疼为夫啊......”陈嘉骨头也没有三两重,学着戏腔唱。

“你不是不看戏的么?怎么突然会唱了?”

“还不是婶娘在的时候,没人陪她就拖我去,看了两场。”

“夫君,今天我们去哪里?”

“今天我们在家里,哪儿都不去,还有啊你护卫昨天跟我亲卫不开心,我准备今天揍你护卫玩。”

“好啊,那我打你亲卫玩。”

“......那算了,我们还是亲亲吧?”

“好啊好啊,你赶紧脱衣服。”

“你现在怎么这么色?女孩子家家不应该羞涩的么?”

“呀,你废话好多。”

碧月在外屋喊:“王小娘子来了,少爷在屋里呢。”

卧槽,这碧月太坏了。

“赶紧穿衣服,快点。”

......

三人斗地主。

“夫君,一对三。”

“王薇,你过分了啊,我们两是一伙的。你看看你,好像这辈子没见过男人似的。”

“好吧,琳琳姐,你要什么牌?”

“王薇,当夫君是假的么?打牌哪有这么赖的?”

“哦,好吧,那我自己出了啊。”

“出吧。”

“10JQKA顺子”

“过。”

“过。”

“666777飞机

“要不起。”

“过。”

“99933没了,给钱”

“我靠。你不是说你不会打么?果然漂亮的女人会骗人。”

新年七天是在无聊和有趣中度过了。

初二去福王家上门,送去价值二千贯的礼物,福王妃回礼二万贯,关键把赵琳和王薇的事情摆平了,喜滋滋地回家。

初三去王院长家上门,被老头一顿臭骂,最后仗着官家的信和福王的好言相劝,最后提着回礼兴高采烈地回家。

初四去苏秉承府上拜年,老头说了他一通,什么平时不锻炼,关键时候掉链子,好在把陆宲的事情搞定,年后就能上任。

初五去顾言家拜年,老头坏得很,旁敲侧击问皇城司有哪里可以改进的,改进你妹,背着双手晃悠悠回家了。

初六和掌柜们吃了一顿饭,其乐融融。

初七和二老婆腻歪了一下午,被大老婆抓奸在床,羞愧难当。

初八人家都去上班了,趁二老婆不在,和大老婆腻歪了一下午,神清气爽。

初九与关胜他们喝到天昏地暗,被胡铁城背回家。

初十去秘密训练基地看望了未来的谍王们,付九和柳如风的工作还是非常有成效的。

初十一和家人们到娇娇的到火锅店吃了一顿,开心到飞起。

初十二叔叔婶娘小婶娘找了个道士算了一下黄道吉日。

初十三到福王府上确定结婚日期。

初十四到王府确定结婚日期。

陈嘉已经二十岁,按照习俗应该是二十一,江南东路都是讲虚岁的。

作为江宁最有学问的王院长为陈嘉取了字。其新孔嘉,其旧如何之,取字懿言,意思就是说话要有益,行为要高洁。

陈嘉听着就是在骂他说话如放屁,行为太卑劣。有学问的人骂人就是不一样,听上去可是在夸奖的呢。

怎么办?都怪叔叔,多什么嘴?谁不能给自己取字,非要请王院长?现在好了,被王老匹夫骂一辈子,狠就狠在你还要谢谢他。

看在二老婆的面子上不计较,且当自己没有读过书。

婚期定在二月十八,距离现在也就一个月的样子,到时候陈懿言将同时迎娶赵王二女,新居就是郡主在东城的那套宅子,杨达率领工匠,日夜赶工装修。其实也没啥好装修的,无非粉刷一新,修补破损而已。

终究是做到了软饭硬吃,懿言,过去说的话的确像放屁,被王老匹夫一眼看穿。

东城的宅子面积极大,几乎是现在陈懿言的院子十个那么大。

陈懿言家上下算上厨娘也就二十几个人,撒在东城宅子里估计要隔空喊话。

没办法,到集市上去买丫鬟仆役。

赵琳和王薇也兴高采烈一起去买丫鬟,刚出手几个立马被陈懿言喊停,怎么难看怎么买,这是在骂我好色么?

推倒重来。

买了三十六个丫鬟,六七十个仆役,每一个人的资料都详细看过,本人都仔细问过,确定没有问题才签字。

你可以叫我陈放屁,绝对不能被叫陈迷糊。

被人骂顶多脸红上一红,犯迷糊那是会要命的。

亲卫绝对不能找外人了,紧急从建筑队调集了五百人过来,简单训练一下,便成了亲卫。

亲自检查了一下宅院,找出十几出不安全隐患,整改!

在院子的四个角上修四个瞭望塔,围墙再加高一米,除非你会撑杆跳......对啊,万一有个孙子会撑杆跳怎么搞?

买狗,奶凶奶凶的那种。

每个院子都要有单独的水井,公用的水井以后只做洗衣服浇花用。

隔壁院子买下来,充做亲卫队军营。

木质阁楼下面全部放灭火专用水缸。

围墙上面要不要拉上铁丝网?

赵琳及时阻止了,她担心地看着自己的夫君问道:“你是在装修家还是在造监狱?要不要再搞几支探照灯?”

这就是为人不做亏心事,不怕夜半鬼敲门。赶紧投推荐票和月票,否则半夜去敲你家门,做鬼也不放过你们。

王希志长衣飘飘地来了,他为了姐姐的婚事,特意请了二个月的假期。

谈到天津榷场的事情直叹气,“长公主太霸道了,几次贸易纠纷,她都偏向辽人,搞得现在辽商在榷场横着走,经常惹是生非。”

“如果我是她,也许更霸道。本来就骨子里看不大宋,又是在他们的国土上,最重要的是堂堂长公主,每天和商人打交道,换做你,你会怎样?”陈嘉叹口气。“就凭她身份为了他们大辽来亲自过问这种善贾之事,我也很钦佩她。”

现在对商贾的贬低那是普遍的事,什么商人逐利小人行径之类的。坦白说,说得对。商人本质是贪婪而嗜血的,为了利益什么事情做不出?

可是商人行为又为百姓带来利益,切实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推动力社会发展。

“是啊,其实她平时也没有什么架子,经常去榷场里面转。”突然噗嗤笑出来道“你们两个倒是一个模子里面刻出来的。”

“哈哈哈哈,听出来了,你在骂跟一个娘们似的。”

“哈哈哈哈,你还是这个脾气,就喜欢瞎说。”王希志哈哈笑起来。在榷场的这点时间,他深深被陈嘉的事迹打动,当时换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疯狂到接受那么多难民,将自己置于危险境地。

“谢谢你希志,你在榷场的努力我都听说了,谢谢你呕心沥血维护它长大。打个不恰当的例子,我是榷场的亲生母亲,你是抚养它长大的养母。”

王希志第一次听见有人这么比喻,噗嗤就乐了。

“对了,还没有恭喜你,娶了郡主和我姐。祝你们早生贵子,白头偕老。”

婚礼轰动了整个江宁,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迎婚队伍经过的道旁看热闹。从未听说一个贡生,居然娶了郡主,还同时娶了当今文坛巨匠的女儿。

可能有读者看到这里就说有点扯淡了。

坦白说有一点,但不是不可能,而是有历史前科的。

历史上有位牛人,一口气娶了两个郡主。

前世我们很多对历史的见识,实际上主要是明清两代流传下来的。

比如女子在外工作的事情,明清以前,女子出来打拼的比比皆是,女子带兵打仗的也不少见。

二女嫁一夫的更是多见,但普遍还是一夫一妻制。

商贾和贵族阶层通婚有没有?当然有,但是大多数是庶出旁支的女子,嫡系绝大多数情况下不会。

可陈嘉不是商贾,他是贡生,有功名在身的,是当过一任安抚使的五品大员的。

又要有人问了,二十岁担任五品大员?

是不是有点扯?

有点扯,但是是有历史原型的。

我写书本着扯淡的原则写的,但是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尊重历史的,因为就怕步子太大扯到蛋。

我为写这本书的时候是查阅过大量历史文献,图书馆整整泡了好几天,笔记做了一大本。

其实我看到很多非常受欢迎的小说,压根不照着历史写,或者偏离比较大,还在反思是不是自己有点拘泥不化,索性天马行空些呢?

又跑题了,写了一些自己的感慨,大家不喜欢的忽略。

婚礼非常热闹,江宁的头头脑脑悉数到场,本地有名望的贵族,江宁书院以及周边有名气的才子也都纷纷赶来,除了参加陈嘉的婚礼,主要是准备加入万卷藏书的出版工作,这才是青史留名的机会。

婚礼过程就不写了,一来人多嘴杂,二来审核严格,几笔带过就算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