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三国传奇 > 第九十三章 初战合肥

汉末三国传奇 第九十三章 初战合肥

作者:背砍刀诗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3 23:32:08 来源:笔趣阁

且说大都督周瑜分兵派将,老将程普率吴兵移军皆向合肥,鲁肃并致书孔明,请其辅佐皇叔暂居南郡,以御曹兵南来,荆州归属问题尽可以后协商而定。孔明得书大喜,向刘备谕道:“孙仲谋今正全力攻打合肥,大兵一交,非骤时能解。我可趁此难得之机,加紧经略荆襄诸郡,寻机复向益州,实施某隆中所对宏图大业。”刘玄德自是喜欢,于是尽得荆州、襄阳江汉之地,又尽力经营荆南四郡,并与孔明、伊籍和马良等商议久远之计。伊籍当时目视马良,说道:“主公既问久远之计,马季常何不言之?人云‘马氏五常,白眉最良’,如今主公问策,季常当知无不言。”玄德大喜,即求问马良治理荆襄之策。马良遂道:“荆南四郡皆为小郡,且位处偏僻,诸蛮杂处,无以与天下诸侯争锋。今皇叔宜纳鲁子敬之议,先去江东就亲,趁便向吴主借得荆州以聚众养兵,则北可直取中原,西可进兵西川。若得西川,再引得胜之兵北取汉中,此为天下之计。不知孔明军师与主公以为如何?”此言一出,孔明极言称善。玄德遂用马良为从事,伊籍副之,与公子刘琦协理荆州政事。一边请孔明率魏延、黄忠,率一支军抚慰荆南,调零陵、桂阳、长沙诸郡赋税以充军实,扩军备战西川。

再说程普与鲁肃,引赤壁得胜将士竟投合淝县来,鲁肃率千余兵马先到。孙权自从赤壁鏖兵之后久在合淝,与曹兵大小十余战,屡遭挫败,今于离城五十里外屯兵。闻鲁肃已至营外,后面程普率大兵继之,孙权不由大喜,遂亲自出营,下马立待鲁肃到来。鲁肃骑马到营,远远见到主公孙权立在辕门以外,慌忙滚鞍下马施礼。孙权请鲁肃再次上马,与之并辔而行,侧身轻声问道:“孤闻说子敬到来,亲到辕门外下马相迎,足以彰显公之荣耀否?”出乎孙权意料之外,鲁肃却摇头道:“主公此时此地,如此礼待于我,非为荣耀,反使某惭愧无地。若待明公威德加于四海,总括九州,克成帝业,使鲁肃名书竹帛,那时方始为显赫之功也。”孙权抚掌大笑,不由深赞,更觉张昭非议鲁肃,便是嫉贤妒能。鲁肃见主公高兴,遂将刘备令关羽以奇兵断绝北道,南郡一战大胜曹仁,周都督暂借荆州与刘备歇马之事详细说了,又献了联姻之策。孙权审时度势,一一应允,说道:“尽皆依卿,合肥战罢即可结亲。”

君臣二人正说话间,程普引领大军已到,与孙权兵联营扎寨,携诸将同至中军帐中,参见主公,请求布军发令。孙权心中欢畅,以为此番必破合肥,遂在帐中大设筵宴,犒劳赤壁鏖兵将士,并商议击破合淝之策。正在此时,张昭派人送来战报,说九江当涂之战失利,孙权闻而不喜。原来孙权将军队围攻合肥之时,另派张昭率一支军进攻当涂,以为东西呼应。此时接到张昭战报,方知东线之军未获成功,合力北上江淮计划就此落空。且说江东添兵之事,早有细作报入合肥。此时曹军把守合肥首将,乃是扬州刺史刘馥。张辽虽于曹操自南郡北归时奉令往守合肥,但因袁术旧将陈兰、梅成起兵反于南阳,因而羁留于彼,并未准时到任合肥。刘馥苦守合肥经年,力阻孙权已是勉力而为,此时陡闻江东增兵,且皆乘赤壁之胜盛气而至,领兵者又皆为惯战宿将,不由大惊,急派快马到许都告急。

使者星夜到达许昌,将刺史告急表章报至丞相府中,就便听信。未料曹操自从闻报曹仁失了江陵,退守襄阳,早知合肥必危,于是在刘馥使者到来之前,已派将军张喜带兵前往解围。只因许昌至合肥路途遥远,水陆曲折,辎重缓慢,故此落后于鲁肃、程普等人兵马,未能先行达到合肥,失了先机。曹操此时又接到刘馥急报,不由大惊,便遣来使且回,还报刘馥务必坚守旬月,以待援军;一面又发相府使者南下,于路催促张喜兼程进兵,可令辎重在后,先率轻骑往救合肥。信使快马加鞭,于宿县之南赶上张喜,宣布丞相旨令,张喜领命,急选精骑一万先行,眼见距合肥尚有五六百里,恐违战机,叫一声苦,不知高低。

按下张喜,单表孙权。当日程普援兵即至,孙权设宴接风已毕,因一时气盛,次日聚将升帐,便想自率轻骑突击攻城,命程普等新到之兵合后声援。长史张纮听了主公如此安排,急出班谏道:“主公不可。夫兵者凶器,战者危事也。今主公恃盛壮之气,忽强暴之虏,欲亲冒矢石突阵冲锋,非但诸将丧气,三军之众亦莫不寒心。斩将搴旗,威震敌场,此乃偏将之任,非主将应为之事。愿主公抑制孟贲、夏育之勇,应怀霸王之计,则臣民有主,三军幸甚。”孙权见张纮所言有理,便道:“先生休急,是孤之错,今定当改之,不逞匹夫之勇便是。”遂收回成命,重新下令,以太史慈为先锋,宋谦合后,率一万兵马攻城。城中刺史刘馥及别驾蒋济多方防守,率满城军民上城,奋勇还击。太史慈攻打了一日,将合肥城墙撞得伤损多处,眼看便要成功,忽然天降大雨,天色黑如锅底,太史慈只得率军退回。

那合肥城经过吴军数月攻击,又逢此大雨,南门城墙堪堪将要崩塌。城中刘馥怕次日天明后被吴军看出破绽,急令守军连夜以茅草棕叶补上城墙,又令于城墙上点起灯火照亮城外,观察敌人营中动静,以作防备。安排已毕,刘馥枯坐衙中,寻思危城将破,而张喜援军仍未到达,心中不安,急令人请别驾蒋济进府商议。蒋济字子通,楚地平阿人,胸怀锦绣足智多谋,刘馥能坚守合肥数月之久,亦只亏得有他这个智囊多方设计,此城才未被孙权攻破。蒋济闻刺史召唤,早知其意,急忙进衙,便向刘馥献计道:“如今大雨如注,城危将崩,待雨停之日,便是城破之时。但我城墙重损将倾之事,今吴军并不知晓,此乃万幸之事。现城外孙权原有兵八千,虽已久疲,但程普又带来两万余生力之军,便有三万人众。我城中守军只有一万人,若守此城,惟有援军大至,吴军则闻之必退。”刘馥急道:“先生之言,我岂不知?但吴军雨停便即攻城,我何来援军拒之?”蒋济笑道:“援兵已至城外矣。”遂请屏退侍者,俯耳低言如此如此。刘馥看了蒋济半晌,急从座中弹起,一揖到地,喜极而泣道:“若非先生如此妙计,合肥必为江东所有,我等皆死无葬身之地矣!”急趁雨夜依计而行。

次日雨过天晴,孙权急于攻城,即派太史慈、吕蒙各率二百人,往合肥城外哨探,以便用兵。将近午时,太史慈捉来两个曹军细作,说本有三人自北方快马而来,溜进合肥城去,走了一个,捉住两个,解与主公讯问。那二人希图饶命,不待拘问,便自招供道:“某二人是合肥城中守将,扬州刺史刘馥将军部下。昨夜刘刺史接到密报,说刘喜将军率四万援军前来,已至雩娄。刘刺史派我三将护送主簿陈雷趁夜出城,前去迎接张喜将军,约定于三日后里应外合,全歼吴军。此报是实,望将军免死。”孙权却未全信:“以何为凭?”其中一将道:“现有张喜将军批回公函,藏于小将内衣之中。”孙权命小校搜出公函,见已被雨水侵湿,但扬州刺史大印依晰可辨,书背批一行大字道:“陈主薄已达均命,望照计而行。”

孙权得信,遍传众将,阖营尽皆失惊。张纮谏道:“自赤壁战后,主公率军攻打合肥,迁延日久,军士俱疲。便是程普和鲁肃带来兵马,也是久劳之师,不堪再战。如今曹军有四万人马来救,若加之城中近万兵马,已多于我军。兵法云:十则围之,倍则战之。魏军今据坚城而战,我军野营无依,必为其所乘。不如趁其援兵未到,全军而退为上。”众人听长史如此分析,一齐称是。孙权攻城数月不下,也已疲惫,即令放了那两员曹军守将,烧营撤退,回归南徐。那二将得了性命,暗道侥幸,跑回城中,极力赞叹蒋别驾妙计,竟然骗过孙权,使合肥之围不战而解。列位看官!本次合肥之战乃是孙权攻取江淮最佳机会,可惜因中蒋济瞒天过海之计痛失。此后终其孙权一生,四战合肥,再也未能饮马淮水,表过不提。

按下合肥,复说荆州。却说刘玄德在荆州整顿军马,积草屯粮,欲为久计。忽见孔明自荆南而回,报说公子刘琦病故。刘备不由放声大哭,痛心不已,连日不食。又闻孙权撤兵合淝,目前已回南徐,便急请孔明商议对策。孔明说道:“生死分定,刘琦主子寿短,夫复何言!明公勿忧,恐伤贵体。依某之计,现宜守御各处城池,兼且料理葬事。公子即亡,我占据荆州即为客居,名不正而言亦不顺;恐江东近日必有人来,并以吊丧为名,或讨荆州,或请主公前往江东议亲。”话犹未了,人报江东之主孙权,遣彭泽太守吕范前来吊丧。孔明闻言来者是吕范,不由以手加额道:“孙仲谋遣此公过江来吊丧议亲,好事必谐,主公大喜。”你道孔明因何如此说?只因他深知吕范乃江东重臣,深得孙权信任,仅次于鲁肃,甚至超过张昭。若是遣鲁肃来时,必是为讨要荆州,此番是换作吕范前来,则必为联姻佳事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