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三国传奇 > 第三十八章 宛城兵变

汉末三国传奇 第三十八章 宛城兵变

作者:背砍刀诗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3 23:32:08 来源:笔趣阁

需知自从贾诩来投,张绣待之如父,言听计从。当下听了贾诩之劝,遂不听胡车儿之言,使贾诩至曹操大寨通款,说明愿意率众投降。曹操以言语多方试探,见贾诩应对如流,并无诡诈,自思凭空得了宛城,许都南部又多一道屏障,心中大喜,遂允其降。又敬爱贾诩机变,欲用为帐前谋士。贾诩本来想趁此时投效朝廷,却见曹操身侧谋士如云,更有荀彧、荀攸、郭嘉、刘晔、程昱之辈,皆非凡俗,遂道:“某昔从李傕得罪天下,虽曾设计以助陛下脱困,但功不掩过。今从张绣,言听计从,不忍弃之。”乃辞去,曹操愈加爱敬。次日贾诩引张绣来见曹操,曹操见张绣气宇轩昂,待之甚厚。遂引兵入宛城屯扎,余军分屯城外。

张绣即降,曹操兵不血刃得了宛城,不由有些得意忘形。因军旅无聊,打听张济遗孀邹氏年轻美貌,遂派人偷偷接到营中,每日取乐。不料胡车儿得知此事,报知张绣,张绣因此怀恨曹操,与贾诩、胡车儿密谋造反,却又犹豫不定。胡车儿与曹操部将典韦交好,为逼张绣决断,遂又向典韦泄露说张绣已知曹将军与其婶母之事,已怀反意。典韦速将此事报知曹操,曹操即命典韦以重金收买胡车儿,秘令其寻机杀掉张绣。胡车儿得到曹操手令,当即密报张绣。张绣请贾诩前来,密议半晌,反意遂决,便依贾诩之计,至曹操大帐言道:“宛城军原是西凉兵马,因闻朝廷欲治其罪,多有逃亡。若不早为之备,恐有哗变。”

曹操不知胡车儿已将自己手令泄漏,便随口问道:“若依将军,则当如何?”张绣道:“此事易耳。末将请将宛城兵马移至中军,使朝廷兵马居于其外控之,后再加以整编,可保无虞。”曹操以为有理,当即从之。张绣见计谋已成,遂秘密集结本部军马,约定起事时间;又令胡车儿请典韦吃酒,将其灌醉,先取其双戟藏了。至夜三更,张绣军呐一声喊,偷袭曹操中军。曹操正在温柔乡里醒生梦死,哪里来得及准备?当即仓惶上马而逃,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俱被乱军所杀,猛将典韦人不及甲马不及鞍,又无趁手兵器,力战而死。

张绣引兵追击,被曹操部将于禁击退,救出曹操,终于转危为安。于是张绣回军防守穰城,重赏胡车儿,又修书遣使前往荆州,再次与刘表联盟,约定共抗曹兵。曹操收军点将,于营中设祭,亲自哭祭典韦,顾谓诸将道:“吾折长子、爱侄,俱无深痛;独号泣典韦也!”众将听罢尽皆感叹,又为典韦这样一员猛将,为一妇人而死感到可惜,却不敢宣之于口。曹操扎营一夜,怕贾诩再有奇谋,不敢久停,次日下令班师。回到许都之后,因封典韦之子典满为中郎,收养在府中。歇兵未久,又有人报淮南袁术乏粮,纵军劫掠陈留周围郡县。曹操认为平定淮南时机已到,欲乘虚攻之,遂兴兵南征。即令曹仁守许都,其余部将尽皆从征:马步兵十七万,粮食辎重千余车。因知袁术兵多将广,非急切可胜,遂派人持天子节符,到江东及徐州,会合孙策、刘备、吕布,与朝廷虎卫军共四路兵马,合兵来伐淮南。

且说袁术自得了玉玺,便谓天命在我,急切于寿春称帝,设置百官僚属。袁术此举一行,便为天下诸侯不齿,已成众矢之的,自己却还不知。孙策、吕布、刘备接了献帝圣旨,且有曹操书信,群起响应,闻风而动。孙策在江东发布檄文,宣布脱离袁术自立,逐走袁术伪命丹杨太守袁胤,并致书舅父广陵太守吴景、堂兄将军孙贲,共讨逆贼。二人见到孙策之书,即弃袁术,转投孙策。由此大军尚未接战,袁术便失广陵、江东大片土地,势力大挫。吕布从徐州出兵,大败袁术军于淮北,继而纵军大肆抄掠。袁术闻报曹操大军将至,心想先下手为强,遂率部进攻陈国,诱杀陈王刘宠和国相骆俊。曹操于是亲自率军大进,在蕲阳擒斩袁术手下大将李丰、梁纲、乐就、陈纪,大获全胜。袁术不敌,只得再度逃奔淮南。

此时乃是汉献帝建安二年冬,江淮大旱,人民易子而食,亦多有相互仇杀而食对方之尸者。沛相舒邵字仲应,劝袁术散粮以救饥民,袁术听后大怒,将斩之。舒邵不屈叫道:“我已知必死。但愿死我一人,陛下怜众生而救之。”袁术却又不禁大为喟叹,下阶执舒邵之手说道:“仲应,你欲独享天下美名,孤岂不愿?”遂赦免郐邵,便欲下令散粮济民。正在此时,却陡闻中军官进帐来报,说有部将陈兰、雷薄率军叛变,掠走军中所积粮草,奔于灊山。袁术闻报急怒攻心,大叫一声:“天丧我也!”吐血倒地。众人救起,自此缠绵病榻。

曹操虽然大胜,但因军中缺粮无法进击,只得暂回许都,以待来春麦熟,军粮足备再行征伐。刘备率关张二弟前来送别,曹操令其仍屯兵小沛,并密嘱道:“我令使君屯兵小沛,是掘坑待虎之计,以待机擒拿吕布。公但与陈珪父子商议,某当为外援。”刘备应诺而别。曹操引军刚回许都,门人便来报喜,说有段煨杀了李傕,伍习杀了郭汜,并将李傕合族老小二百余口,一并解入许都。曹操奏陈天子,请令将李傕家口分于许都各门处斩,传首号令。献帝大喜准奏,将二贼家眷斩讫传首,人民无不称快。献帝至此龙心大悦,立即会集文武,作太平筵宴。封段煨为荡寇将军、伍习为殄虏将军,各使引兵镇守长安。

建安三年夏四月,曹操计议再征淮南,欲尽灭袁术。忽接探马来报:“张绣依托刘表,复肆猖獗,南阳、江陵诸县复反;曹洪拒敌不住,连输数阵,特来告急。”曹操当即按下袁术,上奏献帝说有张绣作乱,当兴兵伐之。天子准奏,乃亲排銮驾,送曹操出师。曹操即留荀彧守许都,自统大军向宛城进发。张绣知曹操引兵而来,急发书报刘表,使为后应;一面与雷叙、张先二将领兵出城迎敌,胡车儿卫护中军。两阵对圆,曹军大将许褚出马,刀斩张先于马下,冲动南阳军阵角。曹操见许褚获胜,急令后军掩杀,南阳军中营亦随之大乱。张绣约束不住,一杆枪又敌不得数十员曹将,只得与胡车儿引败兵入城,闭门不出。曹操围城攻打,见城壕甚阔,欲以声东击西之计破城,却被贾诩识破,反而将计就计大败曹军。张绣纵马挺枪,再奋神威,与胡车儿两般兵器冲入敌阵,直杀至天明,方收军入城。曹操见折兵五万余人,失去辎重无数,吕虔、于禁俱各被重伤,不由落泪,黯然神伤,只得下令班师回返许都。贾诩见曹操大军起营败走,急劝张绣遗书刘表,使起荆州兵截其后路。刘表得了张绣之书,乃令黄祖坚守隘口,自己统兵至安众县,截断曹操后路,一面约会张绣。

曹操军马败退,行至淯水,因下令屯住军马,大设祭筵,吊奠典韦亡魂。祭礼未毕,忽有荀彧自许都差人报来:“刘表屯兵安众,截断我军归路,请明公速为之备。”众军闻之大慌,曹操笑道:“我计划已定,若到安众,破张绣必矣。”便催军行至安众县界,令众军趁夜凿险开道,暗伏奇兵于内。及天色微明,刘表、张绣两军会合,引兵入险来击,却被曹操纵奇兵而出,大破两家之兵。三方集于安众,正欲寻机决战,荀彧却又探知袁绍欲兴兵来犯许都,星夜驰书来报曹操。曹操得书心慌,即日回兵,却安排许褚断后,以挡追兵。

细作报知张绣,说曹操大军已退,张绣与刘表略作商议,均欲乘胜追之。贾诩到军前看了地上蹄印车辙,谏止道:“穷寇莫可追也,追之必败。”刘表不听,力劝张绣引军万余同往追之。看看赶上曹军后队,未等张绣、刘表下令发起攻击,只听一声炮响,曹军伏兵齐出,许褚扬刀奋力接战,张绣、刘表两军大败而还。贾诩见二人惨状,急道:“二位将军且莫歇马,可整兵再往追之。今番如其不胜,请斩我首级。”刘表不肯同往,张绣乃独自引军往追,果然大败曹兵,尽得其军马辎重。正往前追赶,忽见山后一彪军拥出,领兵者乃是镇威中郎将李通字文达,前来接应曹操。张绣早闻李通乃是悍将,又不知前面还有多少伏兵,于是收军回到安众,向刘表、贾诩报捷。刘表见张绣大胜而归,惊奇万状,便问前败后胜之因。贾诩道:“此事易知。二位将军虽善用兵,却非曹操敌手。曹操用兵最优之处,便是往往于不利时见机,大败之际转而为胜。前番曹军虽败,某见蹄印有序车辙不乱,便料其必是诈败,令劲将为殿后,以防追兵;我兵虽锐,不能敌之,故知必败。那曹操之急于退兵者,必因许都有事,既破我追军之后,必轻车速回,不复为备;我乘其不备而更追之,故此能胜。”刘表、张绣俱服其高见。贾诩遂劝刘表回荆州,张绣守襄城,以为唇齿,两军各散。

曹操得到李通接应获救,遂封其为建功侯,令把守汝南西界,李通拜谢而去。又表奏孙策之功,封为讨逆将军,赐爵吴侯,遣使赍诏江东。袁绍听说曹操回兵,遂以北伐公孙瓒为名,遣使前来许都借粮。曹操喜其北征,使己可专取徐州,遂厚待来使,奏封袁绍为大将军、太尉,兼都督冀、青、幽、并四州,并附密书:“公可尽力往讨公孙瓒,若战之不利,吾当出兵相助。”至于粮草却不借给。袁绍本意并不在粮,得书大喜,便进兵来打公孙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